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新中国外交含解析202102241129.doc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含解析打包16套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含解析打包16套.zip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202102241131.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解析202102241130.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202102241132.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含解析202102241126.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含解析202102241124.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解析202102241125.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202102241127.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新中国外交含解析202102241129.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含解析202102241128.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古代雅典的民主和罗马的法制含解析202102241120.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解析202102241122.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含解析202102241121.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202102241123.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从马克思主义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含解析202102241119.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含解析202102241118.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解析202102241117.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731193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7.13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关 键 词:
文本
资源描述: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含解析打包16套,文本
内容简介:
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新中国外交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1答案:c解析:新中国成立后还有许多民主革命遗留任务需要完成,a错。新中国成立时,祖国大陆还有上百万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b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1954年一届人大确立的,d错。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由此可见:新中国,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故选c。2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度2答案:b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b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c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d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3答案:d解析:两部宪法分别适应了“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的需要,d项正确,1951年宪法,与承建和完善民主制度不符,a项错误;1951年宪法与b项无关;1982年宪法与c项无关。4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道:“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 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c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4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可知,首要任务是制定法律,所以c项正确。52015年11月,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晤。会晤中,习近平指出: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习近平总书记谈及的“核心意涵”是指()a两岸直接三通b一个中国原则c经济密切合作d一国两制构想5答案:b解析:“九二共识”是指1992年11月代表大陆官方的海协会与代表台湾官方的海基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故答案选b项。“三通”即把1979年的“通航通邮”与“经济交流”概括为“通邮、通商、通航”,排除a项;c项不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一国两制”构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排除d项。6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时说:“光是一个徐蚌会战都是上百万人的伤亡,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对马英九的说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 认为徐州会战的牺牲实在是不值得b 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c 反对解放战争d 认为历史的悲剧将再次上演6答案:b71949年2月初,毛泽东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下列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b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为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d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7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中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在此基础上再与西方国家发展外交关系。81964年1月,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被外国媒体形象地称之为“外交核爆炸”。中法建交得以实现的历史背景是( )a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b应对世界霸权主义挑战c法国奉行一个中国原则d法国在亚洲影响力上升8答案:b解析:1964年,此时正处于美苏争霸时期,中国面临美国的严重威胁,同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还面临苏联的霸权威胁。法国位于欧洲大陆,在战后初期受到美国控制,同时也面临苏联的威慑。因此,中法两国均有摆脱美苏霸权威胁的国家利益诉求,最终促成两国走到一起,建立外交关系,故选b项。a项与中法建交无关。c、d两项不合当时的史实。92015年4月中国驻印尼大使发表讲话以纪念60年前具有“历史性进步”的一次会议。当年的会议以“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为主题,堪称首次提出南南合作思想。那次会议最突出的成果是(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b不结盟运动的广泛兴起c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答案:a10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其中处的初衷应该是( )批次留学时间留学初衷第一次晚清富国强兵第二次民国初期实业救国第三次国民政府时期科技救国第四次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五次改革开放以后a建设国家、创业立业 b建设国家、实业救国 c实业救国、科教兴国 d富国强兵、引进外资10答案:a112013年1月6日,美国举行了前总统尼克松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尼克松的长女帕特里夏认为,尼克松的真正遗产是倡导自由、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材料中尼克松“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的做法( )a宣告美国对华孤立政策破产b助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c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d直接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11答案:d解析:宣告美国对华孤立政策破产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故a项错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间是1971年, 在此之前,故b项错误;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是1979 年,故c项错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直接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故d项正确。12“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要“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加人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12答案:d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可排除。13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中指出:“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逐步推行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3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使人民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所以答案选a。b是政党制度;c是民族制度;d是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4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c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4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香港澳门两地是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或者骗取方式强占的中国领土,因此其主权属于中国,这一事实得到联合国的认可,体现了我国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b项正确。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就确立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方针,a项与题中时间“1972年”不符,排除;“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正式提出的,c项错误,排除;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d项错误,排除。15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15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说明中共为了不被外交条件束缚而采取静观的态度,这是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西方国家不支持国民党,排除b项;材料信息说明当时美国对中国还没有实行外交孤立,排除c项;中共急需得到苏联的支持,排除d项。16国际体系是描述国际关系整体发展状况的概念。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中国实现国际体系观的历史性转变并加快参与国际体系步伐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国际体系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a重新认识时代主题准确把握世界趋势b在和平共处原则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c韬光养晦培养大国风范并应对安全威胁d关心人类的共同命运坚持理想主义外交16答案:a解析: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准确把握了世界趋势,推动中国加快了参与国际体系的步伐,故a项正确。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在和平共处原则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b项错误;韬光养晦是转变的表现,不是原因,c项错误;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需要,不是理想主义外交,d项错误。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和信奉儒家学说的学者都认为,中国是天下的中心,文明的中心,中心之外,便是四夷。国内统治秩序范畴的君臣等级关系,被中国的统治者逐步地运用到了处理中国和东亚各周边国家的活动中。册封与朝贡是最基本的行为模式。蛮夷小国在与中原王朝保持这种特殊关系的同时也可以得到不少的好处,例如经济上的互市贸易、朝贡之后的丰厚赏赐;安全上可以依仗中原王朝的强大实力;政治上得到中原王朝的册封,从某种意义上印证了其政权的合法性与权威性。中原最高统治者也希望通过与周边诸国的封贡关系来建立自身的藩篱和屏障。摘编自古代中国外交思想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碰撞材料二 有研究认为,近代以来,中国被动地卷入世界体系,面对的是不断的失败和挫折,中国对世界问题很少发言。一战爆发后,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可以认为,参战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从消极回避到积极参与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参战使得中国获得了加入战后和会的机会,中国能够参加巴黎和会,阐明自己的现点,在国际舞台上出色的亮相,其本身便是很重要的。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力图抓住时机争取独立、自主和平等的国际地位,一场场前所未有的争国权的斗争充分表明了北洋政府外交思想与实践已进入新时期。摘编自近代中国外交史上一个被忽略的重大转变材料三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对外政策流露出寻求缓和的端倪。1954年4月举行了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新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中国怎样的外交观念?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观念产生并得以维持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的外交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指出在北洋政府时期,有哪些促进中国近代化的活动?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日内瓦会议召开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哪些启示?17答案:1外交观念:天朝上国(或朝贡外交)。原因:儒家观念的影响;中原王朝的强大实力;中原王朝制度、经济文化的优越性;中原王朝宣扬国威的需要;中原王朝建构自身安全的需要;周边国家也能得到不少好处。2变化:从消极回避到积极参与;从不断的失败、不能维护国家利益到能抓住时机争取独立、自主和平等。 活动:政治: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大革命;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新文化运动。3背景:印度支那战争;朝鲜战争实现停火;新中国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拉开帷幕;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对外政策流露出寻求缓和的端倪。 启示:要积极融入世界,接受现代外交理念和价值;遵循以国家利益为依归的外交原则。外交是内政的延续,自身实力是外交活动的基础。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外交。(1)第一小问外交观念,根据材料一信息“中国是天下的中心”可知是“天朝上国” 的外交观念。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分析;此外根据材料一,从周边国家看,“也可以得到不少的好处从某种意义上印证了其政权的合法性与权 威性”得出周边国家也可以得到不少好处;根据材料一中“中原最高统治者也希望通过与周边诸国的封贡关系来建立自身的藩篱和屏障”得出中原王朝构建自身安全的需要。(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面对的是不断的失败和挫折,中国对世界问题很少发言”和之后积极参加一战等信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含解析打包16套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731193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