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20210127166.docx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课后习题含解析打包5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731899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34.91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关 键 词:
文本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课后习题含解析打包5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文本
内容简介: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后篇巩固提升a组1.下表是根据大国的兴衰改编的“各强国工业生产排名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排名1860年1870年1890年1900年1英国英国美国美国2法国美国英国德国3美国法国德国英国4德国德国法国法国a.工业革命开展时间的先后决定了其工业的排名次序b.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强国走向衰弱c.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d.工业革命进程中各国发展不平衡答案d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此后扩展到其他国家,因此1860年、1870年英国工业生产居首位;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逐渐被反超,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故d项正确。2.下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百万吨)变化表。它反映了()项目1914年8月1日1914年9月15日1917年某日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生铁222216255015钢192116255816煤394331346355851340a.帝国主义大战日益白热化b.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c.帝国主义大战已发生转折d.美国的参战具有重要影响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14年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相差不大,但1917年协约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大大超过同盟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参战,故d项正确;表格体现了两大战争集团实力的变化,但不能体现战争的激烈程度和是否发生转折,故排除a、c两项;b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但表格信息并未体现各国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排除。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答案b解析赴法华工的表现的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a项错误;法国是协约国一方,华工支援了法国就是支援了协约国一方,因此赴法华工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故b项正确;中国的参战有利于协约国一方取胜,但不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收回主权和利益,故d项错误。4.全球通史中说:“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主要是在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a.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b.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c.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d.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答案d解析材料“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破坏,人们的信心受损,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故a项排除;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b项排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故c项排除。5.下图反映了同一地点(法国的凡尔赛宫)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一个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一个反映了德国战败后任人处置,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心情和场景。基于历史的角度,两幅图片所示现象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大国的衰落b.邪恶的终结c.分赃的场所d.战争的积怨答案d解析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都发生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前者是威廉一世宣告德意志帝国诞生,后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商讨处置战败的德国。“基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反映了法德两国的战争积怨,故d项正确。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普遍兴起。这些反思从本质上反映出()a.人类对和平的渴望b.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恐惧c.人类对友爱的向往d.人类文明程度得到提升答案d解析“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普遍兴起”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对和平友爱的渴望与向往,这从本质上说明人类文明程度得到提升,故d项正确;“人类对和平的渴望”“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恐惧”“人类对友爱的向往”都是现象,不是本质,故a、b、c三项错误。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海军部长丹尼尔斯宣称将在五年内建造137艘军舰,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表示:“大不列颠宁愿花尽最后一分钱,也要保持海军对美国或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优势。”日本则公布了规模巨大的“八八舰队”计划。据此可知美国()a.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有其必要性b.成功拆散了英日同盟c.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d.成为国际联盟领导者的愿望落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当时美、英、日都有雄心勃勃的扩军计划,各国的扩军将对世界和平带来威胁,因此召开华盛顿会议限制各国军备就有其必要性,故选a项;由材料内容并不能看出美国拆散了英日同盟,排除b项;材料内容和“门户开放”无关,排除c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美、英、日的扩军计划,并不能说明美国成为国际联盟领导者的愿望落空,排除d项。8.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评论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的屡次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说:“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上述评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遭到反对b.列强同意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c.列强签署凡尔赛条约,中国外交最后失败d.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条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陈独秀在1918年12月评论美国大总统威尔逊“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到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总统威尔逊主张中国独立主权,引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积极反应,而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引起中国民众对于西方大国强权的不满,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十四点原则”中涉及国家主权,民族独立,赢得了民众的喜欢,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陈独秀对于威尔逊态度的变化,而非强调中国外交失败的结果,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条约是由于美国没有获得相应的利益,排除d项。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国在1917年就以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材料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如果它(指德国)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因此,正是为了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处理德国的基本原则,它为什么要这样做?(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反对过分制裁德国。(3)在制裁德国问题上,英国得到了美国的支持,美国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参考答案(1)原则: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原因:法德之间有普法战争的宿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企图称霸欧洲。(2)英国反对过分制裁德国的主要原因是不希望法国独霸欧洲大陆,影响英国利益,同时也认识到过分制裁会引起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甚至有可能使德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或者倒向苏俄。(3)美国同样不希望法国势力过于膨胀而妨碍美国战后建立世界霸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矛盾和德国领土的变化。在处理德国问题上,法国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英国从传统的外交政策出发,反对过分削弱德国。b组1.沸点右面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c.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削弱d.巴黎和会上的钩心斗角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被称为“火药桶”,帝国主义国家在这里矛盾尖锐。1914年,奥匈帝国的皇储夫妇在萨拉热窝街头遭到塞尔维亚青年的枪击,皇储夫妇被击毙,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故a项正确;b项发生于1916年,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欧洲的地位变化,排除c项;d项发生于1919年,故排除。2.结合下图讽刺漫画,思考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到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协约国集团之所以能够形成是由于英、法、俄等国()德皇威廉二世贪婪地吞食世界a.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b.有共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c.对德奥集团的霸权野心怀有恐惧d.都是为了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格局答案c解析为了对付1882年德、意、奥匈组成的同盟国,英、法、俄三国组成了协约国,故c项正确;英、法、俄等国并没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故a项错误;英、法、俄等国没有共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而其他国家不是,故d项错误。3.1915年5月7日,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遇难的有128名美国人。英国政府立刻动员各种力量在各个中立国家不断报道该事件。英国的举动()a.促使美国迅速作出了参战决定b.有利于英国海军夺回制海权c.遏止了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d.加剧了美德两国关系的紧张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关系就已经十分紧张,英国对该事件的报道更是激起了中立国美国对德国的仇恨,从而加剧了美德两国关系的紧张,因此d项正确。美国参战是在1917年4月,“迅速”一词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英国海军本来就掌握着制海权,并不存在“夺回”的问题,故b项错误;1917年2月,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并没有被遏止,故c项错误。4.学者罗素说:“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的原因则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罗素强调的是()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b.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发酵引发了战争c.巴尔干地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火药桶”d.德俄两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答案b解析材料中叙述了罗素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的看法,从叙述中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国家对各自势力范围的不满造成了战争的持续发展,因此b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是强调持续发展的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强调巴尔干地区,故c项错误;民族主义的内容不是材料叙述的主旨,故d项错误。5.“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军中流行的这首歌在研究下列哪一问题时最有价值()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反战情绪b.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伤亡情况d.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答案a解析“我要回家!我不想再呆在这里”说明士兵们已经厌倦了战争,故a项正确。6.凡尔赛条约有一著名的“战争罪”条款,条款指出这场战争是“由于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而强加到协约国身上的”。根据这项条款,德国应毫不含糊地对协约国由于战争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负有责任”。此条款的写入,主要目的是要证明条约中下列哪一规定的正确性()a.重新划定德国疆界b.处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c.严格限制德国军备d.协约国向德国索取赔款答案d解析由材料“德国应毫不含糊地对协约国由于战争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负有责任”可知,协约国意图向德国索取巨额赔款以补偿其战争损失,故选d项。要求重新划定德国疆界和处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是协约国分赃行为的表现,并不是对战争损失的直接弥补,排除a、b两项;严格限制德国军备是为了防止德国东山再起,排除c项。7.“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该盟约所体现的原则是()a.“集体安全”和“大国一致”b.“集体安全”和“委任统治”c.“维护和平”和“大国一致”d.“维护和平”和“集体安全”答案d解析材料“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皆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体现的是“集体安全”的原则;根据材料“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可知其目的是维护世界的和平,故选d项;“大国一致”,即每个会员国均有一票表决权,形成决议采取全体一致原则,与材料无关,排除a、c两项;“委任统治”,即在那些所谓还没有能力建立独立国家的地方,由国联委托一些国家对其进行治理,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有三个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的地位。欧洲地图被大幅度修改,如波兰复国、南斯拉夫形成。国联盟约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决定东亚“战后”国际秩序的是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会上主要讨论裁军和中国问题,会后缔结的九国公约中,也提出要尊重中国主权及领土完整,并确认了中国市场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为遏制海军扩张,各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课后习题含解析打包5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731899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