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预案编号:专项预案文件编号:建集机施版 本:第 二 版广州市建筑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深基坑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管理部二0一一年八月目录事故简介1编制依据3第一章 应急救援电话4第二章 突发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办法5第三章 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机构图7第四章 总则8第五章 危险分析9第六章 适用范围10第七章 组织机构设置11第八章 机构解说12第九章 机构职责13第十章 应急救援工作程序15附件一 基坑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17附件二 基坑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措施18附件三 基坑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19附件四 基坑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21附件五 基坑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25附件六 应急救援设备及工具、材料、物
2、料保障2626事故简介假设以海珠区某基坑坍塌为事故案例。该基坑开挖深度为7.5m,土质情况为:地面至-1.8m为耕值土,-1.8m至-3.8m为含砂量较大的砂质粘土,-3.8m至-7.5m为粘土。支护形式采用自然放坡,喷锚处理,放坡比例为1:0.5,地下水位在-2.0m出现。基坑顶南临边外8m为一栋7层居民住宅楼,天然基础RC结构,基坑顶南临边外2.5m处在-1.5m有煤气、电缆管道。基坑挖土至-5m时出现坍塌。1:0.5 放坡3.75m 2.5m-1.5m 煤气管、电缆-2m 地下水面砂质土 -3.8m耕值土 -1.8m原地面-7.5m-5m编制依据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
3、急预案编制导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广东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广州市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集机施【2010】58号)。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确保企业、各工程项目部承担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确保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达标和确保生产安全事故伤亡控制指标的落实。结合公司建筑工程深基坑结构施工阶段的危险性、复杂性和多变的风险性,特制定本应急救援专项预案。第一章 应急救援电话报警中心:110火警:119急救中心:120交通事故急救:122广州市煤气管道
4、抢修电话:85515920广州市供电抢修电话:85123303广州市安全监管局:83647281广州市建委建管处:83124934广州市总工会:83331104/83390662职业中毒救援:83872906食物中毒救援:83822400广东省气象台:87778098广州市气象台:87774919广州市建筑集团公司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州市建筑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应急办公室:83199300海珠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84231136海珠区公安分局:84439241海珠区建设局:34150055海珠区劳动局:84449602第二章 突发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办法1、意外事故发生时应保持
5、镇静,切勿惊慌,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再扩大发生。2、事故发生后立即上报企业负责人,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启动程序落实职责及时赶赴现场参加救援工作。3、企业负责人和事故现场抢险救援的负责人赶赴事故现场后,必须对事故现场进行危险辨识、评估,不能盲目指挥抢险救援。4、负责人指挥抢险救援,首先考虑抢险救援人员的安全,重点保障抢险救援人员不受到伤害。5、如事故涉及有关用电位置或设备、机械、机具,必须马上切断电源。事故影响范围内的市政管道(天然气、电缆、水管等)设施,必要时通知相关部门关闭或者协助处理。6、设危险区域,派专人监护,设置醒目标的,告知参与的工作人员可能导致危险的情况。7、护卫员(门卫)、
6、综治员、维稳应急队伍成员,坚守岗位,不得随意让无关人员和妨碍抢险人员进出。8、指挥疏散的负责人应对疏散方向路途进行辨识、评价,确认无危险的情况下指挥逃生的人员有序离开(撤离原则是先伤员,后其他人员)。9、对使用的一切设备、设施、材料、物料,有专人检查,确认符合安全使用度才可使用。10、应使用必备的车辆立刻进行抢救伤员(抢救原则是先抢救重伤,后抢救轻伤),如数量不足应使用现场的一切车辆,如现场车辆不足够,应请用社会上其他车辆或出租车协助抢救工作。11、抢救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首先抢救人为主,伤员分重伤、轻伤先后抢救,并要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抢救。12、应急救援就是命令。有关人员、物资必须按启动
7、程序立即组织到位,减少灾害扩大发展。第三章 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机构图注:(1)当发生深基坑坍塌意外事故时,施工现场生产班组、作业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参与到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工作中。在抢险过程中必须服从指挥部的命令和工作调动。(2)当发生事故后,按规定保护好事故现场,任何单位、个人未经工地项目经理部同意不得借故进入事故现场或破坏事故现场。(3)当发生在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的意外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未到达时,该项目经理部负责人(项目经理)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人员投入到抢险、排险救援工作中,并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好事故现场,立即上报公司主要负责人。第四章 总则1、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本预案为
8、本公司属下施工深基坑范围的项目经理部突发的意外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程序。2、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属下的各工程管理部、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3、危险源的概念: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所形成的根源或状态,称为危险源。(1)危险源高处坠落:深基坑高处作业场所。(2)危险源物体打击:深基坑临边等位置物体落下。(3)危险源触电伤害:深基坑临时用电。4、重大危险源概念: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称为重大危险源。(1)重大危险源坍塌:基坑支护、降水、土体滑坡等。(2)重大危险源中毒:各类基坑、井孔、坑槽、地下室施工场地不明气体。第五章 危险分析1、危险因素:(1)深基坑支护、
9、降水、土方开挖;(2)地下暗挖工程;(3)基坑、井孔爆破施工。2、脆弱性:(1)基坑临边防护;(2)基坑施工临时用电安装、使用。第六章 适用范围本预案(深基坑施工)适用于下列范围:(1)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2)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石开挖工程;(3)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石开挖、支护、降水工程;(4)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石开挖、支护、降水工程;第七章 组织机构设置基坑坍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机构。(1)应
10、急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副组长:副总经理(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总工程师、安全总监成员:公司(技术管理中心、工会、办公室、安全管理部、工程管理中心(材设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党群部)、财务管理中心、属下各工程管理部、专业工程管理部、项目经理部)部门主要负责人(2)医疗救治组:办公室(3)后勤服务组:工会、人力资源管理中心(4)保卫组:党群部(5)抢险组:安全管理部、工程管理中心、工程管理部、项目经理部(6)资金保障组:财务管理中心(7)技术保障组:技术管理中心(8)资源保障组:材设部第八章 机构解说基坑事故急救援领导小组机构解说 组长、副组长、组员随着职务的自然任免,责
11、任权力、义务也随之履行或失效。 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的副总经理为常务副组长,当组长不再场时,行使组长权力和履行其职能 组长负责对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灾所需的一切人员、物资、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接到信息后进行全面组织、协调、指挥工作,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 当管辖范围发生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后,副组长接到信息必须迅速赶赴现场,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参加应急抢险、排险、救灾工作。具体分工由组长临时应变而定,互相协调、分工合作。 组员是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灾的主要骨干成员。当企业管辖范围发生自救灾害、生产安全事故后,接到信号必须迅
12、速赶赴现场参加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灾工作,服从分工和指挥。 小组所有成员必须保证通讯工具24小时开通。第九章 机构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 建设工地发生基坑坍塌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救灾抢险工作,向各抢救小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作出最新决策。(2) 根据事故严重程度指令事故现场向集团、110、119、120、安监部门、公安部门报告灾情。受事故影响范围内的市政管道(如:供气、供电、供水管道)设施,必要时通知、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理。(3) 领导小组成员手机必须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紧急事故时,在抵达事故工地前,立即指令事故现场启动相关应急救援程
13、序,投入到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2、医疗救治组职责: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尽快送医院抢救(原则是:先重伤后轻伤)。3、后勤服务组: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及人员的餐饮食品的供应。使用车辆协助医疗救治组进行抢救伤员(原则是先重伤后轻伤),如数量不足应使用现场的一切车辆,如现场车辆不足时,应征用社会上其他车辆或出租车协助抢救工作。4、保卫组: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及其他抢救组的工作,保护事故现场,并与媒体做好沟通工作,引导媒体正面报道,减少负面影响5、抢险组: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和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指挥疏散的项目部负责人应对疏散方向路途熟悉,
14、并进行辨识、评价,确认无危险的情况下指挥逃生人员按正确路线有序离开(撤离原则是先伤员,后其他人员)。6、资金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救援抢险资金的保障、调集、到位工作。7、技术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救援抢险的技术保障方案。8、资源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救援抢险的设备、车辆、物资的保障到场。第十章 应急救援工作程序1、边坡失稳、基坑支护位移应急措施基坑开挖时,按照广州市建筑工地安全风险隐患认定和检查试行办法(穗建【2009】85)条文精神,编制监测方案。基坑开挖应按基坑变形观测的方案进行,当出现桩顶或坡顶的水平位移大于开挖深度的警戒值时、地面沉降速度达到警戒值时、附近建筑物倾斜超过警戒值时、基坑底面隆起
15、达到破坏值以上时、锚杆杆体应力突然增大或松弛、锚杆拉力超过设计拉力时、突降大雨或暴雨时因基坑有可能失稳或坍塌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负责观测的技术人员马上把监测结果报告给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立即停止正在基坑进行土方平整和在同一区域施工的其他作业,人员撤离出基坑;(2)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在施工现场的专职安全员、施工员马上赶到现场,检查基坑外围的电讯和供水等管线;(3)基坑四周用警戒线围起来,专门安排人员进行看护,无关人员不得进入;(4)安排人员,采用水泥砂浆对基坑顶面的所有裂缝进行封闭处理;(5)处理过程中继续观测基坑的变形,每天观测不小于一次,直到变形稳定为止;
16、处理完毕,支护桩变形稳定后,经总监、支护设计负责人验收确认后方可恢复施工。2、基坑边坡坍塌应急措施 (1)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的特征,当发生基坑结构坍塌时,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再扩大发生。(2)基坑内负责人临时从施工人员中抽出一部分人员对出事部位进行警戒,每合适位置安排一个人,在坍塌部位以外的安全范围不准人员进入;(3)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未到现场前,工程项目部应急救援机构应马上召集各应急小组负责人,在最短时间内了解现场险情情况,宣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命令各应急小组按照相关程序开始抢险救灾行动。(4)应急救援机构对坍塌事故影响范围内的市政管道(天然气、电缆、水管等)设施进行监
17、控,若情况复杂,较难判断,报相关维修部门或报119协助现场抢险。(5)应急领导小组到达现场后,项目部应急救援机构负责人立即汇报目前抢险救灾情况,协助应急领导小组指挥救灾抢险。(6)应急领导小组安排技术人员了解、掌握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及建筑(构建)物是否有被影响区域,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加固、支护,必要时进行疏散。指挥疏散的项目部负责人应对疏散方向路途进行辨识、评价,确认无危险的情况下指挥逃生人员有序离开。(7)针对施工基坑坍塌的情况,对塌方处进行加固(例如:对基坑边坡进行反压、堆压、顶、撑),待加固稳定后,确保人员安全情况下,进行现场清理作业。(8)应急领导小组确认应急结束,进行生产恢复、事故调查工
18、作。附件一 基坑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的可能坠落的高处所进行的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人从高处坠落的事故,称为高处坠落事故。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1、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心脏病、高血压、恐高症、癫痫、贫血及其他不适宜高处作业的疾病)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2、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施工。3、严禁穿硬底等易滑鞋、高跟鞋、拖鞋(应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保护鞋)。4、进行高处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作业前全面检查安全带的安全性能是否达
19、到安全使用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5、基坑周边必须设置防护栏(高度1.2m,水平顶杆与中水平杆距离为0.6m,防护栏下方设置高18cm挡脚板,以防止杂物、石块坠落基坑内,能承受侧面方向的1000N外力),并挂设安全网(密目式(2000目)。6、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大雨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一切高处作业。附件二 基坑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措施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四大伤害之一,特别是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发生。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在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存放过程中,防止物件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防止基坑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1、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20、必须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帽须是经国家指定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取得生产许可证厂家产品;安全帽使用时应系紧帽带,帽扣置于下巴内侧)。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准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2、安全通道上方必须搭设防护档板。3、基坑周围物料应堆放平稳,距离基坑临边不得小于1.5m,且高度不超过1.5m。4、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将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余料和杂物要及时清走。5、进行交叉作业时,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不符合条件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层。附件三 基坑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触电事故和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料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险性非常大。当流
21、经人体电流小于10MA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大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状态),在瞬间或两三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事故是极易发生的。所以,施工中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作伤者。防止基坑触电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1、基坑临时用电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和施工临时用电方案进行敷设,完成敷设后办理验收手续。2、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3、非电工
22、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4、基坑照明电压不超过36V。5、电动设备和机具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保护,严禁一闸多机,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闸刀开关选用合格的熔丝,严禁用钢丝或铁丝代替保险熔丝。6、电源必须通过漏电开关,漏电开关后的电源线长度30m。7、采用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少触电的危险。8、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附件四 基坑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坍塌事故尤其是深基坑作业中常有出现,特别是在市区建筑物密度大、环境不理
23、想、施工条件差,所以增加了作业过程安全管理的难度。严格贯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强制性标准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行业标准、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和广州市基坑工程管理规定等有关国家、行业、地方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进行施工。按照各自的职能和责任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对深基坑工程有关设计、施工等方面工作的监控和管理。落实有关专项论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防护,管理人员按照标准严格进行检查督促。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在基础施工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基坑开挖前,备齐各种相关资料(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临近场地地下管线资料、
24、邻近建筑物等资料),编制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及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咨询。3、基坑开挖前应对边坡稳定(无支护基坑),支护形式(有支护基坑),降水措施、挖土方案、运土路线、推土位置编制专项方案,布置地面和坑内排水系统,防止雨水对土坡、坑壁冲刷而造成塌方。4、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有专人对支护结构进行检测、观测,并做好记录。对无支护基坑或边坡,设观测固定水平标记,每天观测不少于两次。5、对于支点结构,在支撑结构未达到使用要求或锚杆张拉锁定前,不得超挖下层土方。6、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碰撞工程桩等已完的结构物或者破坏
25、基底原状土。7、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查清原因,并立即采取措施,情况严重的要及时上报。8、基坑开挖后,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在基底标高以上留0.1-0.3m土层不挖,待下一工序开始前再挖除。9、当有地下水时,坡顶和坡脚建造排水沟和集水井,以利排水。基坑周围地面雨水倒入基坑内。当土层中有可能发生流砂现象时,应采用管井降水。10、土方开挖,无论是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都要严格按照土石方施工中的技术规程要求去做。挖掘土方应由上而下进行,不可掏空底脚;不得上下同时开挖,也不得上挖下运,如果必须上下层同时开挖,一定要岔开进行。挖土分层计划、高差、软土地区的基坑开挖,基坑内
26、土面高度应保持均匀,高差不应超过1m。11、在土质较好,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较低(低于坑槽底面标高)的坑槽,可以做成不加支撑的直壁,但为了避免塌方和保证安全,基坑开挖深度不能超过以下规定。(1)对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内深度为1m;(2)对硬塑、可塑的轻亚粘土及亚粘土深度为1.25m;(3)对硬塑、可塑的粘土及亚粘土深度为1.25m;(4)对坚硬的粘土深度为2m。12、坑边荷载及上下通道:坑边一般不宜堆放重物,如坑边确须堆放重物,边坡坡度和板桩墙的设计须考虑其影响;基坑开挖后,坑边的施工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规定的荷载值。坑边堆土,料具堆放及机械设备距坑边距离应根据土质情况,基坑深度进行计算确定。作
27、业人员上下应搭设稳固安全的阶梯。挖出的土方不得堆置在基坑附近,应距离基坑边1.5m以上、高度不大于1.5m。机械挖土时必须有足够措施确保基坑内的桩体不受损坏。13、排水降水:由于对地下水的控制是保证基础施工安全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制订施工方案时,应着重采取措施进行排水降水。基坑开挖后,应在基坑底做好排水盲沟、集水井,周围降水的相应措施应维持工作。要尽量避开雨季,安排在枯水期施工。14、深基坑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要定期对降水、板桩墙、地下连续墙等的位移进行观察测试,并作好记录。对于较重要和较危险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也要定期观察和记录。15、深基础施工:由于降水、土方开挖等因素,影响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的使用安全度,应事先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固、迁移等,特别是各种压力管道要有防裂措施,确保安全。16、临边防护及坑壁支护:深度超过2m的基础施工要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的要求在基坑周围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防护栏杆侧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无法放坡的基坑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支护。防护及支护设施完成后要及时进行验收。施工过程中如果支护设施产生变形、位移,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或加固。17、当基础结构施工采用砖砌体模板时,要对浇灌混凝土或回填土对砖模产生的侧向压力进行验算,防止出现砖砌体的坍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树CsNAC002和黄酮醇合成酶CsFLS参与黄酮醇的合成研究及其应用
- 复杂非结构化场景下草莓果实成熟度感知与跟踪监测算法研究
- 二氧化钒老化因素及稳定性提升策略研究
- 涉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 酒店改造工程的技术组织措施
- 企业兼并重组协议
- 医药行业高温药品存储措施
- 餐饮店股权转让合同协议书
- 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条件类纪效连接成分研究
- 降糖舒心方抑制内质网应激-自噬过度激活保护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作用研究
-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培训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易错题: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含答案)
-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 2025年江苏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聚氨酯产业市场风险评估规划研究报告
- 学校食堂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台账(日管控)
- 2025年四川三新供电服务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ERP总体介绍》课件
- 企业利他培训
- 2025年职教高考对口升学 护理类 专业综合模拟卷(4)(四川适用)(原卷版)
- 天然气液化技术发展-洞察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