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教学计划_第1页
教科版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教学计划_第2页
教科版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教学计划_第3页
教科版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教学计划_第4页
教科版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科学教学计划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2017)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和以往的三年级学生相比,这一届三年级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是伴随科学新教材共同学习成长的。1. 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通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 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 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 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 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

2、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2. 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水”单元: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也是液体的典型代表。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从水中可以看见气泡等等。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引导学生们关注和探究有关水的各种问题。

3、“空气”单元:在一年级教材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 7 课,学生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但研究方法仅限于使用感官对空气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对空气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进入三年级,学生的探究方法和技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在“空气”单元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采用感官和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这种物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天气”单元: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有粗浅的认识,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注意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对于天气,学生也会有一大堆疑问,比如下雨天为

4、什么有时会打雷?为什么一天中有时冷,有时热?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契机。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水”、“空气”和“天气”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 个教学内容,共计24 个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10课时左右,一学期共需30课时左右。1“水”单元本单元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 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同时,通过对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本单元共有8 课,这 8 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

5、的:第 1 课到第 4 课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从观察常见的水蒸发现象开始,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结冰以及融化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点;第 5 课引导学生探究一定数量的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第 6 课引导学生探究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水与别的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第 7 课引导学生探究分离混合物 , 从而知道某些变化是可逆的。第 8 课引导学生探究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物质变化,总结提升学生对变化和水这种物质的认识。2“空气”单元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认真地观察空气,用多种方法研究空气的性质。让学生了解到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也是可以被压缩的;空气虽然很轻,但也是有

6、质量的,很多很多的空气积聚起来,质量还不小;空气也是可流动的,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与空气的流动有很大关系。学生还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们利用空气的性质做了许多事情。在本单元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首先用感官观察空气,然后通过简单的实验,用竖直倒扣的杯子、注射器、简单天平、热气球、风的成因盒子来探究空气的各种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 实现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同发展。本单元共 8 课,这 8 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感知空气( 第 1 课,感受空气 ) ;具体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特征( 第 2 课到第 7 课) ;讨论、归纳、总结、提炼空气的

7、特征和作用 ( 第 8 课 ) 。学生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空气的基本性质,再聚焦到空气的资源属性,认识空气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天气”单元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心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

8、予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保持继续实验的热情,这将是决定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 5 课“风的观测”和第 6 课“云的观测”,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悉天气现象,用他们的感官和科学的工具获取天气特征和记录数据。学生在本单元学到有关天气的科学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生活产生的影响。三、教学目标1. “水”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当环境温度低于0 ,水的温度下降到 0 时,开

9、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 ,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科学探究目标能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

10、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 , 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科学态度目标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以及它的可逆性。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

11、用各种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以及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了解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空气”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空气总会充满各处。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空气受热后会上升。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科学探究目标运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实验中所反映出来的

12、空气特征及现象。以语言、绘画、文字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信息,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尝试以气泡图、矩阵图等图表的形式组织、整理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物体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能如实讲述事实,不盲从,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具有分析、反思、尝试运用多种探究方法的创新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空气是重要

13、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利用空气的性质改善生活,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 “天气”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等。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台风、洪涝、干旱等天气会带来灾害。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收集大量的数据后,分析、制作并发布的。科学探究目标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

14、并描述天气。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描述天气信息。用统计图表等工具整理天气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讲述自己的观测、记录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交流。科学态度目标表现出对天气现象的探究兴趣,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乐于尝试运用各种工具完成对天气特征的观测。初步养成记录天气日历的习惯。体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地观测天气。四、具体教学方法和措施1了解学生前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2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3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 .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5 .引导学生用准确、恰

15、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6 .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7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五、教学设计进度表周次1起止日期9.1-9.7教学内容始业教育课;一 1.水到哪里去了29.8-9.14一 2.水沸腾了; 一 3.水结冰了39.15-9.21一 4.冰融化了; 一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49.22-9.28一 6.加快溶解;- 7.混合与分离59.29-10.5国庆节放假610.6-10.12一 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机动710.13-10.19第一单元复习;第一单元测验810.20-10.26二1.感受空气;二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910.27-1

16、1.2二3.压缩空气;二4.空气有质量吗1011.3-11.9二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二6.我们来做“热气 球”1111.10-11.16二7.风的成因;二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1211.17-11.23第二单元复习;第二单元测验1311.24-11.30三1.我们关心天气;三2.认识气温计1412.1-12.7三3.测量气温;三4.测量降水量1512.8-12.14三5.观测风;三6.观察云1612.15-12.21三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机动1712.22-12.28三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机动1812.29-1.4第三单元复习;第三单元测验191.5-1.11期末复习201

17、.12-1.18期末测验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一、三年级科学期末复习选择题1 .把纸揉皱后,放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中,纸不会湿的原因是()。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B.空气要占据一定的空间uC.空气能流动解析:B【解析】【分析】因为杯子内充满了空气,水被出去了,所以纸团不会湿。2 .下列事例不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的是()。A.气球的存在【B.水中倒扣的杯子里面有空气iC.扁平的塑料袋解析:C【解析】【解答】A、气球的存在可以说明空气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不符合题意。B、水中倒扣的杯子里面有空气说明空气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不符合题意。C、扁平的塑料袋不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18、,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空气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质量。3 .下列三种物质中,与其他两种不同的是()。A.空气-B.水C.酒精解析:A【解析】【解答】A、空气是气态的,符合题意。B、水是液态的,不符合题意。C、酒精是液态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物质有固液气三种状态。4 .下列方法不能加快物质溶解的是()。A.给水升温 B.搅拌C.给水降温解析:C【解析】【解答】A、给水升温可以加快溶解,不符合题意。B、搅拌可以加快溶解,不符合题意。C、给水降温会减慢物质的溶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升温、搅拌、粉碎固体颗粒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5 .以下形状的透明容器适合用

19、来作雨量器的是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雨量器是用来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水能流动,空气也能流动D.空气和水都没有固定形状A.水能占菇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问C.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解析:C【解析】【解答】A、水和空气都能占据空问,不符合题意。B、水和空气都具有流动性,不符合题意。C、鱼之所以能在水中存活是因为水中有空气,符合题意。D、空气和水都没有固定的形状,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水和空气都具有流动性,都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水具有一定的体积,而空气不 具有一定的体积。7 . 30克食盐在同样多的水中,溶解得最快的是()A. 50 c

20、水温,搅拌,食盐颗粒细B. 50 c水温,搅拌,食盐颗粒粗C. 10C水温,不搅拌,食盐颗粒细D. 10水温,搅拌,食盐颗粒粗解析:A【解析】【解答】温度越高,溶解颗粒越小,搅拌速度越快一般溶解得就越快,A符合题息。故答案为:A。【分析】溶解速度与温度、颗粒大小以及是否搅拌有关。8 .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的变化是()A.液态变成固态1 B.固态变成液态C.液态变成气态D.气态变成液态 解析:B【解析】【解答】冰是固态的,融化以后变成液态的水。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o【分析】冰在融化过程中要吸热。9 .教室里的空气中有水蒸气吗 ?()A.有骰有C.法确定解析:A【解析】【解答】空气中是有水蒸

21、气的。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Ao【分析】水由液体变为气体,就会和空气混合在一起。10 .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属于天气现象的一项是()。A.雷电B.地震1C.台风解析:B【解析】【解答】地震属于一种自然灾害,而不是天气现象。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o【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 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 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11 .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了 ,可以用哪种仪器分离?()C.漏斗解析:A【解析】【解答】木屑和铁屑混在一起之后可以用磁

22、铁将它们分开。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磁铁可以吸引铁质物品。12 .下列流得最快的液体是()。A.花生油贫泉水就洁精解析:B【解析】【解答】矿泉水的流动速度是最快的。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o【分析】液体黏度越小,流动速度就越快。13 .冰块在()的环境里会融化 。A. 0 c以上B.©以下C0解析:A【解析】【分析】在常压环境下,冰的熔点为0C,当温度高于0c ,冰会融化。14 .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熔化成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口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解析:A【解析】【分析】 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熔化成蜡烛油,是固态的变成液态的,属于物理变

23、化。15 .在 研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的试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了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是()。A.开始溶解的快,后来溶解的越来越慢B.开始溶解的慢,后来溶解的越来越快C.从开始到最后,溶解的快慢一样解析:A【解析】【分析】食盐在水中是有溶解度的,食盐在溶解的过程中,慢慢接近溶解度,就 溶解的越来越慢。16 .湿衣服变干了,但我们没有看见水的去向”,这是因为()。A.水蒸气看不见 B.观察不够仔细因C.水看不见解析:A【解析】 【分析】 水在常温下也能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作蒸发。加热可以使蒸发变快。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肉眼无法看到。17 .在研究水结冰的试验中,给水位做上标记,是为了观察

24、()。A.水什么时候变成冰吧.水变成冰后,体积会不会发生变化C.水变成冰的温度解析:B【解析】【分析】做标记,为了进行前后对比体积有没有变化。18 .做 让试管中的水结冰”的实验时,向试管周围的冰块中撒食盐,是为了 ()。A.让冰块看上去多一点B.让试管周围的温度保持在0c C.让试管周围的温度降低到0c以下解析:C【解析】【分析】 做 让试管中的水结冰”的实验时,向试管周围的冰块中撒食盐,是为了 让试管周围的温度降低到 0 c以下,因为冰加了盐凝熔化的温度降低了。19 .做水结冰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盐是为了()。A.改变水的颜色u B产生更低的温度u C改变水的味道解析:B【解析】【分

25、析】盐能加速冰的融化,快速吸收热,所以水就结冰了。20.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正确的是()解析:A【解析】【分析】使用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 添加酒精;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21 .打足气的皮球能弹得很高,是因为皮球里的空气()。A.被压缩了B.比较轻C.会上下流动解析:A【解析】【分析】气体充进足球里,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22 .夏天,在冰棒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气”,这是()。A.冰棒周围的水蒸气B.冰棒周围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的水滴aC.冰棒里的水分变成水烝气 解析:B【解析】【分析】 白气”主要是热的空气遇到冷的冰棒会凝结成小水珠。23 .水变成水蒸气,

26、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下列变化与水的变化类似的是 ()。A.葡萄酿成葡萄酒B石头雕刻成动物以柴燃烧变成灰解析:B【解析】 【分析】水变成了水蒸气,只是物体的形态变了,属于物理变化,石头雕刻成动 物也属于物理变化。24 .天空中黑压压的云突然移过来,还伴有大风,说明A.快要出太阳了B太阳要落山了C马上要下大雨了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一些现象确定天气的情况()C.空气会被压缩B.空气会流动25 .小朋友在卧室就闻见厨房里面饭菜的香味,这是因为A.空气有质量解析:B【解析】【分析】闻到香味说明空气在流通。26 .不能正确获取天气情况的方式是 ()。A.上网-B.看电视-C.阅读过期的报纸解

27、析:C【解析】【分析】旧报纸的信息比较落后,和当天的天气毫无关系。27 .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因为 ()。A.空气是看不见的B空气是摸不着抓不到的C空气可以被压缩或扩张解析:C【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的空间时可以改变的,空气可以被压缩或者扩张 28.水蒸气在()情况下能凝结成小水滴。A.受冷B.受热DC.吸热解析:A【解析】【分析】水蒸气在降温的情况下变为小水珠。29 .下列哪种天气一般不会给我们带来灾害()。A.台风B.小雨nC.暴雨解析:B【解析】【分析】天气和危害的关系,小雨不会造成危害30 .装有()的气球不能上升。A.热空气隘气C.气解析:B【解析】【分析】装进气球内的气

28、体要比空气轻,才能上升。二、三年级科学期末复习判断题31 .各中纸承受拉伸的能力是一样的。()解析:错误【解析】【解答】不同的纸承受拉力的能力不同。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物体的材料不同,性质就不同,承受拉力的能力就不同。32 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解析: 正确【解析】 【解答】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分析】液体和气体具有流动性,但是固体不具有流动性。33 固体是有固体的形状和体积,是可以流动的。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固体不具有流动性,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只有液体和气体具有流动性。34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常用仪器,人们可以选用同一个温度计进

29、行测量。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常用仪器,在不同的需求下需要采用不同的温度计进行测量。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温度计是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的工具,分为指针温度计和数字温度计。根据使用目的的区别,已设计制造出多种温度计。35 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随着水一起蒸发了。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食盐是不能够蒸发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对食盐水进行加热,水会蒸发掉,食盐不会蒸发。36 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看上去和鱼的幼体很像。解析: 正确【解析】 【解答】青蛙是一种变态动物,其幼体和鱼的幼体很像。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

30、、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37 春天,冰雪融化,这是固体变成了液体现象。解析: 正确【解析】 【解答】春天,冰雪融化,这是固体变成了液体现象。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根据温度的变化,物体的三种状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38 蜻蜓和麻雀一样都有翅膀,因此蜻蜓属于鸟类。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蜻蜓属于昆虫。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有的昆虫含有翅膀的。39 所有的海洋动物都是哺乳动物。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海洋中的大多数生物都是卵生动物,不是哺乳动物。所以题目的说法是

31、错误的。【分析】海洋中鲸属于哺乳动物。40 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但是壁虎就不常见。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壁虎和猫都是常见的动物。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壁虎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夏天非常常见。41 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解析: 正确【解析】 【解答】加热的方法可以将食盐析出。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对于可以溶解于水的物质,可以采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将固体物质析出。42 冰融化成水后,温度降低,体积不变。( )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冰融化后,温度会降低,体积会缩小。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水变为冰后,质量不变,但是

32、体积会增大。43 食盐和沙子混合到一起后 ,我们无法分离它们。( )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实验和沙子混合后可以分类开来。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利用食盐溶于水而沙子不溶于水的特点就可以将二者分类开来。44 空气是没有质量的,因为我们无法捕捉他们。( )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空气是有一定的质量,我们也可以捕捉它们。【分析】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也有一定的质量。45 鲸鱼在水中用鳃呼吸的。( )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鲸鱼在水中是依靠肺部呼吸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鲸鱼属于哺乳动物,是依靠肺部进行呼吸的。46 加热和搅拌都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 )解析: 正

33、确【解析】 【分析】搅拌和加热可以加速物质的溶解47 热气球能飞起来,是因为里面装的是热空气。解析: 正确【解析】 【分析】热气球上升的原理,里面的热空气会上升。48 溶解到水中的物质,就不可能再从水中分离出来了。解析: 错误【解析】 【分析】溶解到水中的物质,可以用蒸发的方式分离出来的。49 空气和石头、水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解析: 正确【解析】 【分析】一般来说,物体都占据一定的空间。50 使用酒精灯时,应该用内焰加热。( )解析: 正确【解析】 【分析】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与空气接触充分,用外焰加热。51 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解析: 错误【解析】 【分析】影响蒸发快

34、慢的因素有三个, 即温度的高低、液体与气体间接触的表面积大小以及液面上气体流动的快慢。52 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解析: 错误【解析】 【分析】有的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的不能,比如油。53 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水不容易被压缩。( )解析: 正确【解析】 【分析】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所以可以被压缩。54 对着镜子哈气,镜面立即变模糊,这是镜面蒙上了一层水蒸气。( )解析: 错误【解析】 【分析】是镜子上凝结了一层小水珠,是水不是水蒸气。55 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时,两个杯里的温度可以不同。( )解析: 错误【解析】 【分析】只有溶解这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一致。56 空

35、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解析: 正确【解析】 【分析】空气我们肉眼无法看到,但可以借助其他物体证明它是存在的。57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 )解析: 正确【解析】 【分析】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之一58 烟柱向西方倾斜,就是刮西风。 ( )解析: 错误【解析】 【分析】 烟柱向西方倾斜 ,刮的是东风。59 每天测量气温,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 ( )解析: 正确【解析】 【分析】考查的是测量气温方法,需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60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一年中的大气状况。( )解析: 错误【解析】 【解答】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

36、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不是一年的大气状况。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三、三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解答题61 小明和家人计划去周边城市旅游。为了准备好出行用品,小明特意上网查询了当地的天气预报,得到的信息如图,请回答以下问题ft间:8云 由南风3%(1)根据图片所示,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 c,吹 风,可以观察到云向方向飘动。(2)云量是 ;降水量的单位是 。(3)根据明天的

37、天气预报,请为小明选择两条出行提示,在括号内打“媒”出行提示:外出需带雨具()适合户外活动()昼夜温差大,注意增减衣服保暖防寒()解析:(1) 14;西南;东北(2)多云;毫米(3)适合户外活动。(昼夜温差大,注意增减衣服保暖防寒。( U【解析】 【分析】根据天气预报,我们可以知道气温,风向和风力的大小,云量和降水 量。62 .某同学为了研究白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他把一大包白糖同时倒入100毫升水中充分搅拌后沉淀,杯底沉底了很多白糖,他认为白糖不能溶解在水中。(1)你认为他的结论对吗? 。杯底沉淀很多白糖的原因是 (2)要把杯底沉淀的白糖分离出来,可以用 的方法,溶解在水中的白糖可以用的方法从

38、水中分离出来。解析:(1)不对;放入白糖太多,形成饱和溶液(2)过滤;蒸发【解析】【解答】他把一大包白糖同时倒入100毫升水中充分搅拌后沉淀,杯底沉底了很多白糖,他认为白糖不能溶解在水中。这个结论不对,因为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放入白糖太多,形成饱和溶液后将不再溶解。要把杯底沉淀的白糖分离出来,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溶解在水中的白糖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分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不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溶解的 物质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分离。63 .请你补充完成对 空气是否有质量”的研究。(1)猜测:。(2)称量空气前,在简易天平一端放上充满空气的小皮球,另一端放上若干豆子,应

39、该先 把天平调到()A.左右平衡B.左端下沉C右端下沉(3)小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后,会看到()A.天平保持平衡B.小皮球一端下沉C小皮球一端往上翘(4)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空气没有质量B.空气有质量C.空气无色、无味解析:(1)空气是有质量的A(3) B(4) B【解析】【解答】在实验之前猜想空气是有质量的,称量空气前,在简易天平一端放上充满空气的小皮球,另一端放上若干豆子,应该先把天平调到左右平衡。小皮球里打入 20筒空气后,会看到小皮球一端下沉,由此可以得到空气是有质量的。【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具有一定的质量。64.从天气日历中获取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40、时间气温降水量风速一旦 AM2019.5.114C-21 C20毫米2少(1)从日历中,我们可以知道当天的最低气温是 摄氏度,最高气温是 摄氏 度。(2)当天的降水量是 毫米,根据雨量等级表,属于 雨。(3)根据红旗的飘动情况,当天的风速是 级。早上观察到红旗向北方向飘动,我们可以推断此时吹的是 风。解析:(1) 14; 21(2) 20;中(3) 2;南【解析】【解答】(1)最低气温是12摄氏度,最高气温是 21摄氏度;(2)降雨量为20毫米,属于中雨;(3)风速为2级,风向是南方。【分析】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 的水层深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

41、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65 .请你用简图画一只蚯蚓,并注明蚯蚓的体节、头、环带、肛门。 解析:略【解析】【解答】蚯蚓属于环节类动物,身上有体节、头、环带、肛门等部位。【分析】蚯蚓又名地龙,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陆栖无脊椎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之一, 世界上有蚯蚓3000余种,我国亦有200多种2。全国广泛分布的有环毛蚓、爱胜蚓、异 唇蚓、杜拉蚓等品种。66 .在探究 加热是否可以加快溶解 ”的试验中,你是怎样进行实验的?实验过程中应注意 什么?请认真回忆,并回答下面问题。(1)写出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2)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3)能加快溶解的办法

42、还有: (4)如果想迅速地将白糖溶解,喝到一杯糖水,你会怎么做?解析:(1)两个杯子 白糖 热水 冷水(2)热水中的白糖颗粒比冷水中的白糖颗粒更快地变小和变得看不见;热水可以加快溶解(3)搅拌、砸碎、加热(4)(略)【解析】【分析】做实验前要清楚实验做需要的材料;该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注意只有 一个条件改变,那就是水的温度,通过比较它们溶解的时间,得出结论;加快物质溶解的 方法有加热、搅拌、研磨等等;67 .观察下面实验图示,回答问题。(1)你做过以上实验吗? (2)这个实验实在研究空气的什么特点?(3)介绍一下这个实验的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4)纸团会被打湿吗?为什么?解析:(1)

43、做过(2)空气能否占据空间(3)将纸团紧塞在杯底,保证不会掉下来;将塞有纸团的杯子杯口向下竖直压入水底;让 杯子全部沉没在水中。(4)不会,因为纸团和水之间隔着一段空气,空气会占据这部分空间,水接触不到纸,所 以纸不会打湿。【解析】 【分析】根据实验装置可以判断出该实验为了研究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的特 点;最终杯子里的纸团没有湿,因为杯子内充满了空气,把水和纸团隔离开了。68 .科学学习小组为了加快水的蒸发,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小兰觉得要用火焰最 外面的部分去加热,小红认为用火焰最里面的那一层加热速度更快。,外焰 八,内焰心(1)据上图可知,小兰认为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

44、下同)温度高,小红认为温度高。(2)该学习小组准备了一根细细的小木棒,用钳子夹住放在火焰上。过了一会儿,拿出木棒,现象如图所示。这个现象说明( 遍度最高。 f烧焦部分A.外焰B.内焰C.焰心(3)将一块冰冷的玻璃片盖在一杯热水上(如图),会发生的现象是()。A.热水不会变凉B.玻璃片上面有水珠C玻璃片下面有水珠解析:(1)外焰;焰心A(3) C【解析】【分析】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热的水蒸气遇到凉的玻璃片, 会在玻璃片上形成小水珠。69 .我们要做-一个“ 50!升水能够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请你将不完整的地方补充完整。(1)用量杯取 升水倒入烧杯。(2)用 称出几份食盐,每份

45、 2克,把第一份倒入水中并搅拌(3)第一份食盐溶解后,再倒入第二份盐直到食盐 。(4)我们发现,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度会越来越 。解析:(1) 50(2)天平(3)无法溶解(4)慢【解析】【分析】(1) 50ml水溶解的食盐的质量,需要量取50ml水(2)称取盐的质量需要用天平(3)测量溶解能力需要加到不再溶解食盐为止(4)随着溶解的进行,溶解速度越来越慢70 .如图所示,瓶中装半瓶水,瓶口用橡皮泥密封。( A, B是两根吸管)(1)如果从B管往里面吹气,会有什么现象产生?(2)如果从A管往里面吹气,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解析:(1)水会从A管流出(2)水中有气泡冒出【解析】【分析】从B管中吹气,

46、会压着水从 A管中流出。从 A管中吹气,它在水里,水 中会产生气泡。71 .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一般分为五步,请你简要写一写。解析: (1)数据收集;(2)数值天气预报;(3)气象员做出预报;(4)天气会商;(5)发布天气预报。【解析】【分析】天气预报的制作是(1)数据收集;(2)数值天气预报;(3)气象员做出预报;(4)天气会商;(5)发布天气预报。72 .为了研究 搅拌是否可以加快冰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小明找来了很多实验材料,如 卜图所示0 ° x -冷水 冷水 热水 热水 冰糖碎冰糖搅拌棒 邮棒(1)在上图中,请圈出这个实验所需要的材料。(2)实验中保持相同的条件是()和()。A.颗粒大小B.水的温度C.液体是否被搅动(3)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A.颗粒大小B.水的温度C.液体是否被搅动(4)如果实验结果是搅拌的那杯水,冰糖溶解得较快,那么说明()。A.搅拌不影响溶解速度B.搅拌会减慢溶解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