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_第1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目标:1. 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2.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 的思想情绪。3. 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教学重点: 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难点: 剖析苏轼,体悟旷达情怀,提升人文素养。教学过程:一、探讨诗中人物周公瑾的形象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年七月,是苏轼遭贬谪后游历赤壁矶时的所思所感。其览眼前之景,思及古人之情, 又转而借古述情,以旷达之心辩证历史和人生。课前通过任务包导引学生对该词多次诵读,课堂则以问为导,从临古迹、写古事、怀古人的角度切入,共

2、同琢磨周公瑾的形象。周公瑾即周瑜,苏轼避其名而尊称其字,显示出对于周瑜的景仰与艳羡。此时让学生重点赏读词的下阕,为周公瑾作评。师:周瑜部分词句已读了数遍,谁能再读一次, 这次要求让听众感受到苏轼对周瑜的景仰。(生诵读)师:诵读间,我听出了苏轼对周瑜的才能确实比较崇拜,不过到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语速应该如何?语气又当如何?生 1:老师,“樯橹” 一词写出了敌军的强大, 但即便如此, 周瑜依然能在谈笑间击败敌军,这突显了周瑜的军事才能,但也能感觉到这里苏东坡羡慕的不仅是周瑜的才能。师:还有什么呢?生 2:还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自信、潇洒、从容的风度。师:这分析可真不简单呐!那此处

3、应该怎么读?生 3:因为才高而取胜从容,所以我觉得这里可以读得轻易些、潇洒些,语速应较快, 而语气要读出果敢与飘逸,尤其“灰飞烟灭”处字字可顿,折射敌军之强、取胜之速。师:字字可顿的节奏会让词句更有重点。所谓诵读,先正音,后解疑,再言情。我们再看一处,形容周瑜“羽扇纶巾”生 4:(抢答)风度儒雅,胆略过人。师:“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是在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周瑜形象呢?生 5:英俊才高,少年英雄。师:那这里如果用诸葛亮更换周瑜来写,如何?生 6:不行,小乔并不是诸葛亮的夫人,这里的小乔是与英雄相衬的。生 7:诸葛亮虽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但仅为谋士,难以当“雄”。师:看来大家分析得真的很仔细。 诸葛

4、亮虽然是好谋士, 但却如鲁迅所评 “多智而近妖” , 儒雅过人而雄志稍缺。 苏轼所期望的榜样, 并非以谋辅政的诸葛亮, 而是要像周公瑾一般既有英雄视野,又有英雄气概,还要有英雄的才能。如此, 我们便能够理解为何承载着多少名人足迹的赤壁矶上, 苏轼单单怀念周瑜,且毫不吝啬夸饰之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词人是在句句夸赞周瑜, 但对比其现实处境, 他也是在处处在写自己的情怀。很多怀古抒情的诗词,都用了这样的写法。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以“大江东去”的豁然视野开头,为全词奠定了雄浑豁达的基调, 而苏轼又将所有笔墨都围绕周瑜这个典型人物来写, 因此深入了解周瑜形象, 不仅是对怀想对象的剖析, 更

5、是对苏轼本人思想的一次窥探。 故而抓住主要人物进行剖析, 便能谙合“课眼”,让词作的情感脉络渐渐清晰。二、探讨诗中地点赤壁矶的特点赤壁矶在本词中有着较为多元的作用,一方面是苏轼览景生情的触发场地,另一方面又是链接苏轼思想与周瑜功绩的桥梁。赤壁自古是兵家对垒之地,这里景色壮阔、气势雄浑,是英雄诞生的地方。词人写赤壁,围绕赤壁写景、写情怀,本来就是怀古说今的情感基础。因而在教学时,教师最好能够引入赤壁之景,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受苏轼的别样情怀。 师:(多媒体出示“黄州赤壁”视频)我们来看看当今的赤壁之景。看间或陡起的小土丘,还有平静的江水,狭窄的两山,怎么也找不到词中所咏叹的“大江东去,浪淘尽”的磅

6、礴痕迹啊。生 1:词中所写确实气势雄浑,难道是以虚构之景来表达真实之情?师:是啊,实际上词人是在“以壮景抒豪情”。此外,历史上周瑜迎娶小乔和赤壁之战在时间上相去甚远,而词中把“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联系在一起,这是为什么?生 2:老师, 我查到的资料也是到了赤壁之战时,小乔嫁与周瑜已经有十年,并不是“初嫁”之时。 我觉得这里词人的意思是说周瑜赤壁之战建功立业时还很年轻,正是刚结婚的年龄,是为了对比自己的年过半百而壮志未酬。生 3:我觉得赤壁之战无疑是周瑜军事才能的体现,是其事业发展的巅峰,而一代美人“小乔初嫁了”之时,周瑜正处在“人生得意四事之首”洞房花烛夜。联系

7、起来就是,爱情事业双丰收呗!生 4:对,苏轼是想说赤壁之战时的周瑜正值英雄得志之时,这是苏轼极度向往的。师:确实是,大家的分析很深入。确实,那时的周瑜是词人追比的英雄,不过苏轼其实也透露了自己清楚赤壁并非古战场。能找出来吗?生 3:“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其余学生发出“哦”声)师:来,老师为此总结了“三假三真”,一起来读一下。 (多媒体展示) 生:(齐读)假江山、假赤壁、假历史;真英雄、真功业、真性情。师:江山越加雄健,功业越加不凡;赤壁越加古韵,性情越加真挚;周瑜越加得意,苏轼越加倾慕;也可以这样说,虚构的词境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赤壁所在地在历史上争议很大。一方面利用赤壁是否古战场

8、的争议来探讨词人虚构的初衷所在,另一方面利用赤壁之战与周瑜新婚是否同时的争议来理解词人对完美英雄周瑜的羡慕与追比之心, 这样的教学互动才是能够开拓学生视野与思维,析出词人情感与语言的本真教育。三、探讨诗中情怀作者的思想在了解词作大意的基础上,教师要紧抓课眼, 找到理解词人深层情感的钥匙,以深入感知词人寄寓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师:诗词有景、有境、有情,这首大气磅礴的词作,我们已读过数次,有一处还需大家再加以辩解。下阕中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的“多情”是怎样的多情呢? 生 1:功名情,苏轼渴望在年已半百之时再有机会建立功业。生 2:唯美爱情,能够赢得美人心,抱得美人归,家庭如意。生 3:

9、君臣情,能够得到君主赏识,有实现抱负的机会。师:苏轼之所以在文学上取得成就,一方面是由于其确实拿捏住了文字的组合艺术,但更重要的是他能够用情至深、至真。这里的“多情”就是家国情怀,即时刻准备建功立业、扬名立万。不过,可以试想一下,这里苏轼为何不将被曹操称赞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作为追比的英雄呢?生 4:曹操能够欣赏的人,必然有经天纬地之才。师:那苏轼为何不选择孙权为写作对象?生 5:我觉得词人选择周瑜另有深意,即周瑜同苏轼一样是人臣,那么苏轼所期待的建功立业,必然是与周瑜的功业有相似之处。师:由此可见, 苏轼遭贬谪的境遇是其无法实现抱负的最大障碍,故而词人渴望以周瑜 为榜样, 能够于老暮之

10、时得偿所愿。 苏轼曾在其 南康望湖亭 诗作中直言,“许国心犹在” , 也可见词人始终将报国作为最高的人生理想。尤其还是“早生华发” ,更令人听了心情凝重。师:下面让我们阐释一下“可笑”如何?(生面面相觑,教师多媒体出示句子,要求填空)生 1:结发之妻早早别我,可能此生再也难得如此圆满之爱情了,多么可笑! 生 2:忠诚所事君主贬我,可能此生再也难获建功立业之机会了,多么可笑! 生 3:华发早生困境难移,可能此生再也难偿忠君报国之梦想了,多么可笑!师:是啊,在苏轼看来,他失去了成为英雄的几乎所有条件,爱情梦、功业梦、家国梦都在现实面前变得支离破碎,确实可笑,这是词人宽解失意的自嘲。那么,苏轼遭遇到这样的人生失意,有没有就此沉沦呢?生:(齐说)没有沉沦。师: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呢?生 4:苏轼末句说“人生如梦” ,一句话稀释了所有的不如意,在词人看来,梦很不真实,人应该看淡“失意” ,才能心有满足、或有得意。师:在苏轼眼里, 个人的大起大落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即便志得意满的周瑜不也成为历史了吗?而大江东去淘尽的英雄,又何止周瑜一人?人生如梦,谁的人生不经历悲欢离合?人生总有失意处, 无论是在短松冈, 还是在赤壁矶, 当苏轼将一切失意斟满酒杯洒向江中之时, 也是为我们的人生做了一把量尺,可以说, 苏轼用佛道思想为我们超越现实的不如意上了一课。苏轼的情感与主题表达是念奴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