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催化剂催化剂:一种物质,能够加速反映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催化作用:是一种化学作用,是靠用量极少而本身不被明显消耗的一种叫催化剂的外加物质来加速或减慢。 化学反应速度的现象。催化剂的基本特性:(1)只加速热力学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2)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平衡常数)(3)对反应具有选择性(4)催化剂的寿命。催化剂好差的评价(价值):重要性顺序:选择性寿命活性工业催化剂着重考虑的问题 :(1)活性(包括选择性)(2)稳定性(3)流体流动性(4)机械性质多组分催化剂的成分:(1)活性组分(2)载体 (3)助催化剂
2、助催化剂:包括电子型催化剂,结构性催化剂。助催化剂是加入到催化剂中的少量物质,是催化剂的辅助成分,其本身没有活性或活性很小,但把它加入到催化剂中后,可以改变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 离子价态,酸碱性,晶格结构,表面构造,孔结构,分散状态,机械强度等,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 择性,稳定性和寿命。助催化剂的作用:促进活性组分的功能,促进载体的功能。载体的功能:1.提高有效的和适宜的孔结构。2.增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3.改善催化剂的传导性 4.减少活性组分的含量5.载体提供附加的活性中心 6.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溢流现象和强相互作用。溢流现象:固体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经吸附产生岀一种离子的或自
3、由基的活性物种,他们迁移到其他活 性中心上的现象。对工业催化剂的要求: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或者说寿命。X(转化率)=已转化的制定反应物的量/制定反应物进料的量S (选择性)=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指定反应物的量 /已转化的指定反应物的量Y (产率)=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指定反应物的量 /指定反应物进料的量工业催化剂的稳定性:包括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看29页图2-5思考题1. 什么是催化剂、催化作用及催化反应的补偿效应。【催化剂是一类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不改变热力学平衡,并不被明显消耗的物质。催化作用:是一种化学作用,是靠用量极少而本身不被明显消耗的一种叫催化剂的外加物质来加速或减慢化学反
4、应速度的现象。补偿效应:在用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上,研究一个给定的催化反应时,用 Arrhenius方程表示反应速率常数时,不同催化剂的指前因子A和活化能E是以彼此补偿的方式变化的,导致不同的催化剂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的反应速率常数(或反应速率)为恒 值。】2. 催化剂的基本特性有哪些?【(1)只加速热力学可行的反应;(2)催化剂不影响平衡常数;(3)k正与k 逆相同倍数增加(4)改变反应历程;(5)降低了反应活化能。】3.催化剂的组分大体有哪些,各有什么作 用。【1)活性组分(2)载体(3)助催化剂。其作用】4. 催化剂按反应体系的分类有哪些,有什么特点。【1 按催化反应体系物象的均一性分类
5、:(1)均相催化(2) 多相催化(3)酶催化。2.按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分类:(1)氧化还原(2)酸碱催化(3)配位催化。3. 按催化反应类别分类:(见课本39页)。按均一性分类的各种催化的特点:(1)均相催化一一反应机理易于 研究,但工业化难,催化剂的回收也难。(2 )多相催化一一 催化剂与反应物有相界隔开,易于工业化,但难于确定反应机理。(3)酶催化一一兼有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的特点,活性和选择性都很高。】_p / RT5. Arrhenius 方程及表达含义。【k = Ae,其意义即是补偿效应】6. 怎样估量催化剂的价值。 【(1)活性 选择性寿命 价格 稳定性。重要性顺序:选择性寿命活性】第
6、三章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多相催化的反应步骤:1.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 2.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吸 附3.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4反应物自催化剂内表面脱附5.反应产物在孔内扩散并扩散到反应气流中去外扩散:在反应条件下,催化剂颗粒周围由反应物分子、产物分子和稀释剂分子等混合物组分形成一稳定的层流层,一反应物分子必须穿过此层流层才能到达催化剂颗粒的外表面。如何消除外扩散?(待补充)内扩散包括:容积扩散、努森扩散、构型扩散内扩散与什么有关?(待补充)由于催化反应经受着内外扩散的限制,常使观测到的反应速率较之催化剂本征的反应速率要低。效
7、率因子=观测的反应速率/本征反应速率<1化学吸附借助于化学键力,遵从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传统规律,具有选择性特征,吸附热大,一般 不可逆。化学吸附的发生需要活化能。表面反应(了解)一般关联催化反应速率与吸附强度的曲线,呈现“火山型”产物的脱附脱附是吸附的逆过程。吸附等温线是重点(详看44页45页46页上部分):1.简单的Langmuir吸附等温线,是一种理想的化学吸 附模型。该模型认定:吸附剂表面是均匀的;吸附的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每个吸附分子占据一个吸附位,吸附是单分子层。2.解离吸附的Langmuir等温式3.竞争吸附的Langmuir等温式非理想的吸附等温线(焦姆金,弗伦德利希
8、)BET公式适合用于多层吸附,物理吸附BET等温式见47页3-25金属对气体分子化学吸附强度的顺序为:O2>C2H4>CO>H2>CO2>N2第四章各类催化剂极其催化作用固定酸:一般可以认为能够化学吸附碱的固体,也可以理解为能够使碱性指示剂在其上改变颜色的固体。如果遵循Bronsted和Lewis的定义:能够给出质子或接受电子对的固体。固体碱:能够接受质子或给岀电子对的固体固体酸碱性质的完备表述,包括酸,碱中心的类型,酸碱强度和酸碱量。为了阐明固体酸的催化作用,常需要区分B酸中心和L酸中心。研究氮气和吡啶在固体酸表面上吸附的红外光谱可以做岀这种区分。酸强度:给岀质
9、子的能力或接受电子对的能力。了解60页表达式(4-1 ) ( 4-2 )。看61页图4-2和62页图4-6 (氧化铝上为什么会形成酸中心)复合氧化物主要计算见图4-8大多数的酸催化反应是在 B酸上进行的。例如,烃的骨架异构化反应、二甲苯的异构化、甲苯和乙苯的歧化异丙苯的脱烷基化以及正乙烷的裂化等反应。各种有机物的乙酰化反应,乙醇的脱水制乙烯,要在L酸位催化。分子筛是结晶型的硅铝酸盐,具有均匀的孔隙结构。分子筛又称沸石。它的化学组成表示见75页。分子筛的结构构型;1.A型分子筛结构2.X型和Y型分子筛结构3.丝光沸石型分子筛结构 4.高硅沸石ZSM 型分子筛结构5.磷酸铝系分子筛结构。分子筛酸位
10、的形成与其本征催化性能:1.分子筛HY上的羟基显酸位中心 2.骨架外的铝离子会强化酸位,形成L酸位中心3.多价阳离子也可能产生羟基酸位中心4.过渡金属还原也能形成酸为中心5分子筛酸性的调变。分子筛的择形催化共有以下形式:1.反应物的择形催化 2.产物的择形催化 3.过渡状态限制的择形催化 4.分子交通控制的择形催化。研究金属化学键的理论方法有三种;能带理论,价键理论,配位场理论。金属电子结构的能带模型,价键模型,配位场模型见87,88页。及89页d带空穴与催化活性,d%与催化活性金属在载体上微细的程度用分散度D表示,。=表面的金属原子/总的金属原子/g催化剂看91页图4-31非敏感反应:一类涉
11、及H-H,C-H,O-H的断裂或生成的反应,它们对结构的变化、合金化的变化或金属性质 的变化敏感性不大。 结构敏感反应:另一类涉及C-C,N-N,或C-O的断裂或生成的反应,它们对合金化的变 化或金属性质的变化敏感性很大。合金催化剂研的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为第八族和第 2副族元素所组成的双金属系。第二类为第2副族所组成的。第三类为两种第八族元素所组成的。第一类催化剂用于烃的氢解、加氢和脱氢等反应。第二类曾 用于改善部分氧化反应的选择性。第三类曾用于增强催化剂活性的稳定性。看98页图4-36和100页的还原氧化原理及图 4-38下方的反应途径。硫的脱除涉及催化加氢脱硫过程(HDS,先催化加氢使硫
12、化物与氢反应生成硫化氢与烃,脱出的硫化氢再经氧化生成单质硫加以回收。络合催化已有应用于工业生产:I.Wacker工艺过程2、OXO工艺过程3.Ziegler-Natta工艺过程4.Monsanto甲醇羰化工艺过程看109页图4-46110页图4-47加成活化的方式:氧化加成活化,均裂加成活化,异裂加成活化了解穿插反应,-氢转移络合催化循环遵循18电子(或16电子)规则。掌握113页18电子计算方法。114页反应式中各催化剂的 作用。第九章:工业催化剂的制备与使用催化剂传统的制造方法:1.一体化催化剂:沉淀法,Sol-gel法,微乳液法,熔融法, 混合法负载型催化剂:浸渍法,离子交换法,沉积沉淀
13、法活性组分的沉积:有四种方法,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浸渍法。沉淀法:分类:分为单组分沉淀法(制备非贵金属的单组分催化剂或载体),多组分沉淀法用于制备多组分催化剂,多个组分同时沉淀),均匀沉淀法(金属盐溶液与沉淀剂充分混合后,逐渐改变条件得到沉淀物)和导晶沉淀法(借助晶化导向剂引导非晶型沉淀转化为晶型沉淀)沉淀法的生产流程: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入沉淀剂,生成难溶金属盐或金属水合氧化物,从溶液中沉淀岀来,再经老化、过滤、洗涤、干燥、焙烧、成型、活化等工序制得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形成沉淀的条件:(1)溶液中析岀晶核是一个由无到有生成新相的过程,溶质分子必须有足够的能量克服 液固相界面的阻力,碰撞凝
14、聚成晶核;(2)同时,为了使从溶液中生成的晶核长大成晶体,也必须有一定的浓度差作为扩散推动力。沉淀影响因素:(1)浓度,晶形沉淀应在稀溶液中进行(稀溶液中更有利于晶核长大),过饱和度不太大时(S = 1.5-2.0 )可得到完整结晶,过饱和度较大时,结晶速率很快,易产生错位和晶格缺陷,但也易包藏杂质、晶粒较小,沉淀剂 应在搅拌下均匀缓慢加入,以免局部过浓。非晶形沉淀应在较浓溶液中进行,沉淀剂应在搅拌下迅速加入(2)温度,晶核生成速率、长大速率存在极大值(晶核生成速率最大时的温度比晶核长大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低得多),低温有利于晶核生成,不利于晶核长大,一般得到细小颗粒,晶形沉淀应在较热溶液中进行,
15、并且热溶液 中沉淀吸附杂质少、沉淀时间短(一般70-80 oC )(3)溶液pH值,同一物质在不同pH值下沉淀可能得到不同的晶形,多组分金属盐的共沉淀,pH值的变化会引起先后沉淀,(故而为了保证沉淀颗粒的均一性、均匀性,pH值必须保持相对稳定。)(4)加料顺序,顺加法:沉淀剂加入到金属盐溶液中,逆加法:金属盐溶液加入到沉淀剂中,并加法:金属盐溶液和沉淀 剂按比例同时并流加到沉淀槽中沉淀的后处理过程 :老化-过滤-洗涤-干燥-焙烧-成型-活化课堂介绍的制备方法除沉淀法外,还有:熔融法:在高温条件下将催化剂的各组分熔合成为均匀的混合体、合金固熔体或氧化物固熔体,以制备高 活性、高稳定性和高机械强度
16、的催化剂混合法:将几种催化剂组分机械混合在一起制备多组分催化剂,混合的目的是促进物料间的均匀分布,提 高分散度浸渍法:把载体浸渍(浸泡)在含有活性组分(和助催化剂)的化合物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除去剩余 的液体,再经干燥、焙烧和活化(还原或硫化)后即得催化剂(广泛用于制备负载型催化剂,尤其负载型 金属催化剂)。离子交换法浸渍法载体的选择:对载体的一般要求是:机械强度高,载体为惰性,与浸渍液不发生化学反应,合适的 颗粒形状与尺寸,适宜的表面积、孔结构等,足够的吸水性,耐热性好,不含催化剂毒物和导致副反应发 生的物质,原料易得,制备简单,无污染。浸渍法载体的预处理:酸化,钝化,焙烧,扩孔浸渍法分类
17、:(1)过量浸渍法:将载体浸渍在过量溶液中,溶液体积大于载体可吸附的液体体积,一段时 间后除去过剩的液体,干燥、焙烧、活化。(2)等体积浸渍法:预先测定载体吸入溶液的能力,然后加入正好使载体完全浸渍所需的溶液量(实际采用喷雾法一一把配好的溶液喷洒在不断翻动的载体上,达到浸 渍的目的。(3)多次浸渍法:将浸渍、干燥和焙烧反复进行多次。(4)浸渍沉淀法:使载体先浸渍在含有活性组分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沉淀剂进行沉淀。(5)蒸气浸渍法:借助浸渍化合物的挥发性,以蒸气相的形式将其负载于载体上。浸渍法的影响因素:浸渍时间,浸渍浓度(低浓度浸渍溶液和较长浸渍时间有利于活性组分在载体孔内均 匀分布),催
18、化剂失活的原因:1.中毒2.积炭3.烧结、挥发与剥落催化剂的再生:(工业上常用的再生方法)1.蒸汽处理2.空气处理3.通入氢气或不含毒物的还原性气体4.用酸或碱溶液处理催化剂再生的操作可以在固定床、移动床或流化床中进行。思考题1. 制备一体化、负载型催化剂的方法有哪些?【一体化催化剂:沉淀法,Sol-gel法,微乳液法,熔融法,混合法。负载型催化剂:浸渍法,离子交换法,沉积沉淀法 】2. 什么是沸石,它的催化作用特点有哪些?【沸由SiO2,A12O3和碱金属组成的硅酸盐矿物,常指: Na2O+AI2O3+SiO2的复合结晶氧化物(复盐)。它的催化作用特点有:择形作用,离子交换性,表面酸碱性 和
19、静电场效应。】3. 沉淀一般分哪几个阶段进行,影响因素有哪些?【分三个阶段:过饱和,成核,长大。影响因素有浓度、温度,Ph值,加料方式和搅拌强度 】4. 催化剂的成型方法有哪些?【 压片成型,挤条成型,油中成型,喷雾成型,转动成型】5. 沉淀法具体有哪些,控制因素有哪些?【具体有:单组份沉淀法,多组分沉淀法,均匀沉淀法和共沉淀法】6. 浸渍法具体有哪些, 控制因素有哪些?【(1)过量浸渍法(2)等体积浸渍法(3)多次浸渍法(4)浸渍沉淀法(5)蒸气浸渍法。影响因素:浸渍时间,浸渍浓度】第十一章:工业催化剂的评价与宏观物性的测试236页的图11-1很重要影响催化剂活性测定的因素:催化剂颗粒直径与
20、反应管直径的关系,外扩散限制的消除,内表面利用率与内扩散限制的消除。反应是否存在外扩散的影响,可由下述简单试验查明。安排两个试验两个反应器中催化剂的填装量不等,在其他相同的条件下,用不同的气流速度进行反应,测定随气流变化的转化率。如何消除外扩散?(很重要,待查找)如何算比表面积参考 255页(11-27 )看257页孔结构与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的密度可分为:堆密度(用量筒测量),颗粒密度(汞吸附),真密度(氦气吸附)。掌握259和260页的比孔容和孔隙率的计算。什么是“催速”试验?(268页待查找)第十二章催化剂表征的现代物理方法简介看十二章的程序升温脱附法,程序升温还原法,氢氧滴定脉冲色谱法。
21、热分析法中的差热分析法热重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274页图12-4276页图27-7BET方程的两个假定:1. BET方程是建立在Langmuir吸附理论基础上的,但同时还认为:物理吸附为分子间力,被吸附的分子与 气相分子之间仍有此种力,故可发生多层吸附,多层吸附与气体的凝聚相似。2. 吸附达到平衡时,每个吸附层上的蒸发速度等于凝聚速度,故能对每层写岀相应的吸附平衡式,经过一 定的数学运算得到BET方程。BET方程:VVmPC(Ps -P)1 -(P/ Ps) C(p/Ps)100% o (此等温式被公认为测定固体表面积的标准方法)V平衡压力为P时,吸附气体的总体积。Vn催化剂表面覆盖第一层
22、满时所需气体的体积。P被吸附气体在吸附温度下平衡时的压力。Ps饱和蒸汽压力。与被吸附有关的常数。可变换为:P1 C-1 PV(ps-p) VmC VmC ps将 P 对R作图V(Ps p)Ps截距A + 斜率B1+VmC于是,VmC -1VmC,于是1/ VSg可求测定常用的吸附质是N2、Ar、He等,其截面积可查。由BET法可延伸得到B点法和一点法催化剂的密度 通常可分为堆密度、颗粒密度、真密度和理论密度。(1)堆密度:当用量筒测量催化剂的体积时,所得的密度称为堆密度或表观密度。这时测量的体积V包括三部分,即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空隙V隙、颗粒内部实际的孔所占的体积V孔和催化剂骨架所具有的体积V真
23、,即V堆=V隙+V孔 +V真。由此可得催化剂的堆密度为取一定堆体积V堆的催化剂扣除催化剂颗粒之间的空隙V隙,得到颗粒密度为=-p。测定V隙常采用汞置换法,(2)颗粒密度:单粒催化剂的质量与其几何体积之比。实际测量时,因为在常压下汞只能充满颗粒之间空隙和进人颗粒孔半径大于5000 nm的孔中得到的密度称为真密度或骨架密度(3)真密度或骨架密度:当测量的体积仅仅是催化剂骨架体积时, M:真。氦气的分子小,可以进入颗粒之间的空隙和颗粒内部的细孔。将装填满催化剂颗粒V真的容器抽空,然后测放入氦的量,根据气体定律和实验时的温度、压力可算岀氦气所占的体积, 它表示了 V隙+V孔,即可算出V真=V堆-(V隙+V孔)。这样测得的密度又叫氦置换密度。思考题:1. 表征催化剂可提供的信息有哪些?【化学组成和结构、纹理结构及机械性质和催化活性三种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IEEE 8802-1DC:2025 E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exchange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 Requirements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Part 1DC: Qual
- 【正版授权】 ISO/IEC TS 6254: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Objectives and approaches for explainability and interpretability of machine learning (ML) models
- 课件汉服的由来简介
- 课件模板设置首页
- 国土空间概况课件
- 橙子水果拼盘培训
- 有道笔记介绍
- 灭菌质量监测培训
- 肢体语言教学课件
- 新媒体运营课件大纲
- 企业员工自我保护技巧培训
- 氢能源相关项目建议书
- 导学案:化学合成材料
-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七篇
- 竣工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
-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课件
- 高三数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概率统计(学生版)
- 第七章-大学生爱情心理
- GB/T 990-1991带式输送机托辊基本参数与尺寸
- 肝癌的中西医治疗
- 猪动物福利及其我国对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