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第一章 前言 . 1一、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业 . . 1二、发酵产品的特点 . . 2三、微生物工业的范围 . . 2四、微生物工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 . 2五、有机酸发酵 . . 3第二章 柠檬酸 . 3第一节 柠檬酸发酵简史 . . 3一、世界柠檬酸发酵工业 . . 3二、国内柠檬酸产业 . . 4三、我国柠檬酸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 5第二节 柠檬酸类物质的性质及用途 . . 7一、柠檬酸的结构 . . 7二、柠檬酸的物化性质 . . 7三、柠檬酸的用途 . . 7四、柠檬酸盐 . . 9五、柠檬酸酯 . . 10六、柠檬酸的生产方法 . . 10七、柠檬酸的生产工艺 . . 1
2、2第三节 柠檬酸产生菌 . . 12一、黑曲霉 . . 13二、酵母 . . 15第四节 黑曲霉柠檬酸发酵机理 . . 16一、柠檬酸的合成途径 . . 16二、黑曲霉柠檬酸发酵的代谢调控 . . 18三、氧对柠檬酸积累的调节 . . 22四、柠檬酸的转运 . . 22五、培养条件对柠檬酸积累的影响 . . 23六、黑曲霉柠檬酸发酵机制总结 . . 25第五节 黑曲霉生长和发酵条件 . . 26一、黑曲霉的化学组成 . . 26二、黑曲霉的酶系 . . 27三、黑曲霉生长和发酵的营养条件 . . 27四、黑曲霉生长和发酵的促进剂和毒害剂 . . 30五、黑曲霉生长和发酵对环境的需求 . . 3
3、1第六节 酵母菌积累柠檬酸的机理 . . 33一、概述 . . 33二、利用正己烷为原料积累柠檬酸 . . 34三、利用葡萄糖为原料积累柠檬酸 . . 35第七节 发酵原料及其预处理 . . 36一、发酵原料 . . 36二、原料预处理 . . 37第八节 菌种扩大培养 . . 41一、工艺流程 . . 41二、菌种的扩大培养 . . 41三、孢子收集与保存 . . 42第九节 柠檬酸发酵工艺 . . 43一、营养要求 . . 43二、温度控制 . . 44三、 pH 控制 . 44四、接种量和接种方式 . . 45五、溶氧的控制 . . 45六、薯干原料的液体深层发酵工艺 . . 46第十节
4、 柠檬酸表面发酵工艺 . . 48一、表面发酵的干孢子接种 . . 48二、表面发酵设备 . . 49二、培养基制备 . . 50三、接种 . . 50四、发酵工艺 . . 51五、菌膜的处理和利用 . . 52第十一节 柠檬酸固体发酵工艺 . . 52一、生产工艺 . . 52二、主要原料 . . 53三、生产菌种 . . 54四、固体发酵设备 . . 54五、发酵条件和工艺 . . 54六、影响固体发酵柠檬酸的因素 . . 55七、杂菌的污染与防治 . . 55第十二节 柠檬酸发酵污染菌及其防治 . . 56一、柠檬酸发酵常见的污染菌 . . 56二、杂菌污染原因 . . 57三、杂菌污染
5、的药物防治 . . 57第十三节 柠檬酸提取工艺 . . 58一、发酵醪预处理 . . 58二、发酵液的过滤 . . 60三、发酵液的中和 . . 61四、酸解 . . 62五、柠檬酸溶液的净化 . . 64六、浓缩 . . 64七、结晶 . . 65八、干燥与包装 . . 65第十四节 柠檬酸工业副产物的利用 . . 66一、黑曲霉菌体的利用 . . 66二、中和滤液的利用 . . 67三、石膏渣的利用 . . 68第十五 柠檬酸菌种改良 . . 68一、菌种改良的总体思路 . . 68二、利用准性循环来获得突变株 . . 69三、利用基因工程进行菌种改良 . . 70第三章 乳酸 . 70
6、第一节 乳酸发酵简史 . . 70第二节 乳酸的性质 . . 71一、乳酸的结构 . . 71二、乳酸和乳酸钙的理化性质 . . 71第三节 乳酸及乳酸钙的用途 . . 72一、乳酸及聚乳酸的用途 . . 72二、乳酸钙的用途 . . 73三、其他乳酸衍生物的用途 . . 74第四节 乳酸发酵机理 . . 74一、同型乳酸发酵 . . 74二、异型乳酸发酵 . . 75三、双歧(Bifidus 发酵途径 . 75第五节 乳酸生产菌种 . . 76一、细菌 . . 76二、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 77第六节 乳酸发酵原料 . . 77一、乳酸生产原料 . . 77二、乳酸生产
7、的辅助原料 . . 79三、原料的预处理 . . 80第七节 乳酸发酵工艺 . . 80一、水解糖发酵工艺 . . 80二、淀粉并行发酵工艺 . . 81三、根霉发酵工艺 . . 81四、细菌乳酸发酵技术要点 . . 82第八节 产品的提取和精制 . . 83一、发酵液的预处理 . . 83二、乳酸提取工艺-前结晶工艺 . . 84三、乳酸钙直接酸解(一步法工艺 . . 86四、乳酸提取新技术 . . 87第九节 乳酸发酵新工艺 . . 88一、固定化细胞和固定化酶技术 . . 88二、原位产物分离乳酸发酵 . . 89第四章 葡萄糖酸及其衍生物 . 90第一节 葡萄糖酸的性质及应用 . .
8、90一、葡萄糖酸的理化性质 . . 91二、葡萄糖酸及其衍生物的用途 . . 91第二节 葡萄糖酸发酵机理 . . 92一、发酵机理 . . 92二、葡萄糖酸发酵微生物 . . 93第三节 葡萄糖酸发酵工艺 . . 94一、黑曲霉葡萄糖酸钠发酵工艺 . . 94二、黑曲霉葡萄糖酸钙发酵工艺 . . 96三、细菌发酵工艺 . . 97第四节 产品的提取和精制 . . 97一、葡萄糖酸钙结晶 . . 98二、葡萄糖酸结晶 . . 98三、一水葡萄糖酸结晶 . . 98四、葡萄糖酸 -内酯结晶 . 99第五章 衣康酸 . 99第一节 衣康酸发酵简史、理化性质及用途 . . 99一、衣康酸发酵简史 .
9、 . 99二、衣康酸的理化性质及用途 . . 101三、衣康酸的用途 . . 101第二节 衣康酸生物合成机理 . . 103第三节 衣康酸发酵微生物 . . 105一、衣康酸发酵微生物 . . 105二、衣康酸发酵菌种的选育 . . 106第四节 衣康酸发酵工艺 . . 106一、蔗糖为原料的衣康酸发酵工艺 . . 106二、淀粉为原料的衣康酸发酵工艺 . . 108第五节 衣康酸提取工艺 . . 109一、浓缩结晶法提取工艺 . . 109第六章 氨基酸发酵-谷氨酸 . 111第一节 概述 . . 111一、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 . 112二、氨基酸的发酵历史 . . 112三、氨基酸发酵
10、的发展动向 . . 113第二节 谷氨酸发酵机制 . . 115一、谷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 . 115二、谷氨酸生物合成的理想途径 . . 116三、谷氨酸发酵的代谢途径 . . 116四、控制谷氨酸生物合成的重要措施 . . 117五、乙醛酸循环的作用 . . 117第三节 谷氨酸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 . . 118一、优先合成与反馈调节 . . 118二、糖代谢的调节 . . 120三、氮代谢的调节 . . 121第四节 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细胞膜渗透性的控制 . . 121一、控制磷脂的合成 . . 121二、控制细胞壁的合成 . . 122第五节 谷氨酸产生菌的特征及育种 . . 123一
11、、谷氨酸产生菌 . . 123二、谷氨酸棒杆菌基因组研究进展 . . 123三、现有谷氨酸产生菌的主要特征 . . 124四、谷氨酸发酵的代谢控制育种策略 . . 125五、利用生物工程新技术选育谷氨酸生产菌 . . 126第六节 谷氨酸的生产工艺 . . 127一、甜菜糖蜜添加吐温发酵工艺 . . 127二、甘蔗糖蜜添加青霉素流加糖发酵工艺 . . 128第七节 发酵条件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 . . 130一、发酵培养基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 . . 130二、培养条件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 . . 131第八节 谷氨酸的提取 . . 132一、谷氨酸发酵液的性质 . . 132二、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
12、 . . 133三、离子交换法提取谷氨酸 . . 133第九节 谷氨酸发酵液的综合利用 . . 135一、发酵废母液提取菌体蛋白 . . 135二、发酵废母液生产饲料酵母 . . 135三、废母液回收核糖核酸 . . 135四、废母液生产有机复合肥 . . 136第十节 谷氨酸制味精 . . 136一、味精的性质 . . 137二、味精的生理作用及安全性 . . 137二、谷氨酸制味精的工艺流程 . . 138三、谷氨酸的中和与除铁 . . 138第一章 前言一、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业1、 微生物工程:微生物工程是将化学工程有关理论和单元操作应用于微生物的工业 发酵生产,进而发展起来的具有新的特
13、点的一门学科。2、微生物工程分为两大部分:发酵部分 (上游工程 :通过一系列的环节,提供条件,使菌体生长繁殖,并产生发 酵所要的目的产物(代谢产物 ;提纯部分(下游工程 :通过物理、化学的手段,将代谢产物从发酵醪中提纯出来, 获得最终产品。3、微生物工程的历史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天然发酵 :并不知道微生物是如何发酵的,因而很难人为 控制发酵过程,生产只能凭经验,口传心授;第一代微生物发酵技术-纯培养技术的建立 :人为控制发酵过程,再加上简单密封 式发酵罐的发明, 发酵工业逐渐进入了近代化学工业的行列。 该时期的主要产品有酵母、 酒精、丙酮、丁醇、有机酸、酶制剂等,主要是一些厌氧发酵和表面发酵
14、产生的初级代 谢产物;第二代(近代微生物发酵技术-深层培养技术 :1945年抗生素大规模生产。深层 培养技术,即机械搅拌式通气技术,推动了抗生素工业以至整个发酵工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代微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工程 :1972年重组 DNA 技术导致了多种新型的发 酵产品,特别是基因工程的应用。4、微生物代谢产物类型和生产概况初级代谢产物 :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维生素、有机酸、乙醇、脂肪等,一般 不能过量积累。次级代谢产物 :与生产不相伴,生物功能不明确,如抗生素、毒素、胞外多糖等。 因外界条件不同而不同。转化产物 :底物不是微生物细胞的产物,而是外源物质,微生物仅在其分子上进行 加工,如加入
15、羟基、还原双键、脱氧或切断支链等。二、发酵产品的特点1、操作条件比较温和;2、以淀粉、糖蜜等为主,辅以少量有机、无机氮源为原料;3、过程反应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4、能合成复杂的化合物如酶、光学活性物质等;5、能进行一些殊殊的反应,如官能团导入;6、生产产品的生物体本身也是产物,含有多种物质;7、菌种性能能够改变,从而获得新的反应性能或提高生产率。三、微生物工业的范围1、酿酒工业2、食品工业(酱、醋3、有机溶剂发酵工业(酒精、丙酮、丁醇4、有机酸发酵工业(柠檬酸、乳酸、葡萄糖酸5、酶制剂工业(淀粉酶、蛋白酶6、氨基酸发酵工业7、核苷酸类物质发酵工业8、抗生素工业9、微生物发酵工业(B 族
16、微生素10、生理活性物质发酵工业(激素等11、微生物蛋白发酵工业(酵母、 SCP 12、微生物环境净化(废水处理13、生物能工业(沼气、纤维素发酵14、微生物冶金(探矿、冶金、石油脱硫 :在美国,每年可回收铜 720000吨。主 要是硫化细菌,产生硫酸将矿物溶解。四、微生物工业概况及发展趋势1、从糖分解产生简单化合物转向复杂物质的生物合成;2、发酵方法代替化学合成方法较多;3、向大型发酵发展(常用 20120吨发酵罐 ;4、人工诱变育种和代谢控制,新产品、新用途层出不穷;5、开辟新原料五、有机酸发酵有机酸发酵是生物体内的基本代谢过程,是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与工业生产和 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机酸也是发酵工业中历史最悠久、吨位最大、 价格最低廉的产品。 自 19世纪以来, 有机酸和溶剂发酵工业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检验专业试题及答案
- 专业数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植保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孝感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日语试卷(含音频)
- 黑吉辽蒙金太阳2026届高三9月开学联考(26-1002C)政治试题及答案
- 考古专业试题及答案
- 车床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苗木清表施工方案
- 怒江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
- 情侣自愿转账赠与协议书范本
- 河北省2025届高三年级9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中福在线鹰潭销售厅营销诊断方案
- 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申报
- 舞蹈培训机构用工合同
- 自检自查表范表
- 高空蜘蛛人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 游泳池水循环净化项目方案
- 幕墙工程-技术标
- (2024年)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事故隐患报告举报奖励制度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