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上第二课《陶校长的演讲》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五上第二课《陶校长的演讲》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五上第二课《陶校长的演讲》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五上第二课《陶校长的演讲》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五上第二课《陶校长的演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背一背: 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人有两个宝这首儿歌吗?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陶行知,汉族,安徽歙县人,陶行知,汉族,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1952年并入南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他提出了士,爱国者。他提出了“生活即教生活即教育育”、“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教学做合一一”三大主张,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捧着一

2、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创办了驰名中外的南京晓庄师范,并亲自担任校长。在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自勉勉人。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他学识丰富,人格高尚,堪称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是人民教师的楷模。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陶行知 中国人民教育家 ,民主革命家。原名文硙i ,后改名知行,又改名行知。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Sh县。1910年入南京金陵大

3、学学习。1914年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教育科主任。1919年初,参加新教育杂志编辑工作,1921年任该杂志主编,并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1923年,与晏阳初等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推进 平民教育运动 。1926年,发表中国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倡导乡村教育运动 。1927年3月在南京晓庄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即晓庄学校)。1929年被美国圣约翰大学授予科学博士学位。1931年,发起“科学下嫁运动”,从事科学普及工作。1932年,组织生活教育社,创办山海工学团,倡导普及教育运动。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4、,提倡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投身抗日民主教育。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1946年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同年7月25日病逝于上海。 “疑,思之始,学之端”,看到题目,你首先产生那些疑问?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演讲的特点(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读课文(2)划“四问”标题 否则 锻炼 堡垒 道德 需要 激励 鞭策读读记记源泉 彼岸 造福 长足 坚韧不拔 专心致志 生命之本读读记记陶、演、炼、彼、稳都是左右结构,陶、演、炼、彼、稳都是

5、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左宽右窄;堡、垒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堡、垒上下结构,上大下小。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凶凶”。炼右边是炼右边是“”“”不能写成不能写成“东东”指导写字指导写字填一填:填一填: 陶校长的演讲,开头开门陶校长的演讲,开头开门见山,告诉同学们和大家见山,告诉同学们和大家谈谈 ,叫做叫做“ ”;正文具体阐;正文具体阐述述“ ”,分别要求学生,分别要求学生从从 、 、 、 四方面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最后发出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最后发出号召,希望学生养成号召,希望学生养成“ ”的习惯。的习惯。 交流:(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

6、问题的?(3)概括段意。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 )、( )、( )、( )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 ),( )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 )的好习惯,争取在( )取得( )。课文分段课文分段第一段(第一段(1 1):开门见山地提出演讲的中心):开门见山地提出演讲的中心议题议题-谈谈“每天四问每天四问”。第二段(第二段(2-52-5):具体阐述):具体阐述“每天四问每天四问”,分别要求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分别要求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第三段(第三段(6 6):总结全

7、文,希望学生养成):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每天四问”的好习惯,争取各方面取得的好习惯,争取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长足的进步。 学习第一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1)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读一读:第一自然段(2)说一说:读懂了什么)说一说:读懂了什么(3)议一议: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议一议: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了了 的作用的作用 学习第六自然段(1)读一读:第六自然段(2)说一说:读懂了什么(3)品一品:坚持“每天四问”,有怎样的好处?(4)议一议:第六自然段在文中起了 的作用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1.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2.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3.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4.自

8、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1自由阅读课文第二部分。2比较一下,每一问的内容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1自由阅读课文第二部分。2比较一下,每一问的内容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先提出“问什么”;回答“为什么问”;最后“怎么做”) 第一问第一问“健康健康”为什么把“身体有没有进步”作为第一问?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找一找: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换一换:“否则”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比一比: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第一问第一问“健康健康”为什么把“

9、身体有没有进步”作为第一问?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举一举:能够结合事例具体地说说“健康是生命之本”吗?(可结合桑兰的事例)读一读:朗读体会“健康是生命之本”。第一问第一问“健康健康”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应该怎么做呢?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陶校长希望我们今后打算怎么做呢?希望你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第一问第一问“健康健康”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希望你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举一举

10、: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锻炼的;举例说说对“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引一引:正是因为健康是如此的重要,所以陶爷爷才希望我们品一品:“堡垒”是什么意思? (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 这里的“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 又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说以后打算怎么做?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一问第一问“健康健康” 学习方法:问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做。了解说明方法比较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自主阅读:结合自主阅读,尝试完成表格。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做自主阅读:结合自主阅读,尝试完成表格。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做健康生命之本持久的锻炼 + 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学问前进动力的

11、源泉专心致志 坚韧不拔工作培养责任感认真道德人的根本公德 + 私德第二问第二问“学问学问” 问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应该怎么做?理解词语:源泉: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原因。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气馁,不放弃,迎难而上。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彼岸:比喻所向往的境界。第二问第二问“学问学问” 品一品:谈谈你对“钻进去”“展开来”的理解。第二问第二问“学问学问” 品一品:谈谈你对“钻进去”“展开来”的理解。钻进去不要浅尝辄止,而要深入钻研展开来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举一举:举例说说怎么做就是“专心致志”,“坚韧不拔”,“钻进去”,“展开来”。第三问第三问“工作工作” 问的什么?为什

12、么要这样问?应该怎么做?说明方法:列举第三问第三问“工作工作” 读一读: “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举一举:举例说说班级中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第四问第四问“道德道德” 问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应该怎么做?第四问第四问“道德道德” 议一议:为什么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可结合实例帮助理解。如有些犯罪分子智商很高,但却用所学的知识制造毒品,危害社会。)品一品:“公德”、“私德”、“建筑人格长城”分别是什么意思?举一举:“真人”是什么样的人?第四问第四问“道德道德” 理解词语:公德:公共道德。私德:个人的品德修养。建筑

13、人格长城:健全的人格。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第四问第四问“道德道德” 举一举:这样的人在“公德”和“私德”上会有些什么表现?结一结: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成为既讲究“公德”又讲究“私德”的人。总结全文1提示任务:同学们对这篇演讲稿领会得很好,讲得也很好,那陶校长为什么要我们每天四问呢?自己读读最后一段。 2.合作探究:陶行知为什么要谈这四个问题,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筑起( ),学习上认准(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认真负责地做好( ),要学做( )。这样就可以( )。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

14、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健康第一”的观点“科学的健康堡垒”目标责任心每一件事情“真人”长足的进步关怀和爱护总结全文补一补: 皖南事变后,重庆政治黑暗,物价飞涨,育才学校遭受重重困难。陶行知带领全校师生度过难关。他关心学生全面发展,作了著名的“每天四问”的演讲。 1议一议: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 2说一说: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自己的 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

15、这样问?因为深入思考陶行知的名言警句:(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3)教育是立国的根本。(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5)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读读记记对陶行知的评价对陶行知的评价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毛泽东 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周恩来 万世师表。 宋庆龄 当今一圣人。 董必武 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 郭沫若 四颗糖的故事四颗糖的故事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 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

16、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更惊疑了。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

17、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读一读,用关联词语造句读一读,用关联词语造句1.1.根本一坏,根本一坏,即使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领,也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2.2.每个人每个人既要既要讲究讲究“公德公德”,也要也要讲讲究究“私德私德”,要,要“建筑人格的长城建筑人格的长城”。过关测试过关测试用下面关联词语造句。用下面关联词语造句。* *即使即使也也即使刮风下雨,我也准时上学。即使刮风下雨,我也准时上学。*既要既要也要也要在家里,我既要做饭,也要洗衣服。在家里,我既要做饭,也要洗衣服。配套练习册配套练习册二、即使二、即使 也也 既既 又又 因为因为 所以所以 虽然虽然 但是但是三、三、1、身体有没有进步,健康是生命之本。、身体有没有进步,健康是生命之本。2、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3、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工作的好坏对我们的今天和未来都有很、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工作的好坏对我们的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大的影响4、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道德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