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_第1页
综合布线系统_第2页
综合布线系统_第3页
综合布线系统_第4页
综合布线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1 系统概述综合布线是一种以“标准”为基础的工程方法,它为您的商业设计并安装一个集数据、语音、视频于一体的布线系统。一个适当设计的与安装的综合布线布线系统可为您提供指定的性能,并且具有灵活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可以适应增长和变化的需要。另外,一个结构化布线系统可以提供统一、开放的物理布线拓扑结构,能同时支持多种逻辑连网拓扑,用于各种应用,如以太网,令牌环网,ATM或视频传输。一个基于“标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先期投资将得到许多利益回报,包括延长工作寿命,可预测的性能,管理性和增长性。这些利益可以为您和您的商业提高效率,改进生产力及降低费用。4.2 系统组成综合布线系统遵循国际上为通讯产品和服

2、务而提出的建筑物布线适用技术标准。符合国际电子工业协会(EIA)制定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标准,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结构化布线系统规定划分了六个子系统:A.工作区子系统B.水平布线子系统C.干线子系统D.设备间子系统E.管理子系统F.建筑群子系统通讯和数据处理的各种需求确定了所需的子系统。从理论上讲,大型通信系统需要用铜介质和光纤介质把全部上述子系统集成在一起。1)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 IO 之间搭桥。2)水平布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的作用是将

3、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水平子系统区别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是:水平布线处于同一楼层,并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区域布线的中转点上。上述的电缆数一般限制为 4 对或 25 对 UTP(非屏蔽双绞线),它们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在需要某些宽带应用时,可以采用光缆。水平布线子系统一端端接于信息插座上,另一端端接在干线间接、卫星接 线间或设备机房的管理配线架上。3)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和信息插座式配线架以及相关跳线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你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新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通过卡接工插座式跳线,交叉连接允许你将端

4、接在配线架一端的通信线路与端接于另一端配线架上的线路相连。插入线为重新安排线路提供一种简易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安装跨接线时使用的专用工具。4)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是建筑物内网络系统的中枢,该子系统把公共设备互连起来,由它将各楼层的水平子系统联系起来。它提供建筑物的干线(馈电线)电缆的路由。通常由垂直大对数铜缆或光缆组成,它的一端端接于设备机房的主配线架上,另一端通常端接在楼层接线间的各个管理分配线架上。5)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跳线电缆、适配器组成,它把中央主配线架与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如 PBX,网络设备和监控设备等与主配线架之间的连接。通常该子系统设计与网络具体应用有关,相对

5、独立于通用的结构化布线系统。6)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中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它是整个布线系统中的一部分(包括传输介质)并支持提供楼群之间通信设施所需的硬件,其中有导线电缆、光缆和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设备。4.3 系统结构图4.4 系统设计思想捷能即墨工业园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是以国际 EIA/TIA568 标准为指导,主干采用树状网的主干星型拓扑结构,水平布线都采用星型结构,以便实现各种网络逻辑拓朴结构,如总线型的 Ethernet/IEEE802.3、环型的TokenRing/IEEE802.5、FDDI/TPDD

6、I、星型的 StarLAN 和混合型等拓朴结构。捷能即墨工业园在日常的应用中,有大量的一定格式的文件流转、审批、统计图表、决策支持、政令行文,包括文字信息、动态与静态图像信息、语音信息的传输,及多媒体系统的大量应用。故而本次设计的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灵活化要求较高的智能型布线网络。为此我司对建筑智能化系统提出了非常具体细致的规划和目标,根据捷能即墨工业园弱电工程的具体情况,整个系统共计信息点:2448个,其中数据信息点为:1224 个,语音信息点为:1224个。厂区内水平子系统中的语音与数据布线全部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支持 1000M 快速以太网和 ATM 到桌面的连接。垂直干线语音系

7、统采用五类大对数电缆,数据系统主干中外网采用多模光缆,支持 1000M快速以太网连接。配线管理间语音系统采用 110 型背架式配线架,数据网络系统采用模块式配线架,便于互换和管理。为了便于管理和跳接,建议数据系统总配线架(LGX)设立在机房内;数据及语音信号从 MDF 引至各网段的 IDF,考虑到捷能即墨工业园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将数据水平配线统一使用六类 UTP 双绞线,满足现在及未来VOP视频点播及其它高速数据流量要求,而语音传输则考虑到适用性以及以后的扩展,同样采用六类 UTP 双绞线作为水平部分,既满足现在语音系统的要求,也为今后数据互换做了升级余量。4.5 系统设计说明4.5.1 工

8、作区子系统工作区从终端设备延伸到信息插座,是放置应用系统设备的地方,工作区终端设备通过跳线连接到信息插座。如下图所示。计算机终端通过RJ45跳线与数据信息插座连接,而电话机终端则通过RJ11跳线与语音信息插座连接,其中数据和语音信息插座均采用相同标准的模块,插座底盒距离装修地面30cm。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工作区信息插座统一选用六类非屏蔽模块化插座,实现语音端口和数据端口之间的方便转换。工作区数据端口采用六类RJ45模块化跳线,语音跳线采用RJ11跳线。工作区安装结合平面图,在设计施工中分为墙面暗装(距地面高度300mm),柜台安装,地插座上安装(领导房间及会议室),抗静电高架地板下安装

9、(专用机房),此外,在特殊的房间,工作区信息点安装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工作区子系统示意图4.5.2 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位于工作区信息插座与管理间的水平交连之间,负责将干线子系统经楼层配线间的管理区延伸到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如下图所示。水平区子系统示意图根据国际标准对综合布线系统的“综合性”要求,水平区子系统线缆均使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UTP)。4.5.3 管理间子系统办公楼的设备全部采用互连的方式,管理干线子系统和配线子系统的线缆。管理区为连通各个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所有的网络设备和通讯设备都放置在各楼层的设备间内,水平区域信息点端口和网络通讯设备的交接也在设备间内完成。下图是管理间数据配线架的

10、跳线连接方式:管理间子系统示意图4.5.4 主干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和管理间之间的楼层垂直主干线缆以及楼宇进线间之间的建筑群主干线缆组成。其中语音主干部分采用三类大对数电缆,光缆主干采用千兆OM3型多模光缆(50/125um),两端分别端接在主机房和楼层设备间的配线架上,如下图所示。主干区子系统示意图垂直主干的光缆和电缆大对数的容量,可在现有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考虑预留作为后期的扩展和备份。4.5.5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是用来放置大楼综合布线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及其应用系统的设备的场所。在设备间内,可把公共系统用的各种设备,如电信部门的中继线和公共系统设备(如PBX),互连起来。设备间还包括建

11、筑物的入口区的设备或电气保护装置及其连接到符合要求的建筑物接地点。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站内的配线设备及电缆、导线连接部分。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架构示意图设备间的综合布线产品具有与管理间类似的配置,但主要集中了对数据光纤主干和语音铜缆主干的连接,设备间内的网络和通信设备是整个建筑物的核心设备。大楼的主设备间位于办公楼大楼三层的网络信息中心机房;对管理间引入的主干线缆,信息点均在机房内采用标准19英寸机柜安装,机房内,均需设计并安装各机柜至垂直桥架的金属走线架。网络信息中心机房也可以作为大楼的进线间,数据及语音电信运营商提供了的设备及线缆交割机房。各电信运营商的入户线路均沿大楼预留的桥架引至引入间,综

12、合布线系统在引入间内分别提供相应的立柜式ODF光纤配线架(含托盘、尾纤、光纤适配器)和立柜式语音MDF配线架(含防雷保护单元);从数据光纤配线架至网络设备的光纤跳线,根据网络设备光纤口的数量和类型,按实际情况配备。4.6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特点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为了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的发展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方便地在智能建筑中组成一套标准、灵活、开放的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具有以下特点:A、实用性:布线系统实施后,能满足现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即在

13、系统中能实现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图像通信以及多媒体信息的通信。B、灵活性:布线系统能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在任何一个信息插座上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如个人计算机、可视电话、双音频电话、可视图文终端、G3或G4类传真机等等。C、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去敷设在建筑物内的铜芯或光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维护人员的管理和使用。D、扩充性:布线系统是可以扩充的,以便将来技术更新和有更大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充进去。E、经济性:布线系统的应用,可以降低用户重新布局或设备搬迁的费用,并节省了搬迁的时间。还可减低日后维护系统的费用。4.7 其他说明1、结构化布线系统对系统设备间(MDF)的要求1)管理间的室温应保持在摄氏18至27度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至80%。2)管理间的安装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消防系统。3)管理间应洁净、干燥、通风良好,并有良好的防尘措施。4)管理间的水平面照明亮度应大于300lux。5)管理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