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题库之成本论:3简答题_第1页
微观经济学题库之成本论:3简答题_第2页
微观经济学题库之成本论:3简答题_第3页
微观经济学题库之成本论:3简答题_第4页
微观经济学题库之成本论:3简答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简答:(1)平均不变成本(即固定成本)决不随产量的增加而提高;(2)短期平均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3)边际成本先于平均成本而上升;(4)如果规模报酬不变,长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边际成本不变。解:(1)平均不变成本AFC=,在短期内TFC保持不变,随Q的增加,AFC不断减少,它是一条趋于不断下降的曲线。因此,平均不变成本决不会随产量的增加而提高。(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切,但LAC并非全是由所有各条SAC曲线之最低点构成。在LAC曲线最低点的左侧,LAC曲线相切于SAC最低点左边,在右侧,则相切于SAC曲线最低点右边。在LAC曲线最低点处,LAC曲线切线的斜

2、率为零,又因SAC曲线LAC曲线相切,故在LAC最低点处其SAC曲线的斜率也为零。所以整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必有一点,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最小值相等。由于LAC为SAC的包络线,所以对于LAC上的每一点,都存在某一SAC与之相切,此时SAC=LAC。但是仅有LAC的最低点是与SAC的最低点相切的。如果考虑LAC上某点与处于其相切曲线外的其他SAC的关系,则LAC<SAC。(3)边际成本先于平均成本而上升。边际成本的变化总是较之平均成本的变化要快。当投入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时,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边际产量增加,边际成本下降,平均成本下降,当生产要素的配置达到最佳状态之后,边际产量开

3、始下降,边际成本开始上升,但平均产量仍在下降,于是平均成本也仍在下降,一直到边际产量上升交于平均产量的最低点,平均成本才转而进入上升阶段。(4)规模报酬不变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成本保持不变(常数)。假设LAC=K(K为常数),则LTC=KQ,LMC=K,所以长期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且不变。1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曲线如图5.15所示,试问:(1)这一成本曲线的假定前提是什么?(2)短期边际成本函数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3)假定该产业中所有企业的成本函数都是C=Q+100,而且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为1000,这时在一个占有40%市场的企业与一个占有20%市场的企业之间,哪一个企业在成本上占有

4、优势?为多少?(4)从长期角度看,该企业规模为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为什么?(5)有人认为该企业产量水平越高,企业的利润也越高,这种想法正确吗?图5.15 短期成本曲线答:(1)各生产要素具有恒定边际产量,这时,生产函数为一直线。例如,当生产函数为Q=100L,则,若,且有固定成本100,则 (2)由成本函数C=100+Q,边际成本,它表明增加产量所需要的追加总成本恒为1。(3)占有40%市场的企业在成本上占有优势。因为占有40%市场的企业的生产量为400,总成本为500元,平均成本为1.25元;而占有20%市场的企业的生产量为200,总成本为300元,平均成本为1.50元。由此可见,占有4

5、0%市场的企业的单位成本比占有20%市场的企业的单位成本低0.25元。(4)由成本函数C=100+Q可知,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将会越来越低,所以该企业规模为规模经济。(5)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企业利润为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在市场需求(进而总收益)不明确的情况下,无法确定利润的高低。1什么是机会成本?理解机会成本要注意哪些问题?请加以解释。(浙江大学2002研)答: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

6、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任何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使用途径或机会,也就是说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但是当一定量的某种资源用于生产一种产品时,就不能同时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机会成本可以用实物量表示,也可以用价值量表示。但机会成本不是一般会计人员传统的成本概念,而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资源利用的更为广泛的概念。理解机会成本需要注意几个问题:(1)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而提出的。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

7、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的代价。由此产生经济成本的概念,即厂商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机会成本。(2)理解机会成本和会计成本的区别。我们通常所说的成本大多是指会计成本。会计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过程中购买和使用的且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其在企业的会计账簿中会直接反映出来。会计成本比较关注产品成本结果本身,成本计算的对象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产量被看作是产品成本的惟一动因,并认为它对

8、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3)理解机会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区别。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成本(简称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包括付出劳动所得到的工资、付出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付出土地所得到的地租、付出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这四部分构成成本。因此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成本,包括利润在内。生产成本中所包括的利润称为正常利润,它是作为企业家才能这一生产要素的报酬而被包括在成本之内的。只有超额利润才不包含在成本以内。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机会成本等于价格。(东北财大2002研)答: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

9、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不同的厂商生产同质的产品,各行业没有进入壁垒。所以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厂商具有完全一样的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从长期看,由于行业没有进入壁垒,各行业只能获得正常的经济利润,而不能够获得超过市场的超额利润。在这种条件下

10、,各种要素在不同产业的回报率相同。而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在一个各用途的回报率相同的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中,机会成本也就等于资源的价格。3如果某厂商雇佣目前正处于失业中的工人,试问正在使用中的劳动的机会成本是否为零。(复旦大学1996研)答:厂商雇佣目前处于失业的工人,并不意味着使用中的劳动的机会成本等于零。机会成本是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的使用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机会成本的存在是与资源的稀缺性紧密相联系的,在资源稀缺性这一前提下,当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

11、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这也就是说这个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获得的收入为代价的。厂商雇佣正处于失业中的工人,则使用中的劳动的机会成本是否等于零,则要看失业中的劳动是否可以获得其他收入。事实上,失业工人只是暂时没有收入,但他可能获得其他收入。比如他既可能自己创业,也可能到另一家工厂工作。而厂商雇佣了处于失业中的工人后,其劳动力就不能在其他地方获得收入了,所以其机会成本是存在的。理解机会成本的一种重要方面就是:机会成本是其他可能用途使用中所能够获得的最大收入,也就是说,这种收入是潜在的,而不是目前的。失业工人只是目前没有收入,并不

12、能说其潜在的收入也为零,所以使用失业工人的劳动的机会成本是存在的,不为零。4. 有人说,政府可以通过征税、借款甚至印刷钞票来提供更多的物品和劳务,因此政府不会碰到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问题。你对这种说法怎么看?(上海大学1998研)答: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并且是极其有害的,下面分析如下:第一,政府的机会成本问题。政府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具有双重的职能。一是政府作为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参与了经济运行的环节,政府通过征税、借款或印刷钞票提供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这些收入来源本应该属于企业或者个人,从政府一个部门来说,这些收入是没有机会成本的。二是政府本身也是宏观经济管理和

13、调节的部门,政府的职能要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所以政府不是以本部门经济利益最大化为行动准则,而是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行动准则。征税、借款实际上将私人和企业手中的资源转移给政府部门使用,从社会角度看,这存在机会成本。第二,征税、借债或发行钞票能不能提供更多的物品和劳务。征税、借债、发行钞票都只是资源在经济活动主体之间进行转移,仅从政府部门一方面说,增加了政府部门的物品和劳务支出,但从整个社会来说则未必,如果私人和企业的投资效益高于政府,则物品和劳务反而减少了。在考虑经济运行中,我们考察的是整个社会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从上面分析可知,征税、借债或发行钞票并不一定能促进物品和劳务支出的增加,更不

14、是没有任何的机会成本。如果这种做法泛滥,对经济增长只有百害而无一利。5画图说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四川大学2004研)答:(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是由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叠加而成的U形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的函数形式为。即只要把长期总成本曲线LTC上各点的长期总成本值除以相应的产量,便得到每一产量的长期平均值,再把这各个平均值的坐标点连接起来便形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由于在长期内所有各个投入要素都可调整变动,因此,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既是相应产量的平均成本值,也是最低的平均成本值,而且都可表示为短期的一定生产规模的

15、平均成本值,因而必然会落在一条短期的平均成本曲线SAC上。假定厂商有无数个大小不同的生产规模可供选择,相应地,也会有无数条规模不同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这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如图5.4所示。图5.4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与、相切,这些切点连接起来便形成LAC曲线。但必须注意,LAC曲线与各条SAC曲线相切的切点,并不都在各SAC线的最低点。当LAC线处于下降的递减阶段,相切于各SAC线最低点的左边;当LAC线处于上升的递增阶段,相切于各SAC线最低点的右边;只有在LAC线处于最低点时才相切于SAC线(图中为)的最低点。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

16、于LAC线所反映经济规模效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有递增、不变、递减的变化结果。6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均呈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其成因有何不同?(武大2002研)(中国海洋大学2001,2002研)答:(1)虽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U形,但二者形成U形的原因是不同的。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之所以呈U形,即最初递减然后转入递增,是因为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前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超过先前每单位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这表现为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这是由于一开始随着可变要素的投入和产量的增加,固定要素生产效能的发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边际产量增加)。

17、而当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投入可变要素的增多,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小于先前的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即AVC曲线自此开始转入递增。(2)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之所以呈U形,是由规模的经济或不经济决定的。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增大,因而产品的生产经历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经历一段递减阶段以后,最好的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全被利用,这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不变阶段,而由于企业的管理这个生产要素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越来越大,再增加产量长期

18、平均成本将最终转入递增。7.试说明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化与规模收益的关系。(西南财大2001研)答:长期平均成本是指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它等于长期总成本除以产量。长期平均成本表明了在能够建立任何的合乎理想规模的工厂时,生产每一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在数学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化与规模收益具有密切的关系。规模扩大常常带来规模报酬递增,至少在一定范围内是如此。在递增到一定点后,会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内保持不变,然后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发生递减的变化。当规模报酬处于递增阶段时,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必然会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

19、降,显示出规模经济。根据同样原因,当规模报酬不变时,平均成本不变,当规模报酬递减时,平均成本随产量上升而上升,显示为规模不经济。8.什么是平均成本,什么是边际成本?为什么当二者相等时,平均成本达到最小值?(武大2002研)答:(1)平均成本A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它等于平均不变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和。(2)边际成本MC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3)A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关系是:U形的AC曲线与U形的M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D。在AC曲线的下降阶段,即在D点之前,MC曲线在AC曲线的下方,在AC曲线的上升阶段,即在D点以后,MC曲线在

20、AC曲线的上方。之所以有这个特征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两个相应的边际量和平均量而言,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下,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上,所以当边际量等于平均量时,平均量必然达到其本身的极值点。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不管是下降还是上升,MC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C曲线的变动。这是因为对于产量变化的反应来说,边际成本MC要比平均成本AC敏感得多,因此不管是减少还是增加,MC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C曲线的变动。9. 按照图5.5给出的总成本曲线,在图5.6中画出相应的平均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这里,是产量。(中山大学2003研)提示:请在充分的草稿或复

21、稿准备以后,在答题纸上才画图作答。其他各题也是这样。解:根据总成本、可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可以根据总成本曲线,画出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如图5.5和图5.6。 C TC TVC Q 图5.5 总成本曲线和可变成本曲线 C MC AC AVC O Q 图5.6 边际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10短期成本及其变动特征。(浙江大学2002研)答:在短期中,厂商的成本有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具体来说,厂商的短期成本有以下七种: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总不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

22、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总不变成本是一个常数,它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总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总可变成本是一条由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示“由于短期内厂商是根据产量的变化不断调整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所以总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它是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之和。总成本是从纵轴上相当于固定成本高度的点出发的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平均不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在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不变成本越来越小,所以是一条向右下方

23、倾斜的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先降低,降低一定程度后上升。平均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商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它等于平均不变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和。与平均可变成本一样,平均总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边际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边际成本曲线也呈U形。因为在短期生产中,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因此,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边际成本曲线表现为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11解释经

24、济学成本与会计学成本的区别和联系。(浙江大学2001研)答:经济学成本是指机会成本,是指即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的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它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包括显成本和隐成本。会计成本是指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发生后入账的生产、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费用开支。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1)表现形式不同,前者机会成本可以用实物量表示也可以用价值量表示,而且包括隐性的成本,不能直接用数字或货币表示出来;而后者是把费用开支在账本上用数字可以清楚的表述出来。(2)功用不同,前者被经济学家用于进行经济分析,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资源利用;后者是指会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或损益报表书的主要依据,不能直接用于

25、管理决策。(3)内容含义不同,前者指经纪人所放弃的一种无形收入;后者是具体的,是一种记录数据,而且是过去已经发生的成本数据,即历史成本。两者的联系表现在:(1)两者都包括生产要素的投入代价,都可以用一定的方法表示出来。(2)两者都是成本,都是与生产、收益等相关的一个概念,用于厂商衡量生产要素投入的代价,进而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以制定合适的生产或管理决策。12在市场经济中,厂商降低成本的途径有哪些?(浙江大学2001研)答:经济学里的成本是指机会成本,即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厂商的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前者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的产品

26、而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实际费用。而后者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身所拥有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值总额。在市场经济中,厂商降低成本有很多途径。(1)在产品市场上,厂商可以合理地安排销售费用、流通费用和广告支出等费用的比例,可以通过一些非价格竞争手段如品质竞争、广告竞争以及服务竞争等来提高竞争力。寡头厂商可以通过串谋方式勾结起来,以便协调行动,共同对付消费者,可以降低一些成本,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寡头市场上还有卡特尔和价格领导等方式。垄断厂商可以对消费者实行价格歧视,就同一成本的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规定不同的价格,或者就不同的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规定同一价格以降低总成本而获得更大的利润。(2)在

27、生产领域,厂商会选择合理的生产区域,调整到最佳的生产规模,以实现最小成本下的最大产量,或最大产量下的最小成本。根据图5.7的成本曲线: C MC E AC O C图5.7 成本曲线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边际成本M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AC曲线也是如此,长期来看,厂商会沿着扩展线安排生产,在扩展线上的每一产量水平都实现了最小的总成本,厂商会调整生产规模一直到达到LAC曲线的最低点E点,就实现了成本最小化。为此厂商会不断的提高技术,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高技术的人才,进行职工的再培训,制定合适的管理计划,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规模的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前会带来规模经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以来的外

28、界环境也可能得到改善而产生外在经济。所有的这些会降低厂商的总成本。(3)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不同类型的厂商会采用不同的原则来进行生产要素的配置。完全竞争厂商会根据VMP(边际产品价值)=W(要素价格)来使用最优的生产要素的数量。而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是MRP(边际收益产品)=W(要素价格)。在卖方垄断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依据MFC(边际要素成本)=VMP(边际产品价值)的原则。在这些原则下,厂商能实现成本的最小化。13. 试说明成本最小化原理,利润最大化原理和两者的关系。(中山大学2002研)答:(1)成本最小化是指在既定产出水平下,厂商如何选择投入要素的组合,以使生产成本最小。

29、通常假定厂商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两种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的价格分别为常数r和w。根据假定,厂商的生产函数可以定义为:Q=f(K,L)其中Q为产量。成本最小化问题可以表述为:min C=wL+rKs.t. f(K,L)=Q0C表示成本,Q0表示既定的产量。为取最优解必须使:其中,为劳动的边际产出,为资本的边际产出。据此可以得出,实现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的必要条件是:两要素的边际产出之比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2)利润最大化原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使得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或者简单地

30、说,厂商实现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3)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都可以作为厂商决定市场行为的依据,不同之处在于,成本最小化是从成本的角度出发决定厂商的最优市场行为,而利润最大化则是从产出和利润的角度出发决定厂商的最优市场行为。14.试述机会成本在厂商投资决策中的作用及把握。(复旦大学1998研)答:(1)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

31、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的代价。所以,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任何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使用途径或机会,也就是说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但是当一定量的某种资源用于生产甲种产品时,就不

32、能同时用于生产乙种产品。因此生产甲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不生产乙种产品的代价,或者是等于该种资源投放于乙种产品生产上可能获得的最大报酬。一种资源决定用于甲种产品,就牺牲了生产其他产品的机会;从事生产甲种产品的收入,是由于不从事或放弃其他产品生产的机会而产生的。(2)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中的厂商投资决策时,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为了论述机会成本在厂商投资决策中的作用及把握,举例说明如下:当一个厂商决定生产一辆汽车时,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用生产汽车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辆自行车。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20辆自行车。如

33、果用货币数量来替代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20辆自行车的价值为10万元,则可以说,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为10万元的其他商品,厂商可以根据机会成本的大小决定自己是否进行这项投资,可见机会成本分析对厂商投资决策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15.说明各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吉林大学2003研)答:利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决定的MC曲线的U形特征可以得到短期成本曲线的一些关系,如下图: 图5.8 短期成本曲线曲线、曲线和曲线之间的关系。由于,又由于每一产量点上的曲线和曲线的斜率是相等的,所以,每一产量点上的MC值就是相应的曲线和曲线的斜率。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当曲线逐渐地由下降变为上升时,相

34、应地,曲线和曲线的斜率也由递减变为递增。曲线、曲线和曲线之间的关系。先分析曲线和曲线之间的关系。U形的曲线与U形的曲线相交于曲线的最低点D。在曲线的下降阶段,即在D点以前,曲线在曲线的下方,在AC曲线的上升阶段,即在D点以后,曲线在曲线的上方。之所以有这个特征其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两个相应的边际量和平均量而言,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下,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上,所以当边际量等于平均量时,平均量必然达到其本身的极值点。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不管是下降还是上升,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C曲线的变动。这是因为对于产量变化的反应来说,边际成本要比平均成本敏感得多,因此不管

35、是减少还是增加,曲线的变动都快于曲线的变动。再分析曲线和曲线的关系。U形曲线与U形的MC曲线相交于曲线的最低点F。在曲线的下降阶段,即在F点以前,MC曲线在曲线之下,在曲线的上升阶段,即在F点以后,曲线在曲线之上。而且,不管是下降还是上升,曲线的变动都快于曲线的变动。解释的原因同前面的分析相似。比较曲线和曲线的交点D(曲线的最低点)与曲线和曲线的交点F(曲线的最低点)可以发现,前者的出现慢于后者,并且前者的位置高于后者。这是因为:在平均总成本中不仅包括平均可变成本还包括平均不变成本,由于平均不变成本是递减的,所以使得曲线的最低点D的出现既慢于、又高于曲线的最低点F。16.怎样理解经济学中所说的

36、成本?(清华大学2004研)答:(1)经济学中的成本与会计中的成本概念是有区别的。会计中的成本是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通常指显成本(explicit cost),而经济学中的成本除了显成本以外,还包括隐成本(implicit cost),此外,经济学中还引进了机会成本的分析。(2)显成本与隐成本。在经济学里,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包含显成本和隐成本。显成本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商品而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实际费用。如给工人支付的工资,为购买原材料所支付的货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它们可以从企业的会计账簿上得到反映。隐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身所拥有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值总额。如

37、企业所有者自身的薪金,生产中使用自己所拥有的厂房、机器等。在经济学中考察生产成本时,应将隐成本包含在内。对于许多小规模工商企业而言,隐成本所占的比重相当高。例如,自己投入劳动的工资,投入资金的利息,自己的用于经营的房屋的租金等。我国农民在进行生产决策安排的时候,通常都没有计算自己投入劳动的工资,如果考虑农民进行生产的隐成本,就容易理解民工潮的兴起了。对于许多大企业而言,最主要的隐成本是投入资金的利息。如果计算这部分隐成本,也就容易理解国企改革的迫切性了。(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

38、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17简要说明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华中科技2003研;武大2002研)答:(1)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关系:。由此可得出两点结论: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曲线的上升阶段对应MC曲线的下降段;曲线的下降段对应MC曲线的上升段;曲线的最高点对应MC曲线的最低点。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着对应关系。当总产量曲线下凸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是下凹的;当总产量曲线下凹时

39、,总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是下凸的;当总产量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总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也各存在一个拐点。(2)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由此可得出两点结论: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前者呈递增时,后者呈递减;前者呈递减时,后者成递增;前者的最高点对应后者的最低点。MC曲线和AVC曲线的交点与MP曲线和AP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如图5.9所示。图5.9 短期产量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18简要说明在短期中,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人大1998研;东北财大2003研)答:(1)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可以由成本、产量以及要素投入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得出,因为一定

40、的要素投入量生产一定产量的产品,同时也必然花费一定的成本。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为成本函数。即若给定生产函数为:以及成本方程为:根据最优要素投入量的选择原则,就可以获得短期成本函数。(2)平均可变成本与给定要素价格下的可变要素数量及产量相关,因而也就与其平均产量相关;边际成本与给定要素价格下的边际产量相关。即所以,与AVC的变化趋势相反,曲线呈倒形,AVC曲线呈形;与MC的变化趋势也相反,曲线呈倒形,MC曲线则呈形。19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减有什么区别?能否用生产函数作例加以说明(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复旦大学1996研)。答:(1)要素报酬递减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

41、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而规模报酬递减是指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一定比率时,产出量增加出现递减的现象。(2)其区别可用生产函数为例来加以说明。设在此函数中,K保持不变,只有L发生变化,则,。所以,L的边际产量递减,则可说明在此生产函数中要素报酬是递减的。(3)当L、K同时以的比例增加时,可见Q的增量小于。所以此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减,但它和要素报酬递减是不一样的。1. “一个厂商如果现在的产量水平处于这个产量水平的平均成本最低点上,而这时长期平均成本处于上升阶段,于是可得出结论:这时短期边际成本大于短期平均成本。”你认为这句话对吗?答:这种说法

42、是正确的。因为厂商产量在这一水平上,SAC切于LAC,否则平均成本不是最低。如果这时LAC在上升,则LAC曲线各点与SAC曲线相切之点必然位于S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和上面,而SMC曲线和SAC曲线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在此交点右边,SMC(C点为SAC的最低点)必然大于SAC。如图5.13所示,在图中,产量为时,最低短期平均成本为,而这时MC为,即短期边际成本大于短期平均成本。图5.13 成本曲线2成本曲线对市场的结构有什么影响?请举例加以说明。答:虽然大多数的厂商都具有U形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但是对于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厂商来说,其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的产量水平是不相同的。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

43、达到最低点时的经营规模对于汽车的制造者来说可能是很大的,而对于服装的制造者来说相对较小,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别,是因为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规模收益递减主要是由技术因素决定的,而支配不同产品的技术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于一个行业的典型厂商来说,其平均成本最低点的产量水平对该行业的市场结构有重要的影响。更确切地说,相对于行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来说,典型厂商的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时的产量是至关重要的。图5.14正说明了这一点,当x的需求曲线为D时,假定典型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为,在单位产量的成本为5美元时,AC达到最低点,而在价格为5美元时,消费者总的需求为,该厂商可以用5美元的单位成本生产,即总需求

44、量的1/20,既然对于生产的厂商来说是典型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所以该行业可以容纳20家厂商,其中每一家都大体上生产总产量的5%,拥有如此大量厂商的行业很可能是高度竞争性的行业。假定生产技术所决定的成本曲线为,这条曲线在生产相对于5美元价格的总需求量的一半时,达到最低点,具有这种成本曲线的行业将趋向于被少数大厂商统治。如果小厂商要在这一市场上竞争,它只能以小规模经营,其单位成本将会高于5美元。比如说他可能在A点上经营,而这时的平均成本为每单位8美元,这个小厂商将会被迫停止经营,因为当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使单位的平均成本下降为5美元时,商品将导致供大于求,产品将被廉价出售。由于这一原因,该行业必然

45、要由较少数量的大厂商所组成。因此,决定一个厂商在何种产量水平上其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的生产的技术水平,是决定一个行业是由大量还是少量的厂商所构成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虽然其他的因素也可能会发生作用。图5.14 成本曲线对市场结构的影响1下面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51:表51 短期生产的产量表L1234567TPL103070100120130135APLMPL (1)在表中填空; (2)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PL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L曲线和MPL曲线(提示:为了便于作图与比较,TPL曲线图的纵坐标的刻度单位大于APL曲线图和MPL曲线图);(3)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

46、格w200,完成下面相应的短期成本表,即表52;表52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LQTVCw×LMCw/MPLAVCw/APL1102303704100512061307135 (4)根据表52,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VC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VC曲线和MC曲线(提示:为了便于作图与比较,TVC曲线图的纵坐标的单位刻度大于AVC曲线和MC曲线图);(5)根据(2)、(4),说明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答:(1)表53短期生产的产量表L1234567TPL103070100120130135APL101570/3252465/3135/7MPL1020403020105(2)

47、如图54所示。图54(3)当w200时,有:表54短期生产的成本表LQTVCw×LMCw/MPLAVCw/APL11020020202304001040/3370600560/7410080020/38512010001025/36130120020120/137135140040280/27(4)如图55所示。图55(5)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边际成本MC和边际产量MP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联系图54和图55,可以看出:MPL曲线的上升段对应MC曲线的下降段;MPL曲线的下降段对应MC曲线的上升段;MPL曲线的最高点对应MC曲线的最低点。 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48、如图所示:当总产量TPL曲线下凸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是下凸的;当总产量TPL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产量AP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前者递增时,后者递减;前者递减时,后者递增;前者的最高点对应后者的最低点。 MC曲线与AVC曲线的交点与MPL曲线和APL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2下面是一张某厂商的LAC曲线和LMC曲线图56。请分别在Q1和Q2的产量上画出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图56 成本曲线 答:在产量Q1和Q2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是SAC1和SAC2以及

49、SMC1和SMC2。SAC1和SAC2分别相切于LAC的A点和B点,SMC1和SMC2则分别相交于LMC的和点。见下图57。图573试用图说明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答:如图58。由图中可见,TC曲线是一条由水平的TFC曲线与纵轴的交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在每一个产量上,TC曲线和TVC曲线两者的斜率都是相同的,并且,TC曲线和T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都等于固定的不变成本TFC。这显然是由于TC曲线是通过把TVC曲线向上垂直平移TFC的距离而得到的。在图58(a)中,TVC曲线和TC曲线在同一个产量水平各自存在一个拐点B和C。在拐点以前,TVC曲线和TC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在拐点以后

50、,TVC曲线和TC曲线的斜率是递增的。由图58(b)中可见,不仅AVC曲线、AC曲线和MC曲线均呈U形特征,而且,MC曲线与AV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F,MC曲线与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D。AFC随产量的增加呈单一下降趋势。AVC曲线、AC曲线和MC曲线均呈U形特征。MC先于AC和AVC转为递增,MC曲线与AV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F,MC曲线与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D。AC曲线高于AVC曲线,它们之间的距离相当于AFC,且随产量增加而逐渐接近,但永远不能相交。 图58 短期成本曲线4结合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型特征,简述什么是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答:长期平均成

51、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形,这种形状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相似的。但是这两者形成形的原因并不相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形的原因是短期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但在长期内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都可变的情况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不对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产生影响。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形特征主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以及技术因素。企业规模扩大后使得劳动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这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技术因素是指规模扩大后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

52、充分的利用。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导致规模不经济的原因是管理的低效率。由于厂商规模过大,信息传递费用的增加,信息失真。同时规模过大也会滋生内部官僚主义,从而使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出现规模不经济。一般来说,在企业的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的扩张过程中,会先后出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正是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特征。如图59所示。图59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5试用图说明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综合关系。答:如图510。图510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情况下的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

53、成本曲线以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情况下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为例。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着一个LTC曲线与相应的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TC曲线的相切点,一个LAC曲线与相应的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的相切点,以及一个LMC曲线与相应的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曲线的相交点。这就是图中在Q1的产量水平上,a、b、c三点处在同一条垂直线上的原因。以此类推,在其他的各个产量点上,如Q2和Q3的产量点上,都存在着相同的情况。此外,图510中,LTC曲线的拐点d与LMC曲线的最低点e相对应;LMC曲线与LAC曲线相交于LAC曲线的最低点g;与LAC曲线的最低点g相对应,LTC曲线由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切线,切点

54、为f。还需要强调的是,在LAC曲线的最低点(g点),LAC曲线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恰好相切于两者的最低点,LMC曲线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曲线也恰好相交于这一点。6请解释经济学家关于成本利润的概念为什么与会计上的有关概念不同。答: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要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对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是从稀缺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生产一定数量某种产品所必须支付的代价的。这意味着必须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研究厂商的生产成本。经济学上生产成本的概念与会计成本概念的区别,就在于后者不是从机会成本而是从直接各项费用的支出来统计成本的。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生产A的真正成本,不仅应该

55、包括生产A的各种费用支出,而且应该包括放弃的另一种用途(生产B)可能获得的收入。经济学上成本概念与会计学上成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会计成本显明成本生产成本机会成本显明成本+隐含成本 厂商在计算利润时,用总收益减去显明成本,剩下的部分就是一般会计上的利润,但是,经济学上的成本概念与会计成本既然不一样,那么,经济学上的利润概念也就与会计利润不一样。因此,在西方经济学中,隐含成本又被称为正常利润。如果将会计利润再减去隐含成本,就是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这种利润称为经济利润。经济学关于利润的概念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说明: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明成本正常利润隐含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机会成本总收益(显明成本+正常利润) 7什么是规模经济?如何确定企业的适度规模? 答:规模经济即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超过了要素投入量增加比例。例如,生产要素增加一倍,产量增加大于一倍。规模经济是生产者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