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冠状动脉指引导管的选择_第1页
右冠状动脉指引导管的选择_第2页
右冠状动脉指引导管的选择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指引导管的成功使用是 PCI 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影响占比 40%),是 PCI 器械选择重要的第一步。 理想的指引导管有以下特点:大而光滑的内腔;强支撑力;良好的扭 控性;齐全的形状及保持能力;柔软而可视的头端等等。其中支撑力 与指引导管的直径、形状、入路均有关系:直径越大支持力越强;入 路和导管形状不同所带来的角度差异及与主动脉壁的接触面积不同 直接影响支撑点及后座力, 比如经桡动脉比股动脉途径支撑力明显降 低可能达 860%。此外,右冠开口的朝向及变异也影响着合适导管的 选择。右冠状动脉指引导管的选择较左冠少, 最常用的导管为 JR及 AL, 此外还有特殊类型

2、导管包括右冠专用导管、 桡动脉专用导管、 左右共 用导管等。以下简介其常用型号特点:一、JR70%以上 RCA-PCI的选择;支撑力有限;对于长段弥漫或完全闭塞病 变,常需要深插来获得额外的支撑力;深坐导管最好 6F,深坐前一 定要调整同轴二、AL几乎是 RCA-PCI强支撑的唯一选择;但容易造成 RCA开口/ 主动脉损 伤;第二弯曲部分比较宽; AL1 或 AL2 是取决于第二弯曲的半径;支 撑力来自于冠脉窦和 / 或对侧壁;是高位起源冠状动脉的理想选择三、AR导管第二弯曲比 AL1更小;支撑力不来自于冠脉窦和 / 或对侧壁,源于导 管本身;有时小的第二弯曲会限制器械的通过性;很少使用四、X

3、BRCA导 管 通过对侧壁提供额外的支撑力;非常适用于开口向上的RCA;相比Amplatz 而言操作更加安全;支撑力强但弱于 AL;支架通过性好;适 合桡动脉; 由于可造成主动深插的倾向, 不推荐用于主动脉根部狭小 的病例五、XBR 导管 为右冠提供超强支撑;由对侧壁和 / 或窦底提供支撑;非常适用于开 口向下的 RCA;与 BSC的 Voda Right 或 MDT的 ECR相似;能用来深 插;不推荐用于主动脉根部狭小的病例六、3DRC右 冠支撑导管 为右冠脉提供后座支撑; 当主动脉根部有病变或扩张时提供良好的支 撑力;特别适于 Judkins 导管不能进入的复杂解剖三、Fajadet 导管

4、 桡动脉专用 JFR导管 适用于桡动脉入路的 右冠状动脉的嵌入;有更好的支撑力;同轴性更好;推荐使用于右冠 开口向下病变中; JFR-正常或偏宽主动脉宽度, JFR-ST-较窄主动脉四、Multipurpose 多功能导管MPB (第 1弯的弧度为 90o ) 非常适合水平开口的冠状动脉; MPA (弯 的弧度更大一些 )适用于向下开口的动脉; A2 和 B2 带有侧孔;也可 以用于心室造影五、Hockey Stick 导管由一个 90o 的弯形构成,改变了指引导管的进入路径,与 MPB相似, 但头端更短;可以左右共用六、RB(Radial-Brachial )导管3个弯度设计;在右冠适于水平

5、或开口向下的病变;可以深插;左右 桡动脉入路均可以使用; 可从对侧主动脉壁上获得充足的支撑力; 可 嵌入左右冠状动脉七、Barbeau 导管2个弯度设计; 第 1弯形弧度 135°,与头端的联合设计增强导管对 冠状动脉的嵌入能力; 适用于开口向上或水平的病变; 可嵌入左右冠 状动脉; AMI病变可直接使用八、Launcher ? 系列导管(1) SAL / Short Amplatz Left 操作简单,可在窦底自如旋转,出入冠容易,节省时间;安全易用, 相较于 AL,SAL 入冠很浅、非常安全,显着减少 AL 导致的并发症如 刮伤主动脉壁、 损伤冠脉开口及主动脉窦; 中度支撑,提供

6、 AL约 70% 的最大支撑力;推荐用于水平 / 向上发出的 RCA(2) 其它新型导管九、Heartrail II 的 TRI 导引导管:Ikari Left 和 Ikari Right , 专为桡动脉设计(1) IR 在 RCA易于衔接 , 通过主动脉对侧壁提供的后座支撑力(2) IL 是一种设计用于 LCA 的指引导管,但同样适用于 RCA, 与 IR,AL 比较, IL 用于 RCA时提供的支撑力更强,操作更加便利安全 ( 3) Heartrail II独有的“ 5 进 6” 装置,卓越的深插技术,伸出 5 毫米即可提高 70%的支撑力,是对付需要超强支撑的复杂右冠病变的利器。十、指引

7、导管的选择:1. 不同冠状动脉变异时指引导管的选择 :2. 以冠脉开口与主动脉关系选择 :3. 入路不同造成的指引导管角度不同产生支持力差别 : 十一、指引导管右冠到位技术:十二、右冠指引导管深插技术:旋转导管增加支撑力十三、小结:指引导管选择原则:注意冠脉开口位置 / 主动脉根部宽度/ 病变难度;提高指引导管支撑力 ; 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 (形状/ 大小/ 粗细) ;选用适当的技术(同轴性、深插) 。 虽然右冠状动脉 的指引导管众多, JR依然是最常见的选择;需要强支撑力时 AL 依然 是最佳选择;其他多种不断改良的导管依然需要经过实践和时间的考验。 建议如果不够老练,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指引

8、导管,慎重选用 深插技术。 参考文献1 Youssef AA, Hsieh YK. A single transradial guiding catheter for right and left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J:EuroIntervention,2007;3:475-4812 Zhang Q, Zhang utility of a 5-in-6 double cather technique in treating complex coronary lesions via transradial approach: the DOC

9、A-TRI studyJ.EuroIntervention, 2012;8:848-8543 Melchior JP, Meier B.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for chronic total coronary arterial occlusionJ.Am J Cardiol,1987;59:535-5384 Drozd J, Opalinska E.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for chronic total coronary oc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Relationship between lesion anatomy, procedure technique and efficacyJ.KardiolPol,2005;62:332-425 Lv A, Tao L. The 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