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喷非织造布的发展现状_第1页
熔喷非织造布的发展现状_第2页
熔喷非织造布的发展现状_第3页
熔喷非织造布的发展现状_第4页
熔喷非织造布的发展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熔喷非织造技术发展现状第家斌陈廷(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2010级纺织工程苏州215021)摘 要:简要介绍了熔喷非织造技术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原理,分别从 熔喷非织造生产技术、熔喷新材料及熔喷非织造产品应用等方面分析 了近年来熔喷非织造技术的发展状况。关键词:熔喷,非织造布,新技术,新材料熔喷非织造工艺是聚合物挤压成网法的一种,起源于20世纪50 年代初。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海军实险室为收集核试脸产生的放 射性微粒,开始研制具有超细过滤效果的过滤材料,1954年发表研 究成果。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埃克森(Exxon)公司进一步对这一工 艺进行研究,与精确(Accurate)公司合作

2、制造出了第一台熔喷设备原 型机,并申请了专利。目前,除了埃克森公司拥有熔喷技术的专有技 术外,其它一些公司(如美国3M公司,美国Hills公司,德国 Freudenberg公司等)也成功开发出了自己的熔喷非织造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熔喷非织造材料在全球增长迅速,保持了 10%-12%的年增长率。熔喷非织造材料在过滤、阻菌、吸附、保 暖、防水、医疗卫生等方面性能优异,受到国内外企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熔喷非织造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应用领域在不 断拓展。1 熔喷非织造工艺原理熔喷非织造工艺是依靠高速、高温气流喷吹聚合物熔体使其得到 迅速拉伸而制备超细纤维的一种方法。如图1所示聚

3、合物切片通过挤 压机加热加压成为熔融状态后,经熔体分配流道到达喷头前端的喷丝 孔,挤压后再经两股收敛的高速、高温气流拉伸使之超细化。超细化 的纤维冷却固化沉积于集网帘装置上,依靠自身粘合或其他加工方法 形成细度极细的熔喷非织造材料。图1熔喷非织造工艺原理2 熔喷非织造技术的新进展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 熔喷法非织布市场越来越大,其超细纤维的特点所表现的特性,在许 多工业、民用领域被人们发现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熔喷非织造 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可用于熔喷的原材料不断涌现,这些都促进了熔 喷非织造行业的发展。2.1 亚微米纤维熔喷技术NanovaI分裂纺是德国Nan

4、ovaI公司开发的一项纺制超细和纳 米纤维的新技术。该技术是基于一种不同的细旦长丝生产机理:一根 单丝分裂成若干根细丝(一般是50根左右,但可多到几百根)。如图2 所示:聚合物流体在气体层流产生的剪切力作用下不断加速,通过一 个先收缩后扩张的喷嘴,即拉伐尔(Laval)喷嘴。根据气体动力学原 理,气体在加速的过程中压力不断减小,而聚合物内部的压力不断增 加(该现象与多数技术的流体现象相反,而与油封轴承内的现象一 致),当两者的压力差达到一个临界值时聚合物流体将发生分裂,由 一根分裂成多根纳米级连续长丝。据了解,在一般纤维平均直径范内, NanovaI工艺的产量可与熔喷相竞争,而能耗占有优势;在

5、超细和纳 米纤维生产中能耗可以降低一个数量级02011年东华大学研发了一种制备亚微米纤维的熔喷模头装置, 包括模头喷丝板,喷丝板上部和下部对称分布一个气流入口,所述的 气流入口各连接一个矩形槽,两个矩形槽分别通过气流通道连接到喷 丝孔。如图3所示喷丝孔包括圆柱形的喷丝孔后段和与喷丝孔后段相 接的截面逐渐变大的矩形截面柱体。这种发明结构非常简单,不需添 加任何额外配件,也非常适合在常规熔喷模头上改进。当原料为聚丙 烯,熔融指数为1800;熔喷非织造设备及工艺参数为:喷丝孔直径 0.06 mm,熔喷熔体温度为350,空气压力为MPa时,经过熔喷工艺 制备纤维平均直径约为500 nm,而利用这种熔喷

6、模头形成的纤维平 均直径约为430 nm,比原来减小约20%左右,具有直径更细,直径分 布窄等优点。在生产超细纤维领域,双组分熔喷生产技术越来越受关注。由 于单组分熔喷生产工艺中受喷丝板加工的限制,难以通过改变纺丝孔 尺寸的方法使纤维进一步细化。双组分纤维为改变纤维细度创造了条 件,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双组分纤维发生裂离,从而使纤维达到 理想的细度。常用的开纤方法有热处理法、机械法、化学法,然而这 些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熔喷非织造产品造成负面影响。超声波法作 为一种新的开纤方法逐渐展现其优势。超声波作为一种纵向波,其作 用于纤维的界面处引起共振,使纹隙进一步扩大,随着作用时间的增 加,导致纤

7、维的最终裂离,尤其再结合适当的开纤试剂,这种效果就更 加明显,并且经超声波处理后的试样更加紧密,空隙率降低,更能发挥 熔喷非织造布的高效过滤性能以刃。纺壕复合技术纺熔复合非织造布生产技术是将纺粘法和熔喷法非织造工艺集 成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复合非织造生产工艺。纺熔工艺充分利用两种不 同技术的优势,将熔喷非织造布强度低、纺粘非织造布均匀性差的缺 点通过复合互相弥补消除,使得纺熔产品既有纺粘层固有的高强耐磨 性,又有中间熔喷层的良好过滤效率、阻隔性能、抗粒子穿透性、抗 静水压、屏蔽性以及外观均匀性,大大拓展了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为了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近几年多模头在线复合技术受到国 内外企业广泛关注

8、。如SMMS、SMMMS、SSMMMMSS等,其中“S”是非织 造布生产技术中纺粘法的缩写,“M”则是熔喷法的缩写。目前最多的 多箱体复合产品可达7层。多个模头的加入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改 善了纺熔产品的质量。德国Reifenhauser公司在Reicof i I I I I型机 的基础上研制出了 Reicofi I IV型纺熔设备,该设备在冷却、牵伸、 铺网等工艺方面得到进一步优化,并且生产线配有在线检测、自动分 切、无菌包装等配套技术,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与此 同时非织造布生产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将双组分纺粘技术与多头纺熔 技术相结合,开发出双模头双组分纺粘生产线和双组分复合SMS

9、生产 线及其产品。Kasen公司则将特有的双组分复合熔喷和双组分复合纺 粘结合,形成了皮芯型双组分复合SMS生产线,成为多头纺熔技术中 的一大亮点止。3熔喷聚合物原料的开发熔喷非织造技术的发展和产品应用领域的拓展促进了高性能聚 合物的使用,以满足产业用纺织品的特别需求,如耐高温、耐化学性、 良好的强度和弹性、医疗用产品舒适性、与食品接触的安全性等要求。 众多熔喷非织造设备生产商提供的生产设备除使用传统聚丙烯(PP)、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乙烯(PE)、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 酸丁二醇酯(PBT)、聚对二甲苯酸丙二醇酯(PTT)外,一些高性能的成 纤高聚物在纺粘、熔喷非织造产品中

10、也得以使用。高性能熔喷材料熔喷工艺的复杂性决定了影响熔喷非织造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 因素较多。聚合物原材料性能以及熔喷工艺条件直接影响产品的性 能,因此在不断改善熔喷工艺的同时,一些公司长期致力于开发新型 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以适应于更多领域的应用。日本Toyobo(东洋纺)公司利用其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名为“Tsu nooga”的高强熔喷聚乙饰纤维。根据测试,Tsunooga纤维质轻,其 抗切割能力优于对位芳纶,因此有望用于各种工业领域。此外,它还 具有耐光、耐水和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同时也适于各种颜色的纺前染 色。美国Celanese AG公司推出了 一种可用于熔喷非织造布的聚苯硫 醍树脂 一 Fo

11、rtron PPS 0203HS。据称,这种原料在标准的通常使用 PP原料的熔喷设备上就能加工成非织造布,但其熔体的熔融温度需 300-320,纺丝时温度需要提高。据Celanese公司介绍,这种 PPS熔喷纤维的细度大都在2-4 um,从细到粗分布较宽。由于PPS 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可适应在恶劣环境中作过滤材料,因此很有发展 前景,可用于水泥厂、钢铁厂等的烟气过滤。弹性体熔喷材料据Freedoni a集团研究报告称,全球热塑性弹性体(TPE)需求预 计将以的年均增速继续增长,到2015年将增至560万吨。熔喷 弹性非织造布的生产主要以热塑性弹性体为原料,理论上几乎所有的 热塑性弹性体都可以应

12、用于熔喷非织造工艺,目前熔喷弹性非织造布 的聚合物切片主要有聚氨酯、聚酯类、聚酰胺类、A-B-A型嵌段共聚 物(B为弹性段)、乙烯和Q-饰烧共聚物、聚醒酯类等,并以聚氨酯弹 性体为最佳皿。烯熔喷非织造布还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能和抗静电效果阿。东华大学非织造发展中心于2010年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具有抗菌 功能的水过滤熔喷滤芯。聚丙饰和2, 4-二氨基-6-二烯丙基氨基7, 3, 5-三嗪(NDAM)抗菌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接枝共聚制成树脂切片 (简称PP-g-NDAM),通过改进熔喷工艺参数,提高聚丙烯与NDAM接枝 率等可进一步提高熔喷过滤材料的抗菌性能,从而制成具有高滤率高 杀菌率的饮用水滤芯网。

13、3.4可生物降解熔喷材料生物降解是指在具有微生物的污泥菌种的河流等自然环境下, 聚合物可以被分解为CO?和&0,对环境没有二次污染。随着世界各国 对于环保意识的增强,一些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材料更加受到开发商 的青睐。2009年 美国Nature Works在国际非织造布技术会议(INTO 上推 出两种PLA树 酯,I ngeo 6252D和6201D,是熔喷成形 专用树酯。2010年初在美国Biax公司的熔喷设备上完成了成网实 脸。lngec?M生物材料取材于植物而非石油,是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为 原料制造而成。其生产过程与用传统的石油原料生产相比,消耗更少 的燃料并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14、,更环保、更节能。用Biax f iberf i Im公司特有的Biax熔喷生产线,使用Ingeo版与PHA混合材 料通过熔喷方法制造的湿纸巾,不仅延长了纸巾的保质期,而且也加 强了其在河水、泥土中的降解能力皿。国内衡龙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发明专利中提到一种聚丙烯熔喷非 织造布可降解专用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主要由纳米碳酸钙、玉米 淀粉、表面处理剂、POE、聚丙烯和聚异丁烯制成。利用这种复合材 料制成的非织造布不仅过滤性能好、可纺性好、不滴浆、着色性能好、 铺网均匀、克重正常、拉伸强度、柔软性能好、表面光泽度好,而且 具有环保功能口力。4 熔喷非织造产品的应用进展由于熔喷技术生产的纤维很细,同时熔

15、喷布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 孔隙小而空隙率大,故其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等应用特 性是用其它单独工艺生产的非织造布所难以具备的。所以熔喷法非织 造布广泛应用于医用和工业用口罩、保暖材料、过滤材料、医疗卫生 材料、吸油材料、擦拭布、电池隔板以及隔音材料等领域。随着新型 熔喷材料的出现以及纺熔复合技术的发展,熔喷以及纺熔复合非织布 的应用领域变的更加广泛。4.1 过滤材料熔喷非织造材料早期的应用主要是过滤材料,熔喷非织造布由 于其纤维直径细、比表面积大、孔隙小,空隙率高等特点极适合作液 固分离或气固分离的过滤材料。在空气过滤中可适合作亚高效以上的 过滤。如劳保及医疗口罩、防毒面具,滤除粉尘、

16、细菌等有害颗粒, 亦可作空调、汽车内空气过滤和发动机空气过滤,特别当熔喷纤维经 驻极化处理后,空气过滤的过滤效率可超过99%,甚至可达,这种 材料在通风、空调和净化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过去,一些高 要求的空气过滤普遍采用微细玻纤的滤料,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玻 纤容易折断脱落,对人体有害,甚至可能会致癌。世界卫生组织IARC 把玻纤划归IB类,即是可能致癌物质。另外玻纤又不能加上静电荷 进行驻极化,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熔喷过滤材料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由天津大学主持研究的863计划项目“掺杂纳米电气石双组分 熔喷法制备耐久驻极纳微纤维高效过滤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利用 纳米掺杂技术制备了电气石

17、改性聚丙烯熔喷母粒,掌握了双组分熔喷 纳微纤维非织造布生产及开纤技术,开发出了纳微纤维非织造布高效 过滤材料。这种滤材具有手感柔软、强度大、蓬松度高、保暖性能好、 过滤效率高等特点,能广泛应用于高效低阻过滤材料回。保暖材料由于熔喷非织造布中的纤维属于超细纤维,重量轻、手感柔软、 保暖性好,同时熔喷非织造布纤维间空隙小,而空隙率大,透气性十 分优越,这就决定了熔喷非织造布是十分优异的保温材料。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研制了一种PP/PET混合型熔喷保暖材 料,这种混合型熔喷非织造布纤网呈三维网状结构,纤维排列错乱, 孔隙率大,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且随着PET短纤维比例的增加, 透气性能有所增加,提高

18、了作为保暖絮片的穿着舒适性。PP/PET混 合型熔喷非织造布与传统的保温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在 保暖性能测试中,它的保温率最大可达%,比其它保温材料增加了 5%-8%o除了作为服装絮片起保暖作用外,熔喷纤维絮片还可以包卷 在输汽管道、输液管道或其它需要绝热的贮存器具外表以作为有效的 保温层,不使热量或冷量散失吸油材料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由于其超细纤维的结构,具有疏水亲油性, 比重轻,吸水率为,耐强酸强碱等特性,其吸油量可以达到本身重 量20倍至50倍,因此被广泛用于海上、港口、河道溢油事故、工厂 设备漏油以及污水处理等场合。Exxon公司开发的由茂金属Achieve”基制成的非织造布吸

19、油 垫、吸油卷、短袜、枕头可处理大多数燃油外溢、油泄漏、油脂集 结。在熔喷应用中,Achieve 6936G1树脂具有出色的吸附和阻隔 性能,可以与一系列聚合物兼容,也可以直接与聚合物粘合。可萃取 物少、无过氧化物、高达1550 g/10min的高熔体流动速率和分子量 分布低等特点使织物加工更快、更干净、更有效加。医疗卫生材料目前医疗用纤维材料及制品在医疗领域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非 织造材料在生物学、医学纺织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类产品的医 用效果好、价格合理,受到医疗保健及护理行业的青睐。2009年, 甲型H1N1流感袭来时,大街上随处可见戴着薄薄的白色、淡蓝色或 淡粉色像纸一样的口罩的人。

20、这种轻薄但是阻隔效果很好的“纸” 口 罩就是由熔喷无纺布制成。近年来纺熔复合非织布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国内 江阴金凤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在其专利中提到一种防渗透、高透气、 超柔软、超薄型复合无纺布,它是由外层纺粘法非织造布和内层两层 熔喷法非织造布层按照纺粘、熔喷、熔喷、纺粘的顺序组合并热合在 一起的,表面纺粘非织造布手感柔软,与皮肤接触时舒适性能高,中 间熔喷非织造布层,具有较强的拒水性,双层熔喷叠加,可弥补单层 熔喷不均匀的缺点,且柔软舒适,透气性和防渗漏性能好,因此广泛 用于制作婴儿尿不湿、成人失禁垫、妇女卫生巾等一次性产品。工业及家庭用擦拭布据英国Euromonitor Int

21、erNationaI公司调查,自2003年以来 中国的擦拭布市场一直以10%的年增长率增长,2008年其零售额达到 亿美元,预计在2013年将达到亿美元。由于熔喷非织造布去污能 力强、手感柔软、不损伤被擦拭的表面,因此很有发展前景。日本Uni-Charm公司取得了一项专利改进了家用擦拭布,其主 要特点在于把2层非织造布粘合到一起,并赋予擦拭布结构更高强度 的熔融粘合线纹。与以前技术相比,这种改良擦拭布抗弯曲(折曲) 性能得到提高,表面擦拭性能得到改进,蓬松性也得以实现。发明者 指出,该擦拭布可干用,也可以用清洁液浸渍制成湿擦拭布。擦拭布 若用由乙醇、表面活性剂与乙二醇组成的溶液浸渍,可生产一种

22、有效 的清洁擦拭布。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成功引入,为非织造擦拭布的应用与发展 开辟了新纪元。同时非织造擦拭布作为用即弃或者短期使用材料,会 造成环境压力,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寻求新的易降解纤维作 为非织造擦拭布原料已成为目前新的研究方向之一。隔音材料在公众最讨厌的事物中,噪音是最普遍、最难解决的问题。近 年来,建筑物内的噪音,排风管道的噪音,运输业内的噪音等各种各 样的噪音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和关注,虽然已有相关的措施及方法 可以控制噪音,但还未出现一种令人满意的、通用的材料来减少噪音。 选择一种合适的减噪材料,不只是单纯的考虑其吸音能力,还要考虑 更多的因素,包括成本、重量、厚度、阻燃性

23、、环保性等等。目前, 汽车车厢内的阻音材料主要采用毛毡、发泡、压缩纤维等,这些材料 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熔喷非织造布由于其本身存在很多的空隙, 可有效吸收声波的传递,且其加工方便,质量较轻,因此存在很大的发展 空间。候慕毅在其专利中发明了 一种熔喷超细纤维双组份隔音材料, 这种隔音材料主体是熔喷超细纤维与卷曲纤维混合而成的混合体,混 合体的厚度至少,熔喷超细纤维直径不大于15 um,面密度不大于500 g/m2,混合体可以与其他材料如无纺布、金属膜、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硬质棉等形成两层或三层结构,另外混合体表面设有蜂窝状的花纹 t24o这种隔音材料可用于汽车、飞机、火车内的隔音,也可应用于建

24、 筑行业,具有重量轻、无污染、隔音性能好、可塑性好、易于黏贴的 优点。其他日本可乐丽公司利用聚芳酯(Polyarylate)液晶聚合物生产出 了Vecrus熔喷布。该产品的零湿气吸收与低介电系数使该产品能够 应用在信息技术设备电路板、绝缘与锂离子电池隔板等领域。较高的 抗热性使其可用于工业抛光机械、重型发动机与航空航天蜂窝材料。 该公司指出,高频信号现正越来越多地用在移动电话上与其他精密设 备上加。因此,Vecrus将有可能取代电路板上的玻璃与有机材料。 可乐丽还生产苯乙烯弹性体聚合物熔喷布,可用于松紧带、粘性药膏 与伤口护理。Pall公司取得了用于血液过滤的熔喷滤材专利 (USP558290

25、7) ; BBA公司(美国)聚三氟氯乙饰熔喷布Ha I a r打开了高 温过滤用途的领域等等同。5 结语从当前熔喷非织造技术的发展来看,其发展趋势可归结如下:(1)基于新的原理开发新的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或开发新产品,如采用 Nanoval分裂纺、超声波裂离技术等获取直径更细,性能更优的熔喷 纤维;(2)考虑到世界性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问题,寻找可生物降解 可循环利用的熔喷原料将一直是熔喷行业的目标;(3)随着各种非织 造加工技术的日益完善,各工艺之间相互渗透,向混杂化、复合化方 向发展是当前熔喷非织造技术发展的一个十分明显的趋势。参考文献:1 Shambaugh R L. A macroscop

26、ic view of the me I tb Iowi ng process of produc i ng microfibers. Industr i a I & engineer i ng chemistry research, 1988, 27 (12) : 2363-23722柯勤飞,靳向煜.非织造学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2713 Mart in Stob ik.纺制超细和纳米纤维的Nanova I分裂纺技术 J.产业用纺织品,2007,(11):27-31.4 Luder Gerking, Mart i n Stob i k. NanovaI splitsp inning from coarse to nano. J. Man-Made Fiber Year Book, 2008, 80-81.5辛三法,王新厚.一种制备微纳米纤维的熔喷模头装置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