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阶段检测四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218.docx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课堂速练+课后精练+训练与检测+单元检测打包19套湘教版必修1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课堂速练课后精练训练与检测单元检测打包19套湘教版必修1.zip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阶段检测四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218.docx---(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课时2海水的运动课堂速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209.docx---(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课时2海水的运动课后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208.docx---(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课时2海水的运动训练与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109.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课时1海水的性质课堂速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207.docx---(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课时1海水的性质课后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206.docx---(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课时1海水的性质训练与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108.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洋与人类课堂速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211.docx---(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洋与人类课后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210.docx---(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洋与人类训练与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110.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课时3洪涝灾害防治课堂速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217.docx---(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课时3洪涝灾害防治课后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216.docx---(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课时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课堂速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215.docx---(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课时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课后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214.docx---(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课时1“水的行星”自然界的水循环课堂速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213.docx---(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课时1“水的行星”自然界的水循环课后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212.docx---(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训练与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111.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单元素养卷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107.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2012031106.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0页/共14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749104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8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关 键 词:
2020 _2021 学年 新教材 高中地理 第四 地球 课堂 课后 精练 训练 检测 单元 打包 19 套湘教版 必修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课堂速练+课后精练+训练与检测+单元检测打包19套湘教版必修1,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地球,课堂,课后,精练,训练,检测,单元,打包,19,套湘教版,必修
内容简介:
单元检测(第四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性质的城市地表水量入渗随时间变化。据此回答12题。1不同性质的地表,对水循环影响差异较大的环节是 ()a下渗 b降水 c水汽输送 d蒸发2为了美化环境并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a绿地 b草皮空心砖c普通混凝土砖 d透水混凝土砖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所示。图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题。3读图和图,关于该取水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6点后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5点后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地面辐射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阻碍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2014年10月,“南水”进京,每年向北京市供水约10.5亿立方米,但仍不能满足用水需求。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完成46题。 4下列实现图中功能的是()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c我国的冬季风 d我国的夏季风5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主要环节是()a bc d6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a bc d日本立山黑部(海拔2 450米)冬半年大雪封山,春季山麓雪地中辟出车道形成近20米高的“雪墙”,读立山黑部地理位置和“雪墙”景观图,完成78题。7立山黑部地区冬季多降雪的主要原因是()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湿润的西北季风影响日本暖流的增湿作用山地地形的阻挡作用a b c d8春季,该现象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a低温冻害 b洪涝灾害c沙尘天气 d地面塌陷世界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都是有规律的,而温度和盐度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910题。9下列有关海水温度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b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c同一海区夏季高于冬季d在1 00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幅大10根据海水温度与盐度分布规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地区海域高温高盐b副热带海区高温高盐c高纬度海区低温低盐d降水量小的海区一定比降水量大的海区盐度低有一艘货轮于2月初从我国的上海港出发,在3月初到达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在沿途轮船经过了南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等海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113题。11下列叙述与海水盐度有关且可信的是()a从北海进入波罗的海的海轮,吃水线略加深b从亚丁湾进入红海的海轮,吃水线略加深c同一纬度海域盐度不同只与气候有关d60n附近海域海水盐度比60s附近海域高12下列是船员在整个航程中看到的现象的叙述,你认为可信的是()a在南海遇到了强劲台风的袭扰b在北印度洋遇到很多油轮在航行c在红海两岸森林茂密d在北海海域航行时,要用破冰船开道才能航行13该货轮在整个航程中,依次经过的海峡是()a台湾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b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c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d台湾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莫桑比克海峡、英吉利海峡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回答1415题。14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15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区域海陆轮廓及垂直剖面图。读图,回答1617题。16图示海域盐度最低的是()aa bbcc dd17图中c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并不是因为该地()a处于寒暖流交汇处b有海底上升流c处于大陆架浅海处d入海河流带来营养盐类帝王蟹生长于寒冷的深海水域,肉质硕大肥美,深受消费者青睐,素有“蟹中之王”之称。北太平洋产区主要分布于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一带海域。读“北太平洋帝王蟹产区分布图”,完成1819题。18最能反映图中甲处水温特征的示意图是()19甲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沿岸地区的降水b与北上洋流交汇形成渔场c增加流经海区的热量d海轮沿洋流北上航速增快读下图,完成2022题。20图中()a为寒流 b为暖流c处盛行西北风 d处盛行西南风21洋流()a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b能缩短欧洲到北美的航行时间c进入北冰洋地区,使能见度转好d能与附近的暖流交汇,形成渔场22流经海域有渔场的成因是()如图中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o为极点。读图完成2324题。23a洋流流经处形成渔场的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 b有上升流存在c位于大陆架浅海区 d位于温带海区24b、c、d、e四支洋流中,对沿岸热带沙漠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ab bccd de25下列海水运动同能量来源组合正确的一组是()a波浪密度差异b海啸月球和太阳的引力c风浪太阳辐射d洋流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死海水面低于海平面约4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盐度最高的内陆湖,湖区周边国家以死海湖水作为原料发展了化学工业。读死海位置及附近某地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25分)(1)据图分析其盐度最高的原因。(9分)(2)与夏季相比,死海的含盐度冬季会略有降低,试分析说明原因。(6分)(3)近年来,死海的面积正在慢慢缩小。试分析死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并指出其危害。(10分)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材料二水循环示意图。(1)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什么?(6分)(2)水循环各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是哪一环节?能够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6分)(3)能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哪一环节?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环节关系最密切?(6分)(4)为提高集雨工程的水质,请对当地居民的传统习惯提出建议。(7分)单元检测(第四章)1解析: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径流、下渗等,不同性质的地表,对下渗的影响是最大的,a选项正确;地表性质对降水、水汽输送基本无影响;地表性质对蒸发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大。答案:a2解析: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绿地的累积入渗量高于其他性质地表,故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绿地,a选项正确。答案:a3解析:温度最高且膜上与膜下温差最大时最易获取淡水,看图可知为13时左右时段,ab错误;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 是因为塑料薄膜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增强装置内部的地面辐射,c正确;不能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d错误。答案:c4解析:图中功能是水汽从海洋输往陆地上空,故选d。答案:d5解析: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至华北地区,影响的主要环节是地表径流,故选b。答案:b6解析: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它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在其过程中,能塑造地表形态;通过水循环中水的三态变化,可以对太阳能吸收和转化,故选a。答案:a7解析:读图可知,立山黑部位于日本西海岸,临日本海;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后增温、增湿,受山地的阻挡抬升作用,当地降雪较多。故c选项正确。答案:c8解析:春季山麓雪地中辟出车道形成近20米高的“雪墙”,说明该地冬季积累了厚厚的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大量消融,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故b选项正确。答案:b9解析:在1 00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幅小,d选项错误。答案:d10解析:赤道地区由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不如副热带海区高;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但温度不是最高的;高纬度海区气温低,盐度也低;降水量小的海区不一定比降水量大的海区盐度低,因为盐度的高低与蒸发量、降水量、河流注入等都有关系,在高纬度海区,降水量小但蒸发量也小。故c选项正确。答案:c11解析: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所以,海水密度小,海轮从北海进入波罗的海吃水线略加深,a选项正确;从亚丁湾进入红海,盐度升高,海水密度增大,海轮吃水线略变浅。同一纬度海域盐度不同与气候、径流、海区封闭度等都有关系。在60n附近海域由于有大量河流注入,其海水盐度比60s附近海域低。答案:a12解析:南海一般在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影响,在冬季一般不会有台风光顾;由于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需要从中东进口大量石油,故在北印度洋有很多油轮;红海两岸是热带沙漠气候,不可能有茂密的森林分布;北海海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且受到暖流的影响,冬季不会结冰。综上分析,b选项正确。答案:b13解析:该货轮在整个航程中,依次经过的海峡有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故c选项正确。答案:c14解析:读图可知,8月份,长江口附近浮游植物的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这是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的能力强,流水携带的泥沙中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答案:c15解析:冬季,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的能力降低,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较夏季少,流水携带泥沙中营养盐较夏季少,所以总体上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由于河流流速降低,泥沙淤积更靠近河口,因此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答案:a16解析:在外海和大洋,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与降水量。在近岸地区,盐度主要取决于河水的注入量。图中c海域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处,长江水注入量大,盐度最低。答案:c17解析:c海域没有海底上升流。答案:b18解析:根据甲的位置判断,该地有千岛寒流流经,读图a往南气温升高,向高温处凸出,为北半球寒流,同理b为北半球暖流,c为北半球寒流,d为北半球暖流;千岛寒流纬度较高,来自北冰洋的寒流,海水温度较低,故选a。答案:a19解析:甲处为千岛寒流,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a、c错误;与北上的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b正确;千岛寒流向南流,与海轮沿洋流北上方向相反,航速减慢,d错误。答案:b2022.解析:本题组以洋流分布图为背景,涉及洋流的分布及对气候、航行的影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读图能力。第20题,由图可知是东格陵兰寒流,是北大西洋暖流,是加那利寒流,本格拉寒流,是西风漂流(寒流),a正确,b错误;处盛行西南风,处盛行西北风,c、d错误。第21题,暖流有增温加湿的作用,a正确;逆流航行,能延长欧洲到北美的航行时间,b错误;暖流遇冷多雾,进入北冰洋地区,使能见度差,是寒流,c、d错误。第22题,是南半球寒流,由南向北流,而且是离岸流,故选b。答案:20.a21.a22.b23解析: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以及180经线可确定图示为南半球太平洋的洋流分布,b洋流位于低纬地区且向西流,应是南赤道暖流,c为向南流的东澳大利亚暖流,d是位于中纬地区且向东流的西风漂流,a是向北流的秘鲁寒流。秘鲁沿岸的上升流,有利于海底营养盐类的上泛,促进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渔场。答案:b24解析: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对沿岸气候影响很小,东澳大利亚暖流会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湿,故排除a、b、c;e是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答案:d25解析:海水运动三种基本形式是海浪、潮汐和洋流。海啸是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水下塌陷引起的海浪,潮汐是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古人把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晚上的海水涨落称为汐。答案:c26解析:(1)死海盐度最高的原因可以从降水量、蒸发量、河流汇入等因素分析。(2)根据图中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可知,死海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较夏季降水多,蒸发量少。(3)原因可从河流汇入、引湖水发展化学工业及蒸发量变大等方面来分析。危害包括风沙加剧,荒漠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当地旅游业和沿岸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答案:(1)纬度低,气温高,湖水蒸发量大;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内陆湖,海拔低,只有河流注入,没有河流流出,河流携带的盐分大量积累在湖中。(2)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少;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3)约旦河两岸人口增加,大量引河水灌溉,流入死海的水量减少;死海周边国家引湖水发展化学工业,导致湖水减少;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大。危害:使死海周边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湖床裸露,盐滩荒漠面积扩大,风沙将会加剧;对当地旅游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影响沿岸国家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晒盐等产业的持续发展。27解析:第(1)题,发展集雨工程将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第(2)题,图中a、b、c、d、e、f、g、h分别表示降水、海洋水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水的蒸发、植物蒸腾、地表径流、下渗。降水强度、地面坡度及地表植被覆盖率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第(3)题,我国东南沿海的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可以用c环节表示;南水北调工程是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与g环节关系最密切。第(4)题,“水质”和“传统习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词,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表述即可。答案:(1)主要对g(地表径流)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涵养水源。(2)d(降水)。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3)能够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c(水汽输送)环节。南水北调工程与g(地表径流)环节关系最密切。(4)家禽、家畜集中圈养;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厕所应远离集雨工程。(言之有理即可)- 12 -单元素养卷(第四章)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读图,完成12题。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径流、地表调蓄、蒸发蒸腾、河网调蓄b蒸发蒸腾、河网调蓄、地表调蓄、径流c河网调蓄、地表调蓄、蒸发蒸腾、径流d蒸发蒸腾、地表调蓄、河网调蓄、径流2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a修建水库 b植被覆盖率下降c降水强度增大 d上游河道采砂读“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潮汐动力资源相关数据”,回答34题。四省沿海潮汐动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统计表省份平均潮差(m)年潮汐总能量(亿度/年)浙江3.71 146山东1.5165江苏1.2101河北0.652.63.中国近海的潮差分布特点是()a黄海潮差小,东海潮差大b夏季潮差小,冬季潮差大c外海潮差大,近岸潮差小d沿潮波方向,左岸潮差比右岸大4四省中,浙江省潮汐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原因不包括()a海岸线曲折,潮汐资源丰富b夏季风增强了潮汐的能量c太阳辐射强,潮汐能丰富d海底较深,海水运动的阻力小下图为某地雨水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雨水收集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大气降水 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 d地下径流6该地雨水利用,可以()a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 b缓解城市内涝c增加下渗污染地下水 d控制降水总量低影响开发要求在城市水文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中,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设施来实现对降雨产生的径流的控制,以使区域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状态尽量接近于开发建设前的自然水文状态,促进城市水文系统的良性循环。下图示意城市传统开发与低影响开发的径流变化过程。据此完成78题。7导致图示两种开发模式径流峰值存在较大差异的直接因素是()a降雨量 b蒸发量c地表性质 d外排量8对城市补水入渗效果最优的设施是()a雨水罐 b蓄水池c渗透砖 d下凹绿地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善学校生态环境,我国某高中学校规划建设“海绵校园”(如下图示意)。据此完成910题。9建设“海绵校园”,将首先影响水循环的()a径流 b水汽输送c蒸发 d降水10建设透水砖和增加绿化面积在建设“海绵校园”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美化环境b加速地表水蒸发c增加雨水和地表径流的下渗d加快地下径流排出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现代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屯满粮。”读下图,回答1112题。11从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出现时间是()a洪涝6、7月 b洪涝7、8月c干旱4、5月 d台风7、8月12现今凤阳“家家户户屯满粮”得益于()a气候变暖 b红壤的改良c大量施用化肥 d大力兴修水利我国是个多暴雨的国家,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大部分地区都有暴雨出现。我国从晚春到盛夏,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形成一场场暴雨。据此回答1315题。13我国几乎没有大范围暴雨分布的省区最可能是()a甘肃 b陕西c新疆 d西藏14持续性暴雨常常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淹没成“海”,城市经济损失远远超过附近乡村地区,主要原因是()a暴雨降水量大 b洪水不能及时排泄c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d应急救灾机制不健全15长江中下游区域有效的防洪措施有()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加强长江上、中游地区植被保护和林地建设a bc d下图示意索马里半岛及周边地区。据此完成1617题。16索马里半岛东部海域鱼群相对较多的月份是()a1月 b4月c7月 d10月17索马里半岛东部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温度较高b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c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美国的圣劳伦斯岛位于白令海峡南口,曾经是白令海上一个最荒凉的火山岛。随着太平洋至北冰洋航线的开通,预计21世纪中期,该岛上的甘伯尔小渔港将成为太平洋北端最重要的“海上交通港”。下图示意圣劳伦斯岛所在位置。据此完成1820题。18甘伯尔小渔港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a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b靠近城市,经济腹地广阔c天然港湾,水深、风浪小 d岛上捕鱼人口数量较多19影响甘伯尔成为太平洋北端最重要的“海上交通港”的主要因素是()a地理位置 b地形特点c经济状况 d自然资源20图中()a甲虚线有可能是二分日时的晨昏线b岛上水能资源丰富,可提供稳定的电能c7月,岛上可能会出现成群的企鹅d岛上火山活动频繁是受到板块挤压的影响海水中的悬浮物的粒径一般在几至几百微米之间,其数量取决于海水的运动、人类活动的强度以及入海河流的水文特征等因素。我国黄海及东海北部大陆架海区是世界上悬浮物浓度最高的区域,显现出悬浮物数量多、质量浓度高、物源丰富多样、季节性变化明显等特点。如图是该海区春季表层海水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布图。据此完成2122题。21图中海域悬浮物质量浓度高的主要原因是()a洋流状况复杂 b季节水温变化大c入海河流较多 d人类活动强度较小22关于洋流对悬浮物浓度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洋流流向与浓度等值线弯曲方向完全一致b洋流增加悬浮物浓度c洋流对悬浮物浓度增加影响明显d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对悬浮物浓度均有影响读三角贸易示意图,完成2324题。23海域中,石油污染较严重的是()ab cd24受石油污染的影响,上题中的海域()海洋生态遭受破坏海岸环境遭受破坏爆发赤潮洪涝灾害加剧ab cd河源市某公园停车坪的地面原先铺设普通水泥砖,改造后地面铺设草坪砖(如图所示)。据此完成第25题。25改造后,该停车坪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a增加了地表径流 b增加了雨水下渗c增加了大气降水 d减少了地下径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等盐度线乙的盐度值应为_;甲、乙、丙三条等值线数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5分)(2)a、b两海区相比,_海区盐度较低,原因是_。(3分)(3)处等盐度线的分布特征是_,原因是_。(6分)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2018年1月6日,一艘油轮在长江口外160海里处与一艘货轮意外相撞,燃烧数日后于14日沉入海底。材料二图1为我国东部某海域示意图,图2为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产量变化统计图。(1)图1中m处海底50 m等深线向东凸出,原因是_;n处海底地形属于_。(4分)(2)总体来看,图示海区南部海水盐度比北部_(高、低);淮北盐场_季产盐量最大。(2分)(3)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大黄鱼产量迅速减少,主要原因最可能是_、_等。(4分)(4)从相撞到沉没,油轮处于无动力状态向东南漂移了一百多千米,原因是_(2分)2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写出图中a、b两处世界性大渔场的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的不同点。(4分)(2)分析e洋流对海水等温线分布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4分)(3)图中的c表示世界海雾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要求写出海雾的形成过程)(4分)(4)d纬度海域以海况恶劣著名,冬季尤为风急浪高。试分析该海域冬季风急浪高的原因。(4分)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轮船上的“吃水线”又被称为“生命线”。为了安全航行,远洋轮船体上都有几条水平横线分别表示该船在不同水域和不同季节所允许的满载时的“吃水深度”,如下图所示。其中fw表示淡水线,s表示夏季海洋线,w表示冬季海洋线,除此以外船体上还有“北大西洋冬季线”和“印度洋线”。下表为不同海域的盐度及地理位置特点。海洋表层平均盐度(%)中心最高盐度(%)地理位置特点北大西洋3.553.82在靠近北极海域附近印度洋3.483.60在亚洲、大洋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大部分处于热带(1)冬季海洋线为什么在夏季海洋线的下方?(4分)(2)图中1号横线表示北大西洋冬季线还是印度洋线?为什么?(4分)单元素养卷(第四章)12.解析:第1题,降水除去蒸发蒸腾部分,其他经过冠层截留和河网调蓄后,形成径流。河网调蓄包括地表调蓄、土壤调蓄和地下调蓄。第2题,水库具有拦截泥沙的作用,可使下游河流含沙量变小。植被覆盖率下降和降水强度增大都会加剧水土流失,增大河流含沙量;上游河道采砂会搅浑径流,增加下游河流含沙量。答案:1.d2.a34.解析:第3题,根据表格数据,中国近海的潮差分布特点是黄海潮差小,东海潮差大,a对。图中是平均潮差,不能显示潮差季节变化,b错。表格数据都是近岸潮差,c错。位于沿海地区,与左岸、右岸无关,d错。第4题,四省中,浙江省潮汐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原因主要是海岸线曲折,潮汐资源丰富,a对。夏季风增强了潮汐的能量,b对。海底较深,海水运动的阻力小,d对。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与太阳辐射无关,c错。答案:3.a4.c56.解析:第5题,图中所示方式,雨水不能直接形成地下径流,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然后顺地下水道流走,直接影响到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洗车、冲厕后排放入下水管道,仍进入下渗、蒸发环节,影响较小。水汽输送是降水前的环节,收集雨水影响不到。故选b。第6题,该种雨水处理方式,最明显的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水资源的不足问题。收集雨水使用后作污水排放,不是直接回灌地下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消费量,已经与城市地下水相隔离。收集雨水目的是节约水资源,可以帮助减缓城市内涝,故选b。答案:5.b6.b78.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与低影响开发相比,传统开发的径流峰值出现时间较早,径流峰值较高,主要原因是传统开发不透水地表面积较大,使雨水下渗量急剧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所以导致两种开发模式径流峰值存在较大差异的直接因素是地表性质。故选c。第8题,雨水罐、蓄水池的主要作用是蓄积雨水,而非增强入渗效果;渗透砖具有补水渗透功能,但与下凹绿地相比效果较差。故选d。答案:7.c8.d910.解析:第9题,建设“海绵校园”,增加了喷泉、蓄水池、草地。会蓄积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加蒸发量,对降水影响不大。首先影响水循环的径流,故选a。第10题,建设透水砖和增加绿化面积在建设“海绵校园”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雨水和地表径流的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不是为了加速地表水蒸发;建地下蓄水池,是为了蓄积地下径流,不是排出。美化环境是次要作用,故选c。答案:9.a10.c1112.解析:第1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凤阳位于淮河沿岸,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洪涝灾害,主要发生于6、7月份。第12题,防御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是大力兴修水利设施。答案:11.a12.d1315.解析:第13题,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且位于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大,因而几乎没有大范围暴雨分布;甘肃、西藏均有部分地区处于季风区,而陕西完全位于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甘肃、西藏、陕西都有可能形成大范围暴雨。第14题,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故暴雨造成的损失巨大,c对;降水量大是暴雨的一般特征,并不是城市经济损失远超乡村的主要原因,a错;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持续性暴雨引发的洪水都不能得到及时排泄,b错;城市的应急救灾机制一般都比较健全,d错。第15题,项均不现实,项均为长江防洪的有效措施。答案:13.c14.c15.d1617.解析:第16题,索马里半岛沿岸是季风环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盛行离岸风,沿岸形成上升流会形成渔场;冬季盛行东北风,沿岸是暖流性质,是下沉流,不会形成渔场;春秋是过渡期,故选c。第17题,中低纬度的洋面,由于太阳辐射较强,海水蒸发较为旺盛;索马里半岛沿岸是季风环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盛行离岸风形成寒流,水温低,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随着气温下降,空气中水汽就会凝结形成海雾,故选d。答案:16.c17.d点睛:寒流对气候有着降温减湿的作用。中低纬度的洋面,由于太阳辐射较强,海水蒸发较为旺盛,气候具有暖湿的特点。寒流流经的时候,会导致近洋面的气温下降,随着气温下降,空气中水汽就会凝结,形成海雾。然而暖流则相反。寒流引起的海雾可称为平流蒸发雾。1820.解析:第18题,b、d两项属于社会经济条件,可排除;小渔港用于渔船的停靠、避风、装卸渔获物和补充渔需及生活物资等,因此,需要有优良的天然港湾,水域较深、风浪小,c正确,a错误。第19题,读图可知,圣劳伦斯岛位于太平洋至北冰洋航线白令海峡南口的必经之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至北冰洋航线将开通,其地处白令海峡南口的战略地理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太平洋北端(太平洋至北冰洋航线上)最重要的“海上交通港”,故选a。第20题,二分日时晨昏线应与经线重合,甲虚线并不与经线重合,a错误;企鹅生活在南极地区,该岛地处北半球极地附近,主要动物为北极熊等,c错误;该岛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受板块挤压,地壳活动强烈,多火山、地震,d正确;地热能丰富,岛上居民用电可能来源于地热能,b错误。答案:18.c19.a20.d2122.解析:第21题,读图可知,图示海域悬浮物浓度河流入海口处最大,向外递减,故图中海域悬浮物质量浓度高的主要原因是入海河流较多。第22题,读图可知,并不是所有区域洋流流向与浓度等值线弯曲方向都一致,a项错;洋流流经的海域悬浮物浓度较低,b项错;洋流流经的海域悬浮物浓度并没有明显增加,c项错。答案:21.c22.d2324.解析:第23题,石油污染主要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第24题,爆发赤潮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洪涝加剧是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危害。答案:23.c24.a25解析:据材料,改造后地面铺设草坪砖,降水时下渗量会增加,地下径流会增加,地表径流会减小,a、d项错误,b项正确;对大气降水的变化影响小,c错误。答案:b26解析:第(1)题,盐度等值线的判读与等高线类似,先确定等值距,再根据河口处盐度较低的特点明确从南向北等值线数值应降低;离河口越近,受淡水稀释越大,盐度也越低。第(2)题,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规律判读出a地盐度低,考虑其地理位置具有特殊性,位于秘鲁沿岸地区,寒流经过地区蒸发弱,盐度比较低。第(3)题,导致盐度等值线弯曲的因素常见的有洋流、河流汇入等,处受巴西暖流影响,海水的盐度增加,蒸发增强,盐度值高于同纬度的两侧。答案:(1)34(1分)距亚马孙河河口远近不同的缘故,离河口越近,受淡水稀释越大,盐度也就越低(4分)(2)a(1分)受秘鲁寒流影响(2分)(3)向高纬凸出(2分)该处受巴西暖流影响,海水的盐度增加,蒸发增强,盐度值高于同纬度的两侧(4分)27解析:第(1)题,m地位于长江的入海口,由于泥沙的淤积,导致海洋深度变浅,从而导致等值线向深海区域弯曲。n处位于200海里以内,属于大陆架部分。第(2)题,总体来看,图示海区南部海水盐度比北部高;淮北盐场在春季降水最少,蒸发旺盛,产盐量最大。第(3)题,渔业资源的减少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一方面,人类排污量过大和海上石油资源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石油泄漏,从而导致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人类的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从而影响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4)题,从相撞到沉没,油轮处于无动力状态向东南漂移了一百多千米,原因是冬季风和沿岸洋流的影响。答案:(1)长江(和钱塘江)泥沙在海底沉积大陆架(2)高春(3)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过度捕捞(4)冬季风和沿岸洋流的影响2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本题较为基础,可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第(2)题,e处为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海区温度高于同纬度海区。因此海水等温线会向高纬弯曲;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第(3)题,c海区多雾的原因,主要从寒流对水汽凝结的影响角度分析。第(4)题,从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变大角度分析。答案:(1)a:纽芬兰渔场,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b:秘鲁渔场,这里是上升补偿流。(2)e洋流为马达加斯加暖流,使得该处海水等温线凸向高纬(向南)。对沿岸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3)该海域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对海域上空有降温作用;当含水汽的气流经过冷海面时,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就会发生凝结而形成海雾。或者:该海域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当含水汽的气流经过寒流海域上空时,遇冷凝结而形成海雾。(4)(该海域地处西风带和西风漂流区,加之海域广阔)冬季南北温差较大,气压梯度力变大,西风强度增强,海上风浪变大。29答案:(1)冬季海水温度降低,密度增大;同一艘船在不同季节和海域航行时受到的浮力不变,海水密度大,排开水的体积小。(2)印度洋线。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北大西洋盐度比印度洋盐度高,密度大,排水体积较小,吃水浅,所以图中1号横线表示印度洋线。- 15 -第一节水循环知识点一“水的行星”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受限于各种水体的储存量及循环更新时间,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下表为全球淡水量的部分数据(单位:1 000 km3),读表完成第1题。水体冰川地下水湖泊河流水储存量24 23010 100911.2循环更新时间9 700年840年17年16天1.在人类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最多水资源的水体是()a冰川 b地下水c湖泊 d河流水知识点二自然界的水循环2.读贵州黄果树瀑布图,回答瀑布属于水循环的()a降水环节 b地表径流环节c水汽输送环节 d地下径流环节3对陆地水资源更新起重要作用的是()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c海陆间循环 d三种一样重要知识点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4.下列有关水循环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调节不同纬度间的热量平衡b使陆地淡水的总量不断增加c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d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知识点四洪涝灾害防治读图,完成56题。5a地出现洪涝灾害频率较高的月份是()a1月 b5月c9月 d11月6a地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有()降水量大地势低平河道弯曲地上悬河潮水顶托a bc d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易错题)2018年6月8日广东省部分地区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最强暴雨来袭,强降雨持续近16个小时。特大暴雨致190万人受灾,初步统计造成经济损失近百亿元。如图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1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可以推断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aa、c bb、c、dca、b、c、d da、b、c、d、e2若图中植被遭破坏,则()a图示区域气候变得湿润 bd环节水量变小c图中湖泊面积缩小 d对水库不会产生任何影响3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a海陆间循环 b跨流域调水c水库 d地下水补给湖水读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完成第4题。4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和b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 ml的水。据此完成57题。5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透过草坪的多 b透过小石块的多c两者一样多 d无法比较6这个实验模拟的是()a水土流失 b植被的光合作用c温室效应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72015年78月,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与该事实有关的是()a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了热岛效应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c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的极端气候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8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9读我国部分地区涝灾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历强降水过程,一些城市就会发生严重的内涝,以京、津两城市最为严重,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的水循环密切相关。读某城市水系统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模式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2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严重,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扩大,地面渗透力下降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ab cd上海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34题。3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水汽输送 b降水c植物蒸腾 d下渗4建设“雨水银行”,可以()减少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剧热岛效应提高江河水位ab cd读我国某城市对废水进行收集、循环利用示意图,完成57题。5图中芦苇的主要作用是()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c处理污水 d截留雨水6图示循环系统对城市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a减少下渗 b增加水汽输送c增加降水 d减少地表径流7图示循环系统对城市的主要意义在于()a增加生物多样性 b节约用水c防治大气污染 d减轻内涝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读图,完成89题。8“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大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9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d彻底解决昆明用水紧张状况102009年7月11日16时左右,一支由重庆“驴友空间”网站组织的自助旅游团队,在穿越万州与云阳交界的潭獐峡区域时突遭山洪袭击,35名队员大部分被洪水卷走。共造成7人遇难,12人失踪。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在雨季去山区探险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d没有学会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救生技能2017年全国5 515万人因洪涝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 143亿元。图为中国洪水频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有关中国洪水频度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中下游频度低 b北方较南方频度高c东部较西部频度高 d平原较山区频度低12为减轻洪灾造成的损失,可采取的工程措施是()a修建水库 b植树种草c修筑梯田 d平整土地13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请将图中的线段标上箭头,表示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2)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3)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4读某地地形地质剖面水循环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目前,人类活动施加影响最多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什么?其主要的具体措施是什么?(2)在哪些自然条件下,环节输水量会很大?(3)图中,如d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哪些可能的影响?第一节水循环必备知识基础练1解析:根据材料中“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可知,河流水的循环周期短,获得的水资源多。答案:d2解析:瀑布是地表流动的水体,属于地表径流环节。答案:b3解析:海上内循环水量最大,但是所有环节只发生在海上,对陆地水资源的更新意义较小;陆地内循环水量较小;对陆地水资源更新起重要作用的是海陆间循环。答案:c4解析: 通过水体的不断运动,使不同纬度地区热量平衡。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水循环尤其是海陆间循环,联系了海陆。地表径流(河流)通过侵蚀作用、堆积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答案:b56.解析:第5题,a地位于恒河三角洲,受夏季风影响,该地雨季为69月,河流下游易出现洪涝灾害。第6题,除了夏季降水多外,三角洲地势低平,洪水极易泛滥;孟加拉湾多风暴潮,海水倒灌,形成洪涝。答案:5.c6.d关键能力综合练1解析: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b环节,输送到陆地的水汽多;有c环节,降水量大;有d环节,地表径流量大;a环节是蒸发,可能没变,e环节是海洋上降水,与陆地洪涝无关。故选b。答案:b2解析:若图中植被遭破坏,则调节气候功能减弱,图示区域气候变得干燥;涵养水源能力下降,d环节水量变大;河水含沙量增大,图中湖泊面积缩小;库区泥沙沉积,水库调蓄径流能力下降。故选c。答案:c3解析: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实现了海洋和陆地间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其作用类似于海陆间循环。f处是一个生产工厂,没有跨流域调水,没有水库调蓄径流等功能。该厂是利用海水生产淡水,不是利用地下水。故选a。答案:a4解析:由图中可知,降水累计增加量多的季节是冬季,所以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冬季。答案:d5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及植被涵养水源的作用。根据文字材料“底部装有纱窗”可知,若经过的物质(带土草坪和小石块)有吸收作用,则下渗的水少。草坪有吸水功能,能吸收掉一部分水,小石块没有吸水功能,洒到小石块上的水直接透过纱窗渗漏到塑料盆中,故透过小石块的水更多,b正确。答案:b6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实验模拟的是水循环的下渗环节,收集水的盆位于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的下面,主要收集的是下渗之后的水,d正确;若两个塑料槽有坡度,可用于模拟水土流失,a错误;没有模拟阳光和大棚,无法模拟植被的光合作用,也无法体现温室效应,b、c错误。答案:d7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内涝现象的成因。暴雨时城市积水,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导致排水不畅,故选b。答案:b8解析:城市内涝是因为暴雨而出现的积水成灾现象。优化城区雨污管网、疏浚城区河流水道,可以加快城市内部积水的排泄;扩大城区湖泊面积可以滞纳城市内部洪水,从而减轻城市内涝现象;加高城区防洪大堤不会排放城区积水,故对减轻城市内涝基本不起作用。答案:c9解析:自然原因可以从流域的地形、植被、泥沙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方面,上游植被遭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课堂速练+课后精练+训练与检测+单元检测打包19套湘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749104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