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科建设对地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以H省为例_第1页
重点学科建设对地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以H省为例_第2页
重点学科建设对地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以H省为例_第3页
重点学科建设对地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以H省为例_第4页
重点学科建设对地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以H省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重点学科建设对地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以h省为例    截止2008年,h省省级重点学科共有289个。从学科结构看,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中哲学2个,经济学4个,法学7个,教育学3个,文学5个,历史学3个,理学17个,工学36个,农学5个,医学6个,管理学11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中,哲学4个,经济学8个,法学16个,教育学4个,文学18个,历史学1个,理学23个,工学59个,农学5个,医学6个,管理学11个。学科类型上,自然科学类重点学科数量要远大于比人文社会科学类重点学科的数量。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的权威等次是政府授予的,因此,地方政府在进行

2、省级重点学科资源分配时不可避免地接受了这一分配法则。从层次结构分布上看,985高校比211高校的重点大学分布优势体现得更为明显。h省现有省级重点学科中,985高校有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37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39个,平均每所985高校有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8.5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9.5个。211高校中有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66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74个,平均每所211高校有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9.43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57个。其他高校共有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33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16个,平均每所其他高校有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17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

3、4.14个。表3 h省现有省级重点学科按高校层次分布情况学校类型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数量(个)每个高校学科数所占比例(%)数量(个)每个高校学科数所占比例(%)985高校3718.537.37%3919.520.53%211高校669.4366.67%7410.5738.95%其他高校331.1733.33%1164.1461.05%从学校所属管理部门看,h省现有省级重点学科主要集中在11所部委属高校中,占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总量的70.71%,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总量的44.74%。如下表所示:表4 h省现有省级重点学科按管理部门分布情况管理部门涉及高校数(所)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数量(个)所占比例

4、(%)数量(个)所占比例(%)地方政府117070.718544.74中央部委242929.2910555.26(二)一般高校与重点高校学科建设的趋同性与资源分配的非均衡性不同的是,一般高校和重点高校在学科建设组织结构上呈现出趋同性的特征。重点学科建设的组织管理模式,是一个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学科建设模式。行政权力和行政逻辑贯穿于整个学科政策过程;在学科建设呈现高度的分科化,学科建设自我封闭于外部制度环境;在资源分配上,学科建设以身份荣誉为依据。表4是h省一般高校学科建设管理组织与重点高校学科建设组织的结构表。从组织结构可以看出,一般高校与重点高校在学科建设管理组织机制上,都已专门成立了专门的学

5、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院、科技管理部门和师资管理部门,并且在组织名称上也高度相似。表4 h省部分高校学科建设管理部门结构表w大学h大学m大学f大学wk大学g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部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发展规划与重点学科办公室)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学位与学科建设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处(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科研管理机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科学研究发展院科技处科学技术发展院科技与产业处师资管理机构人事部人事部组织人事部人事处人事处人事处与此同时,从学科设置看

6、,呈现出大、全、同的学科趋同化特征。第一,所谓全,就是各校追求学科门类齐全:985工程高校w大学学科门类最齐全,其学科涵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全部12个学科门类。在学科组织上,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5个学院(系);5个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共覆盖了29个二级学科,另有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4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8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42个博士后流动站。作为国家部委院校但尚未进入211工程的院校m大学,同样在学科门类上涵盖了除军事

7、学以外的全部12个学科门类,19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7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9个,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第二,所谓大,即每个一级学科布点大,即每个一级学科下属二级学科授权点平均数,反映了学科覆盖面的大小。从数据上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布点数,均在4.0以上:h大学硕士点布点数为6.59,wk大学硕士点布点数为6.0,f大学硕士点布点数为4.27,g大学硕士点布点数为4.17,m大学硕士点布点数为4.05。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布点数均在4.0以上,w大学博士点布点数为4.2,h大学博士点布点数为8.2;m大学博士点布点数为8.0;wk大学博士点布点数为5.14。第

8、三,所谓同,即同一层次学科建设类别及发展方向趋同化严重。例如,w大学、h大学、m大学为综合性大学,其学科门类非常齐全,包含了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又例如,以h省重点学科为例,f大学、wk大学、h大学、g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均为省级重点学科或特色学科,而化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也在这几所大学中重点学科重复建设程度很高(见表5)。表5 h省部分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情况一览表f大学wk大学g大学h大学m大学省级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业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民族学特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

9、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设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哲学、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培育)学科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物学、外国语言文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地理学、工商管理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注:根据有关高校学科建设网站整理而成。(三)非均衡性与组织趋同性的运行机制之所以众多地方高校出现学

10、科建设全、大、同的特征,是因为地方高校将重点学科建设视为广义学科建设的参照系,对其进行模仿。之所以进行模仿,从而使学科建设趋同,按照新制度主义的解释,组织趋同性是组织合法性机制的表现。所谓合法性机制是指组织为了生存和适应制度环境的制度化机制,其目的是为了减轻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冲击。组织在获得合法性之后,组织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组织的外部资源交换能力和生存能力都得到提升。根据迪玛奇奥、鲍威尔和斯科特的解释,高校组织趋同有自身特有的环境,即高校受技术环境的影响比较弱,而受制度环境的影响比较强。因此,高校学科建设管理组织趋同通常是三种机制交叉作用的结果:即强制机制、模仿机制和规范机制。所谓强制机制,是

11、指国家法令、法规和体制等具有强制性制度环境对各高校学科建设的影响,从而造成学科建设的组织趋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对大学学科建设自不待言,但体制性的影响,包括政策权力的权威性、高等教育管理的政治性,国家乃至地方重点学科建设正是运用强迫性的体制影响,迫使一般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接受政府的影响,从组织、资金、人员等方面进行配备。所谓模仿机制,是指在高校学科建设制度环境不确定的情境下,一般高校的学科建设只能以模仿成功高校的学科建设组织管理,从而获得更多资源的过程。这种模仿包括竞争性模仿和制度性模仿。所谓竞争性模仿是指向对手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制度性模仿是指对社会上公认的好的制度化的组织形式或做法

12、进行模仿,从而节省成本。重点学科建设领域从二级学科向一级学科逐渐覆盖,重点学科建设的领域覆盖几乎各学科领域,从而体现学科建设上的“高、大、全”共有特征,即是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引导的结果。这种政策诱导,客观上推动了高校学科发展从综合性和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路径看齐。所谓规范机制,是指高校学科内部长期进行训练,从而形成了共同的思维观念,即共享观念,共享观念成为社会规范,诱导其他学校的学科建设组织趋同。“作为一项建设制度,重点学科建设最初是在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以及国家重点大学的积极参与下,逐步形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充分体现了学科建设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建设规范。在学科建设实践中,重点学科建设先进的学科理念、

13、开阔的建设思路和较为完备、规范的建设体系,逐渐被广泛意义上的高校学科建设所接受和认同。虽然,就一般高校或高校的一般学科建设而言,并不完全适用重点学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但重点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影响力以及由政府所赋予的合法化的建设机制,最终使重点学科成为学科建设积极的内生变量,使重点学科建设制度成为广义的学科建设制度的参照系。”12政府主导的重点学科建设实施30多年来,通过示范、联动等机制为获得重点支持的高校学科建设带了资金投入、软硬件建设,聚集了大量人才和社会资源,获得重点支持的高校的学科优势不断增强,为创建世界一流学科打下了坚实基础。1995年到2005年

14、,我国有26所高校共计7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而2005年至2015年10年间,我国则有168所高校(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高校)共64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高校esi学科在全球排名大幅上升14。但是,由于强制机制、规范机制和模仿机制的交互作用,一般高校(主要是地方高校)在进行学科建设由于政府权力的介入,不断学习模仿重点学科建设的机制,一般高校对重点高校的模仿在不断加剧,推动了一般高校和重点高校在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同性,导致其学科专业发展无法顾及自身实际,而呈现行动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因此,政府在进行学科建设规划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减少行政干预,引入市场和社

15、会机制,推动一般高校和重点高校学科发展不断走向正轨。参考文献:1冯向东.张力下的动态平衡:大学中的学科发展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2(2):67-71.2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6.3罗云.中国重点大学与学科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6.4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7.5张应强.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52.6周守军.国家重点学科结构的内嵌性与非均衡性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8):51.7张国兵.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2.8王建华,朱青.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变革的路径j.山东高等教育.2014(2):2.9韩习祥,等.湖北省学科建设战略发展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87-112.10湖北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湖北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意见的通知eb/ol.(2011-12-26). 11湖南省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17-01-06). 12左兵.重点学科建设及对高校发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