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第1页
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第2页
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第3页
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第4页
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心得感悟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心得感悟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心得感悟“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李桓英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 ,不知你们观看后有什么心得感悟呢 ?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一如今, 在中国, 麻风病只有散发病例。 “ 这些应该归功于李桓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的就是她。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 ”友谊医院原党委副书记张仲民说。李桓英第一次见到麻风病人是在1970年。 当时,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工作的她, 随单位下放到江苏省的一个麻风村。 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方法, 过去最人道的做法, 就是将麻风病人赶到一个偏僻的地方,任其自生自灭。这一幕刺激了

2、李桓英。她想起自己 1957 年拒绝世界卫生组织“续签 5 年合同” 的邀请, 从美国辗转回国的初衷: 帮助祖国的同胞,遏制因贫穷导致的疾病蔓延。1978 年, 被调到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的李桓英, 在 57岁的年纪决心攻克麻风病。1982 年,李桓英向世界卫生组织递交了一份关于中国麻风病情况的详细报告。 次年初, 她带着申请来的免费药品赶到云南省勐腊县。每天早上 6 点, 62 岁的李桓英要走十公里山路,渡过一条河进入麻风寨。挨家挨户寻找麻风病人,到家中劝说他们服药、为他们治疗。但世卫组织提供的药治愈患者需要六七年, 太漫长了 ! 李桓英经过研究,决定开展服药 24 个月就停药的短程联

3、合化疗。两年后,作为试点的勐腊县全部麻风病人被治愈。 最终, 这种疗法使全国的麻风病人从原来的 11 万人下降到不足万人,年复发率仅为%。1994 年,短程联合化疗法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用以治疗麻风病。2001 年,李桓英主持的全国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策略、防治技术和措施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二在云南麻风寨工作的时候,李桓英非常关心一位共产党员勐腊县原县委副书记刀建新。一天,李桓英找到时任友谊医院党委副书记的郑瑞芬,神情严肃, “郑书记,您得帮帮刀建新。 ”1950 年,年轻有为的刀建新突然从工作岗位消失。麻风病使他失去了跟家人团聚的机会,更让他痛心

4、的是,他已经好多年“不交”v-H-r党费。李桓英知道, “ 党费” 是刀建新几十年的心结, 不解决这个问题,就算治愈了麻风病他也不能释怀。郑瑞芬和李桓英一起找到云南省卫生厅,郑重转达了刀建新想回归组织生活、交党费的愿望。回京后不久,郑瑞芬就接到了李桓英的电话。电话那头,平日自持的李桓英异常激动, “郑书记,刀建新的事解决了,他现在可开心了。我也很开心,感谢你 ! ”郑瑞芬闻言亦动容, “是您的功劳啊,李教授! 我们党员应该感谢您 ! ”如今, 95 岁的李桓英仍然是个 “上班族” 。 她每天上午背着挎包从家出发,前往工作室、实验室。在今年举行的第 19 届国际麻风大会上,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

5、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 。这位 1921 年出生于北京、 中国共产党的同龄人, 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优秀毕业生, 37 岁只身回到祖国。时至今日,她仍孑然一身,挚爱惟有患者。等过完春节,李桓英又要出发去云南。她想看看那里治愈的麻风病人病情有没有复发?他们的亲属有没有潜在感染?“麻风病的发病机制我们还没有弄清楚,未来还有很多事要做。我还有时间,我还可以奋斗。 ”李桓英摸着胸前的党徽,浅浅微笑: “如果我能活到 100 岁,还有 5%的人生可以跟党走,为医学事业继续奋斗。 等到举行葬礼的那一天,希望我的身上能盖上中国共产党的党旗 !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三今年刚刚步

6、入百岁的李桓英是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她用毕生精力对抗肆虐人类上千年的麻风病, 使成千上万麻风病人获得新生。2016 年, 李桓英荣获了首届 “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麻风病肆虐,一度成为世界难题。当时麻风病也流行于我国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及青海等部分地区。 1978 年, 拥有丰富公共卫生防治经验的李桓英担负起我国麻风病防治的重任。 她来到云南省勐腊县南醒村, 建立短程联合化疗试点,为消除病人顾虑,李桓英经常与病人近距离接触。经过 27 个月的治疗,服药的 47 名病人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 李桓英实施的短程联合化疗经

7、过十年监测, 复发率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1994 年,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世界推广了李桓英的联合化疗经验。 70 多年间, 在几代麻风病防治工作者的共同奋斗下,麻风病在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已基本消灭。2016 年 12 月 27 日,已经 95 岁高龄的李桓英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她说她希望以一名党员的身份在麻风病研究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四矢志不移 “追光” , 铸实 “百岁光阴” 不负 “百年荣光” 。 在承受肉体和精神双重折磨的麻风病人眼里, 李桓英是他们心中追寻的 “光”在经历新旧社会强烈对比的李桓英眼里, 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是她心中追寻的“

8、光” 。麻风病就像旧社会一样黑暗“把人变成鬼” ,李桓英就像新中国一样光明“把鬼变成人” 。与党同龄, 95 岁入党,毕生献身于人民卫生健康事业,李桓英走了一条“钱学森式”的回国路和报国路。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百年很长,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 “最美奋斗者” 、 “ 3 个100 杰出人物” 、 时代楷模, 。 。 。 。 。 。 一个个荣誉为百岁光阴编好章节。百年也很短, “七一勋章” 、 “八一勋章”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时代楷模。 。 。 。 。 。一个个英雄为百年大党集聚无上荣光。心底无私 “发光” , 心怀 “国之大者” 成就 “医之大

9、者” 。 国之所需, 医之所向。 “谈麻色变” 的年代, 李桓英面对面接触麻风病人, 推广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使我国的麻风病人从原来的 11 万人下降到不足万人, 而且年复发率仅为 %, 远低于国际组织年复发率小于 1%的标准。新中国成立以来,消灭天花、血吸虫、消除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都饱含医务工作者、 科技工作者的艰辛付出。 2020 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54 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率先打响了疫情防控遭遇战, 346 支国家医疗队、 4 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本轮疫情中,江苏举全省之力支援南京、扬州疫情处置,已调派9184 人次支援南京、 3425 人支援扬州核酸采

10、样和检测。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的壮举一次次挽救生命,成就“医之大者” 。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心得与感悟五那时, 旁人谈 “麻” 色变, 李桓英却勇往直前, 是少有的敢与麻风病人零距离接触的医学专家。下乡不叫苦,翻车不叫苦,生活从不搞特殊, 李桓英用一生的奉献诠释了 “我的生活就是适应国家的需要” ,百岁依然坚持工作,感觉自己“活了两辈子” 。1979 年改革开放,在李桓英58 岁接近退休的年华,接到了新任务, 以第一批访问学者的身份出国考察麻风病的防治方法。 在思想守旧的年代,她突破精神枷锁,不畏麻风病魔,与病人面对面交流,克服路途艰险, 坚持一线调研, 解救了成千上万遭受麻风病折磨的患者。几十年过去,如今,她已是一位百岁老人。但在与麻风病争战她依旧坚守奋战在最前线, 坚持麻风的宣传、 现场调查研究,为的就是早日让全世界彻底消灭麻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