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1页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2页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3页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4页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2、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3、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并且能够用热力环流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过程与方法1、结合物理学原理和图示,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3、通过图示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动手和实验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重点难点重点1、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难点1、大气受热过程。2、热力环流。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述法、图示法、分析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板图、多媒体

2、课件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本节主要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三部分内容。应重点分析讲解三个内容: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利用图示帮助理解。热力环流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通过多媒体演示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第一章内容,理解太阳辐射在纬度间分布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并归纳学习思路,热力环流形成的因果关系正确的顺序是: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说明三个力与风的因果关系,讲解近地面风向的确定方法,因为地转偏向力的概念比较抽象

3、,它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就成了难点,要强调在大气运动的方向上偏转。还要在热力环流原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如城市热岛、海陆风、山谷风的介绍,对于热力环流的存在和原理是非常有力的说明和证实。教学中,体现“做中学”的教学模式,结合学案边讲边练。导入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大气中发生的一切现象和过程,与太阳辐射能及其转化密切相关。太阳辐射需穿过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在地表和大气之间进行着一系列的能量转换,从而形成复杂的大气热力状况,维持着地球表面的热量平衡。地球上许多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大气现象,都与大气热力状况有关,并且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学习新课指导读书总结讲解补充过渡说明

4、总结讲解讲解强调总结教师总结第一课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请阅读教材P28大气的受热过程部分,思考: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2复述大气的增温原理?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4物体的温度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的关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分别为何种类型?5何为大气逆辐射?【学生回答】略【总结讲解】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

5、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图21)。                                      

6、60;      3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采。因此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

7、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5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的热力作用和自然现象 1 树荫下,房间中无太阳光处仍然明亮。-散射作用 2 红灯停,绿灯行。- 散射作用 3 晴朗的天空蔚蓝色。-散射作用 4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反射作用 5 月球和青藏高原的气温日较差大-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过渡】大家都去过玄武湖吧?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白天时风是由水库吹向陆地,夜晚风是由陆地吹向水库。要了解其中原由,我们必

8、须认真研究今天讲的第二个问题-大气的热力环流现象。二、热力环流【说明】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那么热力环流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回答】略【总结讲解】下面我们就这两幅图一起来分析一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投影片展示】             【讲解】(1)若A、B、C三地(如上图)受热均匀,则三地气温相同;三地气压相同;三地气压随高度递减的规律相同;三地上空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气压相等,等压面为互相平行的水平面。(2)若A地

9、受热,B、C两地冷却(如右上图),则A地气温较高,B、C两地气温较低;A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B、C两地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气压降低,B、C两地近地面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密度增大,气压升高,三地上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A地较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上空气压较小,形成低气压。于是,在高空,空气便是气压高的A地向气压低的向气压低的B、C两地扩散。在近地面A地空气 上升后向外流出,使 A地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于是,近地面的空气又从B、C两地流回A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空气 ,从而形成

10、了热力环流。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C点三地气压不再相等,等压面也不再是水平面,在A处往上移,在B、C处往下移,就形成了弯曲的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特别注意】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总结】【讨论与思维拓展】(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有关热力环流的内容 ,我们已经讲完了,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解释程家湾水库的现象 。【学生】略 【教师总结】 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气流上升,海洋气流下沉,因而形成热力环流,下层风由海洋

11、吹向陆地,叫海风,上层风形成反向气流。夜间,陆地降温快,地面冷却,因而海洋降温较慢,海面气温高于陆地,陆地气流下沉,海面气流上升,海岸和附近海面间形成相反的热力环流,气流由陆地吹向海面,形成陆风。                             作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谷风及P52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原理

12、。板书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二、热力环流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业画图说说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风向及变化。地理填充图册教学反思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过程与方法1、结合物理学原理,分析作用力与风向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动手和实验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力与风的关系。难点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知识回顾1大气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说说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风向及变化。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

13、道,大气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其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大气的水平运动,也就是风。今天我们专门来学习它学习新课总结【指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34内容,思考回答:1气压梯度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定义,以及形成风的直接原因?2分析图2.5,2.6,2.7.分析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风向和等压线的关系。【总结讲解】(一)作用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也是形成风的原动力。(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2)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2水平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1)

14、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2)判定:(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 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1)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2)可以减小风速【讨论】我们刚才介绍了影响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三种作用力,请大家思考是否所有位置的风都受到这三种力的影响呢?【学生回答】略【总结过渡】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在不同的部位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有差别,从而形成了各个不同部位的风向,这就是我们下面重点介绍的不同部位的风。(二)不同部位的风1.高空大气中的风向【讲解】在理想状态下,空气质点只受一个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

15、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影响,风向应该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即风向垂直于等压线。【讨论】在实际生活中,空气质点还受地转偏向力因素的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又如何呢?【学生回答】略【总结讲解】大气是在自转的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所以当大气一开始运动,马上就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风向逐渐偏离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这样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的风,请同学们读P34图2.6。图上表示了北半球平直等压线的情况。初始状态时,空气质点垂直等压线运动(按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终状态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这个过程是水平

16、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逐步建立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空气质点始终是按两个力的合力方向运动,而水平地转偏向力始终是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右侧,所以使得风向不断地右偏。最后,风向平行于等压线,此时,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合力为零,达到平衡状态,空气运动不再偏转而作惯性运动,形成了平行于等压线吹的稳定的风。通常把这种稳定的风叫地转风,因为它只考虑了气压梯度力和地球自转的影响,所以叫地转风。地转风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情况,它在高空平直等压线的情况下是实际存在的。依此原理,可以推导出风与气压场之间的关系:人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通常称之为风压定律。所以,高空大气中的

17、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这个形成过程中,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风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转折】实际在近地面还存在摩擦力,这种再加上摩擦力的作用下,风向又表现为一种新的情形。我们已经介绍了摩擦力是指地面与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之间互相作用而产生的阻力。近地面的大气层里平直等压线的情况下,当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两种力的合力达到平衡时,形成斜穿等压线吹的风,这便是近地面风的情况。2、近地面的风请同学们读教材P34图2.7,并且在图上画出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因为摩擦力永远和运动方向相反,即与风向相反,而水平地转偏向力又在运动方向右侧90°,即与风向垂直,所以,摩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合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达到平衡时,风是斜穿等压线吹的。即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摩擦力对风有阻碍作用,可以减小风速。所以,摩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课堂小结三个力与风向的关系作用在大气上的力力的方向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一个力作用时,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水平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