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定律教案_第1页
运算定律教案_第2页
运算定律教案_第3页
运算定律教案_第4页
运算定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脱式计算:1.25×32×0.25。3.解方程:6.8+3.2x=26。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这好比要我们去某个地方,地址都没听清就撒腿便跑,结果南辕北辙。”老师适时点评:“错得好,说得更好!只要我们有收获、有长进,那么刚才的错误就有了价值!”5.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同时分别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55米,小兵每分钟行65米,小狗每分钟跑240米,小明的小狗遇到小兵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兵那边跑。当小明和小兵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6.如果你已经认真读

2、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7.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2米,她爸爸准备把南墙刷上彩漆,这面墙上窗户的面积是2.8平方米。算一算,小红爸爸至少需要买多少千克彩漆?(每平方米大约用彩漆0.4千克)百分数应用题复习课教学设计石梅小学 王根元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总复习内容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3、通过联系虞山资源,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热爱家乡的教育。教具准备:展

3、台、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虞山,不仅风景秀丽,充满诗情画意,而且盛产碧绿清爽、香气四溢、有养气颐神之功效的名茶:虞山绿茶。 学生介绍:关于“剑门绿茶”名称的由来,民间传说很多。相传,吴王夫差自得绝代佳人西施后,一日子夜到虞山剑门练剑,刀剑砍在山石上,可仅留一道浅痕,夫差为此暴跳如雷。虞山祖师庙妙空大师见状,天天捧上一杯碧绿清汤献给夫差喝,夫差服后立刻神清气爽,豪情倍增。一日他出室执剑挥舞,但见寒光闪烁,天昏地暗。忽见半空中霹雳巨响,眼前石峰竟被劈开,顿成裂崖。夫差大喜过望,拜问妙空所饮何汤?妙空告之:“此乃山间绿茶焙制而成。”之后,夫差命人在裂崖石壁上刻“剑门”两字

4、。据说后世的“剑门绿茶”亦因此得名。还有人说,光绪年间,虞山绿茶就名声在外,因茶树生长在剑门,被文人墨客命名为“剑门绿茶”。虞山一位作家曾这样写道:“虞山常绿任阴晴,游子相思入夜深,闻道绿茶今胜昔,天涯更激自豪情。”这是只有虞山绿茶才能享有的独特殊荣。虞山土质优良,还生长一种白叶茶树,新生叶片呈乳白色,经制茶师的精工制作,以“剑门太白”、“虞山白茶”命名。此茶冲泡十次而不脱桂香之原味,且汤色黄绿明亮,叶片如翡翠起舞,品尝者无不称奇,在中国茶叶史上堪称一大奇观。常熟虞山空气极其清新,周围没有任何污染,而且气温、土壤、日照等地理环境非常适合茶树和茶芽的生长。虞山绿茶集虞山山水之精华,选用虞山种植的

5、茶树鲜叶,精心挑选,再配以精细加工,主要品种有“虞山碧螺春”、“剑门碧螺春”、“虞山茗毫”。虞山绿茶具有香气清高持久、色泽幼嫩、滋味鲜润等特点,是深受本地消费者喜爱的茶叶, “剑门太白”、“虞山白茶”如此珍贵还在于它的产量极少。白茶树年亩产量仅10公斤,售价真是比金还贵,比玉还珍;而在市面上所能见到的最好的“剑门”、“虞山”牌系列绿茶则被分为若干等级。此外,碧螺春、剑豪、茗豪、雪绿等品牌茶一上市,同样供不应求。 “剑门”绿茶是江苏省第一个AA级绿色食品。虞山绿茶则被评为江苏无公害食品之一,并享有冠名权。2002年12月,“剑门”绿茶又荣获了“江苏名牌产品”称号。 目前,虞山林场茶园已达千亩,每

6、年新茶上市后都被抢购一空,特别是“茗豪”茶,更是订单蜂拥,供不应求!虞山茶不仅享誉国内,在日本、新加坡以及西欧、美国等国家和港台地区也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慕名而来者很多。前两年,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品尝了虞山绿茶后,挥笔写下“剑门绿茶香天下”的题词。二、基本训练 1、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虞山茗毫的单价是剑门牌碧螺春单价的60% 种一批茶树,已种了80%“剑门牌”绿茶的面积比“虞山牌”绿茶的面积少20% 茶苗的成活率是95% 今年的茶价比去年提高了20%2、看图列式(略)。 三、根据信息,提出有关求百分数的问题。 1、虞山林场去年原计划种茶20公顷,实际种茶25公顷,_?实际种茶的公顷数是原计划

7、的百分之几? 计划种茶的公顷数是实际的百分之几? 实际种茶的公顷数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计划种茶的公顷数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学生提出问题,自行解答后,指名说解题思路。2、下面是虞山林场两个工区种茶情况统计表,请根据表中信息提出有关求百分率的应用题。工区名称种茶棵数成活棵数死亡棵数白云工区50000490001000顶山工区4000039500500让学生充分提出问题,根据自己所提问题选择有用信息,进行解答。并说出解答过程和策略。四、根据信息,把补充的条件和对应的算式连起来。虞山林场去年的茶叶总产量是20吨,_,今年的茶叶总产量是多少吨?今年的总产量是去年的125; 20÷125%是今年总

8、产量的125; 20×125%今年的总产量比去年多25; 20÷(1-20%)去年的总产量比今年少20; 20÷(1+20%)今年的总产量比去年少25; 20×(1-25%)去年的总产量比今年多20% 20×(1+25%) 20×25%五、根据信息,改编应用题。某茶叶专业户今年春季收茶叶500千克,三月份卖出了45 ,四月份卖出了30,_?(先提出问题并解答,再改编成一道除法应用题。)六、根据算式,自编应用题。(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算式编题) 80×120% 240÷(1+30%) 60÷(30%-25%)

9、 120×(1-25%-40%)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兴福鑫茗茶店11月份的营业额是2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个茶店11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元?2、上海的王阿姨从邮局汇5000元给常熟的亲戚想要购买虞山绿茶,按规定汇费是汇款数的1%。王阿姨应交给邮局多少元?3、林场的李大伯把卖茶的收入10000元存入银行,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7%,到期时共可取回多少元?4、方塔园一品茶店卖了两千克的虞山白茶,每千克售价都是3000元。可是其中1千克赚了20%,另一千克亏了20%。请你帮老板算一算,卖出这两千克茶叶后,茶店是赚了还是亏了?八、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略)设计意

10、图:通过改变应用题的呈现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旧知,构建知识网络,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0推荐比和比例复习课教学设计课 题:比和比例课 型:复习课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6365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教 法:情境导入法、引导法学 法:小组合作、同桌交流、自主探究、归纳法

11、、练习法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口算大比拼。师:经过一个多月的口算训练,相信,同学们的口算能力一定提高了许多,现在咱们进行口算大比拼,看谁算的又对又快!出示小黑板:1÷0.125= 2.5×4= 0.92= 3.4÷0.17= 10.14= 3/5×10/3= 15÷5/8= 83/5= 1/42/5= (1)指名个别提问。(2)集体订正。师:看来同学们的口算能力确实有很大地提高,那么相信,今天这节课大家也能上出精彩,上出自信的,大家有这个信心吗? 二、创设情景,导入复习: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两个数字宝宝2和3,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他们的

12、关系吗?(1)学生自由回答。(2)选择有价值的板书:2:3 2/3 和2÷3(3)师:数字宝宝6和9也想加入进来,你们能用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式子吗?(生说出2:36:9)导入: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和比、比例这两个老朋友叙叙旧。板书课题:比和比例的复习 三、回顾整理,建构网络:(一)比和比例联系与区别。1、自主交流。(1)咱们都知道2:3是一个比的形式,那么究竟什么叫做比呢?我们还学了比的哪些知识呢?(2)学生自由回答。(3)你能举例说出一个比例式吗?我们都学习了比例的哪些知识呢?(4)指名回答。2、小组合作交流。(1)共同看我们所举的比和比例的例子,你能从中发现他们的相同点

13、和不同点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吧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2)小组合作交流。3、全体交流。指名几组学生代表在全班交流。4、集体归纳整理。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方法都不错,整理的很认真,那么比和比例有哪些区别,我们再来一起整理一下好吗?师生共同整理比和比例的区别。比比例意义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各部分名称0.9 : 0.6 = 1.5前项 后项 比值内 项2       :3 = 6 :9外 项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在

14、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整理完后,教师小结:从表格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出比和比例的区别。(二)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1、师:比和除法、分数有哪些联系?(1)结合课始处的2:3、2÷3和2/3让生说一说。(2)指名举例说明他们的关系。2、师: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引入化简比。(1)师:化简比和求比值是一回事吗?我们通过例子来说明吧。(2)师板书4:2/5分别让学生化简比和求比值。通过计算让学生说出求比值和化简比的不同。(3)师问: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4)及时练:(1)求出比值,并化简比。45:72 11.2 : 56 (2)解比例: 2:89:X 1.25:0.25X:

15、1.6(5)指名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做。(6)集体评价。(三)比例尺的有关知识。1、什么叫比例尺?我们学过的比例尺有哪几种形式?2、怎么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四、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些数学问题,你们想用你们刚才复习的知识来解决它们吗?(一)、心中有数。1、把5克的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2、甲数是乙数的6倍,那么甲数:乙数=( ):( )3、把1吨:2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它们的 比值是( )。 4、如果A×3B×5,那么 A:B=( ): ( )(二)、慎重选择。 1、5:7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3后,比值是( ) A

16、、15:21 B、5:7 C、5/7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那么乙数是甲数的( )A、 2/3 B、 3/2 C、1/23、4:5能够和( )组成比例。 A、5:4 B、 1/4 : 3/4 C、 2/5 : 1/2(三)、请你判断。1、2/5 既可以看作是分数,也可以看作是比。( )2、化简比就是求比值。 ( )3、4米:8米的比值是 1/2 米。 ( )(四)、爱的奉献。 四川大地震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我们进修附小全体师生慷慨解囊献出自己的爱心,97名老师捐款8000元,2200名学生捐款38000元,写出老师捐款数和人数的比以及学生捐款数和学生人数的比?五、当堂检评,完善提高。1、填

17、空:根据右面的线段图,写出下面的比。甲数:|_|_|_|_|乙数:|_|_|_| (1)甲数与乙数的比是_(2)乙数与甲数的比是_(3)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_(4)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_:6的比值是( )。如果前项乘上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如果前项和后项都除以2,比值是( )。把(1吨):(2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它们的比值是( )。如果A×3=B×5,那么A:B=( ):( ) 如果a:4= 0.2:7,那么a=( )2、P63第2题,解比例。(1)指名板演。(4人)其他在练习本上做。(2)集体评价。六、全课总结。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们

18、有什么收获和感受?你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七、板书设计:比和比例复习与整理2:3 2/3 和2÷32:36:9(一)比和比例联系与区别。(二)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三)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课后反思:运算定律(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运算定律我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板书字母公式)运用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用4 、8 、25、75 编题并简便计算根据不同的定律 出示 交流加法交换律: 25+8+75 25+4+75 加法结合律: 8+25+75 4

19、+75+25乘法交换律: 25×8×4 25×75×4乘法结合律: 8×25×4 75×25×4乘法分配律: (25+8)×4 把所编的题目分类 放在各字母公式的下面二 说一说用什么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25+63+75 25×41×4 (25+3)×4 18×5+5×81 45+36+64+56 4×125×25×8学生回答 教师纠错三、对比训练(125×5)×8 (125+5)×8 1、比较2道题

20、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在简便计算的时候 你要注意什么?四、下面的式子有没有错误?把错的地方改正过来(4325)×443×4×25×4( )(1001)×68100×6868( )25×(440)25×440( )63×837×8(6337)×(88).( )小结: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随时注意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五、选择。 88×125=( )A 8×125+80×125 B 8×125+80 C 8×125×

21、;11 D 8×125×11×125注意题目中的2种不同的方法的比较六、应用学校体育组为了开展冬季运动会去商店买了33只篮球和66只足球,每只篮球56元,每只足球7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先列式,怎么样计算简便 讨论七、总结 我们今天复习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在简便运算的时候要看清数之间的特征和运算符号的特征。简便运算复习教学设计(六年级)作者:-胡林青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7204    更新时间:2007-9-22北京

22、市海淀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小学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第93页5题计算中有关简便运算的复习。 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奠基,所以计算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中的重点。数学课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传统的小学计

23、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题目量的训练,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而在课改初期,教师们认识到了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大张旗鼓地开展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计算教学中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主导作用,课堂上遍地都是“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40分钟的课堂教学经常都是你说我说,而减少了很多必要的练习,导致课改初期实验班学生计算的能力不如以前娴熟。然而在小学阶段从入学到邻近毕业接触到大量的计算,整数之后是小数,然后是分数等,往往学生一提到计算题就望而却步,甚至于觉得数学计算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东西,有了

24、计算器,数学计算就变得简单了,这就使得学生讨厌数学计算,尤其是看到一连贯的计算问题,就产生了厌恶,更别谈什么喜欢了。稍微对数学还有些喜欢的孩子也苦于没有简捷的计算方法只好锻炼自己的耐性,去一步一步地做。教师每到计算教学时,除了要求学生要细心再细心,检查再检查,也没什么可以保证学生不出现差错的方法。往往遇到计算教学就采取大量练习,重复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仅使教学变得更加乏味,也让老师因为学生的一再出错而发脾气,甚至于错一罚十,长此下去,每年都会听到孩子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我马虎了”,家长无可奈何地流露出孩子的“计算不准”等诸多遗憾。简便运算这是小学数学计算题中最常见的一种。从学生一开始接触

25、计算就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渗透了简便运算的思想,简便运算是计算题中最为灵活的一种,能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充分锻炼,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二、简便运算的数学核心思想:在简便运算中渗透变换、优化思想,“变整化”“凑整化”的数学思想。比如在计算“125×16”时,都是通过把16经过变换,转化成8和2的积,再把125与8相乘结合凑整,从而达到优化的数学思想。 三、学生情况分析:(一)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到高年级了,计算教学的运算顺序、方法都明白,清楚。学过整数、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学过简便计算的五大定律与三大性质。我们班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26、家庭环境好娇生惯养,怕吃苦,光说不练,多做一点练习也不行,做容易题吧,觉得太简单,做难题吧,又觉得太难,索性不做。在做计算题时,有的易超错数,有的计算能力太差,一做就错。有的不能简算的题,也进行简算。(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针对学生的情况,我觉得学生对于简算题,有的会抄错数及符号,不善于观察简算的特点,盲目地简算,把不该简算的题也进行简算,为此,我做了一个前测,通过前测觉得和自己预测的差不多。学生前测:1、问卷调查:(全班所有学生58人)2、调查目的:了解学生对计算及简算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地进行简算的复习。3、题目及结果分析:如下4、前测结果分析通过对全班58人进行前测,了解到

27、学生100地掌握了运算定律,有13.8的学生抄错数,3.4学生抄错符号,计算错43.1,改变运算顺序46.6。有的学生易受特殊数或有特点数的干扰,有的学生抄错数或符号,连乘错、加错等。5、采取措施:针对学生易受到特殊数的干扰,易把原来题目改变了运算顺序的情况,我认为要强调运算顺序,针对错误,针对学生容易上当的、容易混淆的计算题,作为资料保存,并要不断补充,这是由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经验所决定的。例:75×5÷75×5    375375÷25。要让学生明确数学计算中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要求,学会正确的利用数的特征的方

28、法进行简算,并逐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切实提高简算的水平,培养学生对题目的辨析能力、纠错能力和良好审题习惯,切实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简便运算复习(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正确、合理、灵活的计算。2、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良好审题习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3、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计算的乐趣,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及正确的运用定律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引出新课(约5分钟)1、观察3/10、7.4、8、125、5.4、7/10 这六个数,你

29、有什么发现?(预设:如学生说出下面的,则教师就继续说;如学生直接说,则教师就不再说)这些数是整数、小数和分数。(评价:观察得很仔细)从计算的角度考虑这些数可以干什么?(凑整)2、请你根据这六个数编出三道口算题。7/10+3/10= 7.4-5.4= 8 ×125= 3、对三道口算题再加工,请你继续计算。3/10+7/10×20= 7.4-5.4÷0.9= 24÷8×125= 你想说点什么?(预设:不能为了凑整,而不顾运算顺序,应该按运算顺序做。)这些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设计意图:不能为了凑整,而不顾运算顺序,为本节课的学习进行铺垫。)二、进行

30、复习(约30分钟)1、下面我们进行一次计算比赛,时间三分钟,看谁做得又对又多。可以不按题号顺序,有选择地做。(课前下发习题纸。)脱式计算下列各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具有简算的意识,及审题的习惯)2、三分钟到!谁来说一说,你选择的是哪些题目?其他同学呢?3、思考: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些题?(预设:学生如果回答能简算,则教师接学生的话说:能直接简算。如学生能说出直接简算最好)4、我没让你们简算,你们怎么知道这些题能够直接简算的?(预设:需要观察数的特征,符号)简算的依据是什么?(小组讨论)板书: 定律(五个) 观察 数 特征 符号 性质(三个)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认识到要想判断一道

31、题能否简算,要观察数字的特征及运算符号,运用定律、性质通过凑整达到简算的目的。)5、追问:是不是数字只要能凑整就能简算呢?不能简算,根据什么?能简算根据什么?(设计意图:进一步强化不能简算的依据是运算顺序、简算的依据是定律和性质。)6、现在研究简算的题目,每人手里有一张表,自己先独立填写,填完后再小组交流。第一栏举例,可以是做过的例子,也可再举例。第二栏填简算的依据是什么?第三栏注意(即易错的地儿)是什么?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填在表里。(可把几类全研究,也可感兴趣的几个题)(约8分钟) 简便运算的题目(举例)依据(定律或性质用字母表示)注意(易错或提醒同学的地方) 7、学生汇报:(10分钟)(1

32、)比如,依据加法、乘法的结合、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减法性质;商不变的性质;除法性质。师适时板书:定律和性质,并适时师生、生生间进行评价。(设计意图:学生小组通过填写试验报告,利用举例的方法找出简算所有类型,找出易错的地方,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及辨析的能力)(2)在学生汇报的同时,说到什么定律或性质时,如学生之间能相互补充最好,否则教师则补充一些学生没有易错的题目,如: (意图:加减运算中带符号搬家的简算方法,看清运算符号)(意图:计算中不约分反而能使计算简便,要观察数字特点)。(3)(意图:分配律的正确运用。避免分配律迁移到除法中去)。(4)(意图:减法的性质的正确运用,注意变符号。)(5

33、) ×19×17 (意图:乘法分配律不能迁移到除法中去,注意括号外边的数要分别和里边的数相乘,还要注意符号,分配律的灵活运用)(6)3÷2.5 3÷2.5÷4 (意图:除法性质及商不变的性质注意带括号,变符号)(设计意图:学生在小组合作研究的过程中。难免有漏掉的题目,教师再补充使学生更能看到易错的题目引起学生注意,以免出错。)8、订正结果后改正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设计意图:再次发挥题目应有的作用,把它完整地做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在复习的基础上再提高的能力)三、课堂总结:(2分钟)今天你想说点什么?预设:审题重要

34、,观察特征、符号,依据定律、性质,凑整达到简算目的。今天的复习对于以前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认识或想法? 四、板书设计: a+b=b+a (a+b)+c=a+(b+c) 凑整定律、性质简算定律 ab=ba (ab)c=a(bc)(a+b)c=ac+bc观察 数 特征 符号 a-b-c=a-(b+c) 性质 a÷b÷c=a÷(bc) a÷b =(ac)÷(bc) =(a÷c)÷(b÷c)(c0)五、创新特色:乘法运算定律(复习课)教学设计默认分类 2008-08-19 15:51:26 阅读49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35、  教学内容:乘法运算定律的复习教学要求:能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计算,比较熟练的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进一步提高口算和计算能力。教学重点:运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计算。教学过程:一、  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复习“乘法运算定律”(出示课题)二、复习定律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你能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吗?(先自己填,再四人一小组交流讨论,并说一说乘法运算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出示:我来整理            运算定律用字

36、母表示用数举例         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补充,教师评价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问: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是乘法结合律?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同学们汇报的不错,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三、运用定律师:下面老师要考查一下同学们运用运算定律的能力如何出示三个数“4、8、125”师:你能用

37、这三个数,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自己编题并计算吗?再说一说计算的根据。1、自主探究学生根据“4、8、125”这三个数编算式并计算。(教师巡视)2、合作交流在组内交流编出的不同式题。3、汇报展示小组派代表汇报,老师板书。根据乘法交换律编出的式题有:4×8×125=4×125×8=500×8=4000125×8×4=125×4×8=500×8=40008×4×125=8×125×40=1000×4=4000根据乘法结合律编出的式题有:(4×8)

38、×125=4×(8×125)=40008×4×125=8×(125×4)=40008×125×4=8×(125×4)=4000根据乘法分配律编出的式题有:(4+8)×125=4×125+8×125=500+1000=1500(8-4)×125=8×125-4×125=1000-500=500   师:请同学们观察板书,说一说有什么发现?生1: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过程也不同,但计算结果

39、相同;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计算结果不同。生2:我发现列出的式题不同,计算的过程不同,计算的结果有的相同有的不同,但都运用了乘法运算定律,是计算变得简便多了,我们可以口算出结果了 ( 通过给出三个数,并引导学生自己编出整数乘法简便运算的式题,把知识巧妙的重新“建构”,不仅使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乘法计算的简算问题,而且使学生弄清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计算角度,促进了学生数学思考的“横向”和“纵向”发展,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四巩固练习1下面的算式分别用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45×15×4=45×4×15  

40、;                                               36×25×4

41、=36× (25×4)                            15×(8+4)=15×8+15×4              

42、0;              12×125×5×8=12×5×125×8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125×48

43、60;           16×25×4×125×5101×74-74          8×0.6+8×0.4+8          99×23五、总结学习了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运算定律的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44、万安县芙蓉中心小学     肖备荒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87页。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掌握一定的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知识网络。2、通过整理和复习,系统掌握运算定律,能按照题目的具体情况正确、灵活、自觉地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 3、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整理运算定律。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教学过程:一、激趣引课1、快速口算 19×4×5      

45、0;             0.7 3.9 4.3 6.1  (10 4) × 25             12.5×2.4 ×8                  ×

46、;7 ×3 2、汇报得数。3、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好方法。3、小结引课: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能使计算更简便,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重温一下“运算定律”。(板书课题)二、复习运算定律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说学过的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的名称及每个运算定律的具体内容。三、整理运算定律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运算定律。2、展示交流。3、课件动态展示老师整理的运算定律 。 4、小结:整理知识我们要分类整理,并做到简洁、清晰,便于理解和记忆。(板书:简洁、清晰)四、活用运算定律1、编题从“8、25、32、40、75”中随意选几个数,编一些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

47、简便计算的题目。    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小组长收集错例并抄在黑板上。2、集体讲评错例并小结。(板书:正确)3、请你运用正确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  ×1.5× ×6           125× 8 125× 4       44×25   

48、               0.25×7 2 ÷4(做了这些题,你有什么体会?)(板书:合理、灵活)4、购物中的数学问题。王阿姨到多多超市批发下列清单中的商品,她带了4000元,如果要购买这些商品,钱够用吗?请你帮王阿姨算一算。 商品单价(元)数量德芙巧克力4336包洗衣粉3615箱 绿盛牛肉干1736包洗发露2536瓶         (在计算

49、或者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能自觉的进行简便计算,那你就非常棒了!)(板书:自觉)五、小结延伸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除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外,还有什么方法?那下课后,请同学们把其他方法也进行归纳整理一下,我们下节课再学。分享到搜狐微博1、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 (1)32×(7×5)=32×7+32×5 ( ) (2)64×64+36×64=(64+36) ×64 ( ) (3)3.14×0.6÷3.14×0.6=1÷1=1 ( ) (4)723-68+73=723-(68+73) (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