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西班牙语的外来词及理据性对比研究_第1页
汉语与西班牙语的外来词及理据性对比研究_第2页
汉语与西班牙语的外来词及理据性对比研究_第3页
汉语与西班牙语的外来词及理据性对比研究_第4页
汉语与西班牙语的外来词及理据性对比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语与西班牙语的外来词及理据性对比研究摘  要外来词是汉语和西班牙语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两者在其各自的发展历程中均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本文通过分析汉语和西班牙语中的外来词,来比较两种语言在理据性上的异同,并希望借助这一研究帮助我们加深对西语词义的理解,加强对西语语音学、语义学和词汇学的历时性研究,让我们在跨文化交流时更加有效地使用语言符号。关键词汉语    西班牙语    外来词    理据性作者简介 周颖,女,上海电机学院西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西班牙语教学及相关研究工作。古往今来,任何一门语言的

2、发展都不是孤立静止的。在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中,语言也在不断变化。当某一种语言无法表示另一语言文化中的对象,即出现了词汇空缺时,人们就将另一语言中的概念移植过来,由此产生了外来词。 汉语和西班牙语均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也都不断地吸收着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语言词汇。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自语言的特点,两者呈现出了不同的吸收和同化方式。本文将对此进行比较,并从语言的理据性上做进一步地分析。一 、汉语外来词概述(一) 汉语外来词的发展概况  汉语中最早的外来词可追溯到3300年前的盘庚迁殷时期。到了汉朝,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对外交往的加强,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开辟,来自西域的外来词大

3、大增加。例如:来自梵语的“狻猊”;来自古大宛语的“葡萄”;来自古伊兰语的“狮子”。这些词多是采用音译的方式借用过来。汉语吸收外来词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唐朝。“佛”、“僧”、“禅”、“魔”等佛教用语都是从那时传入中原。此外,还有一些词已被汉语同化为构词时的高频词素。如“念书”的“念”、“缘分”的“缘”等。明末清初之际,西学东渐,代表着西方文明的外来词汇陆续出现:如“铁路”、“齿轮”、“自来火”等。清朝晚期,两次鸦片战争的落败激发了时人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决心。大量的科学和文化新词被介绍到中国。如“沙发”、“卡路里”、“苏打”等。而十九世纪末对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促使许多有识之士踏上了赴日留学之路。他们

4、带回了一批日源外来词:“干部”、“特权”、“特务”等。        二十世纪上半叶起,随着前苏联革命的热潮传入中国,以及五十年代“以俄为师”政策的实行,俄语外来词集中涌现:“布拉吉”、“喀秋莎”、“的确良”等。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打开了国门,积极地融入国际社会,国外的新思想、新科技如潮水般涌入。因此,指称这些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词随处可见,如:“可口可乐”、“互联网”、“超市”等。其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占据了主导地位。 至此,我们可以说汉语外来词是汉民族对外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   

5、     (二) 汉语对外来词的引入方式        1、音译 音译方式可分为两种:        (1)纯音译:即用汉语中与原词发音类似的词进行表达。这类词进入汉语后已看不到原词语的内部形式。如:“laser”翻译成“镭射”后已经无法窥见原义,即“光量子放大器”。        (2)谐意音译:利用汉语与外语中的原词相近的音节,尽可能带有与原义

6、相关的词,使人能从字形或字义上进行揣度。比如“托福”(TOEFL英语作为外国语的考试)、“香波”(shampoo洗发剂)等等。        2 、音译加表意词素 前半部按原词发音进行转写,后半部根据事物的种类加上表意的类名。如:艾滋病,译自英语的“AIDS”;厄尔尼诺现象,译自西班牙语的“El Niño”等。        3、半音译半意译 即将原词中的一部分按读音转写,另一部分采用意译。如“miniskirt”(迷你裙)保留了音译的“mini

7、”,意译了“skirt”。 4 、仿译 将原词的组成部分分别按语义写成汉字,然后照汉语的构词法合成新词。如:ivorytower(象牙塔),supermarket(超市),around-table conference(圆桌会议)。5 、意译 根据原词的内涵,在汉语中找到相应的语素进行语义组合。如robot(机器人),flyingsaucer(飞碟),e-mail(电子邮件)等。6、 字母词 此类外来词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1)字母加汉语词素,如“AA制”,“IC卡”;2)纯字母缩略词,如CNN,VCD等;3)字母加数字,如Windows2000,Iphone4等。  

8、60;     二、 西班牙语外来词概述        (一) 西班牙语外来词的发展概况        西班牙语从诞生那天起就不是一门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土生土长的语言。公元前218年,罗马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带来了拉丁语。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瓦解,拉丁语逐渐分化。通俗拉丁语演变为罗曼语族的各种语言。西班牙语便是其中之一。        公元5世纪-8世

9、纪,西哥特人统治了伊比利亚半岛。他们留下了诸如jabón, guerra,guarder,dardo等词汇。        随后到来的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统治了约八百年。长时间的多民族共处使得我们今天仍旧可以找到不少源自阿拉伯语的词汇:acequia,aljibe,almohada等。       在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的意大利词汇进入西班牙语,丰富了西班牙的艺术世界,如:glorieta,novela,viola等。   &

10、#160;     自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随着西班牙人的殖民版图不断扩大,美洲特有的新鲜事物的名称跟随着远洋船队回到了西班牙,如patata,guano,chocolate等等。        18世纪,法国对西班牙的影响不断增强。如源自法语的coraje,chef,chalet等已是现代西语中的常用词。法语还是英语词汇进入西语的桥梁,“二战”前大部分来自英语的外来词都是通过法语再转输到西语,如autostop,dancing,parking等。  &#

11、160;     毫无疑问,西语外来词的最大来源是英语。从16世纪开始,英语随着英国军队和贸易船只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一种重要的通用语。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入。        (二) 西班牙语对外来词的引入方式        1、 全盘借用 即对外来词在形态上全盘接收,并尽量保持原词的发音。如:merchandising, target, blog等。   

12、     2 、语音转写 a 根据原词的发音,用西语中类似发音的字母拼写新词,此类词与原词在形态上差异较大。如:güisqui <whiskey, disquete<diskette, ordenador <ordinateur。        (1)基本保持原有外来词的形态,通过添加重音符号,增减或改变字母的方式,对不符合西语发音和书写规则的外来词进行同化。如cóctel, chalé, champú等。  

13、;      3、 添加前缀或后缀 西语是屈折语,其词缀具有语法功能。可通过添加前缀和后缀,使原词西语化。如在名词后加上-ear,-ar使之动词化,如:boicotear, compactar, direccionar。        4、仿译 将原词的组成部分一一翻译成西语,然后照西语的构词法把它合成新词 jardín de infancia<kindergarten, copia de trabajo<work print。  &

14、#160;     5、 意译 用西语中已经存在的词汇解释或翻译外语中的新词。如英语的remake成为了nueva versión。        6、缩略语 大多来自英语。比如:FBI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modem (modulator-demodulator)。        三、从语言的理据性看汉语和西班牙语对中外来词的译介过程  

15、;      词的理据是指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在人类语言形成之初,语言符号和客体的联系是任意的。但随着语言集团的发展,在每一种语言的内部,产生了理据性。也就是说,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两者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英国语言学家乌尔曼把词的理据分为三类:语音理据、形态理据和语义理据。语音理据即拟声理据;形态理据是指一个词的词义可以通过分析其形态获得;语义理据是指在原有语素意义基础上通过引申、比喻等手段产生新义。许余龙从汉字书写形式与词义联系的角度,提出了另外一种类型:汉字的文字理据,即从汉字的

16、书写形式上推断其含义。        汉语和西班牙语这两种语言有着相似的理据机制,但理据类型和程度的不同是形成两者差异的根源之一。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它们在引进外来词时的译介和同化过程中。在此,我们将从语义理据、形态理据和文字理据这三方面分析两者在理据性上的差异。        (一)文字理据         汉语作为表意文字,具有很强的文字理据,其表意功能可以通过部首体现出来,即

17、单个汉字也具有理据性。比如音译外来词“苜蓿”、“葡萄”从草字头,“柠檬”从木字旁,“咖啡”从口字旁。从这些词形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与其所指存在着关联。而西语是表音文字,引入的外来词也大多源自印欧语系,因此它在对待外来词时,往往对原词全盘吸收或稍加改变。例如外来词café,光从形态上我们无法看出这是一种可入口的饮料。        (二)语义理据         如:英语里的“TOFEL”被翻译成了托福,这会使人产生因考试成功而带来好运的想法。盖世太保

18、一词来自德语“Gestapo”,指的是德国纳粹在二战时期建立的秘密纳粹组织。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太保”一般都是指不做好事的恶人,而“盖世”又有不可一世的意思。那么“盖世太保”一词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而在西班牙语中“TOFEL”和“Gestapo”都是照搬原词,无法产生“望文生义”的效果。        (三)形态理据         古代汉语词缀少,比较缺乏形态理据。现代汉语先后受到日语和英语构词方式的影响,模仿词素生成法,通过添

19、加前后缀,增加汉语的词素,扩充词量。例如:英语的“show”“”bar“引入后成为“秀”、“吧”等构词后缀,产生了诸如“模仿秀”、“迪吧”等新词;从“多”(来自multi-,poly-)衍生出“多元论”、“多细胞”等。        西语的词缀具有形态理据,常常通过在外来词上添加词缀构建新词。因此从词形上我们即可判定新词的词性并猜测其词义。如英语词根windsurf +西语后缀ista = windsurfista, 法语词根croissant +西语后缀ería = croissantería。 从-i

20、sta和-ería这两个后缀上,我们即可知晓第一个词与某种职业有关,而第二个词指向的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地点。        无论是汉语还是西班牙语在吸收外来词时都经历了引进和同化两个过程。在外来词引入的初期,这两种语言多以语音契合为出发点,表现出极强的语音理据。在外来词的吸收同化过程中,西班牙语因与外来原词多同属印欧语系,所以更注重语形的契合,或囫囵吞枣式地进行吸纳,或通过不断调整书写形式,使外来词符合西班牙语的发音规则。可见西班牙语在此时表现出更强的形态理据。与此相对,尽管现代汉语的形态理据较古代汉语有所增强,但是

21、相比西班牙语则要弱些。汉语在同化外来词的过程中更注重形义结合,是赋予外来词语义理据以及文字理据的过程。其中文字理据则是汉语这一象形文字所特有的理据特点。        词的理据是一种与社会文化和历史有着密切联系的语言现象。分析、比较汉语和西班牙语中外来词的理据性可以帮助西语学习者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加强对西语语音学、语义学和词汇学的历时性研究,让我们在跨文化交流时更加有效地使用语言符号。主要参考文献: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刘哲.谈“理据”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0:65-67.3.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王力.汉语词汇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5.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6.Lorenzo, Emilio (1996):Anglicismos hispánicos,Madrid,GredosGómez Capuz,Juan (2004):Préstamos del español,Madrid,Arco Libros(2005):La inmig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