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冀教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冀教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冀教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冀教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点针对训练题冀教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与思考。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两小儿辩日选自_,这部书内容中的学术观点属于_学派,而孔子是_学派的创始人。2解释加点的字。问其故:_  日始出时去人近:_日中:_及日中则如盘盂:_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孔子东游,见

2、两小儿辩斗。_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4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_2. 课外阅读。蝴蝶泉(明)徐霞客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注释:东向:向东。漱:用水清洗。泉水自树的根部流出,就好像在替树根梳洗一样。可鉴:可以当镜子照。方丈:一丈见方,也就是平方丈。沼:水池。须翅栩然:触须和翅膀都栩栩如生。焕然:光彩夺目的样子

3、。乃已:才停歇。徐霞客游记序(节选)(清)杨名时霞客之游也,升降于危崖绝壑,搜索于蛇龙窟宅。亘古人迹未到之区,不惜捐躯命,多方竭虑以赴之,期于必造其域,必穷其奥而后止。学者之于道也,若覃(tán)思鼓勇,亦如霞客之于山水,则亦何深之不穷,何远之不届?”注释:覃思:深思。何深之不穷,何远之不届:意思是什么样艰深的学问都能穷究,什么样高远的境界都能达到。届:达到。1将蝴蝶泉中写花的句子画上“_”,写蝴蝶的句子画上“”。2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A.“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意思是上面有泉水,从西面冲刷着树干而流出来,清得可以用来照镜子。B.“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

4、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意思是又有成千上万的真蝴蝶,触角和脚相连,从树梢倒挂下来,一串的直到泉水的水面上,各种颜色光彩过目,很好看。3选段二中体现徐霞客游历时遇到各种常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危险,却不畏艰辛、献身科学、奋勇攀登,把这个句子画上“_”。4读两个选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段一蝴蝶泉中没有真蝴蝶。B.选段二中体现徐霞客坚忍不拔、追根溯源的科学探索精神。C.选段二中以徐霞客的探险比喻“学者之于道”,意思是说学者做学问应该像徐霞客探险一样。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道旁李苦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看道边李树多子

5、  , 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尝:曾经。诸:众。游:游玩,玩耍。子:指果实。折枝:把树枝压弯了。折:弯曲。竞:争逐,争着。走:跑。之:它,这里指李子。唯:只,仅。信然:确实这样。1结合注释,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_取之信然。_2说说王戎是如何判断李子是苦的。  _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4. 阅读理解。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6、。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注释)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曰:名叫。缁(z):黑色。向者:刚才。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衣(_)素衣而出   (2)衣缁衣而反(_)2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迎而吠之 B.将扑之 C.一人虽听之 D.无稽之谈3联系短文,写一写下面句子的意思。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_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5. 读短文完成练习。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

7、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 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译:_(2)取之信然。译:_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3解释下列字词意思竞走:_   尝:_信然:_4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_6. 文言文阅读。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日:“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注释)诵:背诵。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喧(xun):通“谖”,因分心而遗忘。引:拿来。裂:割

8、断。戒:警告。自是:从此。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其母方织 方:_(2)乃复进 复:_(3)何为中止何 为:_(4)有所失,复得 失:_2下列句子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呼而问之B.以此戒之C.吾能为之足D.自是之后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何为中止?_(2)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_4孟母为何要割断她的织物?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_7. 文言文阅读。车胤囊萤夜读晋之车胤家贫,不常得油。日则耕作,无以夜读。夏日捕几十只萤火虫,置入绢内,以萤光照明,夜以继日苦读。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家贫(_)  

9、60;     夏日捕几十只萤火虫(_)2翻译下列的句子。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_3“车胤囊萤”的故事已被人们用作成语,你知道它的意思吗?_8. 文言文阅读。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癝食以数百人等。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齐宣王使人吹竽(_)       好一一听之(_)2翻译下列的句子。癝食以数百人等。_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是什么?_9. 文言文阅读。以学自损

10、0;不如无学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注释)夫:句首发语词。 益:长进。 鸱枭:两种鸟。古人认为是恶鸟。1解释加点的字。凌忽长者:_   人疾之如仇敌:_2翻释句子。如此以学自损 ,不如无学也。_3用原文句子回答“如此以学自损, 不如无学也”中“如此”是指什么?_4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10.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炳烛而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11、?”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眼睛失明,善于弹琴,精于辨音。暮:晚。何:为什么。炳烛:点燃蜡烛照明。为人臣:做臣子的。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走路比哪个好呢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臣闻之(_)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盲臣安敢戏其君(_) 善哉(_)2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吾剑之所从坠 B.故时有物外之趣C.

12、项为之强 D.何不试之以足3翻译句子。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_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4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句,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_11. 文言文阅读。匡衡勤学而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拥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语。邻居有烛而不逮_2翻译下列句子。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3与凿壁偷光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A.胸有成竹 B.鹏程万里 C.三顾茅庐 D.囊萤映雪4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

13、160; 和 _5写写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感悟。_12. 文言文阅读。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天帝使我长百兽(_)子以为我不信(_)2翻译下列的句子。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_3全文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的是:_。13. 阅读学弈,回答问题。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

14、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_)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_)的语气。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2用“_”在文中画出描写两个学生学习状态的句子。3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_1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不鞭书生王安期作东海郡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吏系得一夜行人。王问:“自奚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吏日:“鞭乎?”王日:“鞭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反家。(注释)系:抓。致:达到。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世乱 _   

15、;        云_鞭乎_           释之_2以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惊弓之鸟  B.君子何之   C.置之度外     D.久而久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_4这则故事中,王安期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_1

16、5. 文言文阅读。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1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如我,能将几何 带兵B.多多而益善耳    更加C.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喜欢D.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的原因2上文中有两个通假字。(1)“_”通“_”(2)“_”通“_”3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