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r_3_变压器的原理N.pdf

《电机与拖动基础》全套课件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63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8082198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1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1-01 上传人:考**** IP属地:山西
30
积分
关 键 词:
电机与拖动基础 电机 拖动 基础 全套 课件
资源描述:
《电机与拖动基础》全套课件,电机与拖动基础,电机,拖动,基础,全套,课件
内容简介:
重点:掌握交流电机的基本分析方法 变压器的基本平衡方程式 变压器的等效电路 简化电路的相量图 变压器的电路系统 仪用互感器和自耦变压器的应用 旋转变压器及应用 变压器:将一个等级的电压、电流 的交流电另一个等级的 电压、 电流。 用途:1.电能的输送,分配 2.控制系统中作整流、控制设备等 变压器的用途 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机,它利用电磁感应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机,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一种电压、电流的交流电能转换成同频原理将一种电压、电流的交流电能转换成同频率的另一种电压、电流的电能。换句话说,率的另一种电压、电流的电能。换句话说,变变压器就是实现电能在不同等级之间进行转换。压器就是实现电能在不同等级之间进行转换。 发电 升压 降压 用户 第一节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和结构 重点: 1.复习交流量的几种表示方法 2.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铭牌数据各个物理量的意义 一、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主要部件: 铁心,绕组(两个)匝数不同 互相绝缘器身 简单的单相变压器简单的单相变压器:在两个线:在两个线圈没有电的直接联系,只有磁圈没有电的直接联系,只有磁的耦合。的耦合。 原绕组原绕组:也称一次绕或初级绕:也称一次绕或初级绕组。是变压器的两个线圈中接组。是变压器的两个线圈中接交流电源的线圈,其匝数为交流电源的线圈,其匝数为N1 副绕组副绕组:也称二次绕组或次级:也称二次绕组或次级绕组。是变压器接到用电设备绕组。是变压器接到用电设备上的线圈,其匝数为上的线圈,其匝数为N2 交变磁通同时与原、副绕组交链,在原、副绕组内产生交变磁通同时与原、副绕组交链,在原、副绕组内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 忽略漏抗后 dtdNedtdNe2211dtdNeudtdNeu222111kNNEEUU212121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一次绕组加U1I1 (交变磁通)E1 E2 二、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主要部件:铁心、绕组、绝缘套管、油 箱 及附件。 (一)铁心和绕组 1.铁心磁路,机械骨架 由心柱,铁轭组成 材料:0.35 0.5mm互相绝缘的硅钢叠成 目的:减少铁心磁滞和涡流损耗 2.绕组电路 材料:纸包或纱包绝缘扁线或圆线, 小型变压器用漆包线。 一般低压绕组在里,高压绕组在外,便于绝缘 三、变压器的铭牌数据 1.额定容量SN:视在功率 VA,kVA,MVA 输出能力的保证值, 即最大输出能力。 变压器的输出功率由负载决定变压器的输出功率由负载决定! 由于变压器的效率很高,通常一、二次侧的额定由于变压器的效率很高,通常一、二次侧的额定容量设计成相等容量设计成相等 (一)变压器的额定数据 正常工作状态所作的使用规定,是正确使用变压器的依据 2211NNNNNIUIUS221133NNNNNIUIUS单相容量: 三相容量: 2.额定电压 UN1/UN2: 变压器空载时,在额定分接时, 各绕组电压的保证值, 三相变压器:线电压线电压。 3.额定电流 IN1/IN2: 在额定负载时,允许绕组长期通过的电流。 三相变压器:线线电流电流 单相变压器电流:单相变压器电流: 三相变压器电流:三相变压器电流: 4.额定频率 fN 标准频率50Hz 除额定值外,变压器的相数相数、绕组连接方式绕组连接方式及联结组别联结组别、短路电压短路电压、运行方式运行方式和冷却方式冷却方式等均标注在铭牌上。额定状态是电机的理想工作状态,具有优良的性能,可长期工作。 NNNNNNUSIUSI2211;NNNNNNUSIUSI22113;3(二)电力变压器的型号 SL7100/10 S三相 L铝线 7设计序号 100容量100kVA 10高压绕组电压10kV 主要系列: SJL1三相油浸铝线 SL7三相铝线低损耗 S7 、S9三相铜线 第二节 单相变压器空载运行 重点: 1.掌握变压器空载运行的平衡方程式 2.掌握等效电路和相量图 空载: 一次绕组接电源 二次绕组开路 一、变压器的空载运行原理 变压器原绕组接到额定电压变压器原绕组接到额定电压、额定频率的额定频率的电源上电源上,副绕组开路副绕组开路 101 0uiN i11e 1e2e0 1i r二、电压、电动势和磁通的关系 一次绕组:一次侧电源的负载,用电惯例。 电压的正方向与电流的正方向一致 磁通与励磁电流之间符合右手螺旋定则。 e与 之间符合右手螺旋定则。 二次绕组:二次侧负载的电源,发电惯例。 电流的正方向与e2的正方向一致,输出电压u2与电流同向。 e与 之间符合右手螺旋定则。 (一)忽略漏磁通和绕组电阻时各电磁量及相互关系 (一)磁通 变压器空载时 如果外加电压是正弦波,则e1和磁通也按正弦变化: (磁通连接一二次侧的电路,以磁通为参考进行分析 ) 11ue 110 1|eei r sinmt 设: tmsin)90sin(2cos01111tEtNdtdNem)90sin(2cos02222tEtNdtdNem)90sin(2cos0111111tEtNdtdNemmmmNfNfNE11111144.4222mmNfNE212244.42mmNfNE11111144.42mNfjE11144. 4mNfjE21244.42012121UUEENNk2201EUccUm即当mNfjEU11144. 4(二)考虑漏磁通和一次绕组电阻时各电磁量及相互关系 漏磁通在一次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101101011122XI jLfI jEINL111111144. 422NfjNfjE一次侧电压平衡方程式 一次绕组漏阻抗 10110101111ZIEXI jRIERIEEU111jxRZ很小很小100ZII212121UUEENNk说明: 三相变压器的变比为相电压相电压之比。 三、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 1.空载电流 I2=0 I1=I0 İ0= İFe+ İu Iu励磁分量,与m同相位,超前1900 IFe有功分量,产生铁心损耗,超前İu900 IuIFe I0=(310)%IN1 由于铁磁材料的非线性,电源电压正弦波感应电动势正弦波磁通正弦波励磁电流尖顶波 2.空载损耗 p0=I02R1+pFe =pcu1+pFe pcu1pFe p0pFe i0 i0 i0 只考虑饱和时的励磁电流 t 1)当不考虑铁心损耗时,励磁当不考虑铁心损耗时,励磁电流是纯磁化电流电流是纯磁化电流 当磁通按正弦规律变化时,励磁当磁通按正弦规律变化时,励磁电流为尖顶波电流为尖顶波。 i0 i0 i0 考虑磁滞回线时的励磁电流 i0 励磁电流可分解为两个分量:励磁电流可分解为两个分量: (1)与)与 同相的磁化电流同相的磁化电流 (2)导前)导前 900有功分量有功分量IFe I 四、空载运行时的相量图 和等效电路 (一)相量图 以为参考相量, İ0与1相位角0900, cos0=0.10.2 (二)等效电路 1 R1 X1 İ0 1 Rm Xm )()(0110010101mmmmjXRIjXRIZIZIUZIE表示将第三节 单相变压器负载运行 重点: 1.变压器负载时的平衡方程式 2.掌握绕组的折算方法 3.掌握等效电路 4.掌握相量图的画法 5.掌握变压器等效电路参数的测定方法 一、变压器的磁通势平衡关系 负载:一次绕组加正弦交流电压,二次绕组接负载。 ZLI20I2N22 不再单独由I1产生,而是由I1和I2共同产生。 U1=C=C 2121011221120INNIIIININII由于磁通的联系,二次电流的变化必然引起一次电流的变化。 磁通势平衡方程式 İ1N1+İ2N2=İ0N1 或 )()(2021201021kIIINNIIFFF即变压器负载运行时, I1由励磁分量I0和负载分量-I2/k组成。 kIINNI22121二、变压器的基本方程式 1111111XI jILjEE2222222XI jILjEE111111111ZIEXI JRIEU222222222ZIEXI JRIEUmZEI10kEE21LZIU22012211INININ三、绕组的折算 N1N2一、二次绕组只有磁的联系,无电的联系用单纯的电路代替实际变压器 绕组折算:原则:F2=F2 N2N1电磁关系不变,即2不变 1.二次侧电动势和电压的折算 2222KEEKUU21211244. 444. 4NfENfE22kEE 2.二次电流的折算 原则:折算前后磁通势不变, kIINNINNININI2212222222223.二次阻抗的折算: 原则:折算前后p,q,P2均保持不变 222222222222 2)(RkRIIRRIRI22222222 2XkXXIXILLLLZkZZIZI2222 2 四、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和相量图 (一)等效电路 折算后的基本方程式 1.“T”形等效电路 2202122221111021LmZIUZIEEZIEUZIEUIII1 İ1 1 İ2 İ0 2 R1 X1 Rm Xm R2 X 2 ZL 2.“ ”型等效电路 很小,忽略不计 1001ZIIINRm Xm R1 X 1 R2 X 2 ZL 1 İ1 İ0 İ2 3.简化等效电路 21001RRRIIIshN忽略21XXXsh1 İ1=-İ2 ZL Rsh Xsh (二)变压器负载时的相量图 1.感性负载 2.容性负载 3.简化等效电路相量图 由简化等效电路得: 21IIshshshZIUUXI jRIUXXI jRRIUZIZIU122112211211222111)()()()()(2U (1)以 为参考量相量 12II22U(2)感性负载 滞后 角 11IRIsh平行(3) 01190IXI jsh超前(4) -2 -2 1Rsh j 1Xsh 1 2 1 五、等效电路参数测定及标么值 mmmXRZk.计算 1.空载实验 (1)实验目的:测量 10202.NNUpIU(2)实验方法 高压侧开路 低压侧接电源 U20 V W A V N1 N2 高压侧 (一)等效电路参数的测定 3.参数计算: 20221021IUZUUNNkNm说明:1.三相变压器需用每一相的值计算。 2 所计算的参数是低压侧的参数,要折算到高压侧需乘k2 222200/mmmmRZxIpR2.短路实验 (1)实验目的:测量 shshshpIU.计算 shshshZXR.(2)方法:低压侧短路 高压侧加电压 高压侧 低压侧 N1 N2 A W V (3)参数计算: U1很低, Zm很大, I0可忽略不计。 222121shshshNshKshshNshshshshRZXIpIpRIUIUZsh İk=İN1 11/2sh R1 X1 R2 X 2 2221212RIRIpRIpcushshsh2275750000750002285 .23475:shCshCshshshXRZTTTTRR铝线铜线温度折算(二)标么值(标幺值) 标么值= NAAA *表达方式基值实际值22*211*122*211*1NNNNIIIIIIUUUUUU2222222222*2*2*21111111111*1*1*1/NNNNNNNNNNZZIUIUIIUUIUZZZIUIUIIUUIUZ标么值的特点 不论容量大小,便于比较 可直观表示变压器的运行情况 用标么值无须折算。 10. 005. 0*0shUI*2122222222*2/ZZZKIKUZKIUZZNNNNN半载5 . 0*1I*1111111*/:shNshNNshNshNNshshNshshZZZIUZUZIUZIUUU例第四节 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运行特性:外特性和效率特性 重点;1.掌握变压器的电压调整率 2.掌握不同负载情况下的外特性 3.掌握效率特性 一、电压调整率和外特性 (一)电压调整率 %100%1212220NNNUUUUUUU-2 - İ 2 İ1Rsh jİ1Xsh 1 2 1 %100sincos%100sincos121211112121NshNshNNNshshUXIRIIIUXIRI%100)sincos(2*2*shshXR负载系数2211NNIIII(二)外特性 U1=UN1 cos2=C U2=f(I2) (1)纯阻性负载 cos2=1 sin 2=0 U2=UN2(1-U%) U较小,外特性下垂少。 U2 I2 IN2 UN2 0 cos2=1 (2)感性负载 0sin0cos22较大,外特性下垂多U时当|sin|cos|22shshXR(3)容性负载 0sin0cos22,特性上翘0U22220|sin|cos|NshshUUUXR,U2 I2 IN2 UN2 0 cos2=0.8 cos(-2)=0.8 二、损耗与效率、效率特性 变压器的损耗 shshNNshcucucucupIRIIIRIpppRIp2*2212121212122122*2222222222222coscoscoscosNNNNNSIIUIIIUIUP不变损耗FempRIp2002.变压器的效率及效率特性 pPpPpPPP211121shNshcuFecuFepIpSIpIpppPpp2*202*22*202cos11当cos2一定时,随I2*变化 效率特性 max0*202*2*220)(shshppIppIdIdIf或令 max 0 I2, IN2 m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机与拖动基础》全套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8082198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