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落花生 (3)_第1页
15落花生 (3)_第2页
15落花生 (3)_第3页
15落花生 (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5落花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关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课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

2、,了解“落花生”和作者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 2、出示花生的课件,教师解题:看图认识落花生幼苗、花生地及成熟的花生,花生是一种草本植物,花是黄色。花垂落在地下,子房柄钻到土里长成花生荚,所以也叫“落花生”。(揭题,读题:落花生)3、今天要学的课文,可不是一篇只是介绍花生的文章,它是著名作家许地山先生写的。了解作者许地山。读一读资料袋,你了解到什么信息?4、读题质疑:有意思的是,他曾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为什么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会以一种农作物的名字作为自己的笔名呢?这里面有什么含义呢?学了这篇课

3、文,你一定能明白其中的原因。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2、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1)读准字音: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榨”是翘舌音zhà,读第四声,防止读成第二声。“慕”记清下面的字形,不是“小”字。 “空地”的“空”读四声kò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 在文中读轻声。(2)提出不懂的词语,讨论理解。(开辟:开拓发展。课文中指把原来荒着的地,开垦出来;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3、交流:

4、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4、再读课文,看一看这四部分内容各在哪几个自然段?由此可看出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略?(第1自然段:种花生、收花生;第2自然段:吃花生;第315自然段:议花生。由此可见,议花生是本课的重点。重点的部分作者写得详细、具体,而次要的部分写得简略。这是这篇著名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你看咱们已经看出来了,就是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咱们平时写文章也不能平均用力,也得分主次,主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三、略学课文1、2自然段1、自主阅读1、2自然段:

5、说说你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2、汇报学习结果:第1自然段:(1)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它们之间的逗号能不能换成顿号?(引:想一想,花生成长的过程需要多长时间?每件事情都隔了一定的时间。那买种啊,翻地啊,播种啊,这几件事本身是一下就能完成的吗? 实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产生的。如果想要表达语气舒缓、时间较长的感觉,就用如果你们在写作文时有这样的需要,并列词语之间也可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2)重点探究词语“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预设:“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

6、,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练习用“居然”造句。小结:这一段话,寥寥数语,就交代了种花生、收花生两件事。第2自然段:(1)尝花生: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2)重点理解“那天晚上实在很难得”这句话的意思。告诉学生本文写于1922年,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事很忙,很少回家。所以说实在难得。那父亲这次回来是专门为吃花生的吗?不,是想在花生收获节上,以花生为题,跟儿女们谈话,启发他们做人的道理。让我带着敬意来读读。四、重点学习“议花生”1、四大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围绕哪几个话题展开?

7、2、简单交流:这一部分主要围绕“花生的好处和花生的特点”这两个话题而展开的。3、生默读课文,圈出好处和特点关键词。4、花生的好处:味美、炸油、便宜。花生的特点:(出示表格,对比特点)花生:矮矮地埋在地里,挖起来才知道可贵;不好看,但很有用。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一见就生爱慕之心。5、父亲为什么要把花生和石榴、苹果等比,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体会到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无闻的品质。)指导朗读背诵。6、留疑:父亲仅仅是在讲花生吗?那他要讲的是什么呢?下节课继续学习。五、课堂作业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体

8、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说说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什么?二、继续学习“议花生”部分,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1、那么父亲仅仅是讲落花生吗?他们就是来吃吃落花生,来讲讲落花生的吗?(不是的)那父亲还讲到了什么?2、出示句子: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1)齐读句子;(2)对于父亲的这句话,当时年少的我听懂了吗?(3)懂了,那时我认为,重点理解:“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A、理解“体面”:外表;“讲体面”:讲究外表

9、;B、师:穿得好看叫体面。长得帅那也叫体面。体面就是外表光鲜好看。讲体面有没有错?比如说老师今天穿得邋里邋遢地来是对你们的尊重吗?不是,所以讲体面并没有错,关键是不能不能只讲体面。再来读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师:什么是有用的人呢?(举例说明)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的工作看似不起眼,但是都对这个社会有用。我们做人就要做不要做C、师:老师也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他留学西洋多年却从不穿西服,不抽烟不喝酒,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买书;在香港大学任教时,他以系主任的身份每周还上20小时的课;抗日战争时期,他为抗战事业奔走呼号,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著名作家郭沫若评价他说

10、,他有献身精神,对于名利竞逐,极其恬淡。他就是本文的作者许地山。他曾说(幻灯出示) 生读句子师:现在知道许地山为什么将“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了吗?(因为他要提醒自己,时刻要做有落花生品格的人。)师:这篇文章谈论的是落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3、引读最后两个小节:这就是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记(印)在我的心上。比较:“记”和“印”。(“印”更能突出我的父亲的话永久地记在心头上。)三、实践活动:我要做一个像 的人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阅读,已经知道文章是将花生、桃子、石榴、苹果作对比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那么,你长大了准备

11、做像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准备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呢?为什么?引:你们都不准备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吗?未来的社会需要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啊!生指名说。人美,心灵美,何乐而不为呢?师:那么父亲议花生,是不是有意识地说桃子、石榴、苹果不好呢?(父亲的话使我们领悟到:做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做人的关键是对别人有好处,对社会有贡献。)四、总结全文,归纳中心1、这篇课文以议花生的可贵之外,来说明做人的道理,是什么道理?(本文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了突出中心,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借物喻人,有详有略,突出重点。)五、小练笔1、生活中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东西,他们身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品质,你能说一两种吗? 2、学生交流:如扫帚:它默默无言,宁可自己一身脏,换来环境干净清洁的特点,表现不为名利的精神;蚕:它“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特点,写它的献身精神;橡皮:它见错误就擦的特点,写它勇于改错的品质;铅笔:它一再掏出“心”来工作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