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理念下的初中学科教学常规_第1页
课改理念下的初中学科教学常规_第2页
课改理念下的初中学科教学常规_第3页
课改理念下的初中学科教学常规_第4页
课改理念下的初中学科教学常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课改理念下的初中学科教学常规枣阳市实验中学 沈清华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落实教学工作的核心是抓好教学常规。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有基本规律可循,又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它包括制订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试评价、总结研究等方面的常规要求。认真落实教学常规要求,是当好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条件。一、认真制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每个学期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各学科都要制订出本年级的学科教学计划,并在备课组通过后上交学校。1  制订教学计划,做

2、到三个熟悉。熟悉课标:明确本学科教学目标和任务,了解教学内容的安排,弄清本学科应遵循的原则。熟悉教材:通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明确各章节在整 体中所处的地位,明确本学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的重点、难点。熟悉学生:通过学生质量分析统计,了解学生“双基”、“能力”、“学风”、“方法”、“兴趣爱好”、“习惯”、“性格”、“家庭”等方面的情况,认真与前任课教师、班主任交谈,做到初步地确切地掌握所教班级学生的概况。2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内容:学期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及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措施、主要活动安排五部分组成。附:教学进度安排。二、认真备课备课是教师的职业

3、劳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它的基本任务是在把握课标、吃透教材、摸清学情的前提下,按照教学规律和现代教育原则,进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设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备课时又有不同的要求,但基本要求和环节大致相同。备课一般要遵循四个步骤:1个人备课: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在四备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写好备课笔记。备课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了解本节教学内容安排意图,弄清本节课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本节课教材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掌握本节

4、课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结构,确定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和拓展内容。备学生:要全面地了解所教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水平、兴趣爱好和需要、思维特点和学习能力、思想状况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共性特点以及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各有所得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备教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研究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系,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实现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

5、有效学习。 2集体备课:每周一次有组织的集体备课,时间、地点都固定不变。集体备课时组长要落实“二定”: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平时在教学前后备课组也要进行不定时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求有个人的充分准备。个人要在写好备课提纲的基础上参加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先由中心发言人发言,然后进行充分讨论、充分研究,最后达成共识。允许不同意见的争鸣。集体备课的任务是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根据具体情况),统一课时安排,统一作业,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由年级学科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并搞好资料收集和记载。3设计教案在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要认真设计好教案。教案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授课计划,教案的设计

6、要力求做到三个统一,即基础知识和发展智能的统一,知识结构和认识规律的统一,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课型(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活动课等)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教案的书写要规范完整,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课时计划要体现出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全过程,要体现出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要落实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结构,反映教学方法,突出学法指导,突破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根据学科和课型来确定。(一)新授课教学的基本环节: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营造学习氛围)-提纲导读

7、,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合作交流,指导探疑(突出师生互动)-理解应用,拓展创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归纳小结,评价反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下面,我结合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过程设计进行说明。(1)创设情境,展示目标: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思维和提出学习任务的前提,每节课都要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物展示、设置悬念、寓言故事等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新课。目标是一种学习航标,也是一种激励。教师以充满希望和鼓励的态度在引出新课后把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围绕目标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营造一个目标明确、和谐向上的教学氛围。 情境创设要在2分钟内完成,快速指向本节课的目标。尽量以书本的问题情境为准,

8、紧扣教材,用好教材本身的引入设计。有的课时,教材中没有引入的,可以自己创设情境。此环节可以设计看视频之类的情境,情境问题一定要学科化,注重直观性、针对性和指向性。例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展示目标:多媒体展示:2010年5月,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国际金融贸易中心上海市举行。暑假期间,某市团市委组织12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前往科技馆参观。小明发现如果租5辆车则学生有剩余,如果租6辆车则座位有剩余。你能帮小明算一下,每辆车可以坐多少人吗?提出问题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本节课的目标(主要展示知识技能目标):(1)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含义;(2)理解一元一次

9、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这个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3)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之中无处不体现着数学,然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满足题意的两个不等式,从而引入新课,既大大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2)提纲导读,自主学习: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步拟定自学提纲。学生依据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根据提纲研读教材,自己尝试学习,初步感知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快乐。此环节

10、要求时间在58分钟左右完成,要点明自学内容所在教材的页码(自学教材第_页至第_页,思考下列问题:),需要设计引导学生读书的问题。问题设计个数取决于一节课的知识点的个数,即有几个知识点,就设计几个问题,问题要突出重点内容,问题以填空题或提问的形式呈现。例如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这一课时的第2个环节:提纲导读,自主学习自学导读:自学课本165页至167页上部,完成下列各题1、把下列各数写成质数的乘积的形式:(1)36=()、把多项式写成整式的乘积的形式:(1) (2)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之间有何关系?、多项式am+bm+cm中的每一项都含有一个相

11、同的因式,我们称之为将提出来,多项式am+bm+cm就可以分解成两个因式和()的乘积了,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法。、填空()();()();x2+4x(3)合作交流,指导探疑。学生在自主学习后,构建了基本的新知结构,但由于他们的能力和基础的差异,在自学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遇到的困惑各不相同,这时让学生开展小组活动,交流学习收获,讨论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在互动中进一步认识新知,提升能力。教师巡回在学生中,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在自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解答学生提出的困惑,待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集中作答或点拨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此环节是每节课的核心部分,要求时间在10-15分钟左右

12、完成。根据每课时的实际情况,设计13个探究点,每个探究点应写明探究的内容(主题),以问题或例题的方式呈现探究过程(内容),要有思考(小组讨论)的问题和点拨升华(反思归纳)的内容。例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第一课时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这一环节的:合作交流,指导探究:现有两根木条a和b,a的长10cm,b的长3cm。如果再找一些木条c,用这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框,那么对木条c的长度有什么要求呢?(1)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交流。(2) 教师指导,师生共作。(3) 引导发现结论。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操作、交流、概括过程中,感受不等式组的概念来源于实际问题。体

13、验数学应用的价值。X10-3X10+31.归纳概念: 像这样,把几个含有同一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合起来,组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练一练:判断题 (1) x+20 y-10 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 x+36 x1 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对概念的理解不是单纯的强调,设计判断题是想让学生根据判断的结果加深对不等式组的概念中的“含有同一未知数”的理解,达到强化概念的目的。 2.观察:把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同一个数轴上表示出来。232x3结论:一般地,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此活动中让学生带着问题操作,观察,要给足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14、,“从做中来学”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进一步感受代数和几何的辨证统一性,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从而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练一练:说出下列各不等式组中,每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X2 X3(2)X2 X3(3)X2 X3(4)X2 X3(1)通过练一练,帮助学生总结依靠数轴找公共部分的经验教训,理顺思路,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12x2x+3x+11(2)2x+53(1)x+84x-12x-1x+13.例题1:解不等式组: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习例1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理解和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步骤。同时对学生的解题格式进行进

15、一步的规范,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4.归纳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步骤:(4)理解应用,拓展创新。学生经过自学、小组合作、指导探究等环节的学习,基本掌握知识要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解题规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分层次设计系列训练题,知识应用训练题和变式拓展训练题。采取口答、笔答、演板、交流、展示等方法完成知识运用训练,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此环节主要是学生互动,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训练重点放在主要知识点的应用和拓展方面。例如还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一课时的这一环节:理解应用,拓展创新:变式训练:22x+33x+1132x+

16、512x变式一: 变式二: 变式三: 变式四: 变式五:x+84x-12x-1x+1x+84(x+1)-52(x+1)-3x+1x+84x-12x-1x+1x+84x-12x-1x+1 变式是数学教学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最好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我对例题进行了五次变式,其中变式一、二、三是对不等式组(1)的符号进行的变式,目的是为了把不等式组的各种解集的情况再次呈现出来,让学生去操作练习,体现了本节课的重点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变式四是把单项式换成多项式,变式五是添加分母,目的是为了突破学生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去分母,去括号。五个变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

17、进,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5)归纳小结,评价反馈。学生在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后来一个回头望,形成知识树,并对学习效果,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检验,首先让学生谈一谈这一节的收获和困惑,再完成本节检测题,最后师生共同评价检测结果,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三维目标。此环节用时在4-6分钟完成,引导学生总结梳理本课时内容。以知识目标梳理为主,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小结,呈现方式主要为知识结构图和表格。反馈检测:通过此环节可以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多以填空、选择题为主,题目设计要小,大题要小题化,题目设计要有针对性。原则上一个目标要设计一个或二个检测题,总题量控制在4-6题。例如:一

18、元一次不等式组(1)这一课时的这一环节:归纳小结,评价反馈: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你有哪些困惑?3知识归纳:4检测反馈: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学习这节课的收获,既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体系化,又要从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关注学生对课堂的整体感受。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养成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检测,掌握学生学习效果,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作业布置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层面。例如课内作业以教材上的练习习题为主。课外作业的布置分为:1.必做题: 课本P141 1、22.选做题:(1)解下列不等式组(2)填

19、表:(ab)不等式组xaxbxaxbxbxaxbxa解集归纳适量的作业,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应该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作业设计上,我安排了“必做题”和“选做题”。 体现了分层教学构想,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二)复习课教学的基本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梳理知识、诊断训练-范例解析、综合运用-达标检测,评价反馈。(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要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安排,以达到启发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目的。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史、数学家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通过实际应用题创设情境。创设情境要注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内容为背景。例如三角形的

20、概念和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案设计中的这一环节:创境造势,唤起记忆:AB九连墩一号墓坑2002年底,湖北省考古队对位于光武故里的九连墩墓群进行了发掘。当时,专家们特想知道一号墓坑两端的距离。但是,中间有一个坟冢阻隔,无法直接测量。正如图中A、B两点。我们能设计出一种方法把“九连墩一号墓坑”的长度测量出来吗?需要用到数学中哪些知识呢?(2)梳理知识,诊断训练新授课阶段的学习是分散的、相对独立的,一些知识也比较零散的。在复习课上,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和课程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编写复习回顾问题,以备学生课前复

21、习使用。如勾股定理复习课,为了使学生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能灵活的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编写以下几个问题:1、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有什么关系?找一个实际问题并用勾股定理解决。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就能判断它是不是直角三角形。你能举个例子吗? 3、如果一个命题成立,它的逆命题一定成立吗?请举例说明。这几个问题虽没有直接问什么是勾股定理及逆定理,没有直接给出具体问题计算,但学生在课前完成这几个开放性问题时,都考虑到。这两个定理通过这三个问题,可以考察学生掌握的具体情况。课堂上,学生就课前复习情况交流、展示,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编写的课前复习回顾问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

22、以多种形式、分层次灵活出现。如第6章实数复习课,可以以填空的形式复习基础知识,再补充以下几题:1、数的概念是怎样从正整数发展到实数的?随着数的不断扩充,数的运算有什么发展?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律始终保持不变吗?2、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是什么?3、实数由哪些数组成的?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有什么关系?学生在思考解决这几个问题的同时,分析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使知识系统化。除了以问题形式出现外,还可以根据复习内容,在每个知识点后设计一个诊断练习。例如:知识回顾与诊断: 知识点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外角和等于_,三角形的一个外角_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_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DAC

23、B诊断1:在ABC中,已知A=30°,B=70°,则C的度数是_,与 C相邻的外角度数是_ 。知识点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_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_第三边。诊断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和5cm,则它的周长是_。知识点3: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各有_条,并且各自(或延长线)交于_点。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都在三角形_部,而高线可以在_部,_部,也可以在边上。 BADCE诊断3:如图,在ABC中, BAC=60° ,B=45°AD是ABC中的一条角平分线,ADB=_。知识点4:全等三角形_相等,_相等。对应线段_。诊断4:如图,

24、ABC DEC, BCE=30°则ACD=_;若AB=5cm ,CE=6cm,CD=4cm。则ABC的周长=_。知识点5:ABC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一般三角形的判定: _¬¬¬¬¬¬¬¬¬_¬¬_ _ _ _ 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_ _ _ _ _诊断5:如图请在下列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条件,使ABCDCB。解:在ABC和DCB中ABC DCB( ) (3)范例解析、综合运用本环节就是学生利用所学基本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例题,例题要由易到难,既要注意考查基础知

25、识、基本技能,又要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例如勾股定理复习课共设计了5个问题。第12题考查基础,力争人人掌握;第34题是综合运用,第3题需要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第4题使学生体会方程思想;第5题是拓广探索,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如我们知道勾股定理的使用范围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因此要注意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必要时要构造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当无法已知两边求第三边时,应采用间接求法,灵活地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几何体的表面路径最短的问题,一般展开表面成平面,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及勾股定理求解。再例如三角形的概念和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案设计中的这一环

26、节:范例解析、综合运用例1、如图,在ABC中,A=70°,ACB=50°,BD平分ABC,求BDC的度数? ABCD变式一:若添加“CE平分ACB且与BD交于点O”,求BOC的度数? 变式二:在变式一的基础上,把“A=70°, ACB=50°”换为“BOC=125°”求A的度数?试探究BOC与A间的数量关系? 例2、如图:已知 ABAC,BC,ABD与ACE全等吗?为什么?BCDEA变式一:将“AB=AC”改为“AE=AD”结论成立吗?试说明?变式二:将“AB=AC,BC,”改为“AE=AD,BE=CD”结论成立吗?为什么?变式三:(在原题前提

27、下)BD与CE交于O点, 试判断OE与OD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变式四:连接OA,并把原题条件改为:B=C,OD=OE,试说明AO平分BAC。例3、解决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九连墩1号墓坑”的长度?AB九连墩1号墓坑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采用学生先独立思考自学,再小组讨论,交流展示,通过兵教兵、教师适时引导点评的方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同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引导工作。(4)达标检测,评价反馈达标检测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同时也是一个反馈补救的过程。要求学生当堂独立完成检测题,时间保证15分钟。教师编写习题时要考虑习题的数量和时间,注意题目的灵活性和典型性,突出重

28、点。可以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的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适合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挑战,有激励作用。同时要重视分层训练,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教师针对学生达标检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集中进行点评,个别问题让学生相互点评。如勾股定理复习课,检测题共设计了3道。其中第12题是必做题,面向每一位学生;第3题是拓展探索,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设计为选做题。年轻教师重在规范,要写详案,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要善于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教学特色。不论详案和简案都要反映出一堂课的主要内容。提倡超前备课一周以上(小学科不得低于2课时)。不得以旧教案充当新教案,也不得以注书头代替教案,更不得无教案上讲台。对各种参考资料可

29、以借鉴,但不可照搬照抄。要求从三个方面写教学后记,即得、失、改进建议,供今后教学参考,以利提高教学能力。4上课前“复备”。上课前要进一步熟悉教案,如发现设计不当或错误之处,应及时加以调整或修改;还必须准备好教学用具。三、认真上课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

30、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严格执行课堂常规。(1)按课表上课。课程调度权属教务处,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2)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准备好教材、备课本、书写工具、教具、课件等。预备铃结束后到达教室门口候课,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使其安静。上课铃响开始上课。(3)教师要精神饱满,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庄,教态亲切热情。上下课均与学生使用礼貌语言。(4)教师在教室内不吸烟、不喝茶,不使用通讯工具,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随便离开教室,不拖堂,不坐着上课。(5)课堂教学要讲普通话,语言要文明、清晰、准确、生

31、动,符合学科特点,力戒语病和口头禅。要注意音量和力度,讲授速度适中。(6)教师的板书要工整、规范,有计划性,重点突出,字体大小适度,无错别字。(7)尊重、爱护和信任学生,不准侮辱、歧视、讽刺挖苦学生,任何情况下,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将学生赶出教室。2坚持正确的教学原则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性原则、导学结合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情感意志原则等。课堂中要充分体现“精讲、善导、激趣、引思”八字要求。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杜绝满堂灌、注入式教学,要精讲巧练,教师讲授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学生学习活动

32、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师生互动时间一般在10分钟。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思考、讨论、探究、交流完成学习任务。3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努力营造平等、民主、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启迪思维、缴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教学情境。以学为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自学、讨论、观察、思维、实验、操作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处理偶发事件不要超过1分钟。4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紧扣教学目标,围绕重点、难点、疑点及关键点。展开教学流程,使学生在掌握双基的同时,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不同的学科和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结构与备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基本一致。5认真落实课堂训练。

33、要加强课堂练习的研究与指导,精心准备,训练落实。既要防止题海战术、盲目的多练,又要防止教师包办课堂,不给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巡视,重点辅导后进生,掌握典型错误,摸准学生障碍点,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力求当堂解决问题。一堂课至少要有10名学生发言。6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一堂课要达到下述基本要求:课时目标明确,达成度高;传授知识准确,注重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得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讲巧练,教、学结合;引导、启发得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面向全体,所有学生均有收获。7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教师要

34、依据学校的客观条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选用投影仪、小黑板、多媒体等辅助教学,以更快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之,课堂教学要实现六个有效,即提问有效,练习有效,指导有效,媒体使用有效,教案学案使用用效,评价有效。四、认真设计和批改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和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十分重视作业的阶段性、目的性、计划性和针对性。1作业的形式要多样。根据学科特点可以采用口头、书面、思考、实验、实习、制作、测量、调查等。作业题应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可设计必做题、选做题。2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不同层次的学生

35、可以分层要求,坚决禁止繁琐的机械性的作业。布置作业要有全局观念、全面观点,考虑学生的总作息时间和各科的全面发展。理科每节课须布置上交作业,每次作业量以20分钟为宜,文科上交作业的次数不应低于每学期课时总数的三分之一,每次作业量以30分钟完成为宜,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6篇,小作文或结合阅读后记,或穿插于大作文之间,次数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而定,但不能少于大作文次数。作业的内容要精选,要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做到有的放矢;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做到设计科学。不要搞题海战术,不给学生造成过重负担。选取题目要精当,题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要有梯度,要重视系统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夯实基础,发展智能服务。

36、3作业布置要讲究质量。内容要科学,目的要明确。要符合课标、教材及学生的认识规律。凡布置的作业,教师必须要熟悉或先做一遍,确保作业有的放矢。4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作业书写要规范,答案要完整、准确,上交要齐全。对无故缺交者要补做,对抄袭者要批评教育,对做错者,要督促及时订正。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5教师批改作业要认真及时,必做题应全收全改,不错改,批改工整,评分要客观,评语要实事求是,以鼓励为主。作业中的错误要提示学生订正,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要及时评讲,帮助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纠”。课外作业,可让学生互改。 五、认真进行课外

37、辅导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因材施教,其手段之一是辅导。辅导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是实行分类指导、培优补差不可缺少的一环。对学生学习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承认差别,才能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1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在学期初分别进行学优生和学困生的调查摸底,在学期过程中做好提优补差的跟踪记录。2要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特长,鼓励和指导他们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撰写小论文,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鼓励和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克服自卑感,端正学习态度。3辅导可采用集体辅导、个别辅导、同学间互相帮助、组织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进行,辅导必须做

38、到有目的、有准备、有记载。4辅导要明确对象,要摸清学生的底细,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辅导。六、认真进行考试评价教学测试与评估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其目的不仅是评定学生成绩,便于教师改进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1运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将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提问,课堂检测,检查作业,单元检测,章节检测,周检测,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都是评价学生的方式。2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查或考试。考试(查)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要求,以教材为依据,注重“双基”,关注能力,难易度适中,有一定梯度,

39、一般可按70%基础题,20%综合题,10%提高题的层次安排,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减少机械性的、死记硬背式的题目。3合理安排测试次数。学校每学期组织期中、期末两次统一考试,年级组在期中、期末考试前各安排一次月考,备课组每单元(章节)组织一次检测,部分学科要进行周检测。对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要实行“日清、周测、月结”质量过关制。4要根据笔试、面试、平时表现来确定学科成绩。考试(查)成绩可实行等级制或百分制。评价应体现对教师和学生的激励功能。评价可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品质等方面综合考虑。5考试(查)后要进行评价。每次考试后,教师要进行全面质量分析,靠起点

40、,比进步,成文备案;要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掌握知识,查漏补缺,要通过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了解多种解法。通过评讲,教给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七、总结研究1教学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教学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评价、分析、研究,它主要包括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中的主要成绩、经验和体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工作计划为依据。教学工作总结分为阶段性总结和学期总结,每周每月都可以进行一次自我总结,找出每阶段工作的成绩和不足,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并形成简单的文字材料。教师的

41、教学工作总结应在学期(年)结束后一周内完成。2教学研究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教学再反思,再探索和再优化的过程。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1)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学习教育法规,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学习新课标和教材,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技能和管理艺术,应用技术。人人要有学习笔记,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2)开展常规教学研究活动。利用教研会,集体备课会开展说课、评课、研课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开展赛课、听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讲1街研究课(公开课),每周至少听课、评课1节,每学年至少写研究论文(教学反思)1篇。(3)开展课题研究。每位教师每年都要有项自己的研究课题。课题研究必须有研究方案,研究过程记载,阶段小结和结题报告。课题研究一般以行动研究为主。附: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强化教学管理,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激励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规定。一、备课1、目标明确:体现二维目标,把握教学中难点和教学标高。2、重组教材:合理调整教材顺序,适当增减训练题。3、制定学案:统考学科分课时制定统一学案,结合班级实际修改使用学案。学案包括课题、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导读提纲、分层练习、归案拓展。4、集体备课: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