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含解析202102241121.doc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含解析打包16套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含解析打包16套.zip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202102241131.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解析202102241130.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202102241132.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含解析202102241126.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含解析202102241124.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含解析202102241125.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202102241127.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新中国外交含解析202102241129.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含解析202102241128.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古代雅典的民主和罗马的法制含解析202102241120.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解析202102241122.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含解析202102241121.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202102241123.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从马克思主义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含解析202102241119.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含解析202102241118.doc---(点击预览)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解析202102241117.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731193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7.13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关 键 词:
文本
资源描述:
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含解析打包16套,文本
内容简介:
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主流思想1下表是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体现他们共同的思想主张是()儒学家思想主张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a教育思想b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d轻徭薄赋1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孔子“仁者爱人”、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可见都是强调爱惜百姓、关注民生,获得民心。因此c正确,其他三项在材料中都无从体现。2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请问被删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a民贵君轻说b人性本善说c先义后利说d浩然之气说2答案:a解析:朱元璋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自然反对孟子的民贵君轻说。故选a。bcd三项对朱元璋加强皇权有利,不会反对。3“竹林七贤”,所绘为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他们“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竹林七贤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b老庄哲学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3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老庄哲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提取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老庄思想中的虚无的“道”和处世哲学,故b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史实与材料,排除。故选b。4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墨家学说b法家学说c黄老之学d大一统思想4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文字“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能够说明至汉武帝时期已摆脱汉初的民贫国弱的状态实现了国家的富强,这种社会局面的出现为开展积极有为的政治实践活动提供了充裕的物质基础,因此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思想”,积极开展与匈奴的战争和采取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举措,所以答案选d,b c两项为汉初统治者所采用。5汉儒董仲舒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构成新的儒学体系,对儒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结合时代背景和思想的内在逻辑性,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思想是( )a“君权神授,天人感应”b“大一统论”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性三品论”5答案:b解析:董仲舒新儒学为汉武帝时期政治上的大一统提供理论依据其核心思想是大一统,故b项正确a项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但非核心思想,故a项错误;c、d两项有利于思想控制但非核心思想 故c、d两项错误。6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a皇权至上b君权神授c天赋人权d天人合一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的信息明显体现君权来自上天的思想,属于君权神授,故b项正确。7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上承魏晋,出现了新的趋向,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代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a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 b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c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份 d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三教合一湖流。唐武宗时期出现过灭佛运动故a项错误;道教在隋唐时期未取得独尊地位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儒学发展遭遇危机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潮流,此后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故c项正确:自从汉武帝时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后其一直是古代中国主流思想故d 项错误。8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鹅湖之会上,朱、陆双方激烈辩论犹有异同。“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陆王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材料表明朱、陆双方的分歧是( )a宇宙的本原 b穷理的途径 c人性的善恶 d孔孟的纲常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两者都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理”,排除a根据材料中朱熹主张“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得出其主张格物致知,由陆九渊认为“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得出其主张发明本心,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人性的善恶问题,排除c,理学都尊崇孔孟的纲常,排除d9黄宗羲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1663年出版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的主要共同点是( )a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b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c主张法治,反对礼教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9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卢梭与黄宗羲思想主张相同点的准确归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从明亡的历史看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因此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的思想,提出了封建专制是舒服自由的镣铐,据此分析可知两部著作的主要共同点是都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故选a。10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a“天人感应” b“工、商皆民生之本”c“存天理,灭人欲”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10答案:b11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 )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b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d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11答案:d解析:由“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可知材料评述的是早期民主思想,分析选项可知应是黄宗羲的思想再根据“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可知,黄宗羲枰忐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近代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故d项正确,12明清“民本”思想以传统的“民本”为旗帜,着力探讨重民、养民、富民、教民等基本内容,还倡导公天下论、平等论、限君论、“以民养民”论、崇私论、义利并重论、保富论;从重教化到重知识;等等。这说明明清“民本”思想( )a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b成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c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d超越了儒家传统思想范畴12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民本”思想着力于探讨养民、富民、教民等内容,倡导公天下论、限君论、平等论,推崇义利并重论、保富论等,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下新兴市民阶层的愿望和要求,并且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故c正确;继承传统民本思想在材料信息中无体现,排除a;明清“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有本质的不同,排除b;d说法错误,排除。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及其原因。13答案:(1)思想主张:孔子主张“以德治民”(为政以德);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2)孔子主张的社会效果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原因: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董仲舒主张的社会效果:董仲舒的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原因: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必偃”得出孔子主张以德治民;根据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得出董仲舒主张“罢黜百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高二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含解析打包16套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731193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