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学校的思考_第1页
关于未来学校的思考_第2页
关于未来学校的思考_第3页
关于未来学校的思考_第4页
关于未来学校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未来学校的思考 摘要学校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校变革无时不在。今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慕课兴起,眺望未来学校,传统意义的学校将接受严峻的挑战。从现在开始,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新兴的学习方式之间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共存、竞争、改进。 关键词未来学校;慕课;学习中心;成长伙伴 中图分类号:G40-05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3-0003-02 大家是否想过,现在的孩子们,每天早晨走路或者乘车去学校上学,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开始上课,每节课的时间也是相对固定的,45分钟左右;每天上午、下午排着不同的课程;结束课程以后回家。孩子们每年有寒假、暑假

2、,这样的学校生活是天经地义的吗? 有没有可能,这样的学校生活节奏会被突然打乱,学生们再也不需要按部就班、整齐划一地出现在同一间教室?学习的时间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的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呢?我相信,这一天终将到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校的消亡,而是教学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甚至是革命。 其实,学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认为,学校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是前学校阶段(pre-schoolperiod)原始部落耳提面命的教育就属于这个阶段。这与所谓的信息传播的“表演阶段”是对应的。二是学校阶段(school period)以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

3、“泥版书屋”、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的宫廷学校和我国父系氏族末期的“成均”和“庠”为代表。三是现代学校阶段(modem school period)随着工业革命应运而生的现代学校。按照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构建的学校,具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上课时间、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四是后学校阶段(postschool period)未来的学校,严格意义上完全可以不称为学校,而是所谓的学习中心。 现代学校教育为普及教育,把教育从少数人的特权变成全体人的权利与义务,是人类的重大进步。 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教育发生了重大转折,学校教育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带来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全社会对于教育的不满情绪高涨

4、。各国学生运动进一步打破了人们对学校的美好期待。非学校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伊里奇说:“多少代以来。我们企图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学校教育,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可是迄今为止,这种努力失败了。”在他看来,现代学校不仅不是真正的教育,而且培养了无能力和无个性的人,还造成了社会两极分化和不平等。他呼吁废除学校对于教育的垄断,应该使受教育者享有选择教育的权利,应该“为每个人创造一种将生活的时间转变成学习、分享和养育的机会。”而要实现这一理想,就要建立一个教育网络生态圈,确立新的学习方式,让各种教育资源置于学习者的自主控制之下,使学习成为自我创造式的教育。从伊里奇的论述中,我们看到了现在互联网教育的雏形。 与

5、非学校运动和学校消亡论对应的是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作为新行为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的四条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即时反馈原则和自定步调原则。 我们可以看到,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思想与现在的慕课已经非常接近,可惜当时还没有互联网,他的思想虽然对世界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很大启发,但并未颠覆现代学校。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新学校运动和非学校化运动就一直没有停止。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学校改革的激情再一次被激发。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慕课的出现。“慕课”实现了教学课程的全程参与,在这个平台上,学习者可以完成上课、分享观点、

6、做作业、参加考试、得到分数、拿到证书的全过程。 2012年,美国哈佛等一流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随着edX(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于2012年4月联手创建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平台)等课程提供商的快速崛起,“慕课”进入了正规高等教育体系的通道。“慕课”打破了信息壁垒,更跨越了知识的界别,为更多学生提供了高效学习的可能。 在中小学。在线学习也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网上课程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地区师生的教育需求,特别是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 到这里。我们大概可以清晰地描述我们心中未来学校的模样了。半个多世纪来,人们从来没有放弃改造学校的梦想。这个梦想,在很大程度上将彻底改变我们的

7、学校,改变我们的教育,改变我们的学习。 我认为,将会产生这样一些新的变化: 学校(school)_学习中心。传统的学校概念将被学习中心取代,人们不必要每天按时去学校,不必按部就班地学习各门课程。 教学(teaching)学习。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活动将变为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习中心的主旋律。 教师(teacher)成长伙伴。传统的教师角色变为助教或者成长伙伴。 教室(classroom)学习室。传统的教室变成学生学习的场所。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定制化和个性化。传统学校按照统一的标准教学和评价的模式将变为定制化和个性化。 未来的学生,完全能够做到一人一张课程表,

8、而且随时调节学习内容,但将没有必要像现在许多学校的学生那样在不同教室之间行走。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或者在学校的图书馆、学习室等,通过网络学习、团队学习,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问题;而且网络通过大数据的方式自动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作为评价的依据。学生的学习,将是基于个人兴趣和解决问题需要的自发学习,是零存整取式的学习,是大规模的网络协作学习。学生可能不再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而是通过自主的学习建构来满足自己需要的个性化知识结构。在这样的学习和建构中,学校、课程、学分、学历等不再是最重要的,唯一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什么、我分享了什么、我建构了什么、我创造了什么”。 眺望未来学校,我们会发现:传统意义的学校可能不复存在,但是教育是永恒的,学习是永恒的。教师职业也许换了个名字,但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对于未来教师的素质要求将会更高。 我无法预测这一天在什么时候到来。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一天正在逼近。从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