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减少中薄板连铸机开浇第一炉生产事故的工艺措施优化实用教案_第1页
QC减少中薄板连铸机开浇第一炉生产事故的工艺措施优化实用教案_第2页
QC减少中薄板连铸机开浇第一炉生产事故的工艺措施优化实用教案_第3页
QC减少中薄板连铸机开浇第一炉生产事故的工艺措施优化实用教案_第4页
QC减少中薄板连铸机开浇第一炉生产事故的工艺措施优化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小组概况 二、课题选定三、现状调查 四、制定目标五、制定活动计划表 六、原因分析七、确定(qudng)主要原因 八、制定对策九、实施对策 十、效果检查十一、效益分析 十二、巩固措施十三、总结及下步打算主要(zhyo)内容第1页/共31页第一页,共32页。一、小组(xioz)概况 济钢第三炼钢厂连铸车间丁班ASP铸机QC小组成立于2007年12月,是由班组大学生和操作骨干相结合,针对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zhling)薄弱环节而成立的QC小组,小组成员全部接受了全面质量(zhling)管理知识的培训,整体素质较高。第2页/共31页第二页,共32页。小组成员基本(jbn)(jbn)情况 小组名

2、称连铸工人QC小组成立日期2007年12月8日小组类型现场型指导专家孙风晓小组注册编号JG/SLG/10活动时间2008.12008.12姓 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小组职务主要负责工作贾延利男39中专高级技师组长提供技术经验支持赵登报男30本科工程师副组长主要组织实施郭卫国男33中专高级工组员协助组织实施陈元帅男27中专高级工组员具体现场实施窦林林男26大专高级工组员具体现场实施丁继柱男30大专高级工组员具体现场实施李士波男29本科高级工组员具体现场实施钟德武男28大专高级工组员具体现场实施朱传旭男34大专技师组员具体现场实施周洋男26本科高级工组员数据收集分析第3页/共31页第三页,共32页

3、。二、课题(kt)选定分厂要求分厂要求杜绝重大生产事故,减少非计划停机率车间现状车间现状课题选择课题选择2007年开浇漏钢2次,开浇上冒1次,引锭早脱1次,粘引锭头3次,影响生产24小时,造成240万元的经济损失。减少第一炉开浇时的各类生产事故减少第一炉开浇时的各类生产事故第4页/共31页第四页,共32页。三、现状(xinzhung)调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根据生产中经常发生的生产事故,小组(xioz)通过召开团队会议,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确定主攻方向和成员分工。 现状调查之一 开浇第一炉是事故(shg)控制的关键 在连铸生产中,开浇第一炉是事故多发,生产最不稳定的炉次,减少

4、开浇第一炉的生产事故,是保证连铸生产顺行稳定的关键。开浇前,首先用引锭头封堵好结晶器下口,中包内的钢水注入结晶器,冷却后与引锭头燕尾槽钩联,在拉矫辊的牵引下,凝固的铸坯随引锭向下移动,出扇形段后,引锭被脱去,和铸坯分离,步入正常的拉坯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发生开浇上冒、漏钢、引锭早脱或粘引锭头等恶性生产事故,造成设备损坏、卧坯和钢水大量回炉等,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第5页/共31页第五页,共32页。三、现状(xinzhung)调查结晶器和引锭头引锭头结晶器铜板(tngbn)第6页/共31页第六页,共32页。三、现状(xinzhung)调查现状调查(dio ch)之二 开浇第一炉事故统计及分析

5、2007年,三炼钢中薄板坯连铸机开浇第一炉共发生各类生产事故7次,其中(qzhng)开浇漏钢2次,开浇上冒1次,引锭早脱1次,粘引锭头3次,其中(qzhng)造成四次大的停机事故,共影响生产24小时,造成了24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减少开浇第一炉的生产事故,成为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第7页/共31页第七页,共32页。四、制定(zhdng)目标 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随着职工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和工艺参数的优化,本着(bn zhe)“自我加压、争创一流”的精神,我们设定这次活动的目标为开浇第一炉各类生产事故(shg)减半第8页/共31页第八页,共32页。五、制定(zhdng)活动进度表3月

6、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负责人课题选定赵登报现状调研周洋制动目标郭卫国制定计划陈元帅原因分析贾延利要因确认丁继柱制定对策窦林林实施对策钟德武效果检查贾延利措施巩固李士波 代表计划进度(jnd) 代表实际进度(jnd)第9页/共31页第九页,共32页。六、原因(yunyn)分析 小组成员在认真思考,全面分析、研究和现场调查基础(jch)上,通过团队深度会谈,利用头脑风暴法,把造成中薄板坯连铸机开浇第一炉发生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具体如下:第10页/共31页第十页,共32页。六、原因(yunyn)分析开浇第一炉事故原因开浇第一炉事故原因(yunyn)(yunyn)分析系统图分析系统图

7、操作方法开浇第一炉事故原因(yunyn)分析浸入式水口烘烤不良耐材引锭头尺寸不合格开浇大小流的控制燕尾槽太薄容易断裂封堵引锭的方式员工操作经验少出苗时间和拉速控制中包温度低容易垫棒间距太密,钢水难充满材料冷却弹簧设备操作人员第11页/共31页第十一页,共32页。六、原因(yunyn)分析通过分析,确定末端原因(yunyn)有以下8点:员工操作经验少燕尾槽太薄容易断裂中包温度低容易垫棒浸入式水口烘烤不良冷却弹簧开浇大小流的控制出苗时间和拉速控制封堵引锭方式第12页/共31页第十二页,共32页。七、确定(qudng)主要原因针对上述(shngsh)影响原因,小组召开会议,逐项进行分析确认,结果如下

8、表所示序号原因确认方法确认情况确认人是否要因1员工操作经验少现场调查开浇操作者工作5年以上赵登报否2燕尾槽太薄容易断裂现场调查2007年增加了燕尾槽厚度,统一了使用标准赵登报否3中包温度低容易垫棒现场调查垫棒导致塞棒关不住,容易造成开浇上冒事故 陈元帅是4浸入式水口烘烤不良现场调查浸入式水口烘烤不良容易造成水口炸裂,目前采用金火焰烘烤浸入式水口,温度达到900度以上窦林林否5冷却弹簧现场调查冷却弹簧间距过小,容易造成钢水填充不充分 窦林林是6开浇大小流的控制现场调查开浇钢流过小容易填充不充分,造成开浇早脱,开浇钢流过大,容易开浇漏钢或者粘引锭头 贾延利是7出苗时间和拉速控制现场调查出苗时间根据

9、操作经验可以满足要求,拉速一般使用自动提速,减少人为干扰 郭卫国否8封堵引锭的方式现场调查通过优化封堵引锭方式,可以减少开浇漏钢、引锭早脱和粘引锭头等 郭卫国是第13页/共31页第十三页,共32页。八、制定(zhdng)对策针对分析出的四个要因,小组成员经讨论后分别(fnbi)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如要因对策表所示序号要因对策措施完成时间负责人1中间包温度低容易垫棒 采用蓄热烘烤器 1、把原来使用的普通中间包烘烤器改进为蓄热式烘烤器,提高烘烤效果。2、增加大火烘烤时间,保证中包温度在1000度以上。3、提高中包第一炉钢水温度。4、加大开浇前检查中包力度,避免异物垫棒。 2008年6月陈元帅2冷却弹

10、簧间距 改进弹簧大小 由原来的一种弹簧改为2种直径的弹簧,直径为30mm、长度为60mm的大弹簧和直径为15mm、长度为40mm的小弹簧。 2008年6月窦林林3开浇钢流控制 合理控流 根据断面和钢水温度,采用实际塞棒开度控制钢流 2008年6月贾延利4封堵引锭方式优化封堵引锭方法1、塞纸绳方式优化 2、抹密封胶 3、多处增加垫板,规范铁粒铺设方式,防止开浇漏钢和粘引锭头 4、改进弹簧铺设方法,避免引锭头填充不充分 5、插入钢筋,增加连接强度 2008年6月赵登报郭卫国第14页/共31页第十四页,共32页。九、实施(shsh)对策实施(shsh)一:采用蓄热式烘烤器 1、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中包

11、烘烤由混合煤气置换成转炉煤气后,热值大大降低,中包温度达不到要求(yoqi),为了提高烘烤效果,把烘烤器都改为蓄热式烘烤器,提高了烘烤效果。 2、重新制定了中包烘烤工艺制度,适当延长了大火烘烤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增加到 小时。3、为了减少冷钢垫棒事故的发生,中包第一炉钢水出站温度比正常炉次提高10度。 4、加大开浇前检查中包力度,避免异物垫棒。 依据制定的对策,结合实际生产操作要求,2007年5、6月份,我们对以上四个方面的改进同时进行实施,具体改进过程如下。第15页/共31页第十五页,共32页。九、实施(shsh)对策实施(shsh)二:改进冷却弹簧 1、原来冷却弹簧只有一种,由于螺距太小

12、,阻挡钢水的填充,造成燕尾槽填充不完全,降低连接强度,造成引锭早脱。 2、通过(tnggu)分析论证,把原来的一种弹簧改为2种直径的弹簧,直径为30mm、长度为60mm的大弹簧和直径为15mm、长度为40mm的小弹簧,在燕尾槽内铺设小弹簧,在燕尾槽上铺大弹簧。 依据制定的对策,结合实际生产操作要求,2007年5、6月份,我们对以上四个方面的改进同时进行实施,具体改进过程如下。第16页/共31页第十六页,共32页。九、实施(shsh)对策实施(shsh)二:改进冷却弹簧改进(gijn)后的大小两种弹簧第17页/共31页第十七页,共32页。九、实施(shsh)对策实施三:合理(hl)控制钢流大小

13、原来控制钢流都是凭个人手感,没有统一的标准,经过讨论和实践(shjin)验证,根据不同的断面和钢水过热度计算塞棒的开度控制钢流最为合理,一般小于1200mm的断面,塞棒开度在6mm10mm范围,大于1200mm的断面,塞棒开度控制在9mm14mm范围。 依据制定的对策,结合实际生产操作要求,2007年5、6月份,我们对以上四个方面的改进同时进行实施,具体改进过程如下。第18页/共31页第十八页,共32页。九、实施(shsh)对策实施(shsh)四:优化引锭封堵方式 通过分析讨论,我们认为,优化引锭封堵方式,是减少事故的重中之重,所以在这方面做了更细致(xzh)的工作。1、塞纸绳方式优化:用铜钳

14、把纸绳严实地塞入引锭的缝隙,要求在浸入式水口附近要增加一层纸绳,并确保塞入的纸绳低于引锭平面。 依据制定的对策,结合实际生产操作要求,2007年5、6月份,我们对以上四个方面的改进同时进行实施,具体改进过程如下。第19页/共31页第十九页,共32页。九、实施(shsh)对策实施(shsh)四:优化引锭封堵方式纸绳塞纸绳 第20页/共31页第二十页,共32页。九、实施(shsh)对策实施(shsh)四:优化引锭封堵方式2、多处增加垫板,规范(gufn)铁粒铺设方式,防止开浇漏钢和粘引锭头:在浸入式水口的正中央铺设大垫板,在凹入的燕尾槽斜面处各铺设一个中垫板。然后在引锭的表面铺设铁粒,铁粒的厚度大

15、约为20mm,保持铁粒铺设均匀。第21页/共31页第二十一页,共32页。九、实施(shsh)对策实施(shsh)四:优化引锭封堵方式大垫板小垫板增加增加(zngji)(zngji)大小垫板大小垫板第22页/共31页第二十二页,共32页。九、实施(shsh)对策实施(shsh)四:优化引锭封堵方式均匀均匀(jnyn)(jnyn)铺撒铁粒铺撒铁粒第23页/共31页第二十三页,共32页。九、实施(shsh)对策实施(shsh)四:优化引锭封堵方式3、改进弹簧铺设方法,避免引锭头填充不充分:在燕尾槽里先横铺一排小弹簧,然后铺设竖立的一排弹簧,在引锭头上表面铺设大弹簧,铺设的弹簧平行结晶器大面铜板(tn

16、gbn)并且紧贴铜板(tngbn),总共铺设两层,在窄面要铺三层。4、插入钢筋,增加连接强度:在燕尾槽里面两边分别竖立插入一根直径为25mm,长260mm的钢筋做连接件,以增加连接强度,避免早脱。5、抹密封胶:把结晶器的四个角缝抹上密封胶,防止角缝挂钢。第24页/共31页第二十四页,共32页。九、实施(shsh)对策实施(shsh)四:优化引锭封堵方式封堵好的引锭封堵好的引锭插入(ch r)连接钢筋角部抹硅胶第25页/共31页第二十五页,共32页。十、效果(xiogu)检查7月10号开始(kish),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统计如下序号序号调查项目调查项目调查方法调查方法调查结果调查结果结论结论1

17、中包温度开浇前使用红外测量仪测量中包内的温度全部在1000度以上改造成功2燕尾槽填充切割燕尾槽接头,观察填充情况能够完全填充改造成功3铺设的铁粒熔化情况观察连接坯头残留铁粒均匀分布,防粘钢板熔化正常改造成功结论开浇第一炉防止事故措施实施成功开浇第一炉防止事故措施实施成功 通过以上措施(cush)的实施,2008年三炼钢两台中薄板连铸机开浇漏钢、开浇上冒、引锭早脱和粘引锭头等生产事故未再发生,实现了即定目标。第26页/共31页第二十六页,共32页。十一、效益(xioy)分析直接(zhji)经济效益 每次漏钢、上冒和早脱事故直接损失都在60万元左右,减少4次事故,可以(ky)减低生产成本240万元

18、。 间接经济效益 停机故障的减少,确保了连铸机生产的连续运行,为三炼钢整个生产系统的稳定顺行打下了良好基础,其间接效益是无法计算的。 第27页/共31页第二十七页,共32页。十二(sh r)、巩固措施为了巩固本次活动的成果(chnggu),大部分措施都已经纳入三炼钢连铸的工艺操作规范中,指导生产操作。 第28页/共31页第二十八页,共32页。十三、总结及下一步(y b)打算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本次活动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为连铸机稳定生产做出了贡献。小组成员在质量意识QC知识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时,组员们充分发扬民主、体现了高度的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下一步(y b),针对连铸生产中存在的其他问题,继续运用QC管理方法,逐步予以解决,减少连铸各类生产事故的发生。作。第29页/共31页第二十九页,共32页。第三(d sn)炼钢厂连铸车间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