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总八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要求一、认识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感情,从而爱护小动物。二、复习生字,理解本课生词,要求掌握:古怪、无忧无虑、尽职、闭息凝视、变化多端、生气勃勃,会用任凭、生气勃勃造句。三、懂得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方法。四、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前准备:投影幻灯机及课文配套的幻灯片。或用图画。课时准备第一课一、导入 (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
2、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什么印象?叙述: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板书),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课本上猫。二、自学课文。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不懂的自己做上记号。:尽职、变化多端、闭息凝视。(让学生抓住组成词的关键性字眼,查字意,然后理解词义)这篇课文中,写了哪些猫?(大猫和小猫),分段就可以把前面写大猫的作为一段,把后面写小猫的作为一段。小朋友再读一遍。划分段落。分好段想一想:课文第一段,主要写大猫的什么特点?课文第二段,写小猫的什么特点?把能概括它们这一特点的句子划下来。(第一段:猫的性格实在古
3、怪。)(第二段: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三、讲读课文。第一段:1.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古怪,当你读到这一句时,你是怎么想的。2.下面就写它怎么古怪,它古怪在哪儿呢?听老师读课文。3.范读第一段。4.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叙述的内容里,我们看到了猫的几种不同的形象。结合放幻灯,以及平日观察,具体描绘一下猫的这些形象。每叙述一个形象,要求概括一下自己对猫的印象。(放幻灯:猫在睡觉)学生叙述:猫很老实。(释:无忧无虑)(放幻灯:猫出去玩)学生叙述:猫很贪玩。(放幻灯:猫等老鼠)学生叙述:猫很尽职。(释:尽职)(突出:非不可)5.点拨: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那么课
4、文上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联起来的呢?你们再读读课文,特别注意课文中连接的词语和句子。(说老实吧,它的确;可是;说这贪玩吧,的确是呀可是)说它老实吧6.比较读 这两种句式语气有什么不同?它很老实说它贪玩吧比较读 再比较比较,体会体会它很贪玩说它老实吧说它贪玩吧,我们体会体会,这种语气给你什么感觉?(并不完全这样)7.根据板书指点:说它 老实(可是)贪玩贪玩(可是)尽职指点:说它老实,它是乖,可是,它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是贪玩的,可是,它又尽职的。所以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些就是猫的古怪的表现之一。启发: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
5、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呀。但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作者爱猫,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所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就把作者爱猫的感情表达出来了)8.指导朗读。现在我们看,谁能把作者对猫的爱表达出来。9.继续往读,猫又怎么古怪,这一节中,你觉得哪几句是主要的,能概括全小节内容的,把有关的语句划下来,准备自己讲书。(可划的词语: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若是不高兴,一声不响。)这一小节请小朋友自己读读、想想、讲讲。例如层次怎么分,详略怎么样运用的什么表现手法,用词造句,甚至标点符号的作用都可以讲。自己讲书要点:(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下面写猫的温柔可亲。
6、(2)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响,写得简略。(3)写高兴,着重写了猫的不同叫声。突出有关词语:长短不同 丰富多腔 变化多端 粗细各异(4)猫并无高兴与不高兴之分,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感情。10.指名读第二节,要把你们刚才讲的冒号、层次、感情,用停顿和语调表达出来。四、巩固词语。任凭、无忧无虑、温柔可亲、尽职、变化多端、闭息凝视、古怪,从中挑出两到三个,写出猫给你的印象。五、各自练习背诵一、二两节。第二课一、讲读课文。第一段,第三节。1.这一节进一步写出猫的古怪。你们能用一对反义词把这一节的内容概括一下吗?(板书:怕、勇猛)2.用上关联词语把它们联接起来。既又
7、虽但更多的是3.现在我们来看整个的第一段,写猫的古怪,分了哪几层来写。就前一课出现的板书指点。说它 老实 (可是) 贪玩_ 贪玩 _ 尽职古怪 _ 温柔可亲 _ 一声不响_ 怕 _ 勇猛这些方面,课文中哪些写得详细(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根据学生回答在上面这些词上用彩色粉笔做上着重号。)为什么作者写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比写猫的贪玩、一声不响、胆小要详细呢?(原因有二:一方面是作者爱猫,就把猫的长处写得详细,二方面事实上猫的优点是主要的,不然的话,怎么会许多人家养猫,作者又怎么会爱猫呢?)4.指导:概括段意,这一段主要写的什么?我们还可以用书上哪一句概括?(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这一
8、句写在这一段的第一句,这叫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印象深刻)第二段1.你们再看第二段的第一句,在全段中的地位怎样?(也是段首概括)。课文上说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个更字告诉我们,作者爱猫,更爱小猫。现在你们从课文里找找,哪些词语本来是用在小朋友身上,现在却用到小猫身上去了。(好玩具;不哭、打秋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以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及作用。)2.小猫的可爱,你们感觉了吗?我请谁来讲,先照课文讲,然后补充自己所观察的,说出小猫的天真可爱。3.指名朗读。4.特点层次。一根鸡毛淘气 一玩起来它们的胆子你见了二、练习背诵。三、说话练习:过去我们写动物,只懂写出动物的形状、生活
9、习性,这篇课文却着重写出了猫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爱。谁能选自己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说出它的特点,表达出你对它的感情。(提供导语 :_的性格实在_,_。)板书设计 猫(说它) 老实 (可是) 贪玩古怪 贪玩 尽职温柔可亲 一声不响怕 勇猛好玩具小猫 也不哭更可爱 胆子越来越大摔抱打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借助图画自主认识酸、葡等个生字。会写串、兔等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懂得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想】这篇童话故事原自于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是以连环画
10、形式编排的。针对孩子们喜欢故事的特点,要充分利用起班内的插图,把插图做成多媒体课件,仔细观察图中动物们的神态、动作,想像它们的语言,猜猜它们的心理,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趣的文章孩子们都喜欢读,要充分利用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孩子在尊诶分角色、比塞读等方式多读。在仔细的观察、有感情的朗读感悟中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说葡萄是酸的,有的人说葡萄是甜的?最后,模仿小狐狸的样子演一演,读一读它说的话,把故事演一演,在学生朗读、表演的基础上,让学生看图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板书葡萄,学生认读。、说说葡萄的味道。、揭示课题,齐读。结合课题认识酸。二、自主识字、自由朗
11、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连环画认读生字,不会的可以找同学一起商量、交流,可以借助文下的树叶中的拼音读准字音。、小组内互读、互查。、我会讲:借助连环画讲讲课文中的故事。可以照课文讲,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我会读:课件出示生词:酸葡萄狐狸一串硬币迫不及待自己读读,不认识的问同桌;同桌检查;小老师教;齐读。过渡:我们把生字朋友送到课文中,你的课文是不是读得更好了?三、朗读感悟、自己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交流汇报: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帮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呢?、讨论:为什么狐狸、小松鼠、小兔子都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分角色朗读全文。、重点指导朗读
12、:课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小猴子吃起葡萄来。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通过表演、反复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迫不及待,并读好带有迫不及待的句子。四、精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告诉大家你最喜欢那个小动物,为什么?、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五、拓展练习续编故事: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商量去找狐狸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使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设计思路】统计是数
13、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本节课注重体现以下几点:、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对简单数据进行整理,以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注意学生情感的个性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得到充分的展示。由于低年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化倾向,当讨论如果只买一种水果,该买哪种水果时,这就形成真实的两难问题学生既要考虑到个体对水果的喜好,又想照顾大多数同学的喜好,真是左右
14、为难、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根据统计结果,六种水果该各买多少的讨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想一想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就能知道?引出课题。二、引导探索,认识新知。、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种水果,记录在统计表里。同桌讨论:如果六种水果都买,哪些水果要多买,哪些水果要少买?、绘制统计图。(1)展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相互评价(2)看统计图表提问题。三、应用知识。 完成书95页的第一题。四、课堂总结。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统计?五、课后延伸。调查本班同学,把喜欢下面几项活动的人数统计出来。(游泳、跳
15、绳、拍皮球、踢足球、跑步)教学设计方案 篇4活动目标:研究在自己读过的书中,哪几种动物出现的较多,他们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写下研究结果,并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与自己的结论和想法有什么不同。活动重点:写下研究结果并与同学交流。活动准备:读书,写下自己的研究结论和想法。活动时间:一周活动过程:首先读书,研究书中出现较多的动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接着写下研究结果,最后与同学交流,比较结论与想法有什么不同。活动交流书本中的动物一、引言导入:同学们,在众多的故事书中,比如丑小鸭、狼和小羊、舒克和贝塔,都有大家熟悉的动物朋友。哪几种动物出现较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把大家的研究报告拿出来与朋友交流共享。二、
16、小组交流。1、分组交流,哪几种动物出现最多?我最喜欢和最讨厌的动物是谁?为什么?由组长填表格或者写下结果。2、整理小组成员的发言,并选定代表准备全班发言。3、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故事片断进行表演,展示自己的想法。三、全班汇报成果。1、动物名称及自己对他的印象。2、喜欢或讨厌及原因。3、故事片断表演。四、教师小结:童话故事是同学们喜欢的,故事中的动物更受到大家的喜爱,因为他们明确的代表了我们内心评判善恶美丑的标准。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就以这种标准去衡量别人和自己。找到自己的影子了吗?愿大家多读书。教学设计方案 篇5一、概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一课时
17、· 认识时针、分针、整时、大约几时 · 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
18、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三)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 1、认识钟表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 2、教学整时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再出示1时、4时、6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1时、4时、6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
19、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3、教学大约几时出示7时、7时不到和刚过7时三个钟面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个钟面的时间 小结:一个是7时不到,一个是刚过7时,我们把它们都叫做大约7时 师追问:这两个都是大约7时,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个是7时未到,一个是刚过7时 说一说:让学生说出钟面上大约是几时 (三)巩固练习2.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每天要在钟面上走两提问:一天有几个8时,几个9时?3.拨一拨:学生在钟面上拨出自己起床和睡觉的时间,然后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要求说完整。4.说一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教学内容
20、与教师的活动媒体的运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选择七、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有效突出了重点,分解了难点;多媒体介入了学生感兴趣的钟面,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课堂效果显示学生能较灵活地运用自己小结出的方法进行练习。教学设计方案 篇6设计理念【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的精读课文,是安徒生童话经典之作,对于这样语言凄美、情感强烈且富于变化的文章来说,“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紧扣一个“读”字,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引领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对作家和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一种悲悯情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1
2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了解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见到的幻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女孩悲惨的命运。3、 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在大年夜忍受着寒冷、饥饿在街上卖火柴。没有欢乐,没有人关爱的她痛苦地坐在墙角里,她觉得很冷很冷。她想给自己暖
22、和一下,于是,她擦燃了火柴,那么小女孩每次擦火柴都看到了什么?2、自由读5-10自然段,画出幻象的句子,大声地读出来。二、学习课文5-10自然段。(一)品读幻象中的“幸福”1、学生读文,画句子。2、学生反馈,品读感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女孩在幻象中的幸福。)(1)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总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2)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
23、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3)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4)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5)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设计理念:所体会的幻象越美好,与幻象消失一旦联系,则更凄然,为后面的比较作基础
24、。】3、多美好的幻象,但同学们想想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幻象?4、教师根据反馈小结:现实中的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没有人疼爱,所以她渴望温暖、温饱、渴望爱、渴望幸福,所以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了火柴。过渡:火柴终究是要灭的呀,火柴一灭,小女孩所渴望的得到了没有?读课文,找出火柴灭了有关句子。(二)品读现实中的“痛苦”1、学生找句子。2、学生反馈。(1)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2)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有冷的墙。(3)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3、指导学生读出小女孩幻象消失后的失望、伤
25、心和现实的痛苦。4、再次品读奶奶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心情和现实的痛苦。过渡:美好的时光,一次又一次地消失,所以当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出现时她急迫地叫了起来。出示句子:“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就会不见的!”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见到奶奶迫切、激动、祈求等心情。每句话都用上了感叹号,表达了什么?5、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这一次与前四次相比,特别是与第一次擦火柴有明显的不同。比较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1)读读前后两次擦火柴,抓住重点词,想一想表达的意思有什么
26、不同。(2)指导朗读。【设计理念:运用句子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残酷的现实迫使小女孩从开始的犹豫到最后的果断,渴望幻景永不消逝。】6、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不惜浪费“一大把”火柴,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1)出示句子: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2)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3)指导感情朗读。三、学习课文11-12自然段,深化课文主题。1、配乐,师深情朗读。2、质疑:小女孩死了,为什么她嘴上还带着微笑?小女孩悲惨地冻死街头,是那么的不幸,作者却为什么说她
27、是幸福的呢?3、出示句子: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4、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5、教师引导,(前一个“幸福”是因为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后一个“幸福”是说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6、在当时的社会,对一个穷苦的孩子来说,死就等于幸福。这告诉我们什么呢?(社会的冷酷,人们的无情。)7、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配乐朗读)【设计理念:通过强烈的对比,体会小女孩面对寒冷、饥饿,面对痛苦的美好幻象,深层次衬托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社会的冷漠。】四、回顾全文,总结写法安徒生爷爷含着辛酸的泪写
28、下了这个故事,他是通过残酷的现实和美丽的幻象对比,这种表达方法是虚实结合,看,幻象越美好,现实就越痛苦,这 样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更能突出小女孩的生活悲惨。)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同学们,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你觉得自己生活过得怎样?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想一想: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的身边,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设计理念: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幸福自己比较撞击了学生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美好的生活。】六、课堂总结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个读者,他一生写下了一百多篇童话,受到全世界儿童和大人的喜爱,希望同学们用心去阅读,相信你们一定会受益匪浅。七、作业1、阅读安徒生的
29、作品2、朗读课后习题习4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写几句话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设计:14、卖火柴的小女孩渴望 温暖温暖 快乐 关爱 (虚)幻象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同情(实)现实 寒冷 饥饿 没欢乐没关爱 痛苦 憎恨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学目标】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2
30、、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二、自主学习 点拨指导1、理解词语: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2、分组讨论: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3、自主学习生字: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4、检查自学情况: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奇、之美好)。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电视 电话 因特网 飞机 火车 远洋船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肉类罐头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隐患与预防考核试卷
- 稀土金属冶炼与战略新兴产业考核试卷
- 玻璃纤维射击靶考核试卷
- 篷布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精神障碍的康复教育介入考核试卷
- 四川大学《移动应用开发(Andoid)》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长宁区高级中学2025年初三下期中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南平市建瓯市2025年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入学考试卷含解析
- 山东华宇工学院《中外文化交流(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普兰店市2025年高考语文试题疯狂小题抢高分含解析
- 博物馆藏品库房管理课件
- 2022年2月兴业银行审计部招聘人员模拟试题3套(含答案解析)
- 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2015版)
- 焊接质量检查表
- 形式发票模板
- 高一语文《赤壁赋》 完整版课件PPT
- DB32∕T 2880-2016 光纤传感式桥隧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施工及维护规范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二》教学设计建议及课本习题解析
- 渤海财险非车险业务培训
- 水工隧洞施工ppt课件
- BOSCH电控柴油共轨12传感器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