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耳多糖胶囊成型工艺的研究_第1页
金耳多糖胶囊成型工艺的研究_第2页
金耳多糖胶囊成型工艺的研究_第3页
金耳多糖胶囊成型工艺的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耳多糖胶囊成型工艺的研究    【摘要】  目的优选金耳多糖胶囊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通过对金耳多糖粉末及其与不同辅料混合的内容物的粒径、流动性、堆密度、吸湿百分率等项目比较实验,筛选最佳辅料,并确定囊壳及装量。结果胶囊最终选择为粗多糖:磷酸氢钙10.1,选用0号胶囊,装量为0.245g。结论该工艺可应用于生产。 【关键词】  金耳多糖胶囊 粒径 流动性 堆密度 吸湿百分率Abstract:ObjectiveSelect the best 

2、;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capsule.MethodWith the indexes of diameter,fluidity,bulk density,humidity absorption,the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micromeritic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3、#160;powder of Tremella polysaccharide and different excipients.Comparing with these items,we screened out the suitable excipient.The type and filling capacity of capsule were chosen.ResultT

4、he type of capsule was defined as 0#.The suitable excipient was CaHPO4(10.1).Conclusion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may be applied to manufacture.Key words:Tremella Polysaccharide Capsule;diameter;f

5、luidity;bulk density;humidity absorption    金耳Tremella mesenterica(Schaeff.)Retz.ex Fr又名黄木耳,是银耳科银耳属真菌金耳的子实体1,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随着金耳的引种和大面积生产,对其有效成分金耳多糖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表明金耳多糖具有免疫调节、降血脂、降血糖、抗损伤、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延长血液凝固时间和凝血酶原作用时间3、4等作用。本实验以粒径、流动性、堆密度、吸湿百分率等项目为指标,对金耳多糖胶囊制剂的成型工艺进行研

6、究,为金耳的进一步制剂研究以及新药开发提供了可能。1  材料与仪器1.1  材料 金耳粗多糖药粉(自制),无水碳酸钠(分析纯),磷酸氢钙(分析纯),微晶纤维素(药用),玉米淀粉(药用),微粉硅胶(药用)1.2  仪器 AR2130型电子精密天平(奥豪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DZG 605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XSP 16A生物显微镜(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PRX 280A型赛福智能人工气候箱(宁波海曙赛福实验仪器厂)。2  方法与结果2.1

7、60; 药粉粒径的测定5、6 用显微镜法测定粗多糖药粉的粒径。取金耳粗多糖药粉置载玻片上,滴加无水乙醇12滴,覆以盖玻片,轻压使颗粒分布均匀并小心驱除气泡。在10×10倍的显微镜下检视盖玻片全部视野,应无凝集现象。再在10×40倍的显微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检视视野内粒子的大小及粒数,并计算其所占比例。结果见表1。表1  金耳药粉324个粒子的粒径分布(略)    2.2  药粉与辅料的混合 根据碳酸钠、磷酸氢钙、微晶纤维素、玉米淀粉、微粉硅胶等5种辅料的用量范围,将粗多

8、糖与5种辅料以10.1的配比称取,按照等量递增的原则于研钵中混合均匀。2.3  堆密度的测定7  取10ml量筒,称取其重量(m1),取一定量药粉置量筒中,称定其重量(m2),药粉重量即为m2-m1。以一定频率振动量筒200次使粉末自然压紧后读取其体积,按下式计算堆密度,结果见表2。堆密度(/ml)=药粉重量()/容积(ml)表2  单一辅料与金耳粗多糖粉末不同配比物的堆密度(略)注:t0.01(4)=4.604  t0.05(4)=2.776  与粗多糖组比较*P<0.05,*P<

9、0.01    将不同辅料配比的药粉与金耳粗多糖的堆密度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加入磷酸氢钙后有极显著性差异。2.4  休止角的测定7 休止角用固定漏斗法来测定。将3只漏斗自下而上串联固定于水平放置的坐标纸上方,使最下面的漏斗的下口距坐标纸的距离控制在0.51.5cm。小心将按比例加入辅料的药粉沿漏斗壁倒入最上面的漏斗,直到漏斗下形成的圆锥体的尖端接触到漏斗的出口为止。由直尺测出高度,坐标纸测出圆锥底部的直径,按此法反复定测定3次,计算出休止角tg=/。结果见表3。表3  单一辅料与金耳粗多糖粉末不同配比物的

10、休止角(略)注:t0.01(4)=4.604  t0.05(4)=2.776  与粗多糖组比较*P<0.05,*P<0.01        结果表明加入磷酸氢钙,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的配比物的休止角与金耳粗多糖的休止角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小于金耳粗多糖。2.5  吸湿百分率的测定8 将金耳粗多糖(A)及粗多糖与碳酸钠(B)、磷酸氢钙(C)、微晶纤维素(D)、玉米淀粉(E)、微粉硅胶(F)按比例混和均匀。将烧杯烘至恒重,冷却后准确称重,

11、加入混匀后的药物细粉,使烧杯底部匀摊厚2mm的药粉,105烘约5h,使其至恒重,取出,干燥器冷却,准确称量。将烘至恒重的药粉瓶放在相对湿度为75%,温度为25的人工气候箱内,于1,2,3,6,9,20h定时称量,按下式计算吸湿百分率,每个处方平行做2份,吸湿率(%)=(吸湿后药粉重量-吸湿前药粉重量)/吸湿前药粉重量×100%。结果见表4。表4  单一辅料与金耳粗多糖粉末不同配比物的吸湿百分率(略)    以测定时间为横坐标,吸湿率为纵坐标绘不同辅料配比的吸湿曲线,见图1。2.6  胶囊的选择 

12、 由药效学实验可知,金耳粗多糖的成人一日用量为2.00g,每日服用9粒,根据内容物的堆密度与每粒胶囊的装量最终确定选用0号胶囊,每粒胶囊的理论装量为0.245g。3  讨论3.1  采用固定漏斗法测定了金耳多糖粉末及其与不同辅料配比后药粉的休止角。9由于该方法完全由手工操作,且空气湿度大,药粉吸湿性强,人为因素与天气因素影响较大。通过计算发现,加入一定的辅料,如微粉硅胶、磷酸氢钙后,药粉的休止角减小,流动性得到一定改善。通过与不加入辅料的药粉的比较发现,P<0.0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3.2  金耳多糖为亲水性成分,易

13、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水分易使胶囊变软、结块、甚至霉变,从而影响药品的质量和疗效,通过加入辅料改善其吸湿性。辅料的筛选主要通过吸湿率(hydroscopic ration)和临界相对湿度(CRH)的测定来考察辅料与药粉配比物的吸湿性。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一定比例的辅料如磷酸氢钙、玉米淀粉后,吸湿曲线斜率明显减小,吸湿性降低,有效的改善了药粉的吸湿性。3.3  堆密度的测定与胶囊剂的装量有很大关系,堆密度愈大,胶囊的装量愈多。由于金耳多糖的用量通过药效学实验基本确定,结合辅料的筛选与药粉的堆密度,通过理论装量与实际装量的比较,最终确定选用0号胶囊,每粒胶囊的理论装量为0.245g。结合实验数据分析,按照辅料最少原则,辅料最终选择为粗多糖:磷酸氢钙10.1。【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046.2冉先德.中华药海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3:8.3毛述永.金耳多糖降血糖效应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物学专辑,1997,8:7477.4刘春卉.金耳菌丝发酵产物抗血栓的生物活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5(4)289292.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2005年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