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1页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2页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3页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4页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第2 2课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古代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一、古代土地所有制的变化v(一)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一)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v(二)商周时候:井田制(二)商周时候:井田制v1、商周时井田制发展的历程、商周时井田制发展的历程v商朝时确立商朝时确立 西周时最鼎盛西周时最鼎盛v春秋时走向瓦解春秋时走向瓦解战国时废除战国时废除v2、井田制的内容:所有权、耕种方式、井田制的内容:所有权、耕种方式1)一切土地一切土地名义上名义上属于国王所有属于国王所有2)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世代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实际贵族所

2、有实际贵族所有3)由得到份田的农民集体耕种。由得到份田的农民集体耕种。3、“公田公田”与与“私田私田”的区分的区分4、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井田制井田制经济制度经济制度分封制分封制政治制度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之上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之上5、井田制的瓦解(春秋时期)、井田制的瓦解(春秋时期)v表现:表现:v(1)大量)大量“公田公田”被抛荒;被抛荒;v(2)部分)部分“私田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有土地;v(3)贵族之间争夺田地的现象频繁发生;)贵族之间争夺田地的现象频繁发生;v(4)税制改革加速了

3、井田制的瓦解。)税制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6、井田制的废除:废井田,开阡陌、井田制的废除:废井田,开阡陌v秦国商鞅变法:秦国商鞅变法:v废井田,开阡陌,在法律上承认土地所废井田,开阡陌,在法律上承认土地所有权,允许土地买卖。有权,允许土地买卖。(三)(三)战国以后:战国以后: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v土地私有制的三种形式:土地私有制的三种形式:v(1)君主私有土地君主私有土地v(2)地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v(3)自耕农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同时并存同时并存1、古代的土地私有制形式、古代的土地私有制形式2、关于地主土地所有制、关于地主土地所有制v(1)土地来源)土地来源A、“

4、公田公田”转化为私有土地转化为私有土地B、因军功获得赏赐、因军功获得赏赐C、土地买卖、土地买卖(土地兼并土地兼并)3、主要朝代的土地兼并情况、主要朝代的土地兼并情况汉代汉代 西汉刘邦相国萧何西汉刘邦相国萧何 东汉东汉 豪强地主的庄园经济豪强地主的庄园经济宋:宋:“田制不立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不抑兼并”4、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A、 严重影响国家赋税收入。严重影响国家赋税收入。B 、土地兼并的膨胀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引起社会动荡不安。5、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主要措施、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主要措施“均田均田”、“限田限田”6、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

5、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根本根本原因原因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存在以北魏、隋和唐朝的均田制最为典型以北魏、隋和唐朝的均田制最为典型二、土地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二、土地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v1、发展的过程:、发展的过程:v战国时产生战国时产生宋代成为重要经营方式宋代成为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普及全国,确定契约纳租方式。明清时期普及全国,确定契约纳租方式。v2、租佃关系发展的影响、租佃关系发展的影响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农民的生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第第2课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内容提要内容提要v一、古代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一、古代土地所有制的变化v(一)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一)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v(二)商周时期: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二)商周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