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自测题(含大纲)_第1页
电路分析基础自测题(含大纲)_第2页
电路分析基础自测题(含大纲)_第3页
电路分析基础自测题(含大纲)_第4页
电路分析基础自测题(含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路分析考试大纲(专科,专升本,本科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特别是电子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对指导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普遍性。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定理,分析方法等,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本课程前修课程为“大学物理”及“高等数学”。二.主要教材:电路分析胡翔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内容及考核重点按教材章节列出,有*号的内容对专科不要求。上篇电阻电路分析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集总参数, 电路模型。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电功率,电位,关联

2、参考方向。1-3. 基尔霍夫定律:KCL , KVL及其推广。1-4. 电阻元件:定义,线性非时变电阻的欧姆定律(VCR,功率,开路,短路的概念。电阻器的额定值。1-5. 独立电压源及独立电流源:定义及其性质。1-6. 两类约束及电路方程。1-7. 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1-8. 分压电路和分流电路:熟记分压分流公式。第2章线性电阻电路分析2-1.电阻单口网络:线性电阻串联、并联、混联的等效电阻。独立电压源串联,独立电流源并联。含独立源电阻单口网络的两种等效电路及等效互换。*2-2.电阻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相互等效变换的公式。2-3.网孔分析法:列写方程的方法和规律,含独立电流源电路网孔方

3、程列写。2-4.结点分析法:列写方程的方法和规律,含独立电压源电路结点方程列写。*2-5.含受控源电路分析:四种受控源的描述方程及符号。含受控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含受控源电路的网孔方程列写及结点方程列写。2-6.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对本章的总结。第4章网络定理4-1.叠加定理:线性电路及其性质。叠加定理解题。4-2.戴维宁定理:用戴维宁定理解题的步骤方法。4-3.诺顿定理和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用诺顿定理解题的步骤方法。戴维宁与诺顿等效电路的相互等效变换。4-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条件及其最大功率计算。*4-5.替代定理第5章多端元件和双口网络5-1.理想变压器:电压电流关系,变换电阻的性质。

4、上篇重点:用分压,分流,两类约束,网孔分析法,结点分析法,叠加定理,等效电路等方法分析电路的电压,电流,电位及功率等。下篇动态电路分析第7章动态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7-1.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7-2.电容元件:线性非时变电容的时域VCR及基本性质(电容电压的记忆性和连续性,储能。7-3. 电感元件:线性非时变电感的时域VCR及基本性质(电感电流的记忆性和连续性,储能。7-4. 动态电路的电路方程7-5. 开关电路的初始条件:直流电源激励时,动态电路换路后瞬间,电压电流初始值的计算。第8章一阶电路分析8-1.零输入响应:RC ,RL 电路零输入响应的变化规律,波形,时间常数。8-

5、2. 零状态响应:RC ,RL 电路零状态响应的变化规律,波形,时间常数。8-3. 完全响应8-4. 三要素法:熟练掌握三要素法求直流激励下一阶电路完全响应。会定性画波形。*第9章二阶电路分析9-1.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由特征根判断响应的四种类型。第10章正弦稳态分析10-1.正弦电压和电流:正弦量的三要素。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用相量表示正弦量。正弦量的有效值。10-2. 正弦稳态响应:用相量法求正弦稳态响应的方法步骤。10-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10-4. R,L,C 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各元件电压电流的有效值(振幅关系,相位关系,频率关系。阻抗和导纳。相量形式欧姆

6、定律。10-5. 正弦稳态的相量分析:相量模型。阻抗串联、并联、混联的等效阻抗。10-6. 一般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由电路相量模型用分压,分流,网孔法,结点法,叠加定理,戴维宁与诺顿定理计算电路的电压电流。10-7. 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无源单口网络等效相量模型两种形式。等效相量模型的性质(容性,感性,纯阻性等。10-8. 正弦稳态响应的叠加:不同频率正弦电源激励下电压电流的叠加。(不同相量模型第11章正弦稳态的功率11-1. 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R,L,C元件平均功率。单口网络功率因数。11-2. 复功率: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其单位。11-3.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共轭匹配条件,获

7、最大平均功率计算。*11-4. 平均功率叠加*第12章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12-1. 网络函数12-2. RC电路的频率特性*第13章含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13-1. 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13-2. 耦合电感的串联与并联13-3. 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13-4. 空心变压器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中空心变压器次级接负载时电路的分析,反映阻抗。下篇重点:电容,电感元件的VCR,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电路完全响应,并能定性画响应曲线。正弦量的三要素,相位差,阻抗和导纳及其等效模型。由相量图分析RLC串联电路各电压(几何关系,由相量图分析RLC并联电路各电流(几何关系。由电路相量模型用分压,分流,两类约

8、束,网孔法,结点法,叠加定理,等效电路法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含理想变压器,*含空心变压器,不含受控源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电路分析自测题(有“*”题专科生不作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一个元件的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若电流I =-3A ,元件产生的功率是12w ,则电压U =( V 。A. -4B. 1/4C. 4D.362. 图示含源支路中, U ab = 4V ,则I = ( A 。 A.3 B. C. 1D. 33. 图示电路中, 电流I =(。 A.3 A B. 2 AC. 3 AD. 5 A4. 图示电路中, 电压U =(。 A. 2 V

9、B. 4 VC. 6 VD. 8 V5. 图示电路中, a 点电位Ua 的变化范围是( 。 A. ±3 VB. ±5 VC. ±8 VD. ±10 V6. 图示无源单口网络电路中, ab 间等效电阻R ab =( 。 A. 4B. 3C. 2D. 1*7. 图示电路中, 电流I =(。 A. 1 A B. 2 AC. 3 AD. 1/2 A8. 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是( 。A. B. C. D. 9.若C = 1F ,某时刻电容两端电压u 为2V ,则此时流过电容的电流 i =( 。A. 2 AB. 0.5 AC. 2 AD. 不能确定10. 图示一阶

10、电路中,开关在t =0时打开,求i L (=( 。A. 3 AB. 0 AC. 4 AD. 2 A i L11. 一个复数的极坐标是10-60°,则它的代数式是( 。A. 5 12. 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 i °A , 电压u ab 的相量Uab 为 ( 。 + A. 10 V i s (t u abB. 1030°V -C. 0 VD. 2030°V13. 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电感电压u L (t超前电压u S (t角度为( 。A. 53.1° (= 1red/s B. - 53.1° +C. 36.9° u SD. -

11、36.9° -14. 图示正弦稳态单口网络(= 2red/s 的等效输入阻抗Z ab 为( 。A. 2 + j 2 B. 2 j 2 C. 12 - j 12D. 1 - j 15. 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电流i的有效值是10A,i1的有效值为6A,则i2的有效值是(。A. 8 A i i1i2B. 4 AC. 16 AA 16. 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Is =260°A,电阻吸收的平均功率为(。 A. 3 WB. 3 WC. 24 WD. 12 W二. 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KVL体现了电路中守恒的法则。2.电路中,某元件开路,则流过它的电流必为。3.若电路的支路数为b

12、,节点数为n,则独立的KCL方程数为。4.在线性电路叠加定理分析中,不作用的独立电压源应将其。5.如果两个单口网络端口的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单口网络等效。6.若一阶电路电容电压的完全响应为u c(t= 8 - 3e-10t V,则电容电压的零输入响应为。7.若一个正弦电压的瞬时表达式为10cos(100t+45°V,则它的周期T为。8.正弦电压u1(t=220cos(10t+45°V, u2(t=220sin(10t+120°V,则相位差12=。9.若电感L=2H的电流i =2 cos(10t+30°A (设u ,i为关联参考方向,则它的电压u为。10.正

13、弦稳态电路中,若无源单口网络吸收的复功率S=80+j60 VA,则功率因数=。*11.L1=5H, L2=2H, M=1H 的耦合电感反接串联的等效电感为。三.求下图单口网络的诺顿等效电路,并画等效电路图。(15分ab四.用结点分析法,求各结点电位和电压源功率。(15分1 2五.一阶电路如图,t = 0开关断开,断开前电路为稳态,求t 0电感电流i L(t ,并画出波形。(15分 六.含理想变压器正弦稳态相量模型电路如图,Us =1000°V,求U 3。(15分 *七.含空心变压器正弦稳态电路如图,u S(t°V, 求电流i1(t,i2(t。(15分电路分析自测题(有“*”

14、题专科生不作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 图示回路中,电压U 1=-5V, U 2=2V,U 3=-3V, 则U 4=( 。 A. 10VB. 6VC. 0VD. 10V2. 图示电路中, 实际发出功率的元件是 ( 。 A.US C. U S 和I SD. I S3. 图示电路中, 电流I =( 。A. 0 A B. 3 AC. -5 AD. 5 A4. 图示电路中, 电压U =( 。A. 8 V B. -8 VC. 16 VD. -16 V5. 图示电路中, a 点电位是( 。A. -6 V B. 0 VC. 2 VD. 6 V6. 图示无源单口网络电

15、路中,ab 间等效电阻R ab =( 。 A. R 1/R 2/R 3B. R 1/R 3C. (R 1+R 2/R 3D. (R 1+R 3/R 27. 图示电路中, 电流I =( 。A. 5 A B. -5 AC. 1 AD. 2 A8.图示动态电路中, 开关在t =0时由a 打向b ,t > 0后,电路的时间常数=( 。 A. R(C 1+C 2B. 1212RC C C C + C.1=RC 1 ,2=RC 2 D.RC 1C 29.图示一阶电路中, 开关在t =0时断开,t > 0电感电流i L (t = ( 。A. 2e -2t AB. 2e -0.5t AC. 3e

16、-2t AD. 3e -0.5t A10.正弦电压波形如图,它的瞬时表达式为( 。A. 100 cos(12t- 60° V ° V C. 100 cos(6t- 60° V D. 100 cos(6t+ 60° V 11. 正弦稳态无源单口网络,端口电压u (t =100cos t V ,端口电流i (t = 2sin( t + 30°A, 则单口网络的输入阻抗为( 。A. 5060°B. 50-60°C. 50-30°D. 200-30°12. 正弦稳态电路中, 一个无源单口网络的导纳Y =3 j 4

17、 ,电路的性质是 ( 。A. 纯阻性B. 感性C. 纯容性D. 容性13. 图示正弦稳态单口网络(= 2red/s , 端口电压u 和端口电流 i 的相位差ui =( 。A. 53.1° B. - 53.1°C. 36.9°D. - 36.9°*14. 周期电压u (t = 1+,其u (t 的有效值为( 。A. 2 VB. *15.,如图耦合电感的两个互感电压u 1M 和u 2M 应为( 。A. 21M di u Mdt = 12M di u Mdt = B. 21Mdi u M dt = 12M di u M dt =- C. 21Mdi u M d

18、t =- 12M di u M dt = D. 21M di u M dt =- 12M di u M dt =- 16. 图示正弦稳态单口网络,Z = 5-30° ,则图中元件1,2应为( 。A. R ,L B. R ,CC. L ,CD. C 1 , C 217. 正弦稳态单口网络的相量模型如图,SU = 50°V ,a , b 端开路 电压abU 是( 。 A. 0 V B. 50°VC. 100°VD .10180°V二. 填空 (每题1分,共10分1.电路的两类约束是 。2.一只100,1w 的电阻器,使用时电阻上的电压不得超过 V

19、。3.含U S 和I S 两直流电源的线性非时变电阻电路,若I S 单独作用时, R 上的电流为I ,当U S 单独作用时,R 上的电流为I ",(I 与I "参考方向相同,则当U S 和I S 共同作用时,R 上的功率应为 。4.若电阻上电压u 与电流i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则电导G 的表达式为 。5.实际电压源与理想电压源的区别在于实际电压源的内阻 。6.电感元件能存储 能 。7.若电容上电压u与电流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则u ,i的瞬时VCR表达式为。* 8.R = 2 , L = 1H , C = 1F 的串联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类型是。9.正弦稳态电路中, 某电感两

20、端电压有效值为20V,流过电流有效值为2A,正弦量周期T =S , 则电感的电感量L=。10.正弦稳态L,C串联电路中, 电容电压有效值为8V , 电感电压有效值为12V , 则总电压有效值为。11.正弦稳态电路中, 一个无源单口网络的功率因数为0. 5 , 端口电压u(t =10cos (100t +u V,端口电流i(t = 3 cos(100t - 10°A (u,i为关联参考方向,则电压的初相u为。*三.求下图电路中,负载电阻R L获得的最大功率。(15分四.电路如图,(1求a,b 两端电压U ab。(2 若a,b 用导线短路,求导线中电流I ab。(15分 五.用网孔分析法

21、,求图示电路网孔电流I1,I2及4电阻的功率。(15分 六.一阶电路如图,t = 0开关断开,断开前电路为稳态,求t 0电容电压u C (t ,并画出波形。(15分 七.图示电路中,正弦电压源u S (t= 42cos t V, 直流电流源I S =6A , 求电流i 1(t, i 2(t,i 3(t 。(15分电路分析自测题(有“*”题专科生不作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 . 图示结点, 电流I 1=-3A , I 2=5A,I 3=-4A , 则I 4=( 。 A.2AB. 4AC. 6AD. 12A2. 图示电路中, 电流I =( 。A. 4A

22、B. 4AC. 2AD. 3A3. 图示电路中, 电压U =( 。A. 3 V B. -3 VC. -6 VD. 6 V。 。4. 图示电路, ab间电压U ab = ( 。 A. 8 VB. 7 VC. 5 VD. 3 V5. 图示电路中, ab短路线中电流I ab = ( 。A. 1 AB. 2 AC. 3 AD. -1 A6. 图示电路中, 若要R L获得最大功率,则R L =(。A. 18 B. 12C. 6D. 47. 图示电路中,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电流I=(。A. 0 A B. 1 AC. -1 AD. 1.5 A*8. 将图示三角形联接网络变换为等效等效星形联接网络,其中与1点

23、相接的电阻 R1 = (。 A. 1B. 0.5C. 6D. 1/39. . 图示一阶电路中,开关在t=0时闭合,(0+= ( 。电容初始电压u A. -5 VB. 10 VC. 5 VD. 20 V10. 图示为换路后的一阶电路,电路的时间常数=( 。A. 0.5 SB. 2 SC. 3 SD. 18 S11. 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 i电流L (t的有效值等于( 。 A. 5 C. 8AD. 6A12. 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 u s (t =5cos2t V ,电容电压u C (t的初相角等于 ( 。A. 45° B. -45°C. -90°D. -76

24、6;13. 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 us电阻R 吸收的平均功率P =( 。 A. 0 wB. 1.6 wC. 2 wD. 8 w14. 正弦稳态单口网络相量模型如图,等效输入导纳Y ab 为( 。A. 2 + j 2 SB. 2 j 2 S C. 12 + j 12SD. 14 + j 14 S 15. 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 若要R L 获得最大功率,变压器的变比n是( 。A. 1 D. 1216. 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电压u1的有效值为10V,u2的有效值是15V, u3的有效值为5V,则u的有效值是(。 C. 20 VD. 30 V二. 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KCL体现了电路中守恒的法

25、则。2.电路中,某元件短路,则它两端电压必为。3.若电路的支路数为b,节点数为n,其网孔数为。4.网孔分析法只适用于电路。5.一个有源单口网络端口开路电压U OC=12V,端口短路电流I SC=3A,则单口网络对外输出最大功率P Lmax是 W 。6.若电感L的电压u与电流i为关联参考方向,则u ,i的瞬时VCR表达式为。7.正弦电压u(t =100cos(10t - 45°V,则它对应的相量U 的极坐标式为。8.正弦电流的有效值10A,初相30°,周期20ms,写出用cos表示此电流的瞬时式为。9.正弦稳态电路中,电流超前电压-90°的元件是。10.正弦稳态电路

26、中,电容的电压有效值为10V,电流有效值为2A,电容吸收的平均功率是。*11.若正弦稳态无源单口网络端口电压u(t=100 +100cos t V,端口电流i(t= 1+10 cos( t -60°+50cos 2t A,(设u ,i为关联参考方向 则网络吸收的平均功率是。三.电路如图,若电位器ab间电阻为80,问电压表读数是多少?并标出电压表极性,再求a点电位U a。(设电压表内阻无穷大(15分 *四.已知U R=2V,求R的值及受控源吸收的功率。(15分 五.电路如图,用叠加定理求各支路电流及电流源功率。(15分 六.一阶电路如图,t = 0开关闭合,闭合前电路为稳态,求t 0电

27、流i(t 、i C(t、i(t 。(15分L七.正弦稳态电路如图,u S(t2V,求电流i(t、i1(t、i(t 。画出三个电流的相量图。(15分2电路分析自测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C2. B3. A4. D5. B6. D7. A8. C9. D 10. D 11. A 12. C 13. A 14. D 15. A 16. D 二.填空1. 能量2. 03. n-14. 短路5. VCR6. 5e -10t三.解:ab 短路,求短路电流I ab = I sc (用叠加定理 I sc =1265 2 1.66767526/6667A +=+ 独立电流源不作用,求等效电阻Ro Ro

28、=(6/6+2+5/10 = 5四.解: 列结点方程 解得: U 1 = 14V U 2 = 8V12121431266U I U I U U =-=+-= 28222663U I A =-=-=- 五.解: t < 0 , iL (0- = 82= 4At > 0 , i L (0+ = i L (0- = 4Ai L ( = 82212222A -=+ (0-等效电路 =11224o L S R =+ i L (t = i L (+i L (0+ - i L (t e - = 1 + 34t e - A t 0 ( 求Ro 等效电路 (等效电路六.解:将变压器次级负载断开,求次

29、级端口左侧戴维南等效电路,OCU =1000°21022+=5000°V (极性为上“+”下“-” 22/210100O R =OC U U j =-+ V 七.解:画出相量模型 ,可得:12101530(50.4221322SU I A j j j =-+ 122 2.516522j I I A j -= =-+ i 1(t = 5cos ( 5t - 30°Ai 2 °A电路分析自测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A2. D3. C4. A5. D6. B7. B8. B9. D 10. C 11. A 12. B 13. B 14. A 15. C

30、 16. B 17. D 二.填空1. 拓扑约束与元件约束2. 103. 2(I I R '''+ 4.-iu5. 不为06. 磁场7.dui C dt=- 8. 临界阻尼 9. 5H10. 4V 11. 50°(或-70° 三.解:断开R L 求左侧单口网络戴维宁等效电路, 1.求U OC : I = 0 4I = 0 U OC = 24 + 8 = 16 V 2.求R O : 先求短路电流 I scI =I sc , I 1 = 4-I = 4-I sc 4Isc = 2(4-I sc + 8 I sc = 83A Ro = OC SCUI =

31、6R L = R O = 6获最大功率22max16324463LOC R O U P R =W四.解:(1U ab 1324 +=-+= -10V(2 I ab = 131*A -=-+五.解: (3+2+4I 1-4I 2 = 17 (3+4I 2- 4I 1= -18解得: I 1 = 1A I 2 = -2A22124(129444I I P W -+=六.解 t < 0 , u C (0- = - 2Vt > 0 , u C (0+ = u C (0- = -2V u C ( = 10 2 = 8V= (1 + 1 0.25 = 0.5 S (0-等效电路 u C (t

32、= u C (+u C (0+ - u C (te -= 8 - 102t e - V t 0 (等效电路七.解:6A 单独作用时:i 1=i 2= 6A ,i 3= 0 u S 单独作用时,画出相量模型 ,可得:23451S U I A I j ''''=-=-+ 10I ''= i1(t = 0i2(t = 4cos ( t - 45°Ai3 (t = -4cos ( t - 45° = 4cos ( t+135° A 叠加:i1(t=i1+i1= 6Ai2(t = i2+ i2 = 6 + 4cos ( t -

33、 45°Ai3 (t = i3+ i3= 4cos(t+135° A 电路分析自测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 A3. C4. D5. A6. D7. B8. A9. C 10. B11. D 12. B 13. A 14. D 15. C16. A二.填空1. 电荷2. 03. b(n-14. 平面5. 9 6. diu L45°V 8. t + 30°A dt9. 电感 10. 0 11. 350 W三.解: -12 =(120 + 60I-30= 0.1 AI = 18180U表=80I 30 = - 22 V电压表极性为下“+”、上“-”U a= - 22 + 60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