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库网 > 教育资料 > 中学教育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课件+课堂检测+课时作业+单元测试打包17套鲁教版必修1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堂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20210121189.doc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课件+课堂检测+课时作业+单元测试打包17套鲁教版必修1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42310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1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扣***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2020
_2021
学年
新教材
高中地理
第三
单元
作用
地貌
土壤
课件
课堂
检测
课时
作业
单元测试
打包
17
套鲁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课件+课堂检测+课时作业+单元测试打包17套鲁教版必修1,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作用,地貌,土壤,课件,课堂,检测,课时,作业,单元测试,打包,17,套鲁教版,必修
- 内容简介:
-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有一种形状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岩石千疮百孔,类似于“蜂巢”。据此完成1、2题。1.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2.该地区可能位于 ()a.河西走廊b.青藏高原c.三江平原 d.江南丘陵【解析】1选c,2选a。第1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力作用,根据地貌特点可知应为风力侵蚀形成的。第2题,该地貌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特殊地貌,河西走廊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如图为“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图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是 ()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使用秸秆,降低沙障成本增加蒸腾作用,提高降水量 a.b.c.d.4.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b.减少沙坡头荒漠化c.降低水土流失发生概率d.提高秸秆利用效率【解析】3选a,4选a。第3题,草方格沙障能使地面摩擦力增大,减小风力,还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第4题,此处利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主要是为了保护附近的铁路。读下图所示地貌,回答5、6题。5.如图所示地貌名称为()a.三角洲b.沙垄c.冲积扇d.沙丘6.如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沉积【解析】5选d,6选b。第5题,如图所示地貌形态是沙丘。第6题,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的结果。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地表每时每刻都受到外力作用的雕塑,风力、流水等外力在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地貌景观。(1)图示地貌属于_地貌。(2)说出该景观的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解析】第(1)题,由图示景观可知,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地貌景观沙丘。它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风积地貌。第(2)题,在风力携带大量沙粒运行的过程中,当风速减小或遇到阻碍时,搬运能力减弱,沙粒逐渐沉积形成沙丘。答案:(1)风积(2)干旱地区,在风力携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