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利用市场机制稳定猪粮比价摘要:稳定生猪价格,对维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双方的权 益,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重点调控 粮食价格的大背景下,稳定生猪价格的关键,是保持猪粮比 价的相对稳定。根据生猪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价格供给弹性 较大和价格需求弹性较小的特点,应通过争取新建期货市场 和积极参与期货交易,利用市场机制稳定猪粮比价。一、稳定猪粮比价具有客观必要性以猪肉为主的肉类消费,占我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 的比重高达 19%。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收入,占我省农村居 民农业经营收入的比重高达 28%。生猪价格无论对城镇居民 生活,还是对农民增收都有重要影响。由于食品价格占居民 消费价格指数(
2、CPI 的比重高达 34%,而生猪价格又对食 品价格影响极大。生猪价格的变化,对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有 重要影响,如 2007年 CPI 的大幅上涨就与生猪价格波动有 密切联系。认真分析生猪价格波动的一般趋势和内在原因,提出相 应的对策措施,对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促进生 猪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猪价格存在季节性波动,即每年 1 2月份猪价较高, 3月份后开始下降, 5 7月份是生猪出栏的小旺季,上市量 增加, 价格处于谷底。 从第三季度开始, 进入生猪出栏淡季, 上市量减少,生猪价格开始回升,春节前会达到一年的最高 值,春节后又开始下跌。年度内生猪价格的波动,主要受人 们消费习惯
3、的影响,同时与生猪出栏的季节变化也有一定关 系。面对生猪价格的季节性波动,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一般 都能够接受,无须采取更多措施加以调节。在国家重点调控 粮食价格的大背景下,稳定生猪价格的关键,是保持排除季 节性因素后的猪粮比价相对稳定。二、猪粮比价波动的一般趋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猪粮比价先后经历了六轮较为 明显的周期波动。 第一轮周期波动(1984 1986年 。 1985年,各地 对猪肉价格形成体制进行改革, 取消统一派购, 实行指导价, 增加对城镇居民的肉价补贴。当年生猪价格涨幅达 21.1%, 猪粮比价超过 61。 第二轮周期波动(1987 1990年 。 1986年价格放 开后生猪
4、出栏显著增加, 养猪利润大幅下降。 1987年开始生 猪存栏明显下降,以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当年生猪价格比上年提高 18.6%, 1988年猪粮比价达 到波峰为 9.61。 1989年生猪价格进入下降通道, 1990年猪 粮比价达到谷底为 7.71。 第三轮周期波动(1991 1995年 。受严重通货膨 胀的影响, 以及饲料价格上涨的成本推动, 1994年生猪价格 上涨 54.6%,当年猪粮比价达到又一轮波峰为 8.11。 第四轮周期波动 (1996 2002年 。 受 1995年阶段 性 “ 卖猪难 ” 的影响, 1996年全国生猪出栏开始减少,导致 1997年生猪价格上
5、涨了 10.1%, 猪粮比价为 8.41。同期, 粮 食价格走低,从而引发了 1997年的养猪热。各地仔猪补栏 量猛增,全国能繁母猪比重直线上升。到 1998年生猪价格 开始下跌,猪粮比价一度降到 6.71的低谷。尔后价格反弹, 猪粮比价逐渐上升到 7.51,这一价格水平一直维持到 2002年。 第五轮周期波动(2003 2006年 。随着 “ 非典 ” 的 结束,非典期间宰杀母猪、补栏停滞所造成的生猪供求矛盾 突出。 2004年,因 “ 非典 ” 造成生猪及种猪存栏下降,而禽流 感疫情刺激猪肉消费增加,加上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多种因 素影响,全国各地生猪价格出现历史罕见的飙升。高价格刺 激生猪
6、出栏迅速增加,导致生猪价格从 2005年起进入本轮 周期的下降阶段, 2006年猪粮比价跌到 5.81的谷底。 第六轮周期波动(2007 2009年 。 2007年 5月至 8月,短短四个月内猪肉价格上涨了 45%。 2008年 4月的生 猪价格较 2006年 5月上涨幅度高达 183%。究其原因,主要 是高致病性蓝耳病及饲料价格上涨。由于政府扶持政策刺激 生猪出栏迅速增加,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需明显不足, 2009上半年生猪价格大幅下滑,猪粮比一度跌破 51的警戒 线。进入三季度,随着粮价的上涨和生猪出栏的减少,生猪 价格又重新呈现上涨势头,猪粮比价恢复到 6.31。分析猪粮比价的波动变化
7、,可以发现猪价波动大于粮价 波动是一般趋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生猪价格周期波 动的均方差为 10.1,远大于同期粮食价格波动的均方差 0.2 (详见图一 。一方面,生猪价格与粮食价格存在密切联系, 另一方面生猪价格又明显大于粮价波动。除个别年份外,猪 粮比价的波动,一般都在 61 91的区间徘徊(详见图二 。 目前,国家也大体按此把握猪粮比价波动的合理区间。 三、猪粮比价波动的成因分析长期以来,生猪价格波动之所以显著大于粮价波动,主 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生猪生产必须经过繁育母猪、 产仔、育肥三个阶段才能完成一次循环,这个过程至少需要 一年半的时间,明显长于粮食生产的
8、周期。加之消费者对鲜 肉的偏好和冷冻成本较高,库存调节的难度相对较大。市场 供求信号不能马上在产量上得到反应。二是价格供给弹性较大。生猪饲料需要大量消耗粮食, 而粮食价格受耕地限制呈持续上涨态势,加之有国家保护价 收购,生猪价格的下降很难向粮食价格逆向传递。反之,粮 食价格的上涨,却直接导致生猪饲养成本大幅增加。因此, 猪农对生猪市场价格的变化极为敏感。三是价格需求弹性较小。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猪 肉已成为城镇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猪肉价格的上涨只要不超过一定幅度,人们一般不会减少消费量。而当猪肉价格下降 时,人们一般也不会增加消费量。即在基本实现小康的大背 景下,消费者对猪肉价格变化的反应明
9、显比生产者迟钝。 四、利用市场机制稳定猪粮比价 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价格供给弹性较大和价格需求弹性 较小,是生猪价格波动大于粮食价格波动的三大原因。特别 是由于消费者对鲜肉的偏好,进一步限制了通过吞吐库存调 节供求关系的能力。政府如果期望通过加大政策激励强行干 预,不但代价较大,而且往往事与愿违,导致下一轮更大的 价格波动。 理论与实践都一再表明,对大宗农产品而言,发展期货 交易是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建立 玉米等粮食期货交易的基础上,生猪的期货交易更能发挥套 期保值和价格发现的双重功能。 四川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生猪大省, 2008 年我省生猪出栏 超过九千万头,占全国的 14.8%。稳定猪粮比价,对四川农 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重大。为此,必须积极借助期货交 易,努力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 一是争取新建期货市场。以生猪、油菜籽、化肥等大宗 产品为重点,努力争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临床疾病概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外国语附属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3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 济南大学《数学建模软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二模数学试题(详细答案版)含解析
-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2025年高三高考生物试题系列模拟卷(10)含解析
- 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现代汉语与写作课程考试试卷及答案
- 晋中市榆次区2025届四下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工程制图(CA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0中国二亚砜(dmso)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建议研究报告
- 铲车装载机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 辅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正式版)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
- 新华DCS软件2.0版使用教程-文档资料
- 新人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全册奥数(含答案)
- 《各级法院代字表》
- 苏州纳米所综合考试要点
- BOSCH电控柴油共轨12传感器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