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如图所示,测硬币的直径应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将硬币夹住,使两 三角板的直角边垂直于刻度尺,两直角边的间距就是硬币的直径,测量硬 币的周长可采用化曲为直法(用一根线绕硬币一周,在相交处作一记号,将 线拉直,两记号间距即为硬币周长)或重合法(在硬币上画一起点,将起点 对齐刻度尺的零刻线,然后将硬币在刻度尺上滚一周,从刻度尺上读出长 度值);测铜丝的直径:可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量出线圈长 度L,数出圈数n,铜丝直径为d= L/n;测一页纸的厚度可用累积法,即 取几十张相同的纸,测出总厚度,然后除以张数.2 .根据自己穿鞋子的尺码估计自

2、己的脚长为 d,测身高为7d.3 .一天有 24 h , 24 >3 600 s = 86 400 s.4 .测出小铁块摆动若干次(比如10次)所需的时间t,然后除以摆动次 数,这样的测量结果比较准确(实质采用了累积的测量方法).做周期为1 s 的摆要用上述方法测出周期,若测出周期不是 1 s,应调节摆的长度,使摆的周期为1 s第2节运动的描述1 .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路边的树木、房屋是运动的,相对火车头、 车厢的座椅是静止的.2 . B3 .因为我们选择了跑道或跑道周围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运动员相对 这些物体的位置是变化的.第3节运动的快慢1 .可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但是

3、不方便,例如 飞机、光等运动速度快的物体通过1m所用的时间太短,光通过1 m所用 的时间只有0.00000033 s ,以这样的方式表示速度时多以小数形式出现, 不方便,也不符合人们的习惯.2 .用手表测出自行车通过两个相邻的里程碑(或若干个里程碑)所用的 时间t,则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用公式可求得.s3 .根据v =前50 m的平均速度为:s 前 50 m丫前= =8.33m/s.t前6 ss 后 50 m后50 m的平均速度为丫后=7.14m/s.t后 7 ss总 100 m(6+7) s百米的平均速度为 v总=7.69m/s.si =1318 km4. (1)从表中查出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

4、桥的路程是:时间 ti =12: 55 8: 00 = 4 h55 min =4-h 12S1 1318 km速度:V1 = = 268.1km/h.t111412(2)列车在从济南西到南京南的路段运行得最快,在南京南到上海虹桥 的路段运行得最慢,列车从北京南站到济南西的路程是: S2 =406 km时间:t2=1 h32 min 1.53 h 速度:V2 = =""m= 265.4km/h.列车从济t21.53 h南西到南京南的路程是:S3 = 1023 km -406 km =617 km时间 t3 =11: 46 9: 34 = 2 h12 min =2. 2 h速度

5、:V3=l='"km =280.5 km/h. t32.2 h列车从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路程是:S4 =1318 km -1023 km = 295 km 时间:t4 =12: 55 11:48= 1h07 min =1.12 hS4 295km速度:V4 = =263.4 km/h.t4 1.12 h【点评】解该题应注意的几个易错点:(1)要会看到列车时刻表; 不同路段的路程和时间要对应好;(3)单位要统一;(4)时间的换算:1 min1= h,如3 h15 min易错算为3. 4 h或3.15 h.60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s1 .刻度尺;秒表;v=-2 .可能的原因有:(1

6、)小车在全程做加速运动,速度由小变大,上半 段的速度较小,下半段的速度较大,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上半段的平 均速度.(2)上半段的初速度为零,下半段的初速度是上半段的末速度,使 小车走下半段所用的时间小于上半段所用的时间.3 .已知跑道的长度为s,分别在跑道上正常步行、竞走、长跑,用手s表分别测出相应的时间t,根据v=-可算出相应的平均速度.t4 . (1)用卷尺测出正常走一步的长度s; (2)然后数出从家走到学校一共 走了 n步;(3)家到学校的量路程5总=门5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例如在桌子上竖立一支铅笔,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铅笔 振动或倒下,由此说明桌子是振动

7、的,或者在桌面上放一些泡沫塑料颗粒, 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泡沫塑料颗粒在振动.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在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 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固体和液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比气体快.3 .会听到一次或两次敲打的声音,具体能听到几次,与铁管的长度有关.若铁管长度足够长,可听到两次声音,其中道理是:敲击铁管一端, 一人在另一端听,由于声音在铁管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第一个声音是 铁管传来的,第二个声音是空气中传来的.【分析】两次声音的间隔要大于 0.1 s才能区分出来,即当t空气一t 铁>0.1 s时,能听到两次敲打声.设铁管长为 L,则一' L>0.1 s

8、可求出 v空气 v铁此时的铁管长L.若大于这个长度,则听到两次敲打声,若小于这个长度, 只能听到一次声音.4 .由于回声与原声间隔小于 0.1 s,叠加在一起加强原声.5 .由于 v = j,可得 s = vt=340 m/s X = 255 m第2节声音的特性1 .同学们可就这个问题写篇小论文或召开个小研讨会,互相交流一 下.乐器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打击乐器:鼓、锣等乐器受到打击时发生振动,产生声音。以鼓 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振幅 越大,响度越大。弦乐器:吉他、小提琴等乐器是由于弦的振动而发声, 弦越长越松,音调越低;拨弦力度

9、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管乐器:由于管内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如笛子、箫等,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吹 的力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 . 350Hz ;能.3 .“女高音”、“男低音”的“高”和“低”指音调;“引吭高歌”、 “低声细语”的“高”和“低”指响度。4 .同学们着眼于自己"做"乐器的过程,仔细体会自制的乐器是如 何改变音调和响度的.提示:装水的瓶子:吹时,音阶的顺序是水越多 音调越高;敲击时,音阶的顺序是水越多音调越低。只要能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就可以改变音调。第3节声的利用1 . (1)利用声传递信息;(2)利用声传递信息;(3)利用声传递信息;(4)利用

10、声传递能量.2 .由 v=; 可得 s = vt=1500 m/s x=3000 m3 .声主要利用来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超声波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工程学方面的应用:水下定位与通讯、 地下资源勘查等;生物学方面的应用:剪切大分子、生物工程及处理种 子等;诊断学方面的应用:A型、B型、M型、D型、双功及彩超等; 治疗学方面的应用:理疗、治癌、外科、体外碎石、牙科等.其他方面: 航海中用声呐探测鱼群和礁石; 工厂用超声波检测精密设备,工业、农业、 医疗等利用超声进行超声焊接、钻孔、固体的粉碎、乳化、脱气、除尘、 去锅垢、清洗、灭菌、促进化学反应和进行生物学研究等.噪声一向为人们所厌恶.但是,随着现

11、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能 利用噪声造福人类.噪声的利用有:噪声除草、噪声除尘、噪声诊病、噪 声制冷、噪声发电等.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校内的噪声有:课间吵闹声;晚自习时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的讨 论声;某班上音乐课时干扰了其他班上课的歌声等.课外文明活动,上课 时间不说话,晚自习时间不讨论,上音乐课的班级关好门窗等,校外,一 般常在学校和居民区周围出现的噪声有:建筑工地的打桩声;混凝土搅拌 机的声音;装修时的电钻声、电锯声;搓麻将的声音;歌舞厅的声音;电 视声;交通噪声等.对装修的噪声,可采取限制装修时间,即上课时间或 休息时间不能进行装修;对过往车辆的噪声,如果是主干道,可在公路的 旁边

12、建立隔音板,非交通要道,可尽量改道行驶;电视机声,可友好地与 看电视的人商量,把声音开小一些.2.(1)无效,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只能让同学听得更清楚一些,并不 能排除噪声干扰.(2)无效,让每一个学生都带防噪声的耳罩,也就听不到老师的讲话了.(3)有效,在教室周围植树,能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4)无效,只显示噪声强度,不能减小噪声.3 .在安静环境中,次数为95,在声音过大的环境中,次数为130(答 案不唯一).有变化,脉搏跳动加快.4 .没有声音,就不能听到老师上课,不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不方 便与他人交流,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也不能告诉别人我们的想法;不能 听到动听的音乐;走在马路

13、上不能知道身后是否来了车辆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计1.甲:7.5 C乙:9.0 C丙:18.5 C 丁: 4.0 C2 .提示:此题是一道实际操作题,可分别读出一天当中教室的温度, 描出时间一温度变化的曲线.3 .提示:除了液体和气体温度计外,还有固体温度计,固体温度计是 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工作的,自动控温装置的核心是固体温度计.4,能,T= t + 273. 15 K第2节熔化和凝固1 .熔化吸热的利用:吃雪糕降温,把冰放在蔬菜水果上能保鲜;凝 固放热的利用:冬天菜窖里放水结冰能保温;熔化吸热的不利:春天冰雪 熔化使气温降低易使人感冒;凝固放热的不利:炼钢时,钢水凝固成钢锭 放出大量热使

14、炉子周围温度升高.2 .在探究固体熔化实验过程中,若记录温度时间过长,会无法观察 到温度的细微变化,若固体为晶体,有可能观察不到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的 那一段变化情况.3 .因为物质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熔点,所以该物质是 晶体,从图象可知熔点为80 C,熔化过程共用了 15 min.4 .提出问题:为什么加入酒精后,水的凝固点降低了?合理猜想:由 于酒精的凝固点为一117 C,水的凝固点是0 C,小明的做法会使混合后 的液体凝固点降低很多,低于冷冻室的温度,结果没有把水和酒精分离出 来.第3节汽化和液化1 .提示:蒸发有制冷作用,用蒸发制冷可以保鲜食物,例如把剩饭剩菜装在碗中,把碗放在装

15、有水的容器中,水蒸发吸热,使周围和水自身 的温度降低,饭菜的温度就会随之降低.2 .不能.因为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擦掉水珠后,只要金 属的温度较低,就还会有水蒸气液化在上面.3 .提示:降低温度,减小水的表面积,减少水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第4节升华和凝华1 .樟脑丸升华成气体弥漫在空气中,所以樟脑丸变小,并散发出刺 鼻的气味.2 .出冷库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附在冻肉上,使肉的重量增 加.3 .包含的物态变化有:凝华:二氧化碳加压形成成雪一样的固体; 升华:干冰易直接变成气体;液化: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凝华:水 蒸气遇冷凝结成冰晶.4 .提示:树挂霜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5 .提

16、示:完成一篇小论文,根据家里和学校用水情况提出节水建议. 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1 .如图所示,设O点为蛀眼的位置,则蛀看到的范围是 AOB,由图可知“坐井观天,所见甚小2 .人手是不透明体,由于光不能透过人手,故在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形成了影子.3 . (1)射击时的”三点一线”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原理.(2)站队时, 使队站直用到光沿直线传播原理.(3)架设电线杆也需要利用光沿直线传播 原理.s4.m.由 v=;得 s = vt=3x 108 m/s X8 X60 s = 1.44 x 10111车=三=2.88 乂 105 h= 12000 天. v车第2节光的反射1.2.3.4 .

17、因为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月光发出的光线照到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刚好进入眼睛,光线较强,而迎着月光走的时候地面发生漫反射进入 眼睛的光线不强,所以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水面 发生镜面反射的光进入眼睛的很少,而地面漫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睛的较 强,所以看起来地面较亮.5 .由 v =;可得 s=vt = 3xi08 m/sX2.53s 攵= 3.795 x 108m = 3.795 X 105 km.第3节平面镜成像1.镜中的像与小芳相距2 m;若她远离平面镜0.5 m,小芳距镜1. 5 m,此时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 m,像中的大小不变,始终等于物体的大小.2.3.,W4.(2.3X2

18、 0.4)m =4.2 m,可以在较小的房间里检查视力.5.第4节光的折射1.丙 提示: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他的透明物质,光线向法线方向 偏折.2.3 .水中飘的云是以水为平面镜成的虚像,水中的鱼是鱼通过在水面 折射后形成虚像.4 .如图所示,光斑向右移.第5节光的色散1 .屏幕上发白光的区域通过放大镜观看,具有红、绿、蓝三种颜色, 而通过放大镜看屏幕上的红色区域,是红色;看绿色区域是绿色;看蓝色区域是蓝色.2 .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光的反射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折射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可以形成影子 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光的色散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

19、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光的折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3 .生活中应用了红外线的物品有:电视机遥控器、红外线取暖器、红外线温度计等。应用了紫外线的物品有:验钞机、消毒柜等,生活中还要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如涂防晒霜、防紫外线伞、防紫外线眼镜等。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1 .如图所示,甲透镜使光偏折更明显.2 .将小灯泡放在透镜的焦点上,应用了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 后会聚于焦点”.3 .甲图正确.4 .甲有两种情况.乙有两种情况.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 .倒立2 .缩小;倒;实;放大;倒;实. 放大;正;虚.3 .手执凸透镜在窗户和室内的白墙之间移动,移动

20、到某个位置时, 窗外的景物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实像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 距.阴天时,点一支蜡烛,用白纸作光屏,将凸透镜放在蜡烛和白纸之间 移动透镜,在纸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测出像到透镜的距离,即可 得出焦距.为使测量更精确些要注意:烛焰与白纸间距离远些,透镜要尽 量靠近白纸,像要尽量小且清晰;同时焰心、透镜光心与白纸中心在同一 直线上.4 .照相机要使像变小,相机要离物体远一些,同时要调节镜头离底 片近一些.投影仪或幻灯机要使像变小一些,投影仪或幻灯机要离幻灯片 远一些,同时镜头要离屏幕近一些.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照相机是利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投影仪

21、是利用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放大镜是利用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2 .开始看到铅笔变长(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增大,像变大); 再看到铅笔变长,但长度逐渐减小(f<u<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增 大,像变小);再远离,铅笔变短,且长度逐渐减小 (u>2f,成倒立、缩小 的实像,且物距增大,像变小)。与凸透镜成像比,此实验铅笔形状只在水 平方向变化,竖直方向并没有变。3 .没有光圈和快门,不需要调焦。提示:它的镜头焦距很 短,物距变化时,f<u<2f,像距变化的距离非常小,所 以可使远近不同的物 体

22、成清晰的像。4 .向凸透镜靠近,因为换10 cm焦距的凸透镜,焦距变短,折光能力变强,成像位置离凸透镜更近。5 .没有指尖的影子,因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承 接,所以指尖不能在光屏上成像。6 .小丽应远离城楼,同时将相机的镜头往后缩 .提示:凸透镜成实 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第4节眼睛和眼镜1 .略。2 .前;凹;大。3 .近视眼镜的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中 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度数深的眼镜镜片变曲得较多,度数浅的镜片 相对较平,鉴别一副老花镜的两片镜片的度数是否相同,可用分别测其焦距的方法加以判断。方法一:(1)取其中一片镜片作为

23、待测对象,将其正对 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另一侧,来回移动纸面,可以得到一个最小最亮 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镜片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待测镜片的焦距 fl.(2)取另一片镜片作为待测对象,重复上述步骤,测出其焦距为f2,比较fl和f2的大小,若fl=f2,则两镜片的度数相同,否则不同.f越大,镜片 的度数相对越浅。4 . (1)发散;凹;前方。(2)远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1 .不变。质量不随位置变化。2 .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100枚(或50枚)大头针,在右盘加祛码、M移游码,称出100(或50)枚大头针的质量M,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m =100M(或 m = q3 . A4 .

24、171.6 g;游码的分度值是0.2 g,则游码的示数是1.6 g,祛码 的总质量是:(100+50 + 20) g = 170 g;物体的质量为右盘中祛码总质量 加游码读数:m= 170 g + l. 6 g = 171.6 g。5 .案秤的秤盘相当于天平的左盘,祛码盘相当于天平的右盘;梢码 和祛码分别相当于天平的祛码和游码;当秤杆水平时(秤杆的挂祛码盘端不 与支架接触)就可以判断它的横梁平衡了 ;案秤的平衡螺母就是左端的调零螺丝;秤杆左端高时,把调零螺丝向左调,右端高时,把调零螺丝向右调 即:横梁的左高左调,右高右调。第2节密度m1 .澡盆的容积:V=1.2 mX0.5 mX0.3 m =

25、0.18 m3,由 p=j得,装水最多时:m=(V=1.0X103 kg/m3>0.18 m3=180 kg。2 .该题为实践题,不同教室其空气质量不同,一般城市教室长 9m、 宽6m、高3m3.5m;注意空气的密度 陛气= 1.29 kg/m3,算出教室空气 的质量几十千克到两百千克以内都正确。3 .该题为实践题,不同人的体积不同,测出人的质量 m,根据人的m密度与水接近的提示,用 V=可计算出体积,约为几十立方分米。 如4. 2. 5 kg , 1.8 kg。【解析】V=2.5 dm3 = 2.5X10-3 m3。由 pm 水=p水 V=1.0 x 103 kg/m3 >2.5

26、 X103 m3 = 2.5 kg。 m 汽油=p汽油 V=0.71 x 103 kg/m3X2.5X10 3 m3 = 1.8 kg。m5.能.从密度表中查出铜的密度 pt同=8.9X103 kg/m3,由p= Q得,m 89 kgV= 102m3= 107 mm3.冲 8.9 X 103 g/m3V 107 mm3 L=4X 105 mm = 400 m.s 25 mm2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 .能,先用天平称出铝箔的质量m,再用刻度尺测出长方形铝箔的长度a和宽b,算出面积s=ab,从密度表中查出铝的密度 p铝,利用V=mV V m一算出铝块的体积,再用h = -=可算出铝箔的厚度。照S ab 照abm2 .由p=n,沙石的总质量: VM= p沙 V=2.6X103 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