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及培养_第1页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及培养_第2页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及培养_第3页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及培养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及培养    摘要:文章探讨并分析了民族地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培养的四点思路:一是更新理念,增强应用教育信息技术的意识;二是大力改善教育信息技术培养的环境;三是增强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规范性;四是营造社会支持的人文环境。关键词:民族地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策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也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成为教师队伍专业化的重要条件。具有较强的信息素养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2、之一。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由于经济、文化、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方面有所不足。因此,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教育信息技术素养,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关于教育信息的解释,不同学者表现出自己的见地。顾明远在教育大词典中,对其解释是:在教育过程、教育系统中传递的信息,包括为受教育者提供新的知识和技能,灌输新的思想和观点,培养新的习惯和行为的教育内容。在信息化社会里,如何把教育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学生,需要在教育过程、教育系统中传递教育信息的技术。所谓教育信息技术就是指运用教育科学、信息科学的原理与方法获取、处理、传播、控制和利用教育信息

3、的方法手段体系。 教育信息技术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利用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这一概念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包括选择获取、加工、筛选和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的意识(对信息敏感程度);二是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意识和能力。它反映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素养是在信息化社会的推动下,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参与培训、体验和运用信息工具的过程中形成的。 良好的教育信息技术素养,是教师提高教学效能感和自我评价的心理基础,是不断完善自我以期适应教师教育信息化必备的素质,是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二、影响少数民族

4、地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发展的因素相对经济发达,教学条件较好的城乡而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相对比较落后,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素养相对比较薄弱。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社会层面的因素 1.教育信息技术资源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位置,经济欠发达,缺少教育经费投入,多媒体教学设施不足,教学资源比较少,教育信息技术条件滞后。这些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技术普及的瓶颈问题。最大的障碍就是信息技术软硬件的缺乏,教师们没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机会。丁钢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使用的多是相对比较初级的教育信息技术(如上网查资料

5、、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文字与数据处理),而高级的教育信息技术(比如,网上写博客,制作网页等)很少使用,甚至根本不懂得使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学习和应用教育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制约着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发展。 2.缺少高效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 面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缺少高效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也是影响教师们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发展又一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如下: (1)培训缺乏规范性。在少数民族地区,有不少的教师反映,学校没有实施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进行了培训的学校,也只是临时性的教师培训计划,有的可能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实施的,没有长期的连续性的培训设计。培训的模式单一,理论讲授

6、多,培训者与教师互动少,学习者动手操作的机会更少,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2)内容缺乏针对性。尽管有的学校开展了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但教师们对培训的实施效果不甚满意,因为大部分的培训计划是上级制订的,不了解教师们对培训的内容和方式的需求,针对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教学应用培训太少,教师们参加培训前基本不知道培训什么内容,以至于许多教师觉得培训后对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帮助不大,完全是走形式。 (二)教师个人层面的因素 1.缺乏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意识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由于信息技术资源的限制,对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能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觉应用教育信息技术的意识比较薄弱。

7、尽管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问题,也都会本能地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同样能够完成,因此,对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需要也就没那么迫切,满足于“教书匠”的角色定位。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整合的能力不足 李克东教授认为,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教师通过学习和培训,初步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但苦于高级技能差以及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较低,不能把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养的策略

8、(一)更新理念,增强应用教育信息技术的意识 目前,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低学历教师和老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太少是主要的问题。社会和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教师应用教育信息技术的专业意识,养成正确的信息技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应用教育信息技术上升为一种社会责任,他们就会在教育教学中自觉主动地使用信息技术,并能够把教育信息技术与自己教学课程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培训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教育信息能力,养成学生终身学习态度的整合目标。 (二)大力改善教育信息技术培养的环境 国家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培训资金投入的力度,增加教育信息技

9、术软硬件设备,改善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人文环境,为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教师在不断应用教育信息技术中,提高自己对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利用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在应用中提高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信息技术的信息与培训的积极性,并应用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依靠信息素养技能,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决策、交流、问题求解和研究,并进行终身的持续学习,而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三)增强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规范性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水平,2004年12月,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成为

10、我国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指南。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核心是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应该依照这个标准,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们的愿望和需要,规范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管理,在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模式的有效性上下功夫,保证教师普遍接受不少于五十学时的正规培训,才能增强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态度,提高他们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教学评价和反思的意识,增强教育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应用与创新教育信息技术,完全适应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代要求。 (四)营造社会支持的人文环境 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素养,仅仅依靠他们自身的能力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为教师搭建一个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的平台,在政策保障、物力后援、培训模式、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等方面全方位地支持。全国教师教育网络、区域教师教育网络、学校教育网络等都是促进教师应用教育信息技术的主流途径。 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已成为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和素质,是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不断地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才能整体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钢.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