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药品检验技术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情境:药物的鉴别 任务:药物的物理常数测定(03) 教学目标设计序号5上课地点理实一体化教室授课形式讲授、学生操作练习教 学 目 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能够根据中国药典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熔点、凝点、黏度、旋光度、折光率和pH值。相对密度的概念、熔点的概念、凝点的概念、黏度的概念、动力黏度的概念、运动黏度的概念、特性黏数的概念、旋光度与比旋度的概念、折光率的概念、pH值的概念。教 学 重 点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注意事项、熔点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注意事项、凝点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注意事项、黏度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注意事项、旋光度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注意事项、折光率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注意
2、事项、pH值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注意事项、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教 学 难 点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注意事项、熔点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注意事项、凝点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注意事项、黏度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注意事项、旋光度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注意事项、折光率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注意事项、pH值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注意事项、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例如: 案例2.1 煎膏剂(膏滋)相对密度的测定煎膏剂,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是中国中医长期习惯用于治疗慢性病的一种浸出药剂,如益母草膏、枇杷膏等。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制剂通则的相关规定,应对煎膏剂的相对密度
3、进行检查。其方法是:取供试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约2倍,精密称定,混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照相对密度测定法(附录 A)进行测定,并计算测定结果。结果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案例分析:1在上述案例中,测定的是煎膏剂(膏滋)的相对密度。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制剂通则的相关规定,应对煎膏剂的相对密度进行检查。2药品相对密度的测定依据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A相对密度测定法。教学进程设计(下面各格均可合并)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基础知识和定义的讲解相对密度、熔点、凝点、黏度、旋光度、折光率和pH值。教师举例、点评、归纳概括引出知识点。任务引导做好课堂笔记,并对知识点进
4、行总结20分钟案例分析煎膏剂(膏滋)相对密度的测定、华法林钠熔点的测定、硬脂酸凝点的测定等、根据基础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25分钟一:基础知识:1相对密度及其测定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可用以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 A相对密度测定法中,规定的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比重瓶法和韦氏比重秤法。一般用比重瓶法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法。2熔点及其测定熔点,系晶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过程中固液共存状态的温度,它是物质的一项物理常数。纯的有机化合物
5、大都具有一定熔点,依法测定熔点,既可以鉴别药物,也可以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根据待测物质的不同性质,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 C“熔点测定法”项下有三种不同的测定方法。第一法用于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第二法用于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第三法用于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药典中各品种项下均明确规定了应选用的方法;遇有在品种项下未注明方法时,均系指采用第一法。3凝点及其测定凝点,系指一种物质在固-液两相共存时的平衡温度。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 D规定的凝点,系指药品按下述方法测定,由液体凝结为固体时,在短时间内停留不变的最高温度。测定凝点可以区别或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6、凝点的测定须使用凝点测定仪器装置,如书中图2-3所示。4黏度及其测定黏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黏度,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 G中以动力黏度、运动黏度或特性黏数表示。测定供试品的黏度可用于纯度检查等。(1)动力黏度 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1cm2平面液层与相距1m的平行液层间所产生的剪应力的大小,称为动力黏度(),以Pa·s为单位,常用单位为mPa·s。(2)运动黏度 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与其密度的比值,即得该液体的运动黏度(v),以m2/s为单位,常用单位为mm2/s。药典中采用在规定条件下测定供试品在平氏黏度计中的流出时间(s),与该黏度
7、计用已知黏度的标准液测得的黏度计常数(mm2/s2)相乘,得到供试品的运动黏度。(3)特性黏数 溶液的黏度与溶剂的黏度0的比值(/0)称为相对黏度(r),通常用乌氏黏度计中流出时间的比值(T/T0)表示;当高聚物溶液的浓度较稀时,其相对黏度的对数值与高聚物溶液的浓度的比值,即为该高聚物的特性黏数。黏度的测定用黏度计,药典中采用毛细管式和旋转式两类黏度计。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 G黏度测定法中,共有三种测定方法,分别为:第一法,用平氏黏度计测定运动黏度或动力黏度;第二法,用旋转式黏度计测定动力黏度;第三法,用乌氏黏度计测定特性黏数。5旋光度及其测定平面偏振光通过某些光学活性物质(如具有不对
8、称碳原子的化合物)的液体或溶液时,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的现象称为旋光现象。偏振光旋转的角度称为旋光度。旋光度有右旋、左旋之分,偏振光向右旋转(顺时针方向)称为“右旋”,用“+”表示;偏振光向左旋转(逆时针方向)称为“左旋”,用“”表示。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度,以表示。比旋度是旋光物质的重要物理常数,可以用来区别药物或检查药物纯杂的程度。 测定旋光度的的专用仪器为旋光计。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时采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测定管长度为1dm(如使用其它管长,需进行换算),测定温度为20。使用读数至0.01
9、176;并经过检定的旋光计。对液体供试品 对固体供试品 6折光率及其测定常用的折光率,系指光线在空气中进行的速度与在供试品中进行速度的比值。根据折射定律,折光率是光线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即折光率以 表示,D为钠光谱的D线,t为测定时的温度。测定折光率可以区别不同油类或检查某些药品的纯杂程度。测定折光率的专用仪器为折光计(折光仪)。折光计的种类有普氏折光计、浸入式折光计和阿贝(阿培)折光计等。通常使用的都是阿培折光计。7pH值及其测定pH值是水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方便表示方法。pH值定义为水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即。但氢离子活度却难以由实验准确测定,为使用方便,溶液的p
10、H值规定为由下式测定:溶液的pH值使用酸度计(也称pH计)测定。水溶液的pH值通常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进行测定。8常用的标准缓冲溶液利用酸度计测定溶液pH值前,通常须用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常用的标准缓冲液主要有以下五种溶液:(1)草酸盐标准缓冲液(2)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液(3)磷酸盐标准缓冲液(4)硼砂标准缓冲液(5)氢氧化钙标准缓冲液二:技能知识: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 A中的相对密度测定法,只限于液体药品。测定方法有两种,即比重瓶法和韦氏比重秤法。一般用比重瓶法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法。用比重瓶测定时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
11、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1比重瓶法(1)测定方法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图2-1a),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 (2-1)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图2-1b
12、),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体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速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照上述法,自“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起,依法测定,即得。图2-1 比重瓶1比重瓶主体;2侧管;3侧孔;4罩;5温度计;6玻璃磨口(2)注意事项比重瓶必须洁净、干燥(所附温度计不能采用加温干燥),操作顺序为先称量空比重瓶重,再装供试品称重,最后装水称重。 装过供试液的比重瓶必须冲冼干净,如供
13、试品为油剂,测定后应尽量倾去,连同瓶塞可先用石油醚和氯仿冲洗数次,待油完全洗去后,再以乙醇、水冲洗干净,再依法测定水重。 供试品及水装瓶时,应小心沿壁倒入比重瓶内,避免产生气泡;如有气泡,应稍放置待气泡消失后再调温称重;供试品如为糖浆剂,甘油等黏稠液体,装放时更应缓慢沿壁倒入,以免因黏稠度大产生的气泡很难逸去而影响测定结果。将比重瓶从水浴中取出时,应用手指拿住瓶颈,而不能拿瓶肚,以免液体因手温影响体积膨胀外溢。测定有腐蚀性供试品时,为避免腐蚀天平盘,可在称量时用一表面皿放置天平盘上,再放比重瓶称量。 当室温高于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时,必须设法调节环境温度至略低于规定的
14、温度。2韦氏比重秤法(1)测定方法 取20时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图2-2),用新沸过的冷水将所附玻璃圆筒装至八分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至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浸入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于1.0000处,调节秤臂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然后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装入供试液至相同的高度,并用同法调节温度后,再把拭干的玻璃锤浸入供试液中,调节秤臂上游码的数量与位置使平衡,读取数值,即得供试品的相对密度。图2-2 韦氏比重秤1支架;2调节器;3指针;4横梁;5刀口;6游码;7小钩;8细铂丝;9玻璃锤;1
15、0玻璃圆筒;11调整螺丝如该比重秤系在4时相对密度为1,则用水校准时游码应悬挂于0.9982处,并应将在20测得的供试品相对密度除以0.9982。(2)注意事项韦氏比重秤应安装在固定平放的操作台上,避免受热、冷、气流及震动的影响。玻璃圆筒应洁净,在装水及供试液时的高度应一致,使玻璃锤沉入液面的深度应前后一致。玻璃锤应全部浸入液面内。熔点的测定方法:根据待测物质的不同性质,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 C“熔点测定法”项下有三种不同的测定方法,分别用于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和凡士林及其类似物质,并在各品种项下明确规定了应选用的方法;遇有在品种项下未注明方法时,均系指
16、采用第一法。1第一法本法用于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 其方法为:取供试品适量,研成细粉,除另有规定外,应按照各药品项下干燥失重的条件进行干燥。若该药品为不检查干燥失重、熔点范围低限在135以上、受热不分解的供试品,可采用105干燥;熔点在135以下或受热分解的供试品,可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过夜或用其他适宜的干燥方法干燥,如恒温减压干燥。分取供试品适量,置熔点测定用毛细管(简称毛细管,由中性硬质玻璃管制成,长9cm以上,内径0.91.1mm,壁厚0.100.15mm,一端熔封;当所用温度计浸入传温液在6cm以上时,管长应适当增加,使露出液面3cm以上)中,轻击管壁或借助长短适宜的洁净玻璃管,垂
17、直放在表面皿或其他适宜的硬质物体上,将毛细管自上口放入使自由落下,反复数次,使粉末紧密集结在毛细管的熔封端。装入供试品的高度为3mm。另将温度计(分浸型,具有0.5刻度,经熔点测定用对照品校正)放入盛装传温液(熔点在80以下者,用水;熔点介于80200之间者,用黏度不小于50mm2/s的硅油;熔点高于200者,用黏度不小于100mm2/s的硅油)的容器中,使温度计汞球部的底端与容器的底部距离2.5cm以上(用内加热的容器,温度计汞球与加热器上表面距离2.5cm以上);加入传温液以使传温液受热后的液面恰在温度计的分浸线处。将传温液加热,俟温度上升至较规定的熔点低限约低10时,将装有供试品的毛细管
18、浸入传温液,贴附在温度计上(可用橡皮圈或毛细管夹固定),位置须使毛细管的内容物部分恰在温度计汞球中部;继续加热,调节升温速率为每分钟上升1.01.5,加热时须不断搅拌使传温液温度保持均匀,记录供试品在初熔至全熔时的温度,重复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即得。2第二法本法用于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如脂肪、脂肪酸、石蜡、羊毛脂等。 其方法为:取供试品,注意用尽可能低的温度熔融后,吸入两端开口的毛细管(同第一法,但管端不熔封)中,使高达约10mm。在10或10以下的冷处静置24小时,或置冰上放冷不少于2小时,凝固后用橡皮圈将毛细管紧缚在温度计(同第一法)上,使毛细管的内容物部分恰在温度计汞球中部。照第一
19、法将毛细管连同温度计浸入传温液中,供试品的上端应在传温液液面下约10mm处;小心加热,俟温度上升至较规定的熔点低限尚低约5时,调节升温速率使每分钟上升不超过0.5,至供试品在毛细管中开始上升时,检读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即得。 3第三法本法用于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 其方法为:取供试品适量,缓缓搅拌并加热至温度达9092时,放入一平底耐热容器中,使供试品厚度达到12mm±1mm,放冷至较规定的熔点上限高810;取刻度为0.2、汞球长1828mm、直径56mm的温度计(其上部预先套上软木塞,在塞子边缘开一小槽),使冷至5后,擦干并小心地将温度计汞球部垂直插入上述熔融的供试品中,直至碰
20、到容器的底部(浸没12mm),随即取出,直立悬置,俟黏附在温度计球部的供试品表面浑浊,将温度计浸入16以下的水中5分钟,取出,再将温度计插入一外径约25mm、长150mm的试管中,塞紧,使温度计悬于其中,并使温度计汞球部的底端距试管底部约为15mm;将试管浸入约16的水浴中,调节试管的高度使温度计上分浸线同水面相平;加热使水浴温度以每分钟2的速率升至38,再以每分钟1的速率升温至供试品的第一滴脱离温度计为止;检读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即可作为供试品的近似熔点。再取供试品,照前法反复测定数次;如前后3次测得的熔点相差不超过1,可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供试品的熔点;如3次测得的熔点相差超过1时,可再测定
21、2次,并取5次的平均值作为供试品的熔点。4注意事项(1)“初熔”系指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全熔”系指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 测定熔融同时分解的供试品时,方法如第一法,但应调节升温速率使每分钟上升2.53.0;供试品开始局部液化时(或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作为初熔温度;供试品固相消失全部液化时的温度作为全熔温度。遇有固相消失不明显时,应以供试品分解物开始膨胀上升时的温度作为全熔温度。某些药品无法分辨其初熔、全熔时,可以其发生突变时的温度作为熔点。(2)经修约后的初熔、全熔或分解突变时的温度均在各品种“熔点”项下规定的范围以内时,判为“符合规定”。但如有下列情况之一
22、者,即判为“不符合规定”:初熔温度低于规定范围的低限;全熔温度超过规定范围的高限;分解点或熔点温度处于规定范围之外。(3)温度计除应符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规定外,还因其规定的允差较大,且在较长期的使用后,其标值因经受多次反复受热、冷却而产生误差,因此应经常采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分发的熔点标准品进行校正。通常可在测定供试品时同时进行。(4)药典规定一般供试品均应在干燥后测定熔点,但对个别品种规定不经干燥,而采用含结晶水的供试品直接测定熔点,应予注意。如环磷酰胺、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和氯化琥珀胆碱均含1分子结晶水,规定在测定前不要进行干燥。凝点的测定方法1测定仪器凝点测定所用仪器装置如图2-
23、3所示。A内管;B外管;C温度计;D搅拌器内管A为内径约25mm、长约170mm的干燥试管,用软木塞固定在内径约40mm、长约160mm的外管B中,管底间距约10mm。内管用一软木塞塞住,通过软木塞插入刻度为0.1的温度计C与搅拌器D,温度计汞球的末端距内管底约10mm。搅拌器D为玻璃棒,上端略弯,末端先铸一小圈,直径约为18mm,然后弯成直角。内管连同外管垂直固定于盛有水或其他适宜冷却液的1000mL烧杯中,并使冷却液的液面离烧杯口约20mm。2测定方法取供试品(如为液体,量取15mL;如为固体,称取1520g,加微温使熔融),置内管中,使迅速冷却,并测定供试品的近似凝点。再将内管置较近似凝
24、点约高510的水浴中,使凝结物仅剩极微量未熔融。将仪器按上述装妥,烧杯中加入较供试品近似凝点约低5的水或其他适宜的冷却液。用搅拌器不断搅拌供试品,每隔30秒钟观察温度1次,至液体开始凝结,停止搅拌并每隔510秒钟观察温度1次,至温度计的汞柱在一点能停留约1分钟不变,或微上升至最高温度后停留约1分钟不变,即将该温度作为供试品的凝点。3注意事项(1)用于测定凝点的温度计应经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单位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校准,在没有0.1刻度的温度计时,也可采用0.2刻度的温度计。(2)固体供试品在测试前微热熔融时,应注意不可用直火加热,防止局部过热造成部分分解。(3)取样过少或搅拌速度过快过慢,
25、都可能影响测定结果,应予注意。(4)某些药品在一般冷却条件下,不易凝固(如尼可刹米),可另取少量供试品在较低温度(如氯化钠冰浴)中使其凝固,取此固体供试品少许置于待定的液体供试品中作为母晶,按上法操作可以顺利测出其凝点。黏度的测定方法黏度的测定用黏度计。黏度计有多种类型,药典中采用毛细管式和旋转式两类黏度计。毛细管黏度计因不能调节线速度,不便测定非牛顿流体的黏度,但对高聚物的稀薄溶液或低黏度液体的黏度测定较方便;旋转式黏度计适用于非牛顿流体的黏度测定。1第一法用平氏黏度计测定运动黏度或动力黏度(1)测定仪器 平氏黏度计,如图2-4所示。毛细管内径有0.8mm±0.05mm,1.0mm
26、±0.05mm,1.2mm±0.05mm,1.5mm±±0.1mm多种,可根据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选用(流出时间应不小于200s)。图2-4 平氏黏度计1主管;2宽管;3弯管;A测定球;B储器;C缓冲球;E毛细管;F支管;m1、m2环形测定线(2)测定方法 照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取毛细管内径符合要求的平氏黏度计1支,在支管F上连接一橡皮管,用手指堵住管口2,倒置黏度计,将管口1插入供试品(或供试溶液,下同)中,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C与A并达到测定线m2处,提出黏度计并迅速倒转,抹去黏附于管外的供试品,取下橡皮管使连接于管口1上,将黏度计垂直固定
27、于恒温水浴中,并使水浴的液面高于球C的中部,放置15分钟后,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A并超过测定线m1,开放橡皮管口,使供试品在管内自然下落,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测定线m1下降至测定线m2处的流出时间。依法重复测定3次以上,每次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差值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另取一份供试品同样操作,并重复测定3次以上。以先后两次取样测得的总平均值按下式计算,即为供试品的运动黏度或供试溶液的动力黏度。v = Kt (2-2) = Kt (2-3)式中,K用已知黏度标准液测得的黏度计常数,mm2/s2; t测得的平均流出时间,s; 供试溶液在相同温度下的密度,g
28、/cm3。(3)注意事项本法适用于测定牛顿流体(如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的动力黏度或运动黏度。实验室温度与黏度测定温度相差不应太大,当室温高于测定温度时,应注意降低室温。 在抽气吸取供试溶液时,不得产生断流或气泡。黏度计应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中,不得倾斜,以免影响流出时间。2第二法用旋转式黏度计测定动力黏度(1)测定仪器 常用的旋转式黏度计有以下几种:同轴双筒黏度计。系将供试品注入同轴的内筒和外筒之间,并各自转动,当一个筒以指定的角速度或扭力矩转动时,测定对另一个圆筒上产生的扭力矩或角速度,由此可计算出供试品的黏度。单筒转动黏度计。在单筒类型的黏度计中,系将单筒浸入供试品溶液中,并
29、以一定的角速度转动,测量作用在圆筒表面上的扭力矩来计算黏度。 锥板型黏度计。在锥板型黏度计中,系将供试品注入锥体和平板之间,锥体和平板可同轴转动,测量作用在锥体或平板上的扭力矩或角速度以计算黏度。 转子型旋转黏度计。系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选择合适的转子浸入供试品溶液中,使转子以一定的角速度旋转,测量作用在转子上的扭力矩以计算黏度。常用的旋转式黏度计有多种类型,可根据供试品的实际情况和黏度范围适当选用。(2)测定方法 照各品种项下所规定的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测定供试品的动力黏度。用于测定液体动力黏度的旋转黏度计通常都是根据在旋转过程中作用于液体介质中的切应力大小来完成测
30、定的,并以下式计算供试品的动力黏度: = K·(T/) (2-4)式中,K用已知黏度标准液测得的旋转式黏度计常数; T扭力矩; 角速度。3第三法用乌氏黏度计测定特性黏数(1)测定仪器 乌氏黏度计,如图2-5所示。除另有规定外,毛细管E内径为0.5mm±0.05mm,长140mm±5mm,测定球A的容量为3.5±0.5mL(选用流出时间在120180s之间为宜)。图2-5 乌氏黏度计1主管;2宽管;3侧管;4弯管;A测定球;B储器;C缓冲球;D悬挂水平储器;E毛细管;F支管;m1、m2环形测定线(2)测定方法 取供试品,照各品种项下的
31、规定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3号垂熔玻璃漏斗滤过,弃去初滤液(约1mL),取续滤液(不得少于7mL)沿洁净、干燥乌氏黏度计的管2内壁注入B中,将黏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应为25±0.05)中,并使水浴的液面高于球C,放置15分钟后,将管口1、3各接一乳胶管,夹住管口3的胶管,自管口1处抽气,供试品溶液的液面缓缓升高至球C的中部,先开放管口3,再开放管口1,使供试品溶液在管内自然下落,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测定线m1下降至测定线m2处的流出时间,重复测定2次,两次测定值相差不得超过0.1秒,取两次的平均值为供试液的流出时间(T)。取经3号垂熔玻璃漏斗滤过的溶剂同样操
32、作,重复测定2次,两次测定值应相同,为溶剂的流出时间(T0)。按下式计算特性黏数: (2-5)式中,特性黏数;rT/T0;c供试品溶液的浓度,g/mL。(3) 注意事项 测定T(或T0)时,应再将黏度计内壁清洗洁净,并用待测溶液(溶剂)分次淋洗。其它同第一法项下。旋光度(比旋度)的测定方法1测定仪器测定旋光度的的专用仪器为旋光计。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时采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测定旋光度,测定管长度为1dm(如使用其它管长,需进行换算),测定温度为20。使用读数至0.01°并经过检定的旋光计。2测定方法测定旋光度时,将测定管用供试液体或溶液(取固体供试品,按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方法
33、制成)冲洗数次,缓缓注入供试液体或溶液适量(注意勿使发生气泡),置于旋光计内检测读数,即得供试液的旋光度。用同法读取旋光度3次,取3次的平均数,照下列公式计算,即得供试品的比旋度。对液体供试品 (2-6)对固体供试品 (2-7)式中,为比旋度,通常测定温度为20,使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表示时,可表示为; D钠光谱的D线; t测定时的温度; l测定管长度,dm; 测得的旋光度; d液体的相对密度; c每100mL溶液中含有被测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g。3注意事项(1)每次测定前应以溶剂作空白校正,测定后,再校正1次,以确定在测定时零点有无变动;如第2次校正时发现零点有变
34、动,则应重新测定旋光度。(2)配制溶液及测定时,均应调节温度至20±0.5(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3)供试的液体或固体物质的溶液应充分溶解,供试液应澄清。(4)物质的比旋度与测定波长、溶剂、浓度和温度等因素有关。因此,表示物质的比旋度时应注明测定条件。(5)旋光计的检定,可用标准石英旋光管进行,读数误差应符合规定。折光率的测定方法1测定仪器测定折光率的专用仪器为折光计(折光仪)。折光计的种类有普氏折光计、浸入式折光计和阿贝(阿培)折光计等。通常使用的都是阿培折光计。阿培折光计主要由两个折射棱镜、色散棱镜、观测镜筒、刻度盘和仪器支架等组成。仪器的两个折射棱镜中间可放入液体样品。2
35、测定方法测定时应先将仪器置于有充足光线的平台上,但不可受日光直射,并装上温度计,置20 恒温室中至少lh,或连接20恒温水浴至少0.5h,以保持稳定温度,然后使折射棱镜上透光处朝向光源,将镜筒拉向观察者,使成一适当倾斜度,对准反射镜,使视野内光线最明亮为止。将上下折射棱镜拉开,用玻棒或吸管蘸取供试品约12滴,滴于下棱镜面上,然后将上下棱镜关合并拉紧扳手。转动刻度尺调节钮,使读数在供试品折光率附近,旋转补偿旋钮,使视野内虹彩消失,并有清晰的明暗分界线。再转动刻度尺的调节钮,使视野的明暗分界线恰位于视野内十字交叉处,记下刻度尺上的读数。投影式折光计在读数时眼睛应与读数垂直,测量后要求再重
36、复读数2次,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即为供试品的折光率。3注意事项(1)本法系采用钠光谱的D线(589.3 nm)测定供试品相对于空气的折光率(如用阿培折光计,可用白光光源),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温度为20。(2) 测定用的折光计需能读数至0.0001,测量范围1.31.7,如用阿培折光计或与其相当的仪器,测定时应调节温度至20±0.5(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3) 测定前,折光计读数应使用校正用棱镜或水进行校正,水的折光率20时为1.3330,25时为1.3325,40时为1.3305。(4)仪器必须置于有充足光线和干燥的房间,不可在有酸碱气或潮湿的实
37、验室中使用,更不可放置仪器于高温炉或水槽旁。(5)大多数供试品的折光率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是温度升高折光率降低,但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的值不同,因此在测定时温度恒定应至少半小时。pH值的测定方法溶液的pH值使用酸度计(也称pH计)测定。水溶液的pH值通常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进行测定。酸度计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测定前,应采用下列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也可用国家标准物质管理部门发放的标示pH值准确至0.01pH单位的各种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1仪器校正用的标准缓冲液(1)草酸盐标准缓冲液 精密称取在54±3干燥45小时的草酸三氢钾12.71g,加水使
38、溶解并稀释至1000mL。(2)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液 精密称取在115±5干燥23小时的苯二甲酸氢钾10.21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3)磷酸盐标准缓冲液 精密称取在115±5(4)硼砂标准缓冲液 精密称取硼砂3.81g(注意避免风化),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塞,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5)氢氧化钙标准缓冲液 于25,用无二氧化碳的水和过量氢氧化钙经充分振摇制成饱和溶液,取上清液使用。因本缓冲液是25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所以临用前需核对溶液的温度是否在25,否则需调温至25再经溶解平衡后,方可取上清液使用。存放时应防止空气中二
39、氧化碳进入。一旦出现浑浊,应弃去重配。上述标准缓冲液必须用pH值基准试剂配制。不同温度时标准缓冲液的pH值如表2-2。表2-2 不同温度时标准缓冲液的pH值温度/草酸盐标准缓冲液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液磷酸盐标准缓冲液硼砂标准缓冲液氢氧化钙标准缓冲液(25饱和溶液)01.674.016.989.6413.4351.674.006.959.4013.21101.674.006.929.3313.00151.674.006.909.2812.81201.684.006.889.2312.63251.684.016.869.1812.45301.684.026.859.1412.29351.694.02
40、6.849.1012.13401.694.046.849.0711.98451.704.056.839.0411.84501.714.066.839.0111.71551.724.086.838.9911.57601.724.096.848.9611.452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测定pH值时,应严格按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操作,并注意下列事项。(1)测定前,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选择两种pH值约相差3个pH单位的标准缓冲液,并使供试品溶液的pH值处于两者之间。(2)取与供试品溶液pH值较接近的第一种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定位),使仪器示值与表2-2所列数值一致。(3)仪器定位后,再用第二种标准缓冲液核
41、对仪器示值,误差应不大于±0.02pH值单位。若大于此偏差,则应小心调节斜率,使示值与表2-2所列第二种标准缓冲液的数值相符。重复上述定位与斜率调节操作,至仪器示值与标准缓冲液的规定数值相差不大于0.02pH单位。否则,需检查仪器或更换电极后,再行校正至符合要求。(4)每次更换标准缓冲液或供试品溶液前,应用纯化水充分洗涤电极,然后将水吸尽,也可用所换的标准缓冲液或供试品溶液洗涤。(5)在测定高pH值的供试品和标准缓冲液时,应注意碱误差的问题,必要时选用适当的玻璃电极测定。(6)对弱缓冲液或无缓冲作用溶液的pH值测定,除另有规定外,先用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后测定供试品溶液,并重
42、取供试品溶液再测,直至pH值的读数在1分钟内改变不超过±0.05为止;然后再用硼砂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再如上法测定;二次pH值的读数相差应不超过0.1,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为其pH值。(7)配制标准缓冲液与溶解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过的冷的纯化水,其pH值应为5.57.0。(8)标准缓冲液一般可保存23个月,但发现有浑浊、发霉或沉淀等现象时,不能继续使用。案例分析: 案例2.1 煎膏剂(膏滋)相对密度的测定煎膏剂,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是中国中医长期习惯用于治疗慢性病的一种浸出药剂,如益母草膏、枇杷膏等。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制
43、剂通则的相关规定,应对煎膏剂的相对密度进行检查。其方法是:取供试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约2倍,精密称定,混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照相对密度测定法(附录 A)进行测定,并计算测定结果。结果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案例分析:1在上述案例中,测定的是煎膏剂(膏滋)的相对密度。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制剂通则的相关规定,应对煎膏剂的相对密度进行检查。2药品相对密度的测定依据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A相对密度测定法。案例2.2 华法林钠熔点的测定华法林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水中极易溶解。华法林钠能够防止血栓的形成及发展,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能够治疗手术后或创伤后静脉血栓的形成,并可作心肌梗塞的辅助用药。根据中国药典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肾内科透析护理技巧指南
- 急诊科创伤性休克抢救技巧教程
- 检验科病原体检测实验规范
- 急诊科抢救危重疑难病例要点
- 2025合同订立必须遵循这些步骤
- 2025年家庭护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关于建筑工程贷款合同范本
- 2025贷款担保合同协议书
- 食品销售培训课件
- 胃镜检查前后指导要点
- 派出所制度管理制度
- 文化遗产语义组织方法-洞察及研究
- 2025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 英语四级必考词汇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2025年滨州无棣县润禹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房地产销售全流程解析
- 九年级数学上册专题练习五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
- 劳动关系协调师
- 2025年物业管理成本控制计划
- 知识产权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