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课一分钟的小站_第1页
24课一分钟的小站_第2页
24课一分钟的小站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课时一分钟的小站课时内容:检查课文一一分钟的小站的词语学习【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喘、 焉”2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焦急、嫉妒、罢手、臃肿、痴、惊讶、时不时。掌握“温存、喘息、 灵巧、延伸、心不在焉。掌握“打听、运营”等词的用法,理解并能 够模仿课文中“如果 , 怎么也”、“那样 , 连, 都”等句式造句。2能以较快的语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的基本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能力目标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养成良 好的自学习惯,能在实际生活中用所学的词语进行交际。德育目标 4、分析香雪这一典型形象的思想意义,理解作品的主

2、题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品昧小说 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2教学难点:课文中“如果” , 怎么也”、“那样 , 连:, 都” 等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掌握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鉴赏和环境描写的作 用。【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工具】课件,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们的生命里有许许多多的一分钟,同学们想知道吗 ?这短短 的一分钟对于我们的人生看何意义呢 ?它能给我们带来希望吗 ?它可 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吗 ?当代享作家铁凝用她的小说 一分钟的小站 ; 多簇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板书课题 ) 为我们作出了回答。二、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提示”内容情况

3、;l 出示生字词,请学生在小组马读一读、写一写观察学生组词或 组短语的能力。如:温 ( 和存)、喘( 气息)、延(长申)、私( 自下)、打 (探听) 、运(行营) 、灵(活巧) 理解词意誓会用“温存、喘息、灵巧、 延伸,组成短语。2学生在小组中互相提示纠正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词语。 如:(1)正音方面:“发卡”中的“卡”是多音字。(2)写法方面:“喘息”的“喘”,是“口”字旁,不要写成是 “王字旁”字旁。“王字旁”字旁。3词语解释方面:“打听、运营”等,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这几 个词的构词特点。4重点字、词语例释。1. 温存(形):抚慰,体贴。例:她冷淡得很,他想说几句温存 的话,她便用方法挡住

4、了。2. 喘息(动):暂停活动、舒缓一段时间。例:趁敌人喘息之机 ,我们调来了增援部队3. 发卡(名):头发夹子。例:她有一头长波浪的美发,用两个 发卡左右一夹,经过精心梳理,但不显得半分雕琢。4. 灵巧(形):灵活巧妙 ,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 得灵活、熟练或机敏。例:戴着手套仍显得灵巧5. 延伸(动):延长 ;扩大宽度、大小、范围。例:延伸一条道 路。把铁路延伸到另一个城市。6. 私下(名):不经有关部门而自己进行的。例:私下了结,私 下交易。背地里。例:私下议论,夫妻私下商议。7. 心不在焉(组):心里不在这里。形容思想不集中。例:他心 不在焉地听他们讲话。8. 打听(动):探

5、问(多指跟对方无关的事情)。打听消息打听 下落向别人打听从他那里打听(1)老师让他去打听张丽的消息(2)关于他的近况,你亲自去打听一下。9. 运营(动):(车船等)运行和营业。轮船运营运输运营交通运营(1)公交公司的这几辆车从 10 月 1 日开始运营。( 2)运输公 司的运营情况怎样?5课文中出现的句式解析。(1) “如果 , 怎么也”(2) 、那样,- 连都”选学生造句四、作业1. 熟读词语,加深理解。2. 抄写词语。3. 认真预习课文。板书设计第二十一课一分钟的小站词语: 1、温存 2、喘息 3、发卡 4 、灵巧5、延伸 6 、私下 7 、打听 8 、运营 授课时间累计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

6、标:知知识与能力:1. 熟书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一句话,提高学生阅 读能力。3. 学会新的句型。过程与方法: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快速阅读课文的技巧和方法, 能抓住关键词,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情感与价值观:4、分析香雪这一典型形象的思想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课时重点:正确、熟练地读并理解课文大意。 课时难点:分析香雪这一典型形象的思想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 思想。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提前测评:提问学生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教学过程:一、课文学习的导入。1. 老师提问:一分钟能做什么?(学生众说纷纭)2. 教师:一分钟,我看了

7、一页书;一分钟,我浏览了一则新闻; 一分钟,也许我什么都不干,就楞了一会儿神 , 那么,一列火车一分 钟的停靠能给大山深处带来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铁凝的抒情小说 一 分钟的小站,看看在大山深处,火车停靠的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 板书课题:一分钟的小站。二、作家剪影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 1982 年第五期,并获得 1982 年 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作者铁凝,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 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通过课前布置预 习,让学生去了解作者,不做过多讲解。三、了解写作背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一分钟的小站写的是一列火车经过小山村台儿沟时,带给以 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山村少女的种种冲击

8、, 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 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 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 国农村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 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在小说中, 作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 敏感突现了作品的抒情风格。 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来欣赏这篇美丽的小说和一群美丽的姑娘。四、读课文,分析课文段落大意。第一段( 1-3)铁路铺进台儿沟村的情景。第二段( 4-5 )叙述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给山村的人们带的 震颤。第三段( 6-最后)描述台儿沟的姑娘们通过火车与外界交流的情 景。五、感知课文,讨论把握几个问题 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

9、 台儿沟这个小山村是怎样被发现的 ?(2) 火车正式运营履,列车时刻襄上为什么增加了“台儿沟”一 站?(3) 姑娘们看到火车停下后是怎样做的 ?(4) 台儿沟的姑娘是怎样做生意的 ?(5) 在这短短岭嘞钟里,姑娘们有哪些喜琴哀乐 ?(6) 这一分钟的小站给台儿沟的人们带来什么变化? (一)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明确:小说主要写了二个情节: 1 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二)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明确: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 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 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 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

10、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 虔诚。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 山挡着,封闭保守,就像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 界是个什么样?(三)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火车开来了,也带来了现代文明的风尚,自然影响到台儿 沟的人。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为迎接火车,开始梳妆 打扮,注重“服饰和容貌”了; 起初是观望议论, “日久天长”, “她 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 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商品经济之风吹进了深山。(四)“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请同学们根据它们 的特点

11、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明确:“大山”象征着封闭、 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 现代。六、作业练习的安排。1检查学生随堂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的情况。2安排学生进一步读熟读懂课文的任务,要求查找一个有关农 村变革的故事。【板书设计范例】一分钟的小站段落大意第一段( 1-3)铁路铺进台儿沟村的情景。第二段( 4-5 )叙述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给山村的人们带的 震颤。第三段( 6-最后)描述台儿沟的姑娘们通过火车与外界交流的情 景。小说主要二个情节: 1 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 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象征意义:“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 “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授课时间累计课时第三课时教

12、学目标:知知识与能力: 1. 熟书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一句话,提高学生阅 读能力。3. 学会新的句型。 过程与方法: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快速阅读课文的技巧和方法, 能抓住关键词,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情感与价值观: 4、初步具备概括的能力,能找出含义深刻的句 子,体会故事叙述的前因后果。课时重点:正确、熟练地读并理解课文大意课时难点:能够概括段意,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结构;通过对文中 人物形象的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教学过程:一、赏析人物形象(一)整体感知人物形象1请大家通读课文,找一找在火

13、车到来的那短暂的一分钟里, 山村里的姑娘们都有着怎样的表现?明确: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都像过节 一样梳妆打扮, 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 她们对山外的 东西全都充满了好奇:一个发卡、一块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一只人 造革的书包、 一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 , 这些都会带给她们热烈 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 在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 还融入了少女对未 来生活的个人梦想。2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 明确:不一样。凤娇:忙着看头饰、 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 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 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 总是 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

14、,甚至花色繁多的尼 龙丝袜。香雪: 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 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 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六、品味小说的语言(一)作者凭着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优美的文笔写作, 表现独特、 语言清新淡雅,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读者心里, 两岸风景美不胜收, 无论是叙述语言, 诸如对火车拟人化的描绘, 还是对人物如香雪做生 意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对话, 写得都很美。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 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 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明确: “五彩缤纷”表明姑娘们对这一分钟的期盼, 这里有她们的“喜怒哀 乐”,表明她们对这一

15、分钟内发生的故事,心情是复杂的,既高兴, 又伤心,高兴可以每天接触大山以外的现代文明, 伤心是不能走出大 山,融入现代文明的世界中去。重点句型:1. 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 小村。(1)如果你不告诉我,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件事是你做的。(2)如果不是大家帮忙,我怎么也干不完这件事。2. 它走得那样匆忙,连车轮发出的声音好像都在说,不停不停。 前一小句叙述一件事,后一小句具体说明句中指示代词的程度、 状态。(1)她打扮得那样漂亮,连我都快认不出她了。(2)她笑得那样开心,连老师都忍不住微笑起来。小结: 女孩子们的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小说的欣赏,角 度很多

16、,比如人物、情节、环境,还有主题,而这篇文章作者通过诗意的语言,抒情的笔调,描写了一群天真、活泼、朴实的山村姑娘的 形象,而这个群体中,作者极力捧出美得“叫人心疼”的香雪二、品味文本,感悟童真。1、导入新课:请同学复述一下篇课文一的内容。2、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练习。3、布置作业。一、选择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恰当解释。1. 它在山间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 C)A. 探险 B. 爬 C. 尝试 D. 打探2. 不久这条线正式运营。( D)A. 营业 B. 开通 C. 运动 D. 运行和营业3.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 C)A. 扰乱 B. 混乱 C. 打破 D. 搅动4.

17、 它那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也叫人们感到恐惧。( A)A. 害怕 B. 兴奋 C. 高兴 D. 恐吓5. 一切又恢复了寂静,静得叫人伤感。( B)A. 感觉不到 B. 伤心 C. 奇怪 D. 感动二、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1. 先打听清楚,然后再告诉老师。(打听)2. 这是一份试卷,不能任意填写。(任意)3. 公交公司又开辟了几条线路,对外正式运营。(运营)4. 我们县新修了几条公路,延伸到我们乡了。(延伸)5. 我私下和他聊了些,达成了初步协议。(私下)三、模仿造句。1. 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 小村。如果你不告诉我,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件事是你做的。 如果你这样做,

18、怎么也不会受伤。2. 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精心打扮 着自己。尽管路不好走,战士们还是按照原定时间达到了目的地。 尽管努力了,还是失败了。3. 它走得那样匆忙,连车轮发出的声音好像都在说:不停不停。 她打扮得那样漂亮,连我都快认不出她了。她哭地那样伤心,连眼泪都不想擦了。四、选择恰当的答案完成句子。1. 铁路终于修到了这个偏僻的小村,。(B)A. 巨大的变化带来了给小村 B. 给小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C.巨大的变化给小村带来了 D.带来了给小村巨大的变化2. 如今,台儿沟的姑娘早就坐不住了, 。( A)A .她们迫切想去火车经过的地方 B. 她们火车经过的地方迫切想C.火

19、车经过的地方她们迫切想去D.她们想去迫切火车经过的地3. 在巨大的火车头跟前,。( A)A. 小姑娘却缩到人后去了 B. 小姑娘却像看电影一样C.小姑娘就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D.小姑娘害怕火车头喷吐的白雾4. 他的两条灵巧的长腿一跨就上了车, 。( B)A.小姑娘们感到火车轻微的震动 B.接着车门就合上了C.小姑娘们十分羡慕年轻的乘务员D.接着小姑娘们就走了5. 香雪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 。( B)A.追着火车跑了很远B.未等人家回话,火车就开了C.害怕回去挨骂D.望着火车渐渐走远了五、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1. 关于台儿沟,文中没有提到哪一项?( C)A .它在大山的深处 B. 它只有十

20、几户人家C.与外界联系十分方便D.它只有一条铁路与外界联系2. 火车“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的边上 匆匆而过”的意思是:( C)A.火车在台儿沟村停留十分短暂 B.火车给台儿沟带来了新鲜的 空气C.铁路给村里带来许多新鲜而陌生的事D.铁路给小站没有太大的影响3. 文章第三自然段的意思是:( D)A. 偏僻的小村不需要铁路 B. 铁路在小村不设站的愿意C.小村的贫穷落后,使铁路也抛弃了它 D.小村不具备设站的力量4. 村里以往为什么十分宁静?( C)A.因为人很少B.因为山很多C.因为很偏僻,没有外界的干扰 D.因为人们对大山十分虔诚5. 人们对于火车:( A)A.既充满渴望

21、,又满怀恐惧 B.没兴趣C.既不害怕,又不想看D.充满好奇、恐惧、渴望、厌恶6. 关于“北京话”,文中没有提到什么?( C)A. 长得白白净净 B. 身材高大C.穿一身西服D.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7. 台儿沟的姑娘们在这一分钟里干的事, 下面哪一项不对? (B)A.打听外面的事情B.给乘务员送鸡蛋C.抓紧时间做买卖D.去车站换纱巾8. 关于火车给台儿沟带来的变化,文中没有提到哪一项?( B)A .姑娘开始打扮自己 B. 台儿沟村的土特产开始大量流向外边C.人们来到车站来打听外边的事 D.给山村带来了欢乐六、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1. 台儿沟这个小山村是怎样被发现的?2. 火车正式运营后,列车

22、时刻表上为什么增加了“台儿沟”这一 站?3. 姑娘们看到火车停下后是怎样做的?4. 台儿沟的姑娘们是怎样做生意的?5. 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姑娘们有哪些喜怒哀乐?6. 这一分钟的小站给台儿沟的人们带来什么变化?六、作业1、检查学生随堂完成课后练习情况。2、请学生自己归纳本课全文表达的基本意思。3、课文 2 预习任务的布置:阅读课文 2小站,自己查找生字 和词语并能理解。 板书设计一分钟的小站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 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 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

23、;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 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 盒,渴望交换铅笔盒。课后反思:课文二小站授课时间:总计课时:第四课时学习课文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主学习, 扫除课文中的生字、 词语障碍, 积累和扩展词汇量。 能较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基本理解和掌握 课文所表达的内容。过程与方法: 2、阅读课文,归纳文中出现的疑难词语或句式, 初步掌握比喻句的意义和用法。3、学习课文按方位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练习抓住特点,按一 定的顺序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地方。4、背诵第 4、5 自然段。情感与价值观: 6、了解小站工作人员安心在偏僻的山区工作, 给旅

24、客带来温暖,体会他们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小站工作人员安心在偏僻的山区工作,给旅客带 来温暖,体会他们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按方位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练习抓住特点, 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地方。教法:诵读、讨论,配以课件。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小站一课描写了一个地处山区、无人注意的 小站,由于工作人员的精心布置和对工作认真负责, 给旅客带来了温 暖的春意。 学生对这样的小站了解不是很多, 对于工作人员那种全心 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领悟起来不是很容易, 尤其要重点领悟本文按 照方位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25、 然后 自读自悟,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了小站在哪儿, 体会出小站很小, 毫不引人注目, 进而深入理解工作人员是如何精心布置小站的, 让学 生找到表示方位顺序的词语, 再按照不同的方位进行介绍, 同时出示 相应的课件,明确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感受工作 人员精心布置, 热情服务的精神基础上, 领悟作者找准一个观察点按 照顺序有条理介绍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作为一名旅客感受小站带给他 们的温暖,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对于作家袁鹰我们并不陌生,因为我们以前学过他的白杨, 今天我们要和作家一起去看看北方山区的一个小站。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又想

26、知道什么?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生字生词。2 、反馈交流自学效果:读准字音:栅(zh a )榜(ba ng)坳(d o)记住字形: “箩”与“萝”字音相同,字形相近,应注意区分。理解词义: 山坳:山间平地。征途:远行的路途。瞬间:时间极短。依然: 还像原来那样。 显然:容易看出或感觉到非常明显。点缀:加以装饰或布置,使原来的事物更加美好。疾驰:跑得很 快。疾,速度快。 一尘不染:非常干净,一点儿灰尘也没有。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指名分段读课文,看是否能读正确、流利。2、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3、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如何划分?第一部分( 1 2)从火

27、车上看到的北方山区的常见小站的景色。第二部分( 3 6)重点写工作人员把小站布置得非常精美。第三部分( 78)写小站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点明中心, 突出了小站的美。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1、讨论小站的小表现在什么地方? (小站小屋小黑板小喷水池小假山小树)(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 分钟快车急驰而过)2、讨论小站的样子,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3、提问:小站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的? (要求学生用“先 , 再, 接着 , 然后”说)4、具体讨论小站的样子。作者是按一定顺序来介绍小屋左边、 出口、月台上、月台两头的, 请同学归纳。 理解句意,思考练习第 2 题。

28、(1)快车急驰而过,你在车上甚至连站名也来不及看清楚。 (“急驰而过”“来不及”是什么意思?他们之间有什么联 系?)“急驰而过”是“来不及看清楚”的原因。(2)月台有个小小的喷水池,显然是精心设计的。(“显然” “精心设计”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喷水池是 精心设计的?)显然”是非常明显,很容易看出来。“精心设计”是特别用心设计。(3)在这个小站上,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树灿烂的杏花,给 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温暖的春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说喷泉、杏花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温暖的春意”有 两层意思,一是指春天温暖的气息, 二是指人们的感受。 在环境冷落、 单调的小站,

29、看到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树灿烂的杏花,旅客心里感到 温暖,感受到车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一片深情。5、造句。竞赛一尘不染6、“小站没有钟,也没有电铃”这句话说明什么?7、小站虽小,可布置得这样好,是谁布置的?说明了什么?8、读课文,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课文讲了北方山区的一个小站,由于工作人员精心布 置和认真工作给旅客带来温暖的春意, 赞扬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 为旅客服务的精神。9、填写适当的量词。一()小站一()小屋一()红榜一()黑板 一()假山一()木栅栏一()杏一()喷泉 一()工作人员七、评价与反思1、检查学生完成“练习一、二”的情况。2、复习全课的内容板书:课文二小站第一部分( 1 2)从火车上看到的北方山区的常见小站的景色。第二部分( 3 6)重点写工作人员把小站布置得非常精美。第三部分( 78)写小站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点明中心, 突出了小站的美。 小站的“小”、小站的布置表达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课后反思:授课时间:总计课时:第五课时五课时 ( 本课学习内容的强化、巩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以课文为学习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 养学生语言能力。 过程与方法: 2、指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并学习运用。情感与价值观: 3、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用掌握 的词语和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