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鉴别_第1页
肺栓塞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鉴别_第2页
肺栓塞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鉴别_第3页
肺栓塞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鉴别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肺栓塞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鉴别    关键词 肺栓塞;急性冠脉综合征;鉴别 近年来,由于大多数肺栓塞的发病过程较为隐匿,症状亦缺乏特异性,确诊需特殊的检查技术,从而使肺栓塞的检出率偏低。诊断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指一组由于急性心肌缺血而导致的临床症状,一般起病原因为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了破裂或者表面出现糜烂,引发至血栓形成甚至血管痉挛,导致心肌供氧量突发性减少所引起的严重心肌缺血情况,其临床症状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

2、、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0年1月2008年11月本院住院的70例肺栓塞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其中,40例为肺栓塞患者,30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5例肺栓塞病例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放射性核素肺通气/血流灌注扫描、CT 肺动脉造影(CT-PA)、磁共振显像、超声心动图及肺动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证实,5例经尸检后病理检查确诊。70例患者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1786岁,平均468岁。其中20002004年诊断25例,2005年1月2008年11月诊断45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肺栓塞的诊断依据症状体征:呼吸困难、咯血、晕厥、

3、胸痛等。心电图:SIQT,胸前导联T波倒置,和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血气分析:低碳酸血症,低氧血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D-二聚体(D-dimer)>500 L。超声心动图:右房、右室大,右室运动减弱,以及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内充盈缺损,伴或不伴轨道征的血流阻断。肺部螺旋CT:肺动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或完全充盈缺损1。 1.2.2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依据炎性标记物:C-反应蛋白增高,可以提示长期和短期预后不良,并且可以预测出血管重建手术以后出现的再狭窄情况,甚至预测死亡在内的主要事件。心力衰竭标志物:B型脑钠肽是反映早期心肌缺血和左心室功能性标记物。心肌标志物:心肌标志

4、物中最有价值的三种物质有: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对心肌特异性相对缺乏,然而如果这三者相互补充,可以具备更高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2。 心电图:相邻二个以上的传导联接ST段抬高大于0.1 mV的患者,91%以上可以得到肯定的诊断;ST段出现低值可以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或者非抬高心肌梗死,这类患者的冠脉造影绝大多数显示有血栓形成的复杂病理改变。 1.3 治疗方法 急性肺栓塞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以及对症治疗,并且积极进行溶栓治疗。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扩冠状动脉治疗和抗心力衰竭治疗。 2结果 两种疾病的治愈效果比较情况见表1。 3 讨论 3.1 肺栓塞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鉴别方法 心绞

5、痛、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属于多发性常见病,可出现活动后胸闷胸痛、气短、反复晕厥等症状,如接诊老年患者且有上述基础疾病症状应优先考虑为心脏疾病,经过扩冠状动脉治疗以及抗心力衰竭治疗后,一旦上述症状未出现好转,则应该怀疑肺栓塞的可能。如果患者有长期卧床和深静脉血栓等基础病因,且突然无诱因的呼吸困难,可加大肺栓塞的可能性。有基础病因尽早进行相关检查,尤其是CTPA、血气分析以及肺动脉造影等,如检出心力衰竭标志物,可确诊为心脏疾病而非肺栓塞。 3.2 外科手术治疗肺栓塞 外科手术治疗肺栓塞当处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肺栓塞的病患,该切除术分为两类:肺动脉的血栓摘除术,该种切除术用于伴有休克症状的大块肺栓塞,并且

6、收缩压小于100mmHg,内科治疗失败经历或者是有溶栓禁忌证的患者,和不适宜内科治疗的患者。急性肺栓塞进行手术的病死率很高,据报告显示死亡率可以高达75%。建立心肺的旁路通道:由于急性肺栓塞所导致的心肺功能衰竭,建立一个股静脉与心肺相通的旁路循环通道是种非常可取的治疗方法。通过增加气体交换和提供灌注,使患者能够有时间等待治疗进行到下一个阶段。 3.3 肺栓塞的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的方法包括:(1)经皮微创导管肺动脉内碎栓及除栓;(2)导管内溶栓;(3)肺动脉球囊血管成型术;(4)导管碎栓和局部溶栓的联合应用;(5)放置腔静脉滤过器的适应证为:虽经充分抗凝仍反复发生的急性肺栓塞;近端大块静脉血栓在

7、溶栓治疗前出现;高危的髂股静脉等近端静脉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明确及静脉血栓反复脱落有关3。 临床介入治疗常用药物种类以及方法:目前临床应用的吸栓以及导管碎栓后,常用肺内局部的溶栓药物以及给药途径为rt-PA加入3050 ml 0.9%NaCl溶液,一侧20 mg,30 min经导管注入肺动脉内;尿激酶,单侧200 000 U。        肺栓塞的治疗中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抗凝治疗,适用于:肺栓塞的溶栓后期;不具备溶栓指征且进行单纯抗凝治疗的患者。临床抗凝治疗常用药物: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抗凝类药物有低分子肝素、未

8、组化肝素和华法林。 3.5 溶栓治疗 现今有效的溶栓治疗是肺栓塞的重要的措施之一。临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目前临床应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液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其溶栓时间窗普遍定在14 d内4。 3.6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介入性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在ST段抬高式心肌梗死。大部分患者在PCI后可获得3级血流,在30 d和6个月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可显著低于普通药物治疗,对于高危病患获益将更为明显。目前,介入治疗是ST段抬高式心肌梗死患者的最佳选择。 3.7 溶栓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对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是首选。在发病3 h内及时进行溶栓治疗,血管的再通率显著增高,其临

9、床治疗效果基本等同于介入治疗;在冠脉综合征发病312 h进行有效溶栓治疗,其疗效不及PCI但可获效;于发病12 h以后进行的溶栓治疗没有临床意义5。 3.8 抗凝治疗 临床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急性冠脉综合征抗凝药物有水蛭素、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以及抗维生素K类药物等。对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与静脉普通肝素相当,出血并发症少于普通肝素;而在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合理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法对于肺栓塞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具有很大影响,临床工作者应首先做到准确的诊断疾病,然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让病患早日获得康复。 综上,临床工作者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需要准确掌握区别肺栓塞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鉴别方法,与此同时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因病而治才能尽早使患者脱离病痛。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9 2杜林林,邱俏檬,卢中秋,等.BNP在急性肺栓塞中的变化及意义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3):46-48 3张蕴,杨嫒华,王辰,等.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清酶学及肌钙蛋白I的变化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9O(9):667-672 4刘春萍,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