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7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53.doc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同步教案打包3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同步教案打包3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zip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61.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60.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小结与测评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62.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58.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57.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56.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小结与测评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59.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7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54.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7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53.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7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小结与测评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55.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51.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50.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小结与测评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52.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48.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47.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46.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小结与测评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49.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44.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43.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42.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单元小结与测评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45.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40.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39.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38.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37.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小结与测评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41.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35.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34.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33.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32.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小结与测评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36.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_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30.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29.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28.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27.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小结与测评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31.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0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25.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0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24.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0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元小结与测评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00912126.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727187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8.1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关 键 词:
文本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同步教案打包3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文本
内容简介: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 标 解 读时 空 坐 标1.搜集五四运动的部分史料和视频,从“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2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3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史实,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4掌握国民革命的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知识点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过程阶段时间中心口号主力斗争形式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起北京“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学生学生集会、游行、示威第二阶段6月3日起上海工人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3)结果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5)意义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马克思主义传播(1)开始时间:俄国十月革命后。(2)宣传中心:北京与上海。(3)概况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一批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知识点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阶级基础: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3)组织基础:1920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最早提出并推动在中国建立共产党,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建立。(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2诞生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时间:1921年7月23日。(2)地点:上海,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3)出席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及共产国际代表。(4)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确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选举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3影响(1)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和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知识点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2)实现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2北伐战争(1)条件政治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国民革命席卷全国。政权基础: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势力。(3)过程: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4)影响: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3国民革命的失败(1)原因: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加剧,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日益猖獗。(2)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七一五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3)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合作发动的国民革命宣告失败。1阅读教材图片“1919年5月5日,上海新申报为五四运动爆发印发的号外”:这份报刊有什么价值?提示:1919年5月5日,上海新申报印发号外,专门报道4日学生运动的情况。对公众及时了解学生运动的原因和内容起了重要作用,对研究五四运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批注:2阅读教材p121“学思之窗”:请根据上述材料,进一步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体会其时代价值。提示: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这是五四运动伟大意义和时代价值的集中体现。批注:3阅读教材p122“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图:什么是“红船精神”?提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批注:4阅读教材p122“学思之窗”:结合这段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当时是如何思考中国革命方向的。提示:“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确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强调要以革命的手段实现这个目标。这样,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政党属性。批注:5阅读教材p123“思考点”: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提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和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的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批注:6阅读教材p124“史料阅读”: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分析转变的原因。提示:转变:从对立、攻击到决定党内合作。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尚未强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使共产党人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打倒列强及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孙中山愿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批注:7阅读教材p124“国民革命军北伐路线示意图”:根据图示指出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进军区域范围,并分析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对象:北洋军阀(或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进军主要区域:在我国南方(长江流域为主)。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原因: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批注:思维导图五四运动的背景及特点史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罗家伦:“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史料二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万,增至战后的200万文化斗争是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的出版,标志着彻底反封建文化运动的开始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史料三观察如下漫画:(1)根据史料一、二归纳五四运动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提示:背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解放运动(或新文化运动)的推动。目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2)史料三反映了五四运动怎样的特点?提示:五四运动是一次各阶层广泛参加的群众性爱国运动。1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2)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3)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的进一步壮大。(4)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5)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2五四运动的四“新”特点(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与,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1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d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因而材料认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在国外,故d项正确。2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五四运动由最初的学生爱国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根据“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等信息,可知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选d项;a项中的“最早”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反帝反封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逐渐觉醒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式知识精英群体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使具有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爆发。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的形式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3“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a爱国精神b自由精神c民主精神d科学精神a根据材料“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毋忘此国耻纪念日”,可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故a项正确;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均与材料“毋忘此国耻纪念日”不符,故b、c、d三项错误。4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这一事件()a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促成第一个民主革命纲领的诞生b材料所述这一事件指的是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是国民革命,故c项错误;促成第一个民主革命纲领诞生的是中共二大,故d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史料一史料二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毛泽东史料三国共两党虽然存在差异,但是差异并没有成为双方合作的障碍,两党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从反帝反封建这个共同目标着眼,采取了立足当前、回避长远、协调求同、搁置差异的做法,最终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这是双方合作能够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根本保证。许艳民第一次国共合作及其历史启示(1)史料一图片反映了国民革命的什么特点?提示:得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广泛支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大革命。(2)史料二中的“巨大的成就”指什么?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成就:北伐的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原因: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3)根据史料三分析,第一次国共合作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提示:搁置分歧、求同存异。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影响及教训1特点(1)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2)群众基础:以两党合作为特征,形成了四个阶级的联合统一战线。(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4)革命军队:组建国民革命军,并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封建军阀,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2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宣传了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同步教案打包39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727187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