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指导书(TBB柜)1.1_第1页
检验指导书(TBB柜)1.1_第2页
检验指导书(TBB柜)1.1_第3页
检验指导书(TBB柜)1.1_第4页
检验指导书(TBB柜)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调试作业指导书无功补偿柜适用批准: 审定: 编制:发布日期:2010年11月15日技术更改、升级记录序号内容处数更改、升级内容更改人发布日期备注01高压耐压试验1检验方法、方案02电气间隙1检验要求03辅助电气、储能、分合闸操作1检验要求04回路电阻1检验要求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本指导书在编写过程中主要引用、参考以下资料GB16927.12 高电压试验技术GB3906 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B/T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1984 高压交流断路器GB1985 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11032 交流无间

2、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775.13 绝缘子试验方法GB1207 电压互感器GB1208 电流互感器GBJ14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高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50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149 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L/T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404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SD 318 高压开关柜闭锁装置技术条件项目名称检验顺序检验频次外观检查项目1全检注意事项1 本项目内容1、2项作为屏、柜体进货检查内容,成品入库前检验按全项目内容进行;2 对任何不合格项目都需要求相关人员或部门进行整改,严格要求其达到相关要求或标准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测量器具检验方法、方案

3、重要度1漆层漆层整体均匀,无起皱、起泡、脱落、划伤现象,色泽均匀亮泽,无流挂等现象;同一合同所有柜体颜色一致,与图纸标称要求相符;样板比较目测一般2柜体结构无变形现象,焊接、紧固牢靠,柜内零部件安装位置正确;活动门开关灵活,开启角度合适 无变形现象;无污垢、灰尘、杂物样板比较目测一般3元器件安装所有元器件安装位置正确,端正,紧固可靠,型号与图纸标称相符,外观无机械损伤;元器件标号及标签位置端正,内容正确无误样板比较目测一般4母排制作母排尺寸符合相关要求,标志清晰正确,制作与相关要求相符,无机械损伤;样板比较目测、直尺一般5二次配线符合二次配线工艺要求,高压电气二次配线要求样板比较目测、通线灯一

4、般项目名称检验顺序检验频次耐压试验项目2全检注意事项1 进行试验时,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所称电压除标明外,均为工频电压;2 某些有特殊试验要求的元器件必须按其要求进行相关试验;不能进行工频耐压试验的元器件按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隔离或短接);3 所使用仪器应具备有效期内的检定合格证;4 使用仪器时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避免损坏仪器及造成人员伤亡;5 实验时所加激励量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不可进行突变,造成元器件损伤;6 试验过程中需二人以上操作,全程做好防护工作,避免造成意外伤害;7 发现此项试验不合格元器件必须退回更换,不得以任何理由重新使用;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测量器具检

5、验方法、方案重要度1高压耐压试验1具体试验电压要求见附录A2依据不同合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等级3对断路器、接触器进行试验时具体要求参照附录B4特殊元器件按其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5历时1分钟,无闪络、击穿现象6在对整个系统进行耐压试验时,应以系统中元器件耐受值最低者为准选取试验电压。YDJ-5/50高压耐压机1 先将所有断口都处于连通状态(即正常运行状态),电容器、电抗器、放电线圈两极短接,再将三相短接连于耐压机带电端,耐压机地端可靠接地,检验相对地;2 先将所有断口都处于连通状态(即正常运行状态),电容器、电抗器、放电线圈两极短接,再将耐压机带电端连于一相,另两相连于耐压机地端,检验相对相;三相

6、轮流做到;3 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将耐压机带电端连于一个端口,耐压机地端连于另一个端口,检验端口耐压;非常重 要2低压耐压试验1 具体试验电压要求见附录ADT903低压耐压机1 耐压机地端可靠接地,带电端连于导电体上,进行连续加压试验;2 耐压机地端可靠接地,带电端逐个点击元器件带电体,进行点击试验;3 将所有能连通的带电体连通,进行连续加压试验,其余进行点击试验;非常 重 要项目名称检验顺序检验频次电气检验项目3全检注意事项1 工作前要仔细阅读相关技术资料和图纸,清楚各个元器件的电气要求,避免因施加错误激励量导致元器件损坏;2 保证每个回路检验的正确性、可靠性,不得有漏检现象;3 发现有任何

7、与图纸不符、与技术协议不符、与相关技术要求不符的情况,必须要求相关人员或部门落实情况,并要求处理结果;4 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须有相关报告存档并报有关领导,要求内容详细、真实,并有相关的意见或建议;5 辅助电气、储能、分合闸操作项中,实际生产中可对每批产品视情况进行抽检;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测量器具检验方法、方案重要度1回路检查1 所有回路连线接线头牢固连接,与图纸要求相符,正确无误;2 各回路间除要求外相互独立;通线灯万用表对照二次接线图和二次原理图,逐个回路、连线进行检查,每个节点、开关进行操作;一般2加电检查1 各回路在施加正确激励量后运行、动作情况正常,与使用说明书或技术要求相符,返回可

8、靠,不能有拒动现象;2 某个节点或装置正确动作/返回时,其余任何节点或装置不能有误动现象;3 各种情况下所发各种信号正常;MFTB-3多功能校验车1 先按照图纸要求对各个回路分别加上正确的电压、电流量,观察各个元器件运行情况;2 按照图纸要求在适当地点施加合适的激励量,观察相应的节点或装置的动作/返回情况,观察应发出的各种信号;重要3电气间隙1 10KV部分带电裸导体A相间距125mm;B隔离开关刀口开距150mm;C带电体对地距离125 mm;2二次回路电气间隙4 mm;爬电距离6 mm直尺测量相关需测量部分的最短距离,以此数据判定是否合格;非常重要4辅助电气、储能、分合闸操作1 在辅助电源

9、最低限,对电气装置及其联锁操作5次,操作应顺利,操作后仍能处于良好工作状态;2 A.在85、110Ue下各合闸5次,应能顺 利合闸;B.在65、120Ue下各分闸5次,应能可靠分闸,在30Ue下接触器必须释放;交、直流电源车对照相关图纸将所需电源可靠连接、开通,按照要求进行相应操作;一般5联调试验1 对保护回路与一次回路做联动检验,保证两者之间的配合运行正常,动作正确可靠,应发信号正确无误;2 确定各二次回路之间配合无误;3 无拒动、误动现象;交、直流电源车1 对照相关技术资料和图纸,在一次、二次回路相关电位点加上正确的电压、电流量,观察各元器件运行情况;2 在二次设备上进行正确操作,对应一次

10、设备应有正确的反应或动作,同时观察设备所发信号是否符合相关要求;3 在二次设备上进行适当的不正确操作,对应一次设备不应有相应的反应或动作,同时观察设备所发信号是否符合相关要求;一般项目名称检验顺序检验频次机械性能试验项目4全检注意事项1本项目各条中要求对相应元器件进行全检;2对任何不合格项目都要要求相关人员或部门进行整改,严格要求其达到相关要求或标准;3相关检验报告随其它检验报告一起存档;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测量器具检验方法、方案重要度1隔离刀闸接地开关操作灵活,可靠,力矩大小合适样板比较进行合、分闸操作各5次,各部分应正常一般2机械闭锁1 检验闭锁装置(机构)的可靠性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在正

11、确操作下闭锁(解除闭锁)动作可靠、到位、灵活、正确;2 机械程序锁性能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动作可靠、到位、灵活、正确;3 反复进行3次正确操作,装置应仍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样板比较1 对闭锁装置进行正确操作,进行闭锁时,闭锁对象应可靠地被解除相应功能,进行相应操作不应进行相应动作;解除闭锁时,其相应功能应可靠恢复;2 对程序锁进行正确操作,其程序顺序正确,所起作用正确、可靠;对其进行误操作或跳过其中某个(或多个)环节,则程序锁应不能被正常操作; 非常重要项目名称检验顺序检验频次综合联调项目5全检注意事项1 做相关检验时,首先要仔细阅读相关技术文件和资料,避免产生误操作对元器件造成损伤;2 严格按照

12、相关技术文件和资料对监控部分进行仔细的检验,逐项进行,不能遗漏;3 对任何不合格项目都要要求相关人员或部门进行整改,严格要求其达到相关要求或标准;4 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须有相关报告存档并报有关领导,要求内容详细、真实,并有相关的意见或建议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测量器具检验方法、方案重要度1综自后台1 各种配置满足相关技术要求;2 后台监控部分运行正常,各种软件配置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3 监控部分操作可靠,下发信息时,各响应部分应正确、可靠响应;4 对运行单元上传的各种信息的反应、显示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样板比较1 对照相关技术文件逐项检查所配元器件是否符合要求;2 逐个检查各类软件的安装、运行情况

13、,数据库配置是否符合要求,各项功能是否齐全;3 执行各类信息的上传、下发,逐项检查其正确性和准确性;命令正确下发后,观察相应的功能组件应有正确的反应;相应的软件闭锁功能应能可靠起作用,防止相应的各类误操作;4 进行各类操作时,及时观察相应的一次、二次、监控部分,所显示、发出的各类信号、信息应对应、对照、正确;5 在监控界面上进行遥控、遥调等操作,相应的一次、二次功能组件应可靠、正确作出相应的反应;6 在一次、二次功能组件上进行有关操作,监控部分应有相应正确的反应;非常重要2升流试验1 相关一次、二次、监控部分配合运行正常;功能可靠;2 信息返回达到某个定制或信息返回有误时,各相关组件反应正确,

14、所应发各种信号正确无误;升流仪器1 对照相关技术资料使对应的功能组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2 给予保护装置合适的各类运行定值;3 在电流互感器一次侧加上合适的电流激励(升高速度一定要合适);相应一次元器件应作出相应的正确反应;4 观察相应的二次、监控部分,其所发出的信号、信息应对应,正确无误;非常重要3考机试验将各部分功能组件按要求连接,并将其置于正常运行状态,连续运行24小时(或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运行过程中不做任何调整、维护,各部分应运行良好;样板比较目测一般附录B 断路器的交流耐压试验标准附录C 二次回路绝缘介质强度检查操作指导书1 使用范围: 本操作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所有微机继电保护类自动

15、化大屏和各类高压柜的二次回路在正常生产中的介质强度试验,目的在于检查绝缘介质的强度是否能达到要求。试验应在大屏或高压柜调试之前进行。2 工具21耐压试验仪(电压精度<5%)22绝缘电阻测试仪23自制工装3 耐压试验仪使用规范31检查接地线是否可靠。32 检查电压调节旋钮调是否在0位置,漏电流调至绝缘介质强度检查规定的数值,定时开关调至手动。33把接地线和要做绝缘介质强度检查的装置机箱相连。34接通交流220V电源,打开试验仪面板上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35 按启动按钮,加电压至所需要的电压级别,高压触头点接地端子,检查接地是否可靠,正常现象为,超漏灯亮,电压降为零,并伴有蜂鸣声。按复

16、位按钮结束接地检查。36用自制工装连接需要检查的端子,并与耐压试验仪高电压触头可靠连接。37按启动按钮,加电压至所需要的电压级别,定时开关拨至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是60秒),开始计时。38 检查通过按复位/高压断按钮,断开高电压,把电压调节旋钮调至零。39 如果是点击一秒,电压等级提高10%,定时旋钮调至手动。310 一次检查完成,如果待检查装置较多,可重复以上步骤进行。311 关面板电源,断开220V交流电源。312 超漏灯亮,电压降为0,并伴随有蜂鸣声。表示耐检查不通过。4 工艺要求41首先将各装置中CPU插件、通讯插件拔出,以免高电压对其绝缘介质造成危害,完成各耐压试验后再插上。42将绝缘

17、电阻测试仪的开路电压调整为500V,测量各端子排端子(不包括通讯回路)端子对地(金属框架)的绝缘电阻,要求不大于5M。43直流和交流电源在作耐压试验试,须将电源两端子短接后按对地交流2000V,漏电流10mA,历时1min进行绝缘介质强度试验;因容性回路为躲避漏电流可按直流2800V,漏电流10mA,历时1min进行绝缘介质强度试验。试验时需要将各空气开关处于“通”的位置。电源回路应该采用缓加,手动提高电压至需要值,升高持续时间约3秒,历时1min进行绝缘介质强度试验。44 大于63V强电开入回路、开出回路、直流回路所有端子短接后按交流2000V,漏电流10mA,历时1min进行绝缘介质强度试

18、验;小于63V弱电开入回路、开出回路、直流回路所有端子短接后按交流500V,漏电流10mA,历时1min进行绝缘介质强度试验。因容性回路为躲避漏电流可按直流2800V,漏电流10mA,历时1min进行绝缘介质强度试验。45交流回路按直流2800V,漏电流10mA,历时1min进行绝缘介质强度试验。46通讯回路不进行绝缘介质强度试验。47各外购件的独立电源回路按43规定进行;GPS、HUM、调制解调器的通讯回路不进行绝缘介质强度试验;光隔端子应将两输入端子短接后进行耐压试验;光纤盒不进行耐压试验;48如果装置对绝缘介质强度检查有特殊的要求,按产品调试规程中的要求进行操作。49以上均指试验点对地(屏体)的电压。除强调要求缓升和必须短接的回路外,允许提高10%耐压值进行一秒瞬时绝缘介质强度试验,无闪络、击穿现象,不损坏电气性能。但一般情况下,为保证正确性和提高效率,尽可能制作专用工装,并将需要的回路端子接在一起,进行一分钟的耐压试验。5 绝缘介质强度检查顺序51 先检查接地是否可靠。把接地线和要做绝缘介质强度检查的装置机箱相连,按启动按钮,加电压至所需要的电压级别,高压触头点接地端子,检查接地是否可靠,正常现象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