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2.4欧洲文化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10.doc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学案打包27套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学案打包27套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zip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31.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29.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32.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28.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30.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33.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复习课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25.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复习课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23.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复习课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26.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复习课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22.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复习课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24.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复习课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27.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6.15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21.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6.14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20.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5.13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19.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5.12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18.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5.11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17.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4.9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16.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4.10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15.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3.8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14.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3.7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13.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3.6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12.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2.5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11.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2.4欧洲文化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10.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2.3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09.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1.2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08.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3091107.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727263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2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关 键 词:
文本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学案打包27套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文本
内容简介:
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新课程标准素养聚焦1.了解古代欧洲的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认识欧洲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1.掌握古典希腊与罗马文化、中古西欧文化、拜占庭与俄罗斯文化的主要成就。(时空观念) 2.精选有关古典希腊文化、拜占庭文化的相关史料,理解古典希腊文化和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及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对比中古西欧不同区域文化的异同点,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家国情怀)必备知识素养奠基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1.古典希腊文化:(1)概况。以巴尔干半岛南部为中心区域。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文化高度发展。(2)主要成就。表现哲学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称为“三大哲人”。柏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荷马史诗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戏剧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雕塑和建筑艺术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史学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2.古罗马文化:(1)法侓。成就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内容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评价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公民法的基础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2)文学: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3)史学: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4)建筑:万神殿、大竞技场等是其中的代表。(5)历法: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情境在线】公元前425年左右,意大利南部的海岸边竖起一座面向大海的坟墓。墓前石碑上刻着如下铭文:“他是用爱奥尼亚方言写作的历史学家之中最优秀者”这位客死异乡后来被尊称为“史学之父”的史学家是谁?提示:希罗多德。二、中古西欧文化1.背景:(1)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2)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3)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建立“教皇国”,并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2.特点:(1)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 竞争共存。(2)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3.影响:(1)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2)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其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3)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情境在线】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位。丕平继位后,帮助教皇打败了他的敌人,并将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赠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丕平献土说明了什么?提示:教皇和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的关系日益密切,互相利用。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1.拜占庭文化:(1)帝国由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2)主要表现。概况宗教东正教的形成: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会分成东、西两派,双方在教义、教规等方面的分歧逐步加深1054年,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为两派天主教和东正教(或希腊正教)。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中心法律査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文化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罗马式穹顶而闻名(3)特点: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2.俄罗斯文化:特点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与宗教密切联系表现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接受了基督教,进入基督教文化圈。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拜占庭帝国灭亡后, 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并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与西欧中古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情境在线】“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材料说明了什么?提示:拜占庭学者对文艺复兴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关键能力素养形成主题一古希腊文化【素养探究】史料一构成古希腊文化雄厚的物质基础的是发达的奴隶制经济。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一直呈上升状态发展,到希波战争以后,达到空前的繁荣。广泛的奴隶劳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园艺业在雅典、米利都等城邦发展很快。手工业行业繁多,分工细致,产品盛销到地中海和黑海各地。解光云世界文化史思考:(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说明什么道理?(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点拨】根本原因根据史料一画线信息回答,道理根据唯物史观说明。提示:根本原因:发达的奴隶制经济。道理:文化的繁荣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史料二 毫无疑问,古希腊文明是对当今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文明之一,这种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古希腊文明首先体现在其政治领域。古希腊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国家组织形式城邦。尽管古希腊城邦规模小,人口也不多,但却是完全独立的政治实体。就是在这些小小的政治实体的基础上,产生了古希腊文明。盛文林西方历史的源头:古希腊文明(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政治制度上的独特之处,并简要评价。(历史解释)【点拨】“独特之处”根据史料二画线信息并结合所学回答;“评价”从古希腊制度对希腊和对后世的影响两个层面分析。提示:独特之处:建立于奴隶制城邦基础上的民主政治;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评价:对古典希腊文化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西方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史论阐释】古典希腊文化的影响1.古希腊文化是西欧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文化根源和要素之一。2.古希腊雅典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3.古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4.古希腊在文学、史学、艺术、科学和体育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和世界文化。主题二拜占庭文化【素养探究】1.基督教的裂变史料 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文化低落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阵痛”。它从罗马文明艰难地转折而来,又有蛮族各部的共同参与创造。在此过程中,基督教把强调个人精神的希腊文化,强调国家、军团和秩序的罗马文化和强调血缘的日耳曼文化粘贴了起来。然而,危难时期松散的组织的强大向心力,却在登峰造极之时,出现了一次次大裂变。中世纪“上帝”的荣耀与无奈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中世纪基督教第一次“大裂变”的原因和结果。(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点拨】原因结合罗马帝国的演变分析,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提示:原因: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会形成东、西两派,双方在教义、教规等方面的分歧逐步加深。结果:1054年,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东派教会称为东正教。2.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和影响史料一 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摘编自徐家玲走进拜占庭文明史料二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也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思考:(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并结合史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点拨】根据史料一画线句子信息和史料二画线信息概括特点,根据史料二画线句子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成因。提示:特点:包容性、开放性;与宗教密切联系;融汇东西方文化。 成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统治阶层的重视和努力。(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拜占庭文化的历史地位。(史料实证)【点拨】根据史料一、二画线句子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提示:是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的纽带;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和媒介。【史论阐释】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和历史影响1.特征:(1)拜占庭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特征,它直接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兼收并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东方诸多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2)拜占庭文化具有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和对发展相对落后民族的开化启蒙。(3)拜占庭文化还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结合的特征。教会文化和世俗文化作为两大主流文化,经历了最初的兴起阶段,中期的曲折发展阶段,最后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2.历史影响: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拜占庭文化对斯拉夫文化影响最为深远。拜占庭文化在斯拉夫民族中得到认同,他们以拜占庭文化为基础,发展出自己的文化,逐步形成具有共同信仰的东欧世界。(2)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拜占庭帝国灭亡后, 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并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拜占庭文化对阿拉伯世界有一定影响。两种文化频繁交往是在7世纪中期伊斯兰教兴起之后,伊斯兰文化在诸多领域都从拜占庭文化中吸取了营养。(4)拜占庭文化对中古西欧地区也有重要影响。它是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传承的纽带,保存延续了古典希腊、罗马的文化,促进了近代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公元前5世纪,希腊社会发展到巅峰期,被称为古典时代,下列出现在希腊古典时代的是 ()十二铜表法 帕特农神庙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柏拉图创建“学园”讲授哲学和数学a.b.c.d.【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帕特农神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柏拉图创建“学园”讲授哲学和数学都属于希腊古典时代的文化成就;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排除含的选项, b正确。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c.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d.维护了贵族的利益【解析】选a。材料“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表明尊重财产所有者对自己财产的处理,故正确答案为a。材料中未体现维护平民或贵族的利益,故b、d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故c错误。3.1077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和德皇亨利四世争权夺利,双方剑拔弩张、势不两立。但亨利四世实力弱小,不得不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行宫向教皇请罪,他在卡诺莎行宫前站了三天三夜,受尽精神侮辱后,教皇才恩赐给他一个赦罪的吻。“卡诺莎之辱”本质上体现了()a.基督教在经济上势力强大b.基督教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无处不在c.教权与王权的矛盾d.资产阶级和教权的矛盾【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卡诺莎之辱”是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的典型例证,所以选c。4.下图是教皇为皇帝加冕,取材于公元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君主“丕平献土”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及图片最能说明()a.基督教会权力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b.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c.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d.法兰克王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解析】选a。“教皇为皇帝加冕”体现的是国王必须通过教皇为其加冕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也说明了以教皇为代表的教权高于以法兰克国王为代表的世俗王权的这一社会特征,故a正确;b说法从图片中无法体现,排除b;材料体现出的是教皇与国王的关系,排除c;公元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排除d。5.“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这个帝国是()a.西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并对俄罗斯文化产生很大影响,故b正确。6.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在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的基础上创立了斯拉夫字母,宗教则是拜占庭的东正教。这说明基辅罗斯()a.深受罗马帝国影响b.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c.不是一个独立国家d.基辅罗斯未实现统一【解析】选b。依据材料“在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的基础上创立了斯拉夫字母,宗教则是拜占庭的东正教”来看,基辅罗斯在文化、宗教上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b正确。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规定: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中的债务法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材料三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罗马民法大全(1)材料一、二说明了十二铜表法哪些特点? (2)有人在分析完十二铜表法后认为其颁布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3)以上材料说明了罗马法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得出诉讼程序僵化;从材料二“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得出保留了大量古老落后习俗,注重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贵族利益。第(2)题,十二铜表法虽有局限,但它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产物,它的颁布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使审判量刑有了依据,并且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渊源,影响深远。第(3)题,注意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因此可得出罗马法的本质目的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答案:(1)特点:保留了大量古老落后习俗,诉讼程序僵化,注重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贵族利益。(2)不同意。理由: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产物,它的颁布使审判量刑有了依据,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并且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渊源,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3)罗马法的本质目的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四欧洲文化的形成(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西方文化源流一书中写道:“希腊哲学与宗教的联系最不紧密,可以说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依照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这段话说明()a.古希腊哲学旨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b.古希腊哲学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c.古希腊哲学完全摆脱了神学的影响d.古希腊哲学具有科学精神【解析】选d。材料提到希腊哲学,“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依照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精神,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故a排除。材料也未涉及民主政治,故b排除。古希腊哲学完全摆脱了神学的影响,说法过于绝对,故c排除。2.19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中吟咏的特洛伊战争以及其他相关传说,先后对小亚细亚及南希腊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惊人的成果。谢里曼的考古发掘()a.证明了荷马史诗是一手史料b.丰富了研究古罗马帝国的史料c.说明特洛伊是当地最早的城市d.显示了荷马史诗的史料价值【解析】选d。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的记载取得了惊人的考古成果,由此说明荷马史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并不能因此说明荷马史诗就是一手史料,故选d,排除a;谢里曼考古研究的是古希腊文化,而不是古罗马帝国,故排除b;谢里曼的考古取得了惊人成果,但并不能因此证明特洛伊是当地最早的城市,故排除c。【补偿训练】从历史学发展的角度看,荷马史诗与希罗多德的历史最本质的不同是()a.从讲述“神”到记录“人”b.从英雄史诗到叙事体裁c.从荷马时代步入古典时代d.从道听途说到实地考证【解析】选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荷马史诗充满了神话传奇色彩,主要讲述“神”;希罗多德的历史叙述西亚、北非及希腊地区的历史、地理及民族习俗、风土人情,主要记录“人”。由此可知,从历史学发展的角度看,两者最本质的不同是从讲述“神”到记录“人”,故a正确。3.古希腊的雕塑掷铁饼者荷矛的战士刮汗污的运动员等,他们都高大雄健、英姿勃发,充满了自信和热情。据此可知,古希腊()a.民主政治高度发展b.人文主义思想发达c.开始重视体育锻炼d.雕塑水平世界领先【解析】选b。材料“高大雄健、英姿勃发,充满了自信和热情”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因此b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出民主政治,a错误。c的“开始”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对比希腊和世界雕塑水平,故d错误。4.据李维罗马史记载,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将在一年一度选出的官员的治理下,成为以法律取代个人治理的国家”。文中“以法律取代个人治理的国家”中的法律是指()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 d.查士丁尼法典【解析】选b。注意题干时间限定“在罗马共和国时期”, 万民法、查士丁尼法典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排除c、d。习惯法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因此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与题干不符,排除a。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故选b。5.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 b.十二铜表法维护全体下层群众的利益c.十二铜表法为平民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d.十二铜表法使平民取得了与贵族平等的法律地位 【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的权力,为平民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所以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补偿训练】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外国人永远不能因使用而取得罗马市民财产的所有权。由此规定可知()a.十二铜表法具有万民法性质b.十二铜表法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c.十二铜表法保护本国所有人d.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法体系完备【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a错误,因为该法为公民法。c错误,因为它只保护本国公民的利益。d错误,罗马法体系的完成是在东罗马帝国时期。而b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6.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从此获得基督教会支持。6-7世纪的西欧,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是在修道院。这样,法兰克国王控制着西欧国家的政权,但精神文化生活的领导权却属于基督教会。这些反映了()a.中古时期的西欧文化一片黑暗b.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c.法兰克征服者与教会平起平坐d.教会控制中古西欧的一切权力【解析】选b。依据材料,自496年法兰克国王寻求教会支持,到6-7世纪时基督教会成为西欧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领导者,可知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故b正确;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表述错误,排除。7.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下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a.教皇拥有无上的权威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c.教皇和君主各持权柄、互不干涉d.教皇和君主互相依存、互相利用【解析】选d。图片中是一位教皇和一位国王,国王手执宝剑,教皇手握权杖,一前一后,坐在同一权力宝座之上。很明显,这反映了他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利用的关系。8.“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a.控制人们思想b.保存古代文化c.提供道德规范d.进行宗教迫害【解析】选b。依据材料“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保存古代文化,故b正确;控制人们思想、提供道德规范和进行宗教迫害的内容题干都无从体现,排除a、c、d。9.这一城市是今天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新闻、贸易、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在世界古代史上,它的陷落曾标志着千年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这一城市”指的是世界古代史上的()a.君士坦丁堡b.罗马城c.耶路撒冷d.腓尼基【解析】选a。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a正确;罗马城、耶路撒冷和腓尼基都与拜占庭帝国灭亡无关,也不是今天土耳其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等中心城市,b、c、d错误。10.拜占庭帝国作为文化桥梁,必然得兼顾东西两头,否则桥面会不平整、桥梁也必然维持不久。在继承了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后,拜占庭帝国也“没放过”东边这头材料强调的是()a.拜占庭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b.拜占庭帝国继承发展了古希腊、罗马文化c.拜占庭帝国的桥梁建筑闻名于东西方d.拜占庭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解析】选a。从“兼顾东西两头”“继承了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没放过东边这头”可以分析得出,材料旨在强调拜占庭帝国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中起到桥梁的作用,故a正确。11.有人说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罗马民法大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宗教改革后信仰基督教的人数锐减b.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包含十二铜表法等c.罗马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成为近代欧洲法制的蓝本d.罗马民法大全引发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解析】选c。罗马民法大全的汇编,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故答案为c。宗教改革没有否定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排除a;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排除b;罗马民法大全包含的思想在近代被资产阶级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并非直接引发资产阶级革命,排除d。12.拉夫连季耶夫编年史是俄国编年史中最古老的抄本,于1377年编写。它和完成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的伊帕季耶夫编年史详尽地记载了12世纪时南部基辅罗斯的历史。文献记载的内容朴实生动,富有戏剧性。通过这两部文献,可以判断()a.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b.莫斯科公国统一国家建立c.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d.俄罗斯帝国地跨欧亚两洲【解析】选a。材料显示,两份文献主要记载了12世纪南部基辅罗斯的历史,而基辅罗斯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可能在文献中有所反映,故选a;莫斯科公国在16世纪初建立起统一的俄罗斯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17世纪末,俄罗斯扩张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的帝国,b、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6分,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先秦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材料二 据我们所作的粗略统计,中国先秦15位重要的哲学家中,有13人曾从政做官;而在古希腊15位重要哲学家中,却有11人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很少有人从政做官。当我们进一步深入考察他们的思想、学说之后,就会发现中国先秦哲学思想常常与政治、伦理思想融为一体,而古希腊哲学思想则往往同自然科学知识交织在一起。因此,中国先秦哲学的致思趋向显然是社会政治、伦理问题。相比之下,古希腊哲学迥然不同,它的致思趋向则是自然界的课题。(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先秦思想家的致思趋向并分析成因。(12分)(2)材料二认为古希腊哲学家的致思趋向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14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中国先秦思想家提供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及材料二中“中国先秦哲学的致思趋向显然是社会政治、伦理问题”归纳第一问。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特点归纳总结第二问。第(2)题,依据材料二中“古希腊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学案打包27套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727263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