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自然地理学案鲁教版20210225168.doc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中国地理课件+学案+课时作业打包9套鲁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741573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8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关 键 词:
文本
资源描述: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中国地理课件+学案+课时作业打包9套鲁教版,文本
内容简介:
第1讲中国自然地理课标展示核心素养1.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以及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4.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1.区域认知:对我国典型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行认知,并进行区域定位。2.综合思维:通过我国区域图、统计图资料,从整体性、差异性角度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63页基础梳理一、我国的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2辽阔的疆域(1)填图:在下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2)濒临的海洋: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3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6个二、中国的地形1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a天山阴山、昆仑山b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c大兴安岭太行山d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武夷山、f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g祁连山、阿尔泰山南北走向h贺兰山、横断山脉弧形山脉i喜马拉雅山3.四大高原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4三大平原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5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6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三、我国的气候1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2气温和降水(1)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温度带:a暖温带、b中温带、c亚热带。干湿地区:d湿润地区、e半干旱地区、f半湿润地区。(2)气温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冬季风、地形的影响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南北普遍高温,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特别提示】1夏季,我国最低气温并非出现在纬度最高的地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出现在青藏高原地区,这里地势高,导致气温低;而我国纬度最高的东北地区,虽然纬度高,但夏季白昼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故气温较高。(3)降水特征空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是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时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集中在59月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特别提示】2湿热地区的年降水量并非都大于800毫米。我国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虽然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但是由于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属于湿润地区;长白山地区处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同时蒸发量少,也属于湿润区。四、我国的河流和湖泊1内外流区a外流区,b内流区。2水系注入海洋主要河流太平洋长江、黄河、黑龙江、淮河、海河、钱塘江、珠江、辽河、闽江等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北冰洋额尔齐斯河3.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作为东线的输水通道。4主要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和东部平原地区。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五、我国的自然资源项目内容特点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不均主要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注意合理利用,加强保护和促进更新;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利用,综合开发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64页考点一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影响【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多以区域图或地形剖面图等图文材料为载体,通过对我国的地形特征及影响的分析,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定位,然后结合该部分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 典例1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有关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2)下列有关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地形区气候类型相同b与地形区相同,以水田为主c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d盆地地形,比地形区太阳辐射量多思维流程 答案云贵四川汉水黄土水土流失亚热带季风(1)c(2)c1四大高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多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内蒙古高原海拔一般在1 000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以草原畜牧业为主;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著名黄土高原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从2 000米降到1 000米;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2.三大平原平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黑土;多沼泽地;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是国土改良重点长江中下游平原东西狭长,海拔低,河湖密布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鱼米之乡”,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3.四大盆地盆地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油气资源丰富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准噶尔盆地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油气资源丰富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3 000米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四川盆地低山丘陵起伏,海拔在500米左右;只有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以水田为主;人口、城市密集4.我国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命题角度中国地形及影响读图,完成12题。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解析:a图铁路沿河而建,b图铁路与河流多处相交,可知甲位于河谷,乙位于平原。由经纬度知,甲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乙位于黄淮平原,秦岭阻挡了冬季风,所以1月气温甲高于乙,7月气温无法推断。答案:1.a2.c(高考经典题)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地乡村聚落集中分布在海拔1 5501 700 m和坡度1015的区域。第4题,根据该聚落主要分布在1 250 m以上的地区,说明位于高原上,所以最有可能是黄土高原。答案:3.c4.a考点二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多以区域图、统计图或表格材料为载体,通过对气候特征及其影响的分析,考查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进行分析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典例2(高考经典题)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可知()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2)该区域()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思维流程 答案10较少较多北移雨季夏季较大东部季风区(1)b(2)a1气温特征及影响因素2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3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命题角度中国气候成因分析(高考经典题)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据此完成12题。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 d海陆位置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解析:第1题,依据积温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六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在34n(秦岭)以南、104e以西,主要是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和横断山区。第2题,亚热带在我国分布偏南,说明我国的亚热带地区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温度较低,造成温度较低的因素是:西北方向的冬季风势力较强,向南影响的范围较广。答案:1.b2.d考点三我国的主要河流【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多以区域图、统计图等图文材料为载体,通过分析区域内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及流域的开发治理等,考查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通过区域图中经纬度、河流、山脉等信息进行定位并认知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及相互联系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 典例3(2019高考江苏卷)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abc d(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规范审答从图像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第1题,首先确定潼关站的位置位于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推测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上游流域自然植被_,使得水土保持能力_,水土流失_;大量引水灌溉使地表径流_,泥沙携带能力_。第2题,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是由于中游大量_的兴建使拦沙能力得到提升;地形起伏和流域面积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水土保持工作并非是从2016年才开始。我的答案:(1)_(2)_恢复增强减少减少减弱水库(1)b(2)c1我国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2我国重要的河流(1)三大河流概况长江。黄河。珠江。(2)三大河流的开发与治理长江黄河珠江水利灌溉;航运“黄金水道”;发电“三峡”;调水“南水北调”;冲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业区引黄灌溉;发电(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水能的梯级开发;航运水害中、下游洪涝灾害上游凌汛;下游“地上河”、凌汛下游河口附近“咸潮”;中下游洪涝整治措施防洪是首要任务。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营造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湖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兴修水利,上拦下排;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加固堤坝引淡压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命题角度中国河湖特征分析(2019高考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发源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3)如果未来气候持续暖湿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境的变化。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可知,降水持续增加,使湖泊水位不断上升;受强降水的影响,湖水外泄,该地地势西高东低,外泄的湖水使湖泊连通。第(2)题,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流的影响从湖泊面积、流水侵蚀等方面分析。第(3)题,盐湖与清水河贯通后,使内流湖演变为外流湖,进而影响长江源头水系形态;湖水盐度降低,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答案:(1)近年来降水持续增加,卓乃湖水位持续升高,此次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地形西高东低,卓乃湖海拔高,外泄后的湖水连通库赛河,注入库赛湖,随之贯通海拔更低的海丁诺尔和盐湖。(2)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加剧地表冲刷,形成新的河道。(3)内流水系变成外流水系,现今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湖水盐度降低,水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考点四我国的主要自然资源【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多以区域分布图、示意图、景观图或文字材料为载体,通过对主要自然资源特征及影响的分析,考查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解读图文信息,结合特定自然资源的特点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典例4(2019浙江4月选考)下表为2017年我国上海、浙江、陕西和新疆四省(区、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重表(单位:%)。据此完成(1)(2)题。土地利用类型省(区、市) 农业用地未利用土耕地林地草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地及其他甲3.16.521.401.068.0乙18.862.70012.56.0丙19.459.710.50.64.75.1丁23.39.405.337.524.5(1)甲是()a新疆b上海c浙江 d陕西(2)乙、丙两省(区、市)建设用地比重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密度差异矿产资源开发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公共服务水平a bc d规范审答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表格表示四省(区、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重。 2从表格中获取信息第(1)题,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戈壁、沙漠(属于未利用土地)面积广阔,占比应远高于上海、浙江和陕西等省(区、市),甲的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比重最高。第(2)题,上海城市化水平是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最高的,因而其建设用地占比最高,丁为上海;乙建设用地的比重明显高于丙,说明其城市化水平高于丙,故乙为浙江,丙为陕西。与陕西相比,浙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建设用地比重高,正确。矿产资源开发程度和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并不是影响乙、丙两省建设用地面积的主要因素,错误。我的答案:(1)a(2)b 1特点: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不均。2主要自然资源类型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能源资源特点总量丰富,分布不均类型多样,比例不当分布广泛,相对集中自然条件优越,类型丰富总量较大,人均较少,分布不均,开发较难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西北更少;时间分配不均,降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耕地: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区)。草地: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区)。林地:东北、西南深山区和东南部山地铁矿集中于东北、西南;有色金属矿集中于南方鱼类:东海较丰富(舟山渔场)。海盐:渤海较丰富(长芦盐场)。石油:集中于渤海、东海、南海煤矿集中于华北;油田集中于华北、东北;风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及沿海地区;太阳能集中于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水能主要集中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问题水土资源配合欠佳,淡水日趋紧张,污染、浪费现象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严重、森林资源减少、草场资源破坏严重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消费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对策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依法管理;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节约用地等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管理法,合理使用,综合利用等捕捞期与休渔期结合,防治污染等大力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命题角度中国的自然资源(2017高考经典题)如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a新,耕地、牧草地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内蒙古()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解析:第1题,由图示,结合内蒙古草场比重较大,可知为牧草地;图中甲牧草地比重和其他及未利用地较大,根据选项判断该地为新疆;贵州耕地比重大,内蒙古耕地比重小,为耕地。第2题,根据内蒙古的地理环境特点可知,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水域面积小,水能资源不丰富;内蒙古降水由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内蒙古地势平坦,但是地理环境较脆弱,不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图中其他及未利用地所占比重内蒙古较黔少,但是内蒙古总面积较大,地势平坦,可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比黔充足。答案:1.a2.b(2020广东实验中学测试)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下图为某湖泊沼泽地的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图。读图,回答35题。3该湖泊沼泽地()a有机土厚度甲大于乙b有机土厚度甲乙可能相同c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d有机土厚度与水域的深度无关4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湿度成土母质人类活动a bc d5下列地区中,有机土面积广大的是()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解析:第3题,结合图中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可读出,甲处厚度为2.02.5 m,乙处厚度为2.53.0 m,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c正确。第4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中国地理课件+学案+课时作业打包9套鲁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741573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