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 关于梁及板结构的常见问题.pdf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来龙去脉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8082196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1-01 上传人:逃之****6 IP属地:河南
12
积分
关 键 词:
建筑结构 抗震 设计 来龙去脉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来龙去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来龙去脉
内容简介:
文章摘自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来龙去脉更多内容可联系 QQ345741232(常用)文章摘自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来龙去脉更多内容可联系 QQ345741232(常用)6.2.9关于关于梁及板结构梁及板结构的常见问题的常见问题1.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竖向位置(标高)与建筑矛盾(因结构设计者未注意高差变化而当成为同一高度造成) 。2.梁编号、截面、配筋漏标或标注不全或通筋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矛盾(因电脑自动生成后结构设计者未检查其适用性或图层未打开或在图形操作中遗失或修改图纸时未注意造成) 。3.同一跨梁梁顶标高不同时未有区分(因结构设计者未注意高差变化而当成为同一高度造成,需套图并进行高差研究来发现) 。4.高出楼板的边梁阻碍侧排管通过(因结构设计者根本未意识到有侧排管造成) 。5.梁面凸出板面,影响使用(如在门洞处凸出的梁形成门槛) 。6.有较大标高变化处梁高不够,挂不住两边的结构,需加高梁或设双梁解决(因结构设计者未注意高差变化而当成为同一高度造成) 。7.梁截面高度不当;门窗洞顶梁与门窗高度矛盾(因结构设计者一般不留意门窗洞顶高度造成) ;建筑外边无墙及门窗处结构边梁高度与建筑立面矛盾,过高或过矮,影响建筑立面效果 (因结构设计者一般不细看建筑立面造成, 需核对建筑立面该处高度并对比结构梁高发现) 。8.梁截面过高影响建筑功能 (特别是在有夹层的部分, 因一层分层两层使用, 层高受限,夹层上空及夹层底下空间净高都有可能低于 2.2m) 、影响设备安装、阻碍设备管线通过(因设计院各专业未协调造成) 。9.次梁高于主梁又未采取措施(因结构设计者未注意主次梁的支承关系造成) 。10.梁截面宽度不当,室内露梁(因结构设计者未考虑此问题) 。11.梁宽大于墙宽时,凸出卫生间沉箱的梁,在高度上因标高同楼板而卫生间标高建筑面又低于楼板 30mm 使之凸出卫生间建筑面, 在宽度上阻碍卫生洁具安装及排水管通行 (特别在住宅第一层同时转换梁较宽时发生) 。12.梁跨中有集中荷载时,仍按8100/200 配箍,梁跨中抗剪能力不够,可能造成梁的剪切破坏。结构设计者未注意,此时梁跨中剪力几乎与支座处相等,仍认为梁跨中剪力为0,造成梁跨中抗剪能力严重不足,影响结构安全。此时梁箍筋应通长加密。13.关于悬挑板根部梁及边梁的抗扭问题:因悬挑板及边板产生的不平衡弯矩需用梁的抗扭抵抗,所以与之相连接的梁应配足够的抗扭箍筋和抗扭纵筋。因一般情况下,板不参与结构整体计算, 只是假定板在平面内无限刚并考虑板对梁弯曲刚度的影响, 所以在结构整体计算时悬挑板不能将根部负弯矩传给梁而形成梁的扭矩, 故只能用相邻板平衡悬挑板根部负弯矩, 这样计算出来的梁没有足够的抗扭能力抵抗悬挑板根部负弯矩。 如果在建模时悬挑板不参与建模而只是作为荷载加入, 此时又没有将板产生的弯矩作为梁的扭矩加入 (因计算软件无此荷载类型而无法输入或忘记输入) ,造成梁抗扭不够。此问题多发位置为:悬挑板阳台、梁上飘窗、梁上飘空调位、梁上飘板、无飘出构件的边梁。即使梁的抗扭承载力足够,因梁的抗扭刚度较差,梁抗扭时变形较大,也易引起结构开裂。故一般结构设计原则是尽量避免梁抗扭。因结构设计者对梁抗扭接触较少研究不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梁抗扭刚度问题; 结构设计时忘记配抗扭箍筋或抗扭腰筋导致梁抗扭承载能力不够, 对梁的抗扭刚度较差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认为梁抗扭承载力够了就可以了, 用梁的抗扭平衡悬挑板的负弯矩造成相邻板支座开裂(正确做法是用相邻板平衡悬挑板的负弯矩) 。14.挑梁端部高度高于边梁,此时如果其底部为通窗时影响通窗安装;一般情况下,挑梁端部高度高于边梁,将造成挑梁端头外露,影响建筑立面美观,况且建筑立面往往为一条水平线拉通,不是在挑头处弯折,此时将造成结构与建筑不符。15.因未重视梁的抗扭问题,梁的抗扭筋不够或配置错误。文章摘自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来龙去脉更多内容可联系 QQ345741232(常用)文章摘自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来龙去脉更多内容可联系 QQ345741232(常用)16.反梁未注意到板的荷载要通过箍筋传给梁,梁箍筋只考虑了抗剪未考虑吊挂板,箍筋不够。17.高层建筑的阳台等较大的悬挑结构(悬挑梁和悬挑板)未考虑风荷载对悬挑结构的抬升作用(好像飞机机翼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底部未配筋或配筋不够(如悬挑梁底部只配有两根架立筋连最小配筋率都未达到, 悬挑板底部未配筋; 高层建筑的阳台等较大的悬挑结构底部配筋至少应达到最小配筋率, 最好能计算一下风荷载对悬挑结构的抬升作用, 如果计算配筋大于构造配筋时按计算配筋) 。大悬挑结构未考虑垂直地震力。18.当屋面、楼面出现相邻跨梁截面一样的长短跨连续梁且柱截面较大时,因梁、柱刚度相当, 长跨不平衡支座负弯矩被柱吃掉很大一部分, 致使中间支座左右两端支座负筋不一样, 长跨有部分支座负筋不通过支座而是锚入柱内。 从构造上说不是很合理, 也不节省钢筋,内柱又承受了过大的弯矩使柱易出问题,故应做一定调整,将支座负筋全部通过支座。19.梁宽大于柱宽时,梁箍筋未贯通节点,造成支座处宽出部分(外核心区)箍筋缺失;支座处梁宽出部分(外核心区)角部纵向底筋未贯通,形成梁角筋在支座处既无支承又不贯通的断点。20.边梁宽度大于柱截面而未采取措施。 (在柱截面范围内宽出部分应按牛腿方式采取加强措施) 。21.与边梁相交的内部梁,梁宽大于柱宽时,未对边梁采取措施,应考虑边梁受扭的不利影响。22.因梁宽大于柱宽时,节点分内核心区和外核心区,与一般梁柱节点不一样,此时未对其进行节点设计,未有节点大样图,造成施工时节点构造错误,严重影响结构安全。节点内核心区的配箍量及构造要求同普通框架。 节点外核心区 (两向宽扁梁相交面积扣除柱截面面积部分) ,对于中柱节点可配置附加水平箍筋及竖向拉筋,拉筋勾住宽扁梁纵向钢筋并与之绑扎;拉筋直径:一、二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 10mm,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 8mm;当核心区受剪承载力不能满足计算要求时,可配置附加腰筋;对于宽扁梁边柱节点核心区,也可配置附加腰筋。23.高层建筑顶层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体的长度范围内,未按高规-第 7.2.27 条第 3款要求配置间距不大于 150mm 与该连梁箍筋直径相同的构造箍筋。 (因图纸中未有针对此条的专门说明造成) 。24.较大跨板板厚及配筋偏小。(因该处不是板说明中的普通板, 而该处板厚及配筋漏标,造成按板说明施工的假象) 。25.用以传递水平力连接板(单块净宽不应小于 2m,如高层建筑外伸段凹槽处,又如核心筒因消防梯井及电梯井使楼板开大洞处)板厚及配筋偏小或未双层双向配筋。26.刀把形板刀把部位及其下部板面负筋漏画。 (因设计时将刀把部位扩大为同大板板宽,当成完整大板设计,而实际刀把部分被割小,于是把板面负筋也割掉了,注意刀把形板受力特征:刀把部分应视为大板的宽扁梁以暗梁建模) 。27.大板邻小板时,邻边板面负筋漏画(因小板按板说明配筋即可,板筋不画出,但大板不能按板说明配筋板筋需画出, 而大板邻小板时板面负筋为同一根钢筋, 因小板板筋不画出则连大板的板面负筋也没画) 。施工时按板配筋说明执行,板面负筋偏小造成板面开裂。28.端跨板阳角、跨度较大的内跨板板角、各种板的阴角、挑板转角处无加强筋,或加强筋设置不当(违反受力原则) 。29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来龙去脉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8082196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