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其氧化物_第1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其氧化物_第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其氧化物_第3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其氧化物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化学必修一3.2 氮的循环( 3 课时)第一课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其氧化物课时达标1(原创)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B. 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其原因是两原子间的结合比较牢固D.跟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氮气是氧化剂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B氮元素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C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的循环。D仿生固氮是一种自然固氮3. (原创)下列变化中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工业上合成氨B雷雨天氮气被氧化为氮的氧化物C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

2、化为氨D由氨制备碳酸氢铵或硫酸铵4(原创)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却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A高温下N2 遇空气生成NO2B NO 遇空气生成NO2C CO2 与 NO 反应生成CO与 NO2D NO 和 H2O 反应生成 H2 和 NO25.(变式) N2 与其他单质化合,一般需要高温,有时还需要高压条件,但金属锂在常温、常压下就与释放能量()N2 化和生成氮化锂,其原因可能是此反应过程可能吸收能量此反应过程可能此反应中可能氮分

3、子不必先分解为原子 此反应中氮分子可能先分解为原子A. C. B. D.6.(变式 ) 下列对氮的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氮的氧化物都是无色气体B. 氮的氧化物都难溶于水C.氮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D.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7(变式)在体积为V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A.a/bB.a/2bC.a/(a+2b)D.a/2(a+b)8. 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从某种角度上讲可将CO2、SO3、 P2O5、 Cl 2O7 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中与他们同属于一类的是()A.NO

4、2B.NOC.N2O5D.CO9(选用 )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在 400左右、 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将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剂为,还原剂为,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思维升华10. 将 22.4L 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NO2B N2O2C N2OD N2O411(原创)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四组气体: NO2+NO 、 NO 2+O2、 HCl+N 2、 NO+N 2,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并立即倒立在足量的水中,试管内水面

5、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 1、H2、 H3 和 H4 ,其中高度关系是 ( )A. H 2H3H1H4B.H3H 2H1H 4C.H1H 2 H3 H 4D.H 1H 2H3H 412.(原创)把3 体积的 NO2 气体,依次通过下列3 个分别装有NaHCO3 饱和溶液浓硫酸 Na2O2 的装置后, 用排水法收集到集气瓶中, 集气瓶内的气体应是 (同温同压下测定) ( )A.1 体积 NOB. 两体积 NO2和 0.5 体积 O2 C.2 体积 O2体积 O213.( 选用 ) 某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在一定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该氧化物跟氨气反应只生成氮气和水,若生成的氮气和水的物质的

6、量之比为 5 6,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 NOB. N2O3C. NO2D. N2O514.(变式 ) 有一瓶无色混和气体,是由HCl、 O、NH、 NO、 CO、 N 中的某些气体组成。把2322混和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明显减小;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后,气体体积又明显减小; 最后,剩余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为红棕色。由此可见,原混和气体中,一定含有 _ ,一定不含 _( 提示 : NH 3 可与 H2SO 反应而被吸4收,而干燥时与CO2 不反应 ) 。创新探究15. 雷雨天气,雷鸣电闪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假设某次雷电放出能量约为1.5×107kJ。在闪电过程

7、中,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直接化合,已知1mol 氧气和 1mol氮气化合时要吸收 180.74kJ 的能量,闪电时有1/1000 的能量用于这一反应。回答:(1)此次闪电所产生的NO 的物质的量有多大?(2)此次雷雨闪电的生成物相当于给土壤施了多少尿素化肥CO(NH2)2 ?(3)雷雨中常会有微量的HNO3 为农作物所利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HNO3 形成过程附:答案课时达标1B 本题主要考查氮气的性质,氮气难溶于水,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在放电条件下,能跟氧气反应, 在高温、 高压及催化剂的作用下能与氢气反应; 在与氢气反应时氮气是氧化剂,氮元素被还原。2.D 仿生固氮是人工固氮3. D 氮

8、气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由氨制备碳酸氢铵或硫酸铵是化合态的氮之间的转化。4. BNO 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为NO2, NO2 是红棕色气体。5. C N2 稳定的原因是氮原子之间的结合比较牢固,若氮分子不分解为原子就能反应,则反应就会容易许多;反应若释放能量,也利于反应的发生。6. D 氮的氧化物中 NO2 是红棕色气体;除 N2O 和 NO难溶于水外,其它氮的氧化物都可溶于水;除 N2O3、N2 O5 是酸性氧化物外,其它氮的氧化物都不是酸性氧化物;氮的氧化物都有毒,它们都是大气污染物。7.C 由原子守恒知: n(N)= a mol, n(O)= a mol+2 b mol ;反应后

9、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a+2b) 。8 C CO2、 SO3、 P2O5、 Cl 2O7 这四种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失去水所剩余的部分,与酸中相应化合价相同。 而所列四个选项中的物质只有N2O5 与对应的硝酸中氮的化合价相同,其余三个选项都不符合题意。9.6NO+ 4NH3400 C 5N2+6H2O催化剂NONH32: 3由反应物、 反应条件及生成物书写方程式, 关键是方程式的配平。 配平时可利用氧化剂和还原剂升降化合价总数相等,先计算出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再用观察法调平。思维升华10.A根据2NxOy+2yCu=2yCuO+xN2,以及题中数据反应后气体体积是反应前气

10、体体积的一半,可以得到 x=1,A 正确11. A NO 不与水反应,设原有NO 和 NO2 各 3 体积,则由反应 3NO2+H2 O=2HNO3+NO 知,3 体积的 NO2 与水反应后,变为1 体积 NO,此时剩余气体的总体积与原来气体的体积比为4:6 ,即水上升到试管的1(1- 4=1 );由反应 NO2 O2 3 可知等体363有剩余, 若两者皆为 4 体积则剩余 3 体积 O,与原来积的 NO2 和 O2 混合于水时, 反应后 O22总体积的比为 3:8,即水上升到试管的5(1-3=5 ); N2 不溶于水, HCl 溶于水,则剩余888气体体积为原来的一半,即水上升到试管的12;

11、 NO 和 N2 都不溶于水, 即水上升高度为0。12.D 3 体积的 NO2 气体通入 NaHCO3 饱和溶液中生成 2 体积 CO2 和 1 体积 NO;生成的气体通入浓硫酸是被干燥; 2 体积 CO2 和 1 体积 NO通入 Na2O2,生成 1 体积的 NO2和 0.5 体积 O2;用排水法收集1 体积 NO2和 0.5 体积 O2 时,发生反应:NO2 O2 3,反应后还剩0.25 体积 O2。14.A 设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则反应方程式为4yNH3+6NxOy=5yN2+6yH2O,由质量守恒得关系式: 4y+6x=10y,即 x=y,A 正确。12. NH3 CO 2

12、 NO ; O 2 HCl ; N 2混和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明显减小,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能与硫酸反应的气体或溶于浓硫酸的气体,混合气体中只有NH3,能被硫酸吸收,因而一定含有NH3,不含与 NH3 反应的气体,即不含HCl;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后,气体体积又明显减小,说明含有与碱石灰反应的气体,即含有CO2;剩余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为红棕色,说明含有NO,不含 O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气体是N2。创新探究13. ( 1) 166mol( 2) 4.98kg( 3) N2+O 2 放电 2NO ;2NO+O 2 2NO 2 ; 3NO2+H 2O 2HNO 3+NO( 1)依题意可知,闪电放出的能量为1.5×107 kJ, 1mol O2 与 1mol N2 化合生成 2mol NO 并吸收 180.74kJ 能量,因此,此次闪电生成的NO 物质的量:2 1.5 1071/ 1000nmol 166mol 。180.74(2)由于 2mol NO 能生成 lmol CO(N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