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应寻觅自我_第1页
中国设计应寻觅自我_第2页
中国设计应寻觅自我_第3页
中国设计应寻觅自我_第4页
中国设计应寻觅自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设计应寻觅自我纵观本次时装周,充满美感、时尚感、设计感的秀琳琅满目。这些美丽、时尚、创意的秀固然让人欢心愉悦,看完秀后想想却有点空虚。霎时间,一套套服装在眼前如流水般穿过,看到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在目不暇接欣赏美的时候不由地在我脑中盘旋。这场秀难道只是一场服装展示会吗?那似乎衣服需要停留在我们面前更久,似乎衣服的本身需要更多的解释。假设这不是单纯的服装展示会,那么这华美又匆忙的短暂光阴,似乎应该呈现些什么,表达些什么,留下些什么。“印象派之于“现代抽象假设看秀之人在意的不单纯是设计的时尚和美感,而是每一场视觉盛宴的背后被赋予的意义,那便是在设计师选定题材后,寻找到包

2、装题材的概念,再把这概念解构转化为视觉感受的过程。让看秀的人可以从一场四十五分钟的视觉盛宴中,不用文字只凭感官,在享受美的过程中去体会设计师们背后想要告诉大家的理念。单纯的感官感受无法留下印象,只有通过感官感受连接到人的感性与理智中,开启人的考虑,触碰到人的理智、价值观、自我论调时才会让人难忘,让人议论,让人由心感动。反之,无论场面多亮丽豪华,设计多么时尚都无法留下深化印象,留下的只有这华美舞台落幕后的空虚,或是最多一两个华美场面的记忆碎片。本次时装周里优秀的设计师们把设计概念结合时尚与美,创作出很多让人赏心悦目的秀。设计师们用自我经历、自我的崇尚、自我对美妙事物的崇拜,解构后重现于服装中,在

3、秀场里表现。如此把设计灵感转化为设计概念是感性的,带着丝丝印象派的感觉,是对美的事物通过自我解析后的再现,让欣赏的人舒心畅快。但是,也就如印象派比照现代抽象,现代抽象更多了一层自我考虑、探究、辨析、纠结、修正、整合的过程。假设也有看秀之人跟我一样,不满足于只是欣赏创作概念连接时尚与美,而是要从除去感性以外的那种理性思辨中才能得到感动的话,那么我认为以突出中国文化为设计概念的秀是时装周里让我感动的亮点。犹如现代抽象,设计师们面对中国文化与服饰时尚这个当今的大课题,根据自己的灵感、经历、思辨找到一个对此课题的理解后,在寻找课题答案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立场,最后把奔向答案的过程呈现给大家。在把灵感通过

4、感性以技巧展如今秀上之余,这个课题下的秀更突显了人的理性思辨与论调,能把如此复杂、抽象的思维包含在视觉感受当中才真实地吸引我,感动我。历届时装周里,设计师都努力想要创造能代表中国的服装,于本届时装周内每一天都至少有一到两场突出中国元素的秀,在设计大赛中也有大量学生将中国元素运用于设计中。在职业设计师中更多的是专注中国传统文化,而在学生大赛作品中那么更自由、更自我地运用了他们生活里感受到的当代中国文化。不应只做点缀本届时装周里,在设计中参加中国文化的方法丰富多彩。有设计师参加自身对古代各朝代服饰的理解,用现代工艺、面料重现于当下。而更多的设计师选择将传统中国服饰解构,把中国古代各阶段文明融入服装

5、,如,把中国亘古不变的风光融入服装,解构风景于设计中;或是在服饰中参加中国古代艺术文化,把水墨画、国画、山水画等渲染于面料中;又或是在设计中参加古代瓷器文化,再搭配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色彩、面料以及中国传统工艺的现代表述。这些中国古代各种文明的衍生物、代表物的互相交融,再到其各自内部的不断组合,成为当下把中国文化投入服装设计的根本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往后还可把中国古代陶器文化、瓦具文化、编织元素、书法元素、道教元素,把在国家博物馆里能看到的所有历史物件化为元素。可是,我对这种形式能否创作出真实代表中国文化与时尚服饰结合的服装设计有些迟疑,在这种拼接组合的设计形式下,似乎让中国文化变成西方固有设计

6、概念下的添加物。过去,我们想要从设计到秀场都模拟出西方的设计时尚,时装周里面想要表现我们对时尚的强烈追求与欣赏,我们对服装时尚的理解和提升。到如今,中国日渐强盛,西方想要研究神秘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国人也越来越醒觉自我文化的意识,更对中国文化感到自豪。设计出能突显中国文化的服装将是中国强盛开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今大家看到国外品牌都争相投入资源做中国风的设计,把中国元素放入服饰当中。可这只是一种灵感的激发,一个创意的题材,一个引人注意的话题,更甚者是一个为满足中国消费膨胀的市场而作出的商业性迎合。西方设计师生来就有西方历史积淀,生长于西方的时尚国度,对西方文化、时尚的感知是伴随自身成长获取的,所以

7、对于他们而言,中国元素的吸入是对西方固有的时尚设计理念的一个添加,一次改善。作为中国设计师,当然也可以为固有的服装设计形式做添加、改善的动作,并参与由西方引导的世界时尚的进程,但我们甘愿伟大的中国文化只是被世界时尚作为一个时期的调节剂吗?如今所看到的一切热潮,在当西方满足完他们对神秘的中国文化的兴趣与好奇心后便会变弱、消亡,或是成为一种非主流文化的时尚形式而存在。假设相信中国文化的影响远不止于此,那只有把中国文化打进核心的时尚世界里,中国文化才能成为世界时尚的核心,与西方时尚平起平坐。世界化不是趋同化中国作为一个悠久的东方文明的历史源头,全球的焦点在于中国服装设计是否能走出个性的一面,是否能做

8、出让西方世界眼前一亮的代表东方精神的设计。而时装周作为当今各国时尚精华的承载体,中国国际时装周是表现与观看中国时尚的最正确殿堂,代表的就是中国服装时尚的自我。每一个国家的时装周承载了展现国家文化风气的责任。巴黎的时装周彰显了法国的优雅、浪漫、自由;米兰的时装周呈现出意大利的经典、缤纷、热情;纽约的时装周随性、开放、松散;伦敦时装周更多的是严谨却又充满创意的概念。中国时装周需要寻找这份自我,也正在寻找自我。时装周绝不是一个集散市场,而是一个有立场、有崇尚的体系,是被中国服装设计界认定的,对世界公布成绩的舞台。假设将来时装周的主体目的不是作为平台,而是以平台为渠道,去呈现中国目前引以为傲的时尚状态

9、,中国时装周就必须找到自我,才能屹立于世界时尚舞台。在寻觅自我的过程中,有人或许会说,为什么中国设计师一定要专做自己民族的服装,为什么不放开自己去拥抱全世界的时尚舞台,把自己投身在世界时尚文化中,这才是顺应国际的做法。为什么不在全球化的作用下,放开那些死守自己文化包袱的想法,去好好地拥抱世界呢?我认为,如今讨论的全球化绝对不是让大家都放下自我文化的束缚,因为这样的后果是外表上大家都趋同了,却把自己的不同隐藏了起来,让大家害怕与别人不同,从而压抑了自己。顺应国际化、全球化的理念应当是去创立更多元化的社会。全球化不是趋向大家都一样,而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提供了宽阔的平台,让世界各种不一样的人能有时机

10、表达更多的自我,能更英勇地展现自己,让更多人理解自己引以为傲的文化。不应该是放下自己对自身文化的包袱,而是英勇地把自身的文化包袱拿到一个个国际舞台中翻开,并大声地告诉世界,这就是我的文化,从而创立更多元、更丰富的世界。也只有让我们的文明给全世界看到后、理解后,讨论全球化下的趋同才富有意义。中国国际时装周是中国服装设计为中国文化发声最重要的舞台,找到自我,并将自我展现是全球化下赋予时装周的契机和力量。千年的等待,悠长的历史给予我们的除了那份自豪感,还有什么?不能让中国历史成为只能翻阅的东西,不能让历史的因子无法转化交融于当今的感受中。中国的文化本来就是一个交融的体系。从几千年来朝代间由外族到汉人政权的不断交替统治,中国文化的血液不断地结合转化。在此般的多元性下,在外来文化对我们的洗礼下,中国文化的血液仍然具有强烈的辨识性。中国文化必定可以从如今的场面中,再次找到自我,再一次在世界的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