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库网 > 教育资料 > 中学教育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素养评价含解析打包34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202103061152.doc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素养评价含解析打包34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27290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文本
- 资源描述: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素养评价含解析打包34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文本
- 内容简介:
-
课时素养评价六全球航路的开辟(30分钟100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非选择题40分,共100分)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该历史学家()a.否定了航海家的作用b.关注到殖民扩张的内在动力c.意在提高资本家政治地位d.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性【解析】选b。由材料“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可知商业活动推动殖民范围的扩大,商业资本成为殖民扩张的内在动力,故选b。2.黑格尔说:“按哥伦布的本意,那些富饶的印度地方正有无限宝贝等着他去发现,好作为一次新的十字军军费,那些地方的异教人民也应当皈依基督教。”这反映出哥伦布航海()a.带有宗教目的b.得到了金钱资助c.到达了新大陆d.无意于殖民掠夺【解析】选a。从材料中“那些地方的异教人民也应当皈依基督教”可以看出是带有宗教的目的,故选a。3.早在15世纪以前,欧洲与亚洲的中国、印度及东南亚等地就有贸易往来,通过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之手,经陆路从东方辗转输入的商品如香料、樟脑、丝绸等比12世纪初增长了10倍,这严重影响了欧洲商人的利益。这说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西欧国家经济利益的影响c.中印往来影响东西方贸易d.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解析】选b。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控制在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手中,欧洲商人支付的成本非常高,影响到了欧洲商人的利益,所以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欧国家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故b正确。4.关于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中外史学界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但马可波罗行纪对新航路的开辟却产生了重大影响。这表现在()a.介绍世界地理知识b.介绍航海技术c.提出了“地圆说”d.增强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解析】选d。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作者在东方和中国的见闻,“黄金遍地、香料盈野”。这本书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5.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到美洲400周年发行了一枚邮票。该邮票发行于()a.1492年b.1519年 c.1892年 d.1919年【解析】选c。18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400周年,符合题干邮票发行的时间,故c正确。6.(2020威海高一检测) “它在思想界的影响超越了其对商业和政治领域造成的震撼。它变革了中世纪的理论和思想的整个体系,让过去狭隘的地理观点靠边站,对地球面积和形状的争论就此永远终结”。“它”代表的行动是()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达伽马到达印度c.哥伦布发现美洲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解析】选d。依据题干信息“对地球面积和形状的争论就此永远终结”,结合所学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故d符合题意。7.“这次航行把基督教文明中心与印度教文明中心直接联系起来,进而把旧大陆几乎所有的重要文明区域通过海上都联系起来,从东非到日本的各文明国家都面临着西方文明的挑战。”这次航行()a.最早到达好望角b.最先实现欧洲开辟到达东方新航路梦想c.发现美洲新大陆d.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解析】选b。很多西欧人都渴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继续前行,终于到达了印度,与材料中“这次航行把基督教文明中心与印度教文明中心直接联系起来”相符,故选b。【补偿训练】有史学家评价某次远航的成果是“欧亚大陆两种文化首次面对面的划时代的会合”,该远航的领导者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解析】选b。根据材料“欧亚大陆两种文化首次面对面的划时代的会合”结合所学新航路的开辟可知,1497-1498年达伽马受葡萄牙国王派遣,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这是欧亚大陆两种文化首次面对面的划时代的会合,故b正确。8.“他们证实了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片辽阔的水域。这个水域要比大西洋宽阔得多。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只用了两个月零几天的时间,而他们在天气晴好、一路顺风的情况下,横渡太平洋却用了一百多天。”材料中“他们”的活动()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b.证实了“地圆说”的正确性c.打通了欧洲与美洲的商路d.是在葡萄牙的支持下进行的【解析】选b。通过题干“他们证实了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片辽阔的水域”“他们在天气晴好、一路顺风的情况下,横渡太平洋却用了一百多天”可知这一事件指的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说”的正确性,故选b。9.(2020枣庄高一检测)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这些海上探索()a.拓展了欧洲人对地球的认知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促进了大陆与大洋间的直接联系d.推动了股份合资企业的广泛建立【解析】选a。近代以来,西欧人发现纽芬兰岛,留下在北冰洋地区航行的详细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探索向北通过北冰洋到达亚洲的航路等活动,拓展了欧洲人对地球的认知,a正确。10.15世纪以来欧洲人不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海上的多条航线。下列对全球海路大通认识错误的是()a.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b.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c.建立了主要大洋和大陆之间的直接联系d.从整体上阻碍了人类文明的演进【解析】选d。全球海路大通虽然也引发了殖民侵略,但从整体上还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演进,选d。11.(4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由于马可波罗行纪中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财富无穷的神话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的无限遐想。材料二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它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史学(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动力因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尝试。(28分)【解析】第(1)题,“动力因素”抓住“传播上帝福音”“寻找黄金”等材料信息概括即可。第(2)题,首先要清楚“伊比利亚半岛国家”是指西班牙、葡萄牙等,然后列举其航海活动。答案:(1)传播宗教;追求黄金、香料、珠宝等。(2)远航尝试: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远航非洲,发现好望角;1497-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印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到达巴哈马群岛,发现美洲;1519-152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15分钟40分)(选择题每小题5分,非选择题30分,共40分)12.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之下,哥伦布在美洲大陆游历了一番,表示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据此可知()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明显b.哥伦布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路c.世界市场的雏形并未形成d.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标模糊【解析】选a。材料中哥伦布认为美洲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并对此很遗憾,说明哥伦布及西班牙王室航海的目的就是寻找黄金之地以获取财富,说明新航路开辟具备明显的经济动因,故a正确。13.2019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27周年,欧洲国家把哥伦布作为英雄进行纪念,美洲的墨西哥印第安人却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还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受到严重阻碍b.欧洲文明破坏了美洲文明c.两种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d.历史的价值判断有相对性【解析】选d。a表述与题意无关,故a错误;b表述不能说明“欧洲国家把哥伦布作为英雄进行纪念”,表述不全面,故b错误;题目中牵涉的是对一个事件不同的人物从不同角度的分析是不同的,故c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正确。14.(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持续28年。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27 800多人,分乘208艘船。1431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27 550人分乘61艘船,于1433年返回刘家港。郑和率领的船队在28年中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占城(越南南方)、苏禄 (菲律宾苏禄群岛)、溜山(马尔代夫)、满剌加(马来西亚马六甲)、竹步(索马里准博)等。郑和宝船大型的长44.4丈(138米),宽18丈(56米),排水量约为14 000吨,载重量7 000吨以上。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用明成祖的话来说就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郑和下西洋不仅留下了文字记录,而且对航海路线作了详细描述,绘制了郑和航海图,对航向、航程、停泊港口、暗礁浅滩都作了可靠记录,是中国第一部航海地图。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15世纪中叶,欧洲前往东方的通道被控制整个北非和中东的伊斯兰势力所封锁,对欧洲人来说,地中海是一所牢狱,而不是一条大道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在中世纪后期出现许许多多为突破或绕过将欧洲人限制在地中海地区的伊斯兰世界的屏障而制定的计划。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并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2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制定突破或绕过地中海地区计划的原因,并分析这一计划得以实施的条件。(10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前后七次,持续28年”得出持续时间长;根据材料“27 800多人,分乘208艘船”“27 550人分乘61艘船”得出规模庞大;根据材料一“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竹步(索马里准博)等”得出航海范围广,主要在亚洲及非洲沿岸;根据材料一“郑和宝船大型的长44.4丈(138米)载重量7 000吨以上”得出造船技术先进;根据材料一“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用明成祖的话来说就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得出以政治目的为主。第二问原因,根据材料一“用明成祖的话来说就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得出明成祖的支持;从造船技术先进得出中国古代科技发达,技术水平领先;从航海范围广、规模庞大得出明朝初期政局稳定、国力雄厚;手工业、商业发展;海外贸易繁荣;天朝上国的文化心理。 第(2)题第一问原因,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人们对黄金等贵金属的大量渴求;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受阻,致使东西方贸易困难。第二问条件,即可能性,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西、葡两国王室的支持;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天文地理知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