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次月考(五、六单元)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次月考(五、六单元)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次月考(五、六单元)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次月考(五、六单元)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三次月考(五、六单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编版五语下第三次月考(考试范围:第五、六单元)一、选择题。(12分)1.下列各组中多音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一模一样 模仿人的动作 B.和着琴音小嘎子和胖墩儿C.调换顺序 调皮的孩子D.特别扎眼 扎进了海里2.选出与下列词语结构不同的一项(2分)(1)矛盾()A.虚假B.爱憎C.动静D.悲喜(2)哭笑不得()A.悲喜交加 B.改朝换代 C.进退两难 D.是非难辨3.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1)手疾眼快()疾病;痛恨;极速;猛烈。(2)杀好了腰()战斗;削弱;减少;消除;勒。(3)不曾吩咐明白()内容、意思等使人容易了解,清楚;明确。聪明;懂道理;知道;了解。(4)

2、孩子失足摔到甲板上()行走时不小心跌倒;比喻人堕落或犯严重错误。4.选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4分)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的延长。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D.表示意思的递进。E.表示话语的中断。(1)“要不摔跤。”()(2)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3)“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4)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二、补全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分类。(填序号)(12分)精()()擞膀()腰()()

3、信()疑()()擦掌 手疾()()跃跃()()风()浪()龇()咧()心()胆()1.描写人物神态:2.描写人物心理:3.从上述词语中任选两个词语写一段话:三、按要求完成练习。(11分)1.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田忌微微一笑。这两句话都是对田忌的描写,从句中可以看出他的心理;从句中可以看出他的心理。(后两空用四字词语填写)(3分)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2分)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3.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将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6分)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让您赢。(1)(2)四、课文内容回顾。(14分)1.人物欣赏。(6分)(1)把下列

4、人物与其对应的特点连起来。小嘎子 孙膑 船长 严监生沉着机智 爱财如命 争强好胜 足智多谋(2)上述人物中,你最喜欢的是,因为2.根据对“年龄称谓”的理解,完成练习。(8分)A.: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B.及笄:。C.花甲:。D.弱冠:。E.:指人三十岁。“及笄”中的“笄”指,“弱冠”中的“冠”指,如果用来比喻弄错事实,认错对象,我可以用成语“”来表达。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1分)【材料-】“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都低头看屏幕的人,其中以年轻人为主。人们在畅快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把越来越多的时间都放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日渐缺失。时至今日,“低头”一族仍然

5、有增无减。等车、坐车的时候,“低头族”心无旁骛,很容易错过要坐的车;和家人、朋友相聚的时候,“低头族”只顾着玩手机,聊天时心不在焉,彼此像是陌生人。【材料二】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天看手机三个小时,仅次于巴西,手机沉迷度位居全球第二。显然,如今的手机已不仅仅是人们手中的工具,俨然变成了身体的“器官”。有人认为,现在的智能手机越来越“聪明”,而手机用户却越来越怠于思考。更有研究发现,如今年轻人的记忆力越来越糟糕,有人甚至患上了类似脑损伤的数字痴呆症。1.“现在的智能手机越来越聪明”中“聪明”一词的意思是。(1分)2.“低头族”是怎样的人?用“”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1分)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

6、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3分)(1)时至今日,“低头族”有增无减,以年轻人为主。()(2)最新调查发现,巴西人的手机沉迷度位居全球第二。()(3)沉迷于手机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日渐缺失,有人甚至患上了数字痴呆症。()4.观察右图,回答问题。(4分)(1)图片描述了什么内容?(2)如果你是图中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5.请联系实际对“低头族”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至少两点)(2分)六、课外阅读。(10分)苏七块冯骥才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

7、找他来,他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苏大夫有个各色(注:特别)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圆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一日,苏大夫和两位牌友叫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凑上一桌打牌。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了胳膊,疼得够劲。可他拿不出七块银圆,苏大夫便不理他。牙医华大夫心善,从后门绕出去,悄悄给了张四七块银

8、圆。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圆“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点灯时分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唯独拦住华大夫,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圆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有删改)1. 苏大夫之所以被称作“苏七块”是因为:。(1分)2.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苏大夫的医术高明?用“”画出来。(1分)3.苏大夫认为自己是心地善良的,你同意吗?说说理由。(3分)4.下列对文中画“”的句子中的“这事这理这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事”指的是苏大夫不肯为张四治病的事情。B.“这理”是说苏大夫立的治病规矩不能更改的道理。C.“这人”说的是苏大夫为人处世的原则。5.你欣赏苏大夫这样的处世原则吗?为什么?(3分)七、习作天地。(30分)书中、影视剧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