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选择题(本题包括 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1. . (1分)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玉柄雕琢B.骨笛打孔C.彩陶烧制D.金简刻字2. (1分)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材料是有机合成材料。下列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合金B.塑料C.合成橡胶D.合成纤维3. (1分)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其化学式为()A . Na2CO3B . NaHCO3C. NaOHD. NaCl4. (1分)“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 )。NaClO中氯元素的化
2、合价为()A. - 1B. +1C. +5D. +75. (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木炭B.硫粉C.铁丝D.镁条6. (1分)古籍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指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反应得到铜,该反应为()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7. (1分)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8. (1分)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B.部分结冰的蒸储水属于混合物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点燃9. (
3、1分)黑火药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 3+3CX+N 2 T +3CO2 T。贝U X是()第5页(共19页)A. K2sB. K2SO3C. K2SO4D. K2s2O310. (1分)如图是 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KNO 3的溶解度大于 NaCl的溶解度B. t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30c时,30g NaCl力口入至ij 100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D.将40c时一定质量的 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0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11. (1 分)现有下列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f ; 2KC
4、1O3 2KC1+3O 2T;2NH4NO34H2O+2NO2T+O2f。其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A.B.C.D,12. (1分)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羊毛和涤纶:灼烧闻气味B.硫酸俊和氯化俊:加熟石灰研磨C.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D.氧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13. (1分)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14. (1分)现将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MgCl2粉末95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 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AgCl沉淀290g。则该MgCl 2粉末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A . NaClB. CaCl2C. AlCl
5、3D. KCl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 (2分)空气中含量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16. (2分)大米、面粉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淀粉的化学式为 填“C2H5OH”“C6H12O6”或(C6H10O5) n;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尿素 CO (NH) 2属于 (填“氮肥” “磷肥”或“钾肥”)。17. (3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是该反 应的微观示意图,则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有 ;从微观 角度看,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18. (3分)实验室除去粗食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实验步骤有溶解、 、蒸发;除
6、去粗食盐水中的杂质 CaCl2、MgCl2、Na2SO4可依次加入过量 NaOH、Na2CO3 溶液,分离出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其作用是 。19. (3分)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1)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 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某有机物与N2O4反应释放能量,可以作高能能源。该有机物18g与一定质量的N2O4 恰好完全反应,可以生成 26.4g CO2、21.6g H2O和25.2g N2,实验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60,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20. (3分)A、B、C、D、E均含同一
7、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A为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显+3价,且其质量分数为 70%; B为单质;E为难溶T碱;A - B是工业制取B的主要原 理。A的化学式为 ; D-E的化学方程式为 ; C与B可发生化合 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 4个小题,共10分)21. (2分)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2)加压时,3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 20L的钢瓶中。22. (2分)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1)请写出滴加过氧化氢溶
8、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用80c的水加热Y形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3. (3分)实验室选用下列仪器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1)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o(2)完成该实验,如图中有一种仪器不必用到,请写出该仪器的名称(3)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对结果会造成什么影响?24. (3分)从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可以回收银和铜,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第 7页(共 19页)(1)请写出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2)步骤n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的作用是什么?(3)步骤出中,若溶液乙的质量大于溶液甲,确定 M后写出发生反应的化
9、学方程式。四、综合应用题(共 10分)25. (10分)碳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1)请将如图虚线框内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补画完整。(2)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填字母代号)。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两种物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c.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d.两种物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铁架台等略去)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探究CO2的性质。裁斗干姆紫色 石落轼贼摊就餐洞灌紫色 石鑫试蛾A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反应停止的原理 。B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4)制取CO2后的酸性废液需处理后再排放,除去CO2常采用碱液吸收法。检验某废液是否呈酸性,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或用品)是 。为探究足量NaOH溶液吸收CO2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Ca (OH) 2溶液,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酗:溶液。若溶液变红,溶质为Na2CO3和NaOH。请指出该方案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5)某温室大棚需用到 440L CO 2 (按标准状计算,CO2密度为1.964g/L),用足量盐酸 与含CaCO3 80%的石灰石反应制取,需要这种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1、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1. (1分)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玉柄雕琢B.骨笛打孔C.彩陶烧制D.金简刻字解析:A、玉柄雕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骨笛打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彩陶烧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 、金简刻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C 。2. ( 1 分) 日常生活中, 用得最多的材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下列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合金B.塑料C.合成橡胶D.合成纤维解析: A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有机合成材料,故A 正确;B 、塑料属于有机合
12、成材料,故B 错误;C 、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C 错误;D 、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 错误。故选: A 。3. ( 1 分)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其化学式为( )ANa2CO3B NaHCO 3C NaOHD NaCl解析: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A 。4. ( 1 分) “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 NaClO ) 。 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1B. +1C. +5D. +7解析: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
13、和为零,可得:(+1) +x+ (- 2) =0,则x=+1价。故选: B 。5. ( 1 分)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木炭B.硫粉C.铁丝D.镁条解析: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没有刺激性气味, 故 A 错误;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故B 正确;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固体,故C 错误;D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氧化镁固体,故D 错误。故选: B 。6. ( 1 分)古籍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指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反应得到铜,该反应为(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
14、应C.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解析: 铁与铜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铜和铁的化合物,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oB.D.7. (1分)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
15、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8. (1分)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B.部分结冰的蒸储水属于混合物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解析: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到总水量的3%,所以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故 A错;B、结冰的蒸储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B错;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 C错;D、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故 D正确。故选:D。点燃9. ( 1分)黑火药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 3+3C X+N 2
16、T +3CO2 T。贝U X是()A. K2sB. K2SO3C. K2SO4D. K2s2O3解析:反应物中有1个硫原子、2个钾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3个碳原子,生成物中有2个氮原子、3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所以X是K2S,故选:Ao10. (1分)如图是 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KNO 3的溶解度大于 NaCl的溶解度B. t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30c时,30g NaCl力口入至ij 100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D.将40c时一定质量的 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0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解析:A、在比较物
17、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也不能确定, 故A错误;B、tC时,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所以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等,故B正确;C、3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0g,所以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可得到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D、将40c时一定质量的 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0C,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该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减少,故D错误。故选:B。?11. (1 分)现有下列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f ; 2KClO3一 2KCl+3O 2T;2NH4NO34H2O+2NO2T+O2f。其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
18、)A.B.C.D,解析:高镒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镒酸钾和二氧化镒两种固体,同时生成氧气, 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固体和氧气,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硝酸俊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二氧化氮气体和氧气,得到气体是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物,不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故选:A。12. (1分)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羊毛和涤纶:灼烧闻气味B.硫酸俊和氯化俊:加熟石灰研磨C.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D.氧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解析:A、羊毛纤维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灼烧产生特殊气味,可以鉴别,故不 符合题意。不能B、硫
19、酸俊和氯化俊均属于钱态氮肥,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均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鉴别,故符合题意。C、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由于黄铜硬度大,所以有明显划痕的是纯铜,而无明显现象的 是黄铜,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13. (1分)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解析:A、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 1,故选项图象错误。B、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C、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
20、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液质 量减少,故选项图象错误。D、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稀盐酸消耗完,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沉 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正确。故选:D。14. (1分)现将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MgCl2粉末95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 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AgCl沉淀290g。则该MgCl 2粉末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A. NaClB. CaCl2C. AlCl 3D. KCl第15页(共19页)71C1的含量为 一 0.75o95
21、A、氯化钠中C1的含量为:B、氯化钙中C1的含量为:C、氯化铝中C1的含量为:35.5-0.61,小于氯化镁中C158.5的含量,故A错误;35.5 X20.64,小于氯化镁中11135.5 X3133.50.80,大于氯化镁中C1的含量,故B错误;C1的含量,故C正确;解析:若考虑极限情况,即氯化镁中不含杂质,则95g可生成AgC1287g,现生成AgC1290g ,说明杂质是含氯量大于 MgC12中含氯量的物质,氯化镁中35.5D、氯化钾中Cl的含量为:74y -0.48,小于氯化镁中 Cl的含量,故 D错误;故选:Co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 (2分)空
22、气中含量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解析:空气中含量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氮气,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常用作保护气,利用的氮气的性质是不活泼性;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或 0)。故答案为:氮气(或 N2);氧(或0)。16. (2分)大米、面粉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淀粉的化学式为 填 “C2H50H” “C6H1206”或(C6H1005) n;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尿素 C0 (NH) 2属于 (填“氮肥” “磷肥”或“钾肥”)。解析:大米、面粉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05) no尿素CO (NH) 2中含营养素氮兀素, 属于
23、氮肥。17. (3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是该反 应的微观示意图,则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有 ;从微观角度看,该化 学反应的实质是 。&解析:氢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Na0H+HCl =NaCl+H20;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前后没有改变的是钠离子与氯离子;微 观示意图可以看出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其他离子没有变化;故答案为:NaOH+HCl =NaCl+H20; Na+、Cl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18. (3分)实验室除去粗食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实验步骤有溶解、 、蒸发;除去粗 食盐水中的
24、杂质 CaCl2、MgCl2、Na2SO4可依次加入过量 NaOH、Na2CO3溶 液,分离出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其作用是 。解析:实验室除去粗食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实验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从海水中得到的粗盐中含 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可以用试剂BaCl2溶液除去钢离子、用Na2CO3溶液除去钢离子、用 NaOH除去镁离子、用 HCl除去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 子,除杂时,应该先用氯化钢或氢氧化钠处于硫酸根离子或镁离子,加入这两种物质后 再加入碳酸钠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钢离子,过量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用稀盐酸除去,所以除去粗食盐水中的杂质CaCl2、MgCl2、Na2
25、SO4可依次加入过量 NaOH、氯化银溶液、Na2CO3溶液,分离出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作用是: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 化钠和碳酸钠。故答案为:过滤;氯化钢溶液;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19. (3分)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1)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 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某有机物与N2O4反应释放能量,可以作高能能源。该有机物18g与一定质量的N2O4 恰好完全反应,可以生成 26.4g CO2、21.6g H2O和25.2g N2,实验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60,则该有机物的
26、化学式为 。点燃解析:(1)氢气燃烧生成水,方程式为:2H2+O22H20;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点燃和氢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f ;故填:2H2+022H20; Zn+H2SO4 =ZnSO4+H2 f ;(2)根据质量守恒等量可知,参与反应的N2O4的质量为26.4g+21.6g+25.2g - 18g = 55.2g,则N2O4中氮元素的质量为55.2g X 98 X100%= 16.8g、氧元素质量为55.2g - 16.8g = 38.4g; 9212生成物一氧化碳中碳兀素的质量为26.4g X42 X100% = 7.2g、氧元素质量为 26.4g- 7
27、.2g=19.2g;生成物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1.6gX;2 X100%=2.4g氧元素的质量为 21.6g-182.4g = 19.2g;生成物N2的质量为25.2g;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物N2O4中氮元素质量为16.8g小于生成物N2的质量25.2g,说明有机物中含有氮元素质量为25.2g-16.8g = 8.4g;反应物 N2O4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8.4g ,生成物中氧元素的总质量为19.2g+19.2g = 38.4g,质量相等,说明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反应前N2O4中不含氢元素,反应后生成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4g,说明有机物中含有 2.4g的氢元素;反应物N2O4不含碳
28、元素,反应后生成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7.2g,说明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7.2g;所第13页(共19页)以有机物中含有碳、氢、氮三种元素,且三种元素的质量一次为7.2g、2.4g、8.4g,则该 7.2?2.4? 8.4?有机物中碳、氢、氮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1: 4: 1,又由于该有机物1211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可求出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H8N2,故填:C2H8N2。20. (3分)A、B、C、D、E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A为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显+3价,且其质量分数为 70%; B为单质;E为难溶T碱;
29、A - B是工业制取B的主要原 理。A的化学式为 ; D-E的化学方程式为 ; C与 B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款F.敢©-©解析:A为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显 +3价,且其质量分数为 70%,设金属为R,相对原 子质量为x,则化学式为R2O3,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 X100%=70%,2?+16 X3解得x=56,所以金属元素为铁元素,A、B、C、D、E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B为单质,则B为铁;A-B是工业制取B的主要原理,所以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和 氧化铁;A与盐酸反应得 C,则C为氯化铁;B与盐酸反应得 D,则D
30、为氯化亚铁;E 为难溶性碱,D可以生成 巳则E为氢氧化亚铁,代入验证,符合题意;所以A为F&O3, D-E的反应是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FeCl2+2NaOH =Fe (OH) 2 J +2NaCl ; C与B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D,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FeCl33FeCl 2。故答案为:Fe2O3; FeCl2+2NaOH = Fe (OH) 2j+2NaCl; Fe+2FeCl»3FeCl2。二、简答题(本题包括 4个小题,共10分)21. (2分)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1)湿衣服在太阳下
31、晾晒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2)加压时,3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 20L的钢瓶中。解析:(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 子运动越快;(2)加压时,3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 2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是有间隔的,压强 增大分子间隔变小。答:(1)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2)气体分子间有较大的间隔,加压能使分子间隔变小。22. (2分)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1)请写出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用80c的水加热Y形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解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
32、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T。?故答案为:2H2O22H2O+O 2 T。(2)80C的水加热Y形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故答案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23. (3分)实验室选用下列仪器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1)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2)完成该实验,如图中有一种仪器不必用到,请写出该仪器的名称(3)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对结果会造成什么影响? 解析:(1)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0gx 6% = 3g。(2)由配制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操作可知,如图中有一种仪器不必用到,该仪器的名称是漏斗。
33、(3)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实际量取的水偏少,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答案为:(1) 3.0g;(2)漏斗;(3)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24. (3分)从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可以回收银和铜,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1)请写出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2)步骤n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的作用是什么?(3)步骤出中,若溶液乙的质量大于溶液甲,确定M后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 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铜、银与硫酸不反应,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铝与硫酸 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34、化学方程式分别为Mg+H 2SO4 MgSO4+H2f、2Al+3H 2SO4-Al 2 (SO4) 3+3H2T。(2)步骤I反应后固体为铜和银,在固体中加入硝酸银,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所以加入硝酸银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固体这的铜单质。(3)根据步骤出中生成铜,则是 M与硝酸铜反应,M排在铜的前面,若溶液乙的质量 大于溶液甲,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金属 M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铜,则 N可以为锌,锌与硝 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Zn+Cu (NO3) 2 Zn (NO3)2+Cu。故答案为:(1) Mg+H2SO4 MgSO4+H2T (2Al+3H 2SO4 Al2(SO4) 3+3H2 f
35、 )(2)除去固体这的铜单质(3) Zn+Cu (NO3) 2Zn (NO3) 2+Cu。四、综合应用题(共 10分)25. (10分)碳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1)请将如图虚线框内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补画完整。第19页(共19页)(2)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填字母代号)。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两种物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c.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d.两种物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铁架台等略去)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探究CO2的性质。«乳液足蒋制B蕾色A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反应停止的原理B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4)制取CO2后的酸性废液需处理后再排放,除去CO2常采用碱液吸收法。检验某废液是否呈酸性,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或用品)是 。为探究足量NaOH溶液吸收CO2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Ca (OH) 2溶液,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酗:溶液。若溶液变红,溶质为Na2CO3和NaOH。请指出该方案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5)某温室大棚需用到 440L CO 2 (按标准状计算,CO2密度为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数字化城市行业发展预测及前景调研研究报告
- 春季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病理生理学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验光员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 化工生产技术习题+答案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航空物流运输中的跨境电商物流解决方案考核试卷
- 绢丝在化妆品领域的创新研发与应用实践考核试卷
- 功夫茶泡茶技巧
- 中班教育随笔大全《如何对待调皮的学生》
- CPK计算表格EXCEL模板
- 消防安全知识课件PPT(72张)
- 完整版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计算书
-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课堂PPT)
-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倾倒式
- 煤矿测量技术管理系统规定
- 云南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 南外加试卷精华.doc
- 前牙预备基本原则.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