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_第1页
第九章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_第2页
第九章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_第3页
第九章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_第4页
第九章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第一节 概况1、地面自然条件郓城矿井位于郓城县城东北约5KmKmm左右。2、井下资源影响因素 场区东约600m,为八里庄断层东盘保护煤柱边界,以东为开采范围,以西为不可采区。因此,若场区东移将占压开采条件好的可采储量;若西移导致巷道工程量相应增加,建井工期相应延长。 若场区移至王楼及贾店以北,将使浅部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缩短,井下开拓开采布置不合理;若移至官李楼西侧,将使工程量增加和建井工期延长。第二节 总平面布置本次设计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内容为矿井工业场地和选煤厂总平面布置,力求使得矿井与选煤厂在整体布局上相互协调。(一) 矿井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认真贯彻执行

2、煤炭部“关于煤矿地面总体布置改革的若干规定”,在符合现行规范规程要求的前提下,本着统一规划、专业协作,提高管理效能及满足井下技术经济合理开采的原则,因地制宜,力求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合理、地面建筑简化、布置紧凑合理、少占良田、少压煤炭资源,充分利用矿井良好的外部交通条件,方便对外联系、职工上下班以及货物、煤炭及矸石的运输,为郓城矿井的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协调稳定发展奠定较好的总体布局基础。据此总平面布置经多方案比选并与建设单位多次交换意见提出方案如下(见图9-2-1):工业场地按功能主要划分为四个区,即场前区、煤炭生产储运区、辅助生产仓库区、风井区。1、场前区:基本位于场地南部,主要由建筑形

3、象较好、建筑体量大的综合办公楼、生产调度中心及福利联合建筑(矿灯房、更衣室及浴室)、110kV变电所及正大门等设施组成。该区为全矿行政管理和生产指挥中心,是矿井对外开放联系的主要窗口,也是职工上下班必经之地,故正大门南开,与场外公路相接。综合办公楼,生产调度中心及福利联合建筑(矿灯房、更衣室及浴室)布置在综合办公楼的东面,正对大门,并与副井井口相接。110kV变电所,由于其建筑形象较好,成为围合场前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正大门东侧,进出线方便、下井电缆短、环境优美。场前设有中心广场、绿地和四季花卉,通过弧形道路与井字形道路的衔接以及建筑小品的点缀,场前区布局严谨活泼,场前气氛强烈,环境优雅清静

4、。2、煤炭生产储运区:位于场地的北及西北部,以主井为核心,承担着原煤的提升、加工、储存以及外运任务,主要由主井、主井绞车房、动筛车间、储煤场、块煤仓、矸石仓及有关带式输送机栈桥组成。这些设施为全矿噪声、粉尘和废气的主要污染源,均位于场区下风向,利于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铁路装车站设在场地北侧,利于从郓城车站接轨。井下降温机房位于主井绞车房西侧,便于从主井向井下输送冷冰。3、辅助生产仓库区:设在场地的中西部,以副井为核心,承担着人员、材料及设备的上下井任务,主要由副井井口房、副井绞车房、压风机房、矿井维修车间及综采设备库联合建筑、器材库(棚)联合建筑、材料加工房及其材料堆放场地、日用消防泵房及水池

5、、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等设施组成。这些设施均与副井井口联系密切,因此设计本着运输便捷、管理方便、工艺管路短顺的原则,尽量集中联合布置在副井井筒附近。另外临时矸石堆场位于副井以东、工业广场东侧。4、风井区:位于场地东北角,主要由通风机房及防火灌浆系统组成。(二) 选煤厂总平面布置选煤厂布置在工业场地西侧,主厂房位于厂区南部。主要设施包括主厂房、动筛车间、原煤仓(2个)、产品仓(3个)、矸石仓、储煤场、介质库、各种输煤栈桥及转载点、地磅房等。压滤车间、浓缩车间分别布置在主厂房西侧。另外运煤门也设于厂区西南部,与主大门人流分开,运输比较方便。该布置煤流顺畅,系统简单,与矿井整体布局相适应。根

6、据整个场地的布局安排,锅炉房设在该区西北部,靠近储煤场,上煤、除渣方便、对周围环境影响小。选煤厂总平面布置见图9-2-1综上所述,总平面布置方案具有功能分区明确、布局紧凑合理、运输线路流畅、工艺管路短顺、运输能耗低的优点。第三节 竖向设计及场内排水1、竖向设计场地所在位置地形较平坦,地势较高,自然地面标高在+45.50m左右,据历史洪水位初步调查,1957、1964、1993年发生区域洪水时未出现积水,因此工业场地不受洪水威胁,设计本着有利雨水排除和减少土石方量的原则,确定井口标高为+46.80m。主、副井提升机房、通风机房等重要设施之室内地坪标高亦按此设防。工业场地竖向设计采用平坡式,平场标

7、高+4mm万m3。m和0m两种。第四节 场内运输为满足矿井生产、生活、消防、救护等方面的需要,场内设置砼道路、窄轨铁路及其它辅助运输设备。1、场内道路m、三种,路面结构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据需要在某些建构筑物前设置了专用场地,结构同道路; 对坑木场、黄土堆场、储煤场等处场地进行加固,结构采用级配碎石面层15cm厚,2cm厚砂砾磨耗层。2、窄轨铁路窄轨铁路担负着副井上下井设备、矸石的运输任务,轨距900mm,轨型22kg/m,并选用JM40型内燃机车牵引,机车选用3台,2台运行,1台备用,牵引坡度控制在20以内。3、运输设备设计开设了5吨2辆、2吨2辆、8吨2辆载重汽车,以满足坑木、设备、材

8、料的运输供应;开设了自卸汽车9吨8辆、吨1辆以满足防火灌浆材料、锅炉灰渣等的运输;为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机械化作业率,充分发挥堆场的效用,坑木、设备、材料的装运及机厂室外场地的作业设QY8型汽车起重机1台和3吨和5吨内燃叉车各2辆。另外还开列了救护车、轿车等,以满足生活、救护方面的需求。第五节 管线综合布置 1、工业场地工程管线包括生活、消防及非生活用水给水管、防火灌浆给水管、排水管、热力管、压风管、雨水沟、电缆沟及直埋电缆等。2、管线综合布置的原则应尽量是管线间及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在总平面和竖向布置上互相协调,既要节约用地,又要满足施工、检修及安全生产的要求,并应考虑对露天堆场及建构筑物发展的影响;全面考虑各种管线的性质、用途及彼此间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管线敷设条件和方式 ,并与道路、建构筑物轴线及相邻的管线相平行;干管线宜布置在靠近主要用户及支管线较多一边,尽量减少管线间以及管线与运输线路的相互交叉。3、工程管线的敷设采用直接埋地和管沟方式 。第六节 防洪排涝m,局部地形微度起伏,残留缓坡沙丘、沙垄和洼地。区内河渠多为人工挖掘,纵横交错,构成水利系统,主要水系有煤田北部鄄郓新河、中部洙赵新河和南部万福河,均源于黄河并向东流入京杭大运河和南阳湖。鄄郓新河和洙赵新河分支郓巨河、丰收河流经郓城井田。据历史洪水位初步调查,1957、1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