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210511273.doc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习题打包6套新版新人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756578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0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4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关 键 词:
年级 生物 上册 第三 单元 生物圈 中的 绿色植物 第六 爱护 植被 绿化 祖国 习题 打包 新版 新人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习题打包6套新版新人教版,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六,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习题,打包,新版,新人
内容简介: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1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_。2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_、_、_、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_。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1在我国的植被中,_占据了主体,但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_。2我国长期以来对_的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_的趋势。3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_、_。三、爱护植被,绿化祖国1我国颁布的_和_,对森林和草原进行依法治理和科学管理。2我国将每年的_日定为“植树节”。答案:一、1.植被2草原荒漠热带雨林针叶林二、1.森林1/42森林资源衰退3退化沙化三、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3月1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1森林:我国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20.36%,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3,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有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其他国家如圭亚那是83%,芬兰是66.7%,日本是67%,美国是33%等。我国不仅人均森林面积少,而且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即使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也出现了许多荒山。2草原:我国草原面积广阔,但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现象严重。有些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的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沙化的土地面积每年都在扩大。土地的沙漠化和继发的沙尘暴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例题】 1998年我国发生长江全流域性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破坏严重b水土流失c环境污染 d自然资源破坏解析:洪水属于自然灾害,但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导致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引起江水中含沙量增加,引起了洪水泛滥。答案:a1以松、杉等树为主的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2下列植被类型中,所生长的植物最耐旱的应该是()a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c草原 d荒漠3要持续利用好草原,长期发展畜牧业,下列哪项措施是不对的?()a大力兴修草原水利b尽量增加牲畜头数,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草原c在适宜地营造基本草场防护林d改良牧草,推广良种牧草4从前的黄土高原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a地球上的温室效应b气候变得干燥c地壳变迁d人类乱砍滥伐,过度开发5以下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a调节气候b提供足够的木材c维持碳氧平衡d防风固沙6某城市为了治理“脏、乱、差”,把许多树木砍掉,统一规划为草坪,引起许多人的议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树木参差不齐,影响市容b树木落叶,影响卫生c种草比种树便于管理d树木的作用不可替代,不能砍7下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地和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说明我国近年来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有很大帮助。(1)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植被和沙尘暴形成的关系。(2)请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措施。8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并释放出_气体。(2)1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_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平衡。(3)在日常生活中,你应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举一例即可)_。答案:1d2.d3.b4.d5.b6d城市中的树木在提高空气质量、减小噪音、美化环境、增加降雨量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种草与种树相比,在以上方面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而且种草比种树管理难度大,还要消耗大量城市用水,所以,砍树种草的做法不妥。7解析:森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风速,稳定流沙。同样,草原生态系统在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调查结果看,森林和草地面积均减少,而荒漠面积增大,这就使土壤蓄水能力降低,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的能力下降;由于土壤裸露和荒漠化,沙尘可随风而起。答案:(1)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的能力下降,植被破坏使土壤裸露和荒漠化,沙尘随风而起。(2)积极营造防护林,加强养护;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草。8解析:(1)物质的燃烧需要氧,同时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随手关灯、骑自行车等,只要符合题意均可。答案:(1)氧气(氧、o2)二氧化碳(co2)(2)光合碳氧(3)随手关灯等(合理即可)4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例题分析【例1】从前的黄土高原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a、地球上的温室效应造成的b、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c、地壳变迁造成的d、人类乱砍滥伐,过度开发造成的剖析:任何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自动调节能力,能使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外界条件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平衡就被破坏了,黄土高原是我国人口过于集中的地方,由于长期掠夺式开发,植被大量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失调造成的。答案:d金钥匙:对环境的破坏其根本的原因是人,这是必须树立的观点。【例2】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绝灭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b、天敌过多c、动物病害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剖析:鸟类或哺乳类动物等野生动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但随着人口的剧增、战争、天灾等,森林面积锐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答案:d金钥匙:此题主要考查环境破坏的最主要原因。【例3】我国的植被中,()占据了主体。()a、森林b、草原c、苔藓植物d、蕨类植物剖析:我国的植被有草原、荒漠、森林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只是植物种类,不是植物类型。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在我国的植被类型中森林是主体。答案:a金钥匙:要区分植物类群和植被类型。学习效果评估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的是()a、落叶阔叶林b、针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草原2、下列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我国的荒漠面积太大我国草原退化、沙化严重我国森林覆盖率低,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我国种树太少a、b、c、d、二、判断题3、热带雨林是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4、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是16、55,大大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5、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沙化的土地面积每年都在扩大。()三、综合分析题6、看图3、6-1说明下列问题:图3、6-1(1)我国的森林现有结构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2)为我国绿化工作出谋划策。(3)为一次性木筷的尽快消失想个好办法。7、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你的朋友和家人参加了吗?你知道植树节是什么时间吗?请你归纳出几个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并告诉你的朋友和家人。8、1998年6月至8月,我国长江、嫩江和松花江都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2000年春天,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沙尘暴,请你选择一个事件,收集有关这个事件的资料,分析洪涝或沙尘暴形成与植被的关系。参考答案1、b2、b3、4、5、6、提示:(1)结构不合理,用材林、经济林比例太高,防护林比例太低。若用材林不能合理开发,一旦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将会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2)根据你自己的想法提出:例如,多种树,加强管理,荒山承包,宣传绿化模范、先进等。(3)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使用可降解塑料的替代品,建议使用叉子、匙子等。7、提示:植林造林的意义:防风固沙;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吸附尘埃,净化空气;消除噪声;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8、注: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回答合理即可。3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检测题一、选择题1.在我国各种类型植被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 )a.森林b.草原c.荒漠d.针叶林2.下列能在荒漠生态环境中生长的植物是( )a.银杏b.落叶松 c.骆驼刺 d.香蕉3.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肺”是因为( )a.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b.为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c.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调节了生物圈的气候4.我国长白山地区,夏季温凉、冬季寒冷,以松、杉为主,这种植被是( )a.热带雨林b.针叶林 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5.黄土高原曾是茂密的森林,现为荒山秃岭,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原土质太差 b.高原地区降雨量少c.高原地区氧少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d.高原上的森林被过度砍伐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草原植物大多适应半干旱气候b.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均低于世界水平c.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森林面积太少d.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场退化,从而引起土壤沙化,出现沙尘暴等7.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b.许多绿色植物可以药用如人参、三七等c.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成分d.生活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能够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8.以下哪项措施不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a.保护生物多样性b.大力植树造林 c.拦湖造田d.退耕还林二、填空题9.我国森林的覆盖率低,只有,人均森林面积只有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0.热带雨林的植物大多分布在的地区,其植物较。11.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 和 ,对森林和草原实行,力求使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的道路。12.为了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种草的活动,我国将定为全国的“植树节”。13.下图是五国森林分布数据图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国家名称国土面积(平方公里)森林面积(平方公顷)人口(万)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公顷)中国96015 888129 533日本37.72388.912 350芬兰33.71 988.5500瑞典41.22 440830 加拿大992.226 4102 650(1)通过计算将各国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填入表格之中。(2)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与其他四国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3)到2040年前后我国的人口将达到峰值16亿左右,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其合理性。14.“阳春三月,沙尘暴卷土重来”,2005年4月18日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又遭遇了沙尘暴的袭击。近半个世纪来我国特大沙尘暴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在20世纪50年代次,60年代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而且波及的面积愈来愈广,损失愈来愈大。于是有专家撰文指出:这一切都是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特别是破坏了森林和草原带来的恶果。下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和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请据图361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调查结果,分析植被和沙尘暴形成的关系。www-2-1-cnjy-com(年)(2)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是生态环境被破坏所致的恶果,请归纳出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3)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提出“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两项措施的首要目的是。(4)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措。参考答案1.a2.c 3.c 4.b 5.d 6.c 7.d 8.c9.16.55%0.1281/5 10.高温多雨 高大 11.森林法 草原法 依法治理 科学化管理可持续发展12.3月12日 13.(1)16.56%0.12363.37% 0.19359.01% 3.97759.22% 2.94026.62%9.996 (2)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占有绿地面积最少(3)“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增加我国森林或草地的绿色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占有绿地的面积量,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具体说具有以下意义调节气候,增加降雨量,减少干旱固着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化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14.(1)森林和草地地面减少使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植被破坏使土壤裸露和荒漠化,沙化森林减少,防风沙能力下降 (2)对森林的乱砍滥伐草原上的过度放牧开垦耕地(3)改善生态环境(4)营造防护林,如我国正在实施的“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保持草原植被,防止过度放牧引起的土壤裸露退耕还林还草4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基础巩固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地区四季分明b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c热带雨林分布在高温多雨的地区d草原植物大多适应半干旱气候2世界上往往把下列哪项作为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环境质量的标准?()a自然资源的保护情况b“三废”的处理情况c人均绿地占有量d是否有环境保护法3我国为了加快西部的经济建设,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但同时又提出西部开发要生态先行,这样做的原因是()a西部生态环境缺水、干旱、植被覆盖率低b西部交通不方便c西部的经济建设缺少资金d西部的环境污染严重,必须先利用绿色植物来治理4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及“退耕还草”是重要内容,采取这几项措施的首要目的是()a开发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或草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能力提升5(学科综合题)根据植被的特点,选出对应的植被类型。(1)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2)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3)气候较为干旱,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4)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a草原b热带雨林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6(压轴题)阅读短文后,根据短文回答问题。我国西辽河冲积平原上的科尔沁沙漠,以前曾有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20世纪以来,人们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经过干旱风沙活动,草原便急速退化成沙漠。因此,有人把科尔沁沙地称作“人造沙漠”。近年来,我国北方每年都会连续出现多次大范围、高强度的沙尘暴天气。其出现的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和强度之大为50年来所罕见,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有关研究和统计表明,近50年来,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见下表:年代50至60年代70至80年代90年代以后1 5602 1002 460每年平均沙尘暴次数/次71423(1)把科尔沁沙地称作“人造沙漠”的原因是_。(2)说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根据是_。(3)近年来,我国首都北京也频遭沙尘暴的袭击。“沙尘暴”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防治沙尘暴,你有什么建议?_。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草原气候半干旱;热带雨林高温多雨;常绿阔叶林地区炎热、湿润;针叶林地区夏季温凉、冬季严寒;落叶阔叶林分布的地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2答案: c3答案:a解析:西部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土地沙化严重,缺水干旱,不改善生态环境,就无法真正搞好西部的开发。4答案:d解析:我国西部地区面临着干旱、缺水、土地沙化严重的问题,开发西部首要的任务就是改善生态环境,而绿色植物是改善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所以开发西部的战略中,把“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列为重要措施。5答案:答案:(1)b(2)d(3)a(4)c解析: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草原气候较为干旱,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6答案:(1)人们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使植被遭到人为破坏(2)从文中附表可以看出,随着土地沙化面积的扩展,沙尘暴越来越频繁(3)本题为开发性试题。只要是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均可,如营造防护林,人工种草,减少放牧量,改放牧为圈养牲畜等解析:分析图表题要注意仔细阅读,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解答。3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植被类型中有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之称的是( )a草原b荒漠c森林d针叶林2“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说明森林可以( )a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b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c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d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3下列关于植被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植物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终年常绿b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但都十分耐旱c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d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4下列叙述中是荒漠特点的是( )a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b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c以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为主d以适应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为主5下列哪项不利于环境保护?( )a大力植树造林b退耕还林还草c使用电子贺卡d使用一次性筷子6常绿阔叶林分布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a半干旱气候的地区b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c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的地区d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7下列植被中,被称为地球的“肺”的是( )a针叶林b热带雨林c草原d常绿阔叶林8技术设计能力是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需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审美评价能力。你对这项设计活动采取的态度应该是( )a学校已经是花园式校园,何必多此一举b绿化校园是校长和园丁的事,与我无关c很想通过这次设计活动,学会技术设计的过程和方法d对老师布置的设计任务,不想多费心思,敷衍了事9.(2013 山东东营)我们的家乡东营是“生态之城、石油之城”,下列有关石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石油为非再生性资源,不能无节制地过度开采消耗b.石油是动物化石燃料,其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c.石油的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加大开发利用可促进碳循环d.全社会倡导低碳生活,我们应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少开车10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植物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有( )a吸附灰尘,降低噪音b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c保持水土,调节气候d以上三项都是11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水土流失b气候改变c生物多样性受损d以上都有可能12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相符的是( )a使用一次性筷子b燃放烟花爆竹c使用环保购物袋d购买精包装商品13人类对草场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现在( )a破坏草原植被b不合理开垦c过度放牧d以上都是14下列关于绿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在海拔超过1 500米的山顶栽种樟树b在草原与沙漠的交界处栽种耐旱植物c在校园的大树下栽种喜阳草d在气候湿润的地方全部栽种马尾松15近年来我国北方多次发生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这一现象是( )a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b大气污染的结果c植被遭到破坏的结果d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结果16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作用的是( )a提供木材b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c调节气候d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17(2013 福州)日常生活中,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的做法是( )a乘公交车出行b节约用电c使用一次性纸制品d爱护花草树木18倡导“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固体垃圾d移风易俗19下列属于间接破坏森林行为的是( )a浪费纸张b将报纸卖给废品回收站c饮用金属瓶装饮料d砍伐森林,扩大耕地20下列行为不是对植被资源进行破坏的是( )a伐优留劣b乱砍滥伐c过度放牧d植树造林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1(10分)判断题。(1)我国将每年的3月15日定为“植树节”。 ( )(2)落叶阔叶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 ( )(3)我国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湖泊、常绿阔叶林、针叶林。 ( )(4)爱护树木,植树造林,人人有责。 ( )(5)保护森林就是不砍伐树木。 ( )22(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世界上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那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热带雨林不仅为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因而被称为地球的“肺”。不仅如此,热带雨林还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气候,通过扎根大地保持水土。热带雨林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的自然遗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热带雨林实施了毁灭性的野蛮开发。随着推土机、斧头、锯子的推进,热带雨林大片大片地倒下。虽然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热带雨林对于生物圈的重要价值,但是仍然有人为了眼前利益,不惜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代价,继续大肆砍伐热带雨林。如果再不采取保护措施,用不了50年,热带雨林就会全部消失。(1)为什么把热带雨林称为地球的“肺”? 。(2)热带雨林除了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作用外,还有哪些作用?。(3)现在,热带雨林以很快的速度消失,其主要原因是。23(26分)(1)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有、等。(2)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少,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而且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草原情况也不容乐观,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3)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和,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4)我国将每年的月日定为全国“植树节”。24.(6分)从1999年起,我国已经开始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作,停止采伐长江中上游的森林,削减东北林区的采伐量。(1)199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松花江流域都发生了特大洪灾,分析下表中的森林需水量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森林类型幼松林中龄松林阔叶次生林原始林蓄水量/米3667平方米-1100300560800(2)长江流域水质日益恶化,江水含沙量逐渐增加,请分析这些不良状况的形成与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的关系。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检测题参考答案1c 解析: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森林在帮助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二氧化碳浓度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将其看成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2a 解析:由谚语的字面意思可以看出,在山上植树能吞雨,也能吐雨,这说明了森林的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3a 解析:草原的植物大多适应半干旱的气候条件;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但都十分耐旱;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4b 解析:a项是针叶林的特点,c项是落叶阔叶林的特点,d项是草原的特点。5d 解析:大力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都可以增加植被,有利于环境保护;使用电子贺卡可以减少纸张的使用,纸张大部分来源于树木,减少了纸张的利用也是间接保护了森林;一次性筷子是用木材制造的,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木材,会增加砍伐森林的量,不利于环境保护。6b 7b8c 解析:校园是我们学习的地方,与我们密切相关,设计绿化校园的活动不仅增加了我们热爱校园的情感,还能学习有关植物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9.c 解析: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能无节制地过度开采利用,要有计划的开采,a项说法正确。动物的能量来源于食物,食物中的能量来源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因此,动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项说法正确。石油的燃烧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形成温室效应,引起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不能促进碳循环,c项说法错误。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少开车,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d项说法正确。10d 解析:根据植物的作用,进行逐一分析。绿色植物的作用有很多,不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有些植物还可以吸收有毒气体;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此外,植物还能吸附灰尘,降低噪音。11d 解析: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会导致水土流失、温室效应增强、气候改变、生物的栖息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等一系列后果。12c 13d 解析:我国的草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有些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很快就变成了荒凉的沙漠。另外,不合理开垦也是草场破坏的重要原因。14b15c 解析:植被遭到破坏后,草原会沙漠化,因此会发生扬沙和沙尘暴天气。16a 解析:提供木材是森林在人类利用方面的,不属于保护环境的范畴。17.c 解析:大气中碳氧平衡的维持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实现的。当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时,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因此,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或破坏植被的做法都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项使用一次性纸制品会增加木材消耗量,导致森林被大量砍伐。由此可知,答案应该选c。18b 解析:一次性木筷是用木材制造的,使用一次性木筷浪费木材,破坏森林,因此要倡导“免用一次性木筷”。19a 解析:造纸的原料大多是木材,浪费纸张的同时是在间接破坏森林。砍伐森林是对森林的直接破坏。20d 21(1) (2) 解析:落叶阔叶林分布在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的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分布的是热带雨林。(3) 解析:我国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等。(4) (5) 解析:保护森林可以合理砍伐树木。22(1)热带雨林中植物繁茂,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3)人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热带雨林实施了毁灭性的砍伐解析:热带雨林中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植物,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因此被称为地球的“肺”。热带雨林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气候,通过扎根土壤中保持水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类对热带雨林进行了毁灭性的野蛮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正以很快的速度消失。23(1)草原 荒漠 热带雨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 (2)1/4 衰退趋势 退化 沙化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4)3 12 24.(1)天然林的过量采伐是造成水患的主要原因。(2)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被乱砍滥伐,植被遭到破坏,使得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知,近年来营造的人工林的平均蓄水量远远低于阔叶次生林和原始林,所以连降大雨后,山洪暴发,江水陡涨;长江中上游地区乱砍滥伐,森林锐减,一方面在暴雨后不能蓄水,使山洪来势凶猛,峰高流急,增加了水患频率;另一方面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水库淤积,库容量减少,河床抬高,行洪面积缩小,降低了调洪防洪能力。8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选择题1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肺”是因为( )a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b为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c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调节了生物圈的气候2我国长白山地区,夏季温凉、冬季寒冷,以松、杉为主,这种植被是( )a热带雨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3在我国各种类型植被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 )a森林b草原c荒漠d针叶林4黄土高原曾是茂密的森林,现为荒山秃岭,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原土质太差b高原地区降雨量少c高原地区氧少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d高原上的森林被过度砍伐5下列能在荒漠生态环境中生长的植物是( )a银杏b落叶松c骆驼刺d香蕉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草原植物大多适应半干旱气候b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均低于世界水平c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森林面积太少d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场退化,从而引起土壤沙化,出现沙尘暴等7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b许多绿色植物可以药用如人参、三七等c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成分d生活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能够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8以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习题打包6套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756578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