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酚知识点_第1页
醇、酚知识点_第2页
醇、酚知识点_第3页
醇、酚知识点_第4页
醇、酚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醇、酚知识点、醇醇即是燃分子中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不包括某些化合物的烯 醇式)。羟基-OH是醇的官能团。根据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三 元醇和多元醇。根据分子中羟基所连煌基的类型不同,可分为饱和醇、不饱和醇、脂环醇、 芳香醇等。根据羟基所连碳原子的不同类型,可分为伯、仲、叔醇。1、醇的分类(1)按羟基数目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且羟基个数不限,但不存在1个C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不稳定。)(2)按羟基连接类别分为脂肪醇、芳香醇。(3)按连接链煌基类别分为饱和醇、不饱和醇(不饱和醇中羟基连在不饱和碳上不稳定, 易转化为

2、谈基)。饱和一元醇的通式: CnH2n+iOH或CnH2n+2。R OH2、醇的物理性质(1) nw 3,无色液体、与水任意比互溶;4wnwil,无色油状液体,部分溶于水n>12,无色蜡状固体,不溶于水。(2)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3)碳原子数越多,溶解度越小。(4)羟基数目增多,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增多增强,醇的沸点越高。如乙二醇的沸点高于乙醇,1, 2, 3一丙三醇的沸点高于 1, 2一丙二醇,1, 2一丙二醇的沸点高于 1丙醇。 甲醇、乙醇、丙醇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这是因为甲醇、乙醇、丙醇与水形成了氢键。乙醇一、乙醇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0结构式为H H结构简式

3、为 CH3CH2OH 或 C2H50HHCC-0H分子比例模型J 二、一0H与0H-的区别与联系HH三、物理性质羟基(一0H)氢氧卞( 0H -)电子式电性电中性带负电的阴离子存在形式不能独立存在能独立存在与溶液或离子化合物中稳定性不稳定,能与Na等发生反应较稳定,即使与Fe3 +等发生反应, 也是整体参与的,0H 并未遭破坏.相同点组成兀素相同乙醇俗称酒精,是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易挥发的液体,密度比水小,熔点-117.3C,沸点78.5C,比相应的乙烷、乙烯、 乙快高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分子中存在极性官能团羟基 (0H)。密度0.7893g/cm3,能与水及大多数有机溶剂以任意比混溶。工业酒

4、精含乙醇约 95%。含乙酉I达99.5%以上的酒精称无水乙醇。乙醇是优良的有机溶剂。 注意:1.乙醇密度小于水, 但二者混合时并不分层,原因是乙醇和水互溶所以不能用于除萃取滨水中的澳单质。2.固体酒精并不是固态酒精,而是饱和醋酸钙溶液与酒精混合形成的凝胶。 四、化学性质1 .乙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金属钠的变化气体燃烧现象检验产物水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小球,并四 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钠球 迅速变小,最后消失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淡蓝色火焰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Mt, 溶 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乙醇钠沉于无水酒精底部,不熔成闪亮小 球,也不发出响声,反应缓慢气体在空气中安静地燃 烧,

5、火焰呈淡蓝色,倒扣 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 内壁后水滴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Mt,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向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无明 显现象,证明无二氧化碳生成2CH3CH 20H + 2Na- 2CH3CH2ONa + H2 T结论:NaNa0HNa2C03NaHC0 3醇C2H 50H生成H2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酚生成H2中和反应反应,不生成C02不反应竣酸CH3C00H生成H2中和反应反应生成C02反应生成C02比较:有机物中羟基(一 0H)上的氢电离难易程度:竣酸 酚醇水与 钠反应 比乙醇 与钠反 应剧烈, 密度: 水 钠乙醇,乙醇钠显碱性 CH3CH2ONa (aq)水解显碱性。

6、CH3CH2ONa+ H 0HCH3CH2OH + NaOH本反应是取代反应,也是置换反应.羟基上的氢原子被置换。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比水与金属钠的反应平缓得多,说明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2H0 H + 2Nar2NaOH + H2 T其他活泼金属也能与 CH3CH20H反应,如2CH3CH2OH+ Mg Mg(CH 3CH2O)2+H2 T2 .乙醇的氧化反应(1)燃烧氧化点燃C2H60+ 3022CO2+ 3H20CH3CH20H燃烧,火焰淡蓝色y zy煌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为:2-占燃J、)、)2CxHy0z+ (x+ ) 02xC02+H20(2)催化氧化乙醇在加热和有

7、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条件下,能够被空气氧化,生成乙醛。工业上根 据这个原理,可以由乙醇制造乙醛。I、反应现象:将弯成螺旋状的粗铜丝先在空气中灼热,然后立即插入乙醇中,观察到Cu的质量不变。的现象是铜由红色变为黑色,再由黑色变为亮红色,并产生刺激性气味,II、反应机理:出、化学键的断键部位:在氧化过程中,乙醇分子C H键和C-H键断裂。注意:CH3CHO生成时,Cu又被释出,Cu也是参加反应的催化剂.(1)条彳O2/Cu 或 CuO >CH-OH 去 H氧化为 >C=OCu(2)举例:2CH3CH20H +O2 -Cu*2CH3CHO +2H 2O(3)分类 CH 3CH2OH

8、 +CuOCH3CHO +H 2O+Cu伯醇仲醇叔醇结构用两个a -H有一个a -H没有a -H通式CH-OH>CH-OH三 C-OH产物醛酮不口氧化(3)与强氧化剂反应:2K2Cr2O7 + 3CH 3CH2OH + 8H 2SO4 = 2Cr2(SO4)3 + 3CH 3-COOH + 2K 2SO4 + 11H2O橙红色蓝绿色(检验酒驾)3、卤代(取代)反应乙醇与HBr的反应浓CH3CH2OH + HBrCH3CH2Br + H2O4 .硝化反应5 .酯化反应浓硫酸、RCOOH+HOCH 2CH3RCOOCH2CH3 + H2O6 .磺化反应7 .脱水(消去)反应A.分子内脱水B.

9、分子间脱水(醛化反应)»!该反应是实验室制乙烯过程中的主要副反应.实验室制乙烯要求“迅递为减少该反应的发生.该反应属取代反应,而不是消去反应,因为脱水在分子间而非分子内进行.CH2 rra+HEt 用树第慧%仁小%。 而篇骗F晶心用0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是参加反应的催化剂.五、乙醇的制法A、澳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水解反应水CH3CH2-Br +NaOHCH3CH2OH+ NaBr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CH2=CH2+H-OH重跳CH3CH2OHC、乙醛与氢气加成CH3CHO+H2 JL CH3CH20H (还原反应)D、乙酸乙酯碱性水解CH 3C00CH 2CH 3+N

10、aOH - CH 3C00Na+CH 3CH 2OHE、葡萄糖发酵C6H1206(葡萄糖)发酵 2CO2+2C2H50H二、酚1、(1)酚的分子结构特征:具有苯环结构;具有羟基官能团;羟基跟苯环连接。(2)苯酚和乙醇的结构相同点和不同处:相同点:它们都有羟基,都由煌基和羟基组成。不同点:煌基不同,乙醇分子里是链煌基(乙基),苯酚分子里是芳煌基(苯基)。2、苯酚的物理性质纯净的苯酚是没有颜色的晶体,具有特殊的气味,露置在空气中因小部分发生氧化而显 粉红色。熔点是43 C,常温时,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70c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苯酚易溶于乙醇、乙醛等有机溶剂。苯酚有毒,其浓溶液对皮肤

11、有强烈的腐蚀性, 使用时要小心!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3、苯酚的化学性质(1)(苯酚俗称石炭酸)结论苯酚能与碱反应,体现出它的弱酸性。分析乙醇分子里的羟基难电离,不呈酸性,而苯酚分子里的羟基可电离出H+,呈弱酸性。这说明什么问题?乙醇和苯酚都有一0H但一0H所连的煌基不同,乙醇分子中一 0H与乙基相连,一0H上 H原子比水分子中 H还难电离,因此乙醇不显酸性。 而在苯酚分子中一0H与苯环相连,受苯 环影响,一0H± H易电离,使苯酚显示一定酸性。由此可见,不同的煌基与羟基相连,可以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思考苯酚水溶液的酸性如何你怎样用事实来证明它酸性的强弱呢在苯酚溶液中

12、滴加几滴石蕊试液,不变色。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0,有浑浊出现。结论1苯酚的酸性表现在可以跟碱反应。但是它的酸性较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苯酚酸性较弱,所以它的电离方程式用表示。苯酚酸性很弱,比碳酸还弱。(2)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一一与浓澳水反应取少量的苯酚溶液于一试管中,然后滴加过量的饱和滨水,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结论浓滨水与苯酚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这说明羟基对苯环产生了影响,使取代更易进行。比较苯和澳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 :用液态澳,并用铁屑作催化剂,生成一元取代物。 苯酚的取代反应条件:澳水,不需要催化剂,生成三元取代物。结论 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总结澳取代苯环上羟基的邻、对位。(与甲苯相似)该反应很灵敏,可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不能用该反应来分离苯和苯酚。( 3 )苯酚的显色反应苯酚遇FeCl 3 溶液显紫色,这一反应也可检验苯酚的存在。反过来,也可利用苯酚的这一性质检验FeCl3。注意溶液显紫色,没有沉淀析出。小结在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两个基团, 不是孤立的存在着, 由于二者的相互影响, 使苯酚表现出自身特有的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