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同步测试题新人教版202009082123.docx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练习打包15套新人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52899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7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4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文本
- 资源描述:
-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练习打包15套新人教版,文本
- 内容简介:
-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见学生用书p11一、带着地形图去越野1学习阅读地形图(1)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相对高度含义以_海平面_为起点,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海平面_的_垂直距离_叫作_海拔_,也叫_绝对高度_某个地点高出_另一个地点_的垂直距离,叫作相对高度举例如图中甲处的海拔为1 500米,乙处的海拔为500米如图中甲、乙两处的相对高度:1 500米500米1 000米(2)等高线:如果把一个区域内_海拔相同_的各点连接成线,这条线就称为等高线。(3)等高线地形图含义:用等高线表示_地表高低起伏_的地图称为等高线地形图。疏密程度: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_稀疏_的地方,表示_地势起伏和缓_(缓坡);等高线_密集_的地方,表示_地势比较陡峭_(陡坡)。形状特征:a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_逐渐降低_(中间高,四周低)。b盆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_逐渐升高_(中间低,四周高)。c山脊:等高线向海拔_低处_凸出。d山谷:等高线向海拔_高处_凸出。e鞍部:两个相邻山峰之间的_低地_,形似“马鞍”。f陡崖:几条等高线_重叠_的地方。(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_判断地势的高低_: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_海拔相同_,等高距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是_相等的_;地势越高,数值_越大_;地势越低,数值_越小_。_判断坡度的陡缓_: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_越密集_,坡度_越陡_,特别是山区,地图上的等高线非常密集;等高线_越稀疏_,坡度_越缓_。(5)分层设色地形图含义: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它能够_直观_地告诉我们地势的起伏状况。特征:一般用蓝色表示_海洋_,绿色表示_平原_,黄色表示_高原或山地_,褐色表示_高山_,白色表示雪线以上地区。一般的分层设色地形图,通常用_绿色黄色褐色_的颜色渐变表示陆地上地势_由低到高_的变化。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海拔相同,即同线等高。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但在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内并不一定闭合)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除陡崖外,表示不同海拔的等高线不相交。一般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同。(同图等距)(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海拔差)2学习阅读地形剖面图(1)含义: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高线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_地形垂直剖面_。(2)作用:可以_更直观_地表示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可以帮助我们对某一地区沿剖面线地带的_地势起伏状况_有准确的了解。(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第1步:_建立坐标_,在横坐标上确定剖面线的长度。一般与原图相同。第2步:在纵坐标上确定剖面图的_海拔范围_。一般下延和上延一个等高距。第3步:在剖面图中绘出横坐标上与原图剖面线各交点_对应长度_、纵坐标上与原图剖面线各交点_对应高度_的各点。第4步:依据地形起伏趋势,用_平滑曲线_连接各点。3确定路线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越野路线。既可以是轻松的平地赛(起伏小的地区),也可以是具有挑战性的翻山越岭之行(起伏大的地区)。二、带着地图去旅行1确定旅游地所在的位置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地图。(1)地图的基本种类: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历史地图等。(2)比例尺不同,表示的实地范围不同。在_同样大小的图幅_中,比例尺_越大_,表示的实地范围_越小_,内容越_详细_;比例尺_越小_,表示的实地范围_越大_,内容越_简略_。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的地图。2选择合理的交通方式运输方式运输量速度运费自然条件影响铁路运输运输量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水运运输量大速度较慢运费便宜受天气影响大公路运输运输量小速度较快运费不高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航空运输运输量小速度快运费高受天气影响较大3.找到目的地(1)交通方式:选择合理的交通方式。(2)电子地图:运用网络上的电子地图,可以很轻松地找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线,并且电子地图还能提供_公交线路_。4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1)提前了解旅游景点的情况。(2)设计合理的路线,尽可能避免走重复路线,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游览更多的景点。知识提升1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优缺点地形图优点缺点等高线地形图能够准确地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线太多,看图不直观分层设色地形图对照高程表,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地面和海底的高低起伏两条等高线之间着上同一种颜色,忽略了这一范围内的海拔差,不如等高线地形图表达准确2.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区别分层设色地形图用不同颜色表示地面和海底的起伏状态;地形剖面图是垂直的剖面图,只显示沿剖面方向上的地势起伏。知识巧记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判断地形地势图,关键是读等高线;同一线上高度等,同幅图上高差等;坡陡线密有悬崖,坡缓线疏易攀爬。一、选择题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c)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2如果你要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客人,从地理的角度可以有哪些形式(d)画一幅包含信息的地图写一篇充满激情的记叙文写一篇调查报告邮寄一本家乡的县志ab cd【解析】记叙文属于文学角度,会包含大量的情感喜好等内容,不利于别人客观地了解一个地区,不选;地方志详细记录了一个地方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相关信息,但是内容过于繁杂,阅读起来会消耗客人大量时间,不方便,排除。3读四幅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甲地是山顶b乙处是鞍部c丙、丁两地中坡度较陡的是丙地d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是丁地【解析】据图分析,甲地为盆地,a项错误;乙处为陡崖,b项错误;丁地的比例尺比丙地小,故丙地等高线比丁地密集、坡度较陡,c项正确;丁地等高线凸向数值低处,为山脊,不能发育河流,d项错误。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不论何处的绝对高度永远大于相对高度b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为相对高度c一般来说,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褐色比绿色代表的海拔要高d注记就是地图上的符号,可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等【解析】如果一个地点在海平面以下,那么另一个地点的相对高度大于绝对高度,a项错误;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为海拔,b项错误;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是地图上的文字说明,d项错误。5下列关于下图的描述,判断正确的是(c)a月芽河自西北流向东南ba山峰位于e山峰的东南方ca山峰高出月芽河至少500米d沿ab线路登山比沿ad线路登山更轻松【解析】读图分析,月芽河没有给出流动箭头,再者从海拔高低也无法判定河流流向,a项错误;a山峰位于e山峰的东北方向,b项错误;a山峰高于600米,月芽河低于100米,故a山峰与月芽河相对高度至少500米,c项正确;ab线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ad线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所以沿ab线路登山比沿ad线路登山更困难,d项错误。下图为某中学夏令营开展野外考察活动时准备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67题。6下列说法正确是(b)a山峰m点的海拔约为950米b5个居民点中,位于鞍部位置居民点是c山峰m位于c点西方d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解析】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可判定,山峰m点的海拔位于700800米之间,a项错误;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山峰m位于c点南方,c项错误;图中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d项错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从a.b出发登山峰m,最省力的是a,因为am直线距离最短ba.d两点的相对高度为400米c图中序号表示山谷的是cd图中序号表示山谷的是d【解析】从a.b出发登山峰m,从b到山峰m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容易攀登,a项错误;a点海拔高度为200米,d点海拔高度为400米,两点的相对高度为400200200米,b项错误;d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8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甲地在向阳镇的_东南_方向,海拔为_100米_。(2)假如两条虚线中的其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